03.04 鹰视狼顾,煎熬42年,是什么样造就了坚韧的司马懿?

什么人看三国?不是英雄,不看三国。

三国都看什么?阴谋、阳谋;明战,暗战。

群英荟萃,纵横捭阖;以史为镜,砥砺人生。强者并非为王,智者最终得势。

为何三国最有看头?一国为相对太平,二国为南北对峙,三国为谋略纵横。只有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没有两强对峙,一伙中立。

云诡波谲,雾里看花。英雄鲜活,血染大地。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乱世精彩,谁主沉浮。

司马懿与曹爽暗斗 10年才取得胜利,这10 年里司马懿是如何蛰伏的?

诸葛亮死后,蜀汉为何选择了偏安隅、休养生息19年?

你可知道三国时代,蜀汉的影响力并不是很大,魏吴的对抗才是主导?

司马昭通过一场什么战争,让自己彻底成为了魏国的实际掌权者?

司马家族灭掉蜀汉之后,为何又用了15年才灭掉东吴?

鹰视狼顾,煎熬42年,终成正果,是什么样的环境造就了坚韧的司马懿?他真的是个阴谋家吗?

来看这本书,体味司马懿的深沉心思吧:

“府院与内廷之争?“

司马懿一怔,“外府以曹司空为尊,内廷以荀令君为主——他俩怎会相争?”

司马朗瞅了他一眼,意味深长地言道:“二弟此言有误——外府以曹司空为尊不假,而内廷却是以陛下为主……”

“哦……深论起来,内廷当然是以陛下为主了。”司马懿还是有些不甚明了,“懿听闻当今陛下仁厚贤明,怎会与一心匡扶汉室的曹司空有隙?”

“二弟,你真以为许都朝廷上下如同你在外面所见的,是铁板一块啊?!”司马朗沉沉地叹了一口气,“就在为兄离开许都的这段日子里,满朝文武已为一件猝发之事闹得沸沸扬扬,只道是曹司空不轨之迹已露……”

“不轨之迹?不会吧?”司马懿摇了摇头,一脸的不以为然。

“依小弟之见,曹司空何至如此愚笨?当今袁绍虎视眈眈、伺机而动,而曹司空岂会在此时自损‘尊王平乱、匡汉济世’之大略?这等自陷于不义的愚行,便是再笨的人也绝不会贸然为之的。”

“为兄所言岂会有假?这个消息是为兄留在司空府中的心腹亲信、秘书郎孙资飞鸽来信报知的!”

司马朗肃然而言,“他告诉为兄,数日之前,陛下于许都郊外围猎,百官伴驾随行。曹司空突然借陛下所执之雕弓金箭,跃马上前自射一鹿而中。

众臣以为是陛下射中此鹿,遂齐声而贺——不料曹司空竟自策马挡在陛下骑前,傲然面临百官代受其贺,面有扬扬得意之色。

他的这一举动,引得太尉杨彪、司徒赵温、国丈伏完、车骑将军董承、太中大夫孔融等元老重臣、贵戚宗室们皆愤而指斥——曹司空仍是不以为意,拂袖离去。

唉!曹司空此举实系大不敬,怎能不使天下士民异议纷纷。”

“这次郊田射猎荀令君也参加了吗?”司马防冷不丁地问了司马朗一句。

司马朗微一思忆,摇了摇头:“孩儿见孙资的信中讲,荀令君这几日在尚书台为筹备北伐袁绍的军粮一事忙得几乎是脚不沾地的。他哪有那份闲情逸致陪陛下和曹司空优哉游哉地去郊田射猎?”

“唔……”司马防轻轻点了点头,若有所思,却没再多讲什么。

司马懿听大哥刚才那么说,先是吃了一惊,凝眸沉思一番,后才渐渐明白过来。

在《司马懿吃三国》中,你会发现读历史如同读小说一样畅快。

乱世英雄,谁主沉浮?在本书中,看司马懿从一介儒生到托孤重臣再到天下一人的历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