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心臟支架到底該不該放?

朱穆卓瑪


您好,很高興回答您這個問題。對這個問題,我以身邊的真實案例回答這個問題。

2019年4月8日,我姥姥,心臟病再次復發,而距上一次住院治療僅僅過去一個月。一家人都在爭論該不該給我姥姥放心臟支架。

我姥姥的基本情況是,患心臟病已將近二十年,到現在一直都是藥物控制,嚴重時會住院進行輸液控制。

很多人可能會問,患心臟病都這麼久了,為什麼不早早給放支架,非要拖到現在。其實,並非所有的心臟病都需要放支架,前期不嚴重的時候,進行藥物控制就可以。所以,早在我姥姥剛得心臟病的時候,病情還不算嚴重,一直是進行藥物控制;前幾年有一次病情加重,醫生曾建議放支架,但是我姥姥比較膽小,堅決不做,家裡人擔心我姥姥因為害怕導致病情加重或者手術效果不好,也就都同意了。

直到近期病情惡化,要不要放支架這個問題,再一次擺到我們面前。

一個月前,病情嚴重住院治療時,我姥姥還是特別恐懼做手術,一度因為醫生建議放支架,血壓驟升至180,還是堅決不做。就這麼又拖了一個月,直到4月8日,醫生建議必須放支架了,我姨、我舅、我媽他們一致決定必須說服我姥姥,做心臟支架手術。在病情惡化的現實面前,即便還是害怕,我姥姥終於是同意做手術了。

那麼,很多人都會說,放了支架活不長。其實,這是一個偽命題。

正常情況下,放了支架不但不會活不長,而且還會延長壽命。另一個例證,一男鄰居,患病時不到三十,急性心肌梗死,屬於不放支架,性命難保的情況。所以,當時就放了心臟支架,術後至今十幾年,平平穩穩地渡過。期間,只要按時服藥控制,避免做劇烈運動,都是能夠正常生活的。

所以,放了心臟支架是不是有用、是否有利於維持生命?這肯定是毋庸置疑的,病情所需必須放支架。

質疑支架手術的聲音往往是來自於少數人,比如,病情已經很嚴重,或者手術失敗等情況,這種情況下,不做支架也會有生命危險,不能說是因為做了支架手術導致活不長,相反,應該是支架手術又將病人從死神手裡拉了回來,多爭取了幾年的時光。

不要諱疾忌醫,病情不等人。病人一定要記住一點,那就是遵從醫囑,按時服藥,按時檢查,該做手術的時候一定要做手術,畢竟,在生命面前,其他一切都是次要的。

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所幫助。


欣康小天使


今年九月份我老岳父去北京某醫院(據說是全國最著名的治療心臟方面的權威醫院)看病,通過關係找到了床位辦理住院手續。我們是在9月2號安排的住院,由於身體狀態遲遲達不到手術的要求,所以一直調養,知道9月28號手術,術後七天出院,因此我在醫院陪護了一個月。在這一個月當中我遇到了太多從全國各地而來的心臟病患者,其中不乏支架患者。從他們口中瞭解到,不管是國產的還是進口的都不是終身的,最多也就是六七年就得更換。而且如果在這幾年當中不注意身體加重病情,就不能再支架,只能搭橋了。所以,個人覺得心臟支架不該放。





點支天燈照亮你我


二十五年前我因為低血糖去友誼醫院,當時大夫馬上確定我是心臟病必須馬上住院安支架,並立刻交了六萬塊錢押金,後來我弟弟趕到醫院質問大夫憑什麼認定為心臟病,憑什麼馬上放支架,大夫回答,憑症狀。我弟弟不同意要求馬上退款出院,在家屬一再堅持下,扣了兩千塊錢放我出院了。我今年六十五歲,心臟挺好每天跑五公里,做過冠造三次,每次大夫都問我如果檢查過程中需要安放支架,你同意安上吧,這樣可以省手術費。我總是回答他們,就是死了也不裝支架。


明鏡161975429


我想回答這個問題時問大家一下解紹一下:OCT即光學相干斷層成像。供心內科醫生和冠心病讀者學習。

冠脈某段75%要不要裝支架?這是個8-9:1-2的差異性顯著的問題。今天我可以解紹不同的觀點使讀者和同仁有些新思路。

從做介入治療的心內科醫生絕大多數認為這類冠狀動脈狹窄已達到75%的人群是心肌梗塞的高危人群,因為斑塊數量多、體積大非常容易發生破裂,確實發出斑塊破裂導致心肌梗塞的患者有70%-80%發生在狹窄超過75%的犯罪血管中。既然有那麼高的心梗風險絕對應該植入支架。

另一些心血管老前輩可能會有另一種看法,如果沒有缺血癥狀,重要指心絞痛,說明冠脈人是側支循環建立得良好,其他血供尚好的冠脈已通過側支循環來上來補那你補償明顯狹窄冠狀所供血的心肌細胞,可以用他汀類藥物來穩定斑塊、逆轉斑塊,斑塊不破不會梗,只要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明顯下降了,血壓、血糖、情緒控制好,實在不放心有抗血小板的藥物保駕還怕什麼。萬一在做PCI求中出現併發症、無複流儘管發生率低,但碰到了不後悔死。

我今天想介紹一個對PCI手術後有術前評估、術後隨訪,既能像“顯微鏡”一樣從三維結構來判斷、評估斑塊性質、風險、如何更優化支架植入手術的冠狀動脈OCT檢查。所謂的OCT即光學相干斷層成像,幾十年前用於眼底檢查,但近十多年來國際上比較廣泛用於冠狀動脈介入手術中。

OCT憑藉其極高的分辨率(軸向10~20μm),在評價斑塊易損性、識別罪犯血管病變性質、嚴重程度、優化PCI治療、研究支架內血栓形成機制等方面成為發展最為迅猛的腔內影像學手段之一。國內已有不少醫院已開展這項技術,也有不少醫療器械廠商嗅覺特別敏感開始國產化研究製造。OVT在PCI手術中的優勢越超血管內超聲IVUS,今天我刺對狹窄75%要不要植入支架,關鍵取決於斑塊性質,就OCT是目前對斑塊性質評估最先進的技術。

評價斑塊易損性 決定會不會破裂發生冠脈事件:

首先OCT在評估斑塊性質上有其獨特的優勢:易損斑塊是指那些不穩定的,易於發生破裂或侵蝕引起血栓形成,造成急性冠脈綜合徵(ACS)的斑塊。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斑塊是否導致臨床事件取決於:

1.纖維帽是否小於50um。

2.斑塊的結構特徵:纖維斑塊:強反射,均勻生;中膜也能分得清 。 鈣化斑塊:裡面密度不均一 ,外面邊界很銳利。脂質斑塊:強衰減,信號低,邊界變得不清晰。

3能夠準確的識別斑塊內的炎症反應程度,識別巨噬細胞。巨噬細胞黟呈高信號,它的富集被認為能反映斑塊的炎症狀態和易損性。

4.微通道能觀察到斑塊內新生血管多少、利用OCT三維重建的研究則顯示,於血管內走行的或呈珊瑚樹狀的微通道與斑塊的不穩定性相關。

5.膽固醇結晶的罪犯病變具有更多的巨噬細胞聚集,更多的微通道,更多的斑點狀鈣化,且更容易發生斑塊破裂。且膽固醇結晶在STEMI患者中的發生率顯著高於NSTEACS 提示膽固醇結晶與斑塊易損性密切相關。

所以如果這個狹窄達75%,假設沒有心絞痛症狀如通過OCT檢查答案可能更合理。上海第九人民院、哈醫大二附院等等已開展這項技術,相信幾年後會有繼續越來越多的醫院開展將為病人帶來更多福音。因為OCT的廣泛開展對提高PCI手術成功率、減少其併發症的處理、搶求會帶來更多好處。

2019.8.16


我想說點真話


支架術是通過介入的手段把嚴重狹窄的血管疏通開,進而恢復正常的心肌供血、供氧,緩解心絞痛的症狀,是用於冠心病、急性心梗搶救治療的有效手段。

心臟放支架有沒有必要?

作為一種已經比較成熟的手術方式,對於急性心梗患者而言,支架術的作用是值得肯定的,也是比較常用的,可幫助患者快速回復心肌供血,防止心肌壞死。而對於冠心病患者而言,可能有患者會擔心支架術後存在的風險問題。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臨床上,並非所有的冠心病患者都需要進行支架術治療,專業醫生都會根據患者具體的病情來決定每個患者的治療方案。

1、心臟支架術的必要性:首先,可以肯定的是,支架術已經比較成熟,只要是患者可以耐受,就完全沒有必要擔心脫落、錯位等發生。

而一般而言,冠脈狹窄超過50%即可確診為冠心病,但是對於多數冠心病患者而言,是沒有必要進行支架術的。在臨床上,只要冠脈狹窄超過75%的患者,才需要進行支架術。這是因為,對於冠脈狹窄不太嚴重的患者,只要注意規律用藥,堅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防止斑塊繼續長大,穩定斑塊,預防血栓形成,是可以防止冠脈狹窄繼續加重的。對於這些患者而言,重要的是堅持終身用藥,以防病情加重,預防心梗的發生。

而對於冠脈狹窄超過75%的患者而言,一般都需要進行支架術治療,以改善心肌缺血,緩解心絞痛的症狀。更為關鍵的是,對於該類人群,因為斑塊形成,血管狹窄嚴重,隨時有可能發生急性心梗,危及生命。因此,此時支架術就是必要的了。當然,對於有些患者而言,因為病程過長,或已經建立良好的側支循環,患者的心絞痛症狀發作較少,可認為冠心病處於比較穩定的狀態,也可以遵醫囑選擇不進行支架術治療。但是,這樣的情況很少見,對於多數患者而言,支架術是很有必要的。

2、支架術並非一勞永逸:需要注意的是,支架術雖然有效,但也絕非一勞永逸的。對於冠心病患者而言,即便是進行支架術後,基礎的病理因素仍然存在,斑塊仍有破裂風險,仍需後續的治療干預。

首先,患者一定要堅持後續的藥物治療,如針對原發病三高症的治療,穩定斑塊的他汀治療,預防血栓形成的阿司匹林治療等。其次,患者一定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堅持清淡飲食,低脂、低鹽、低糖,多素少葷、規律飲食等;嚴格戒菸戒酒;每天進行30min的有氧運動,切忌高強度的運動;避免過勞、熬夜,規律作息,保持平和的心態,學會釋放自己的壓力等。


王藥師心血管講堂


現在很多人都有一種唱衰心臟支架的觀點,認為心臟支架就是謀財害命。

經常聽到這樣的論調,一個人放了支架,不能吃這不能吃那,那同時放了支架以後人很快出現血管堵的情況,那到底現實當中,我們該不該放製劑?

醫學上也不是什麼人都可以放支架的。

目前,放心心臟有兩種情況:

1、一種是患者有冠心病,經常出現嚴重的心絞痛情況,做心臟造影發現冠狀動脈堵塞在75%以上,這種情況如果不放支架,患者會經常發生心絞痛,甚至近期很快出現心肌梗財的情況。

如果出現心梗患者可能搶救及時出現要命的情況,這時候就要考慮患者的血管情況,有專業的介入科醫生判斷是否應用支架。

但是如果血管堵塞程度在75%一下是不不需要放支架,現實中很多患者做完血管造影,沒到這個程度,不放支架藥物治療就可以的。

同時如果血管堵塞的很多,多支病變,放置心臟支架也可能解決不了問題,往往也不放支架,就要考慮做心臟血管的搭橋手術了。

2、第二種放心臟支架的情況就是患者出現急性心梗,在4小時內送到醫院,經過介入抽栓成功,經過血管內鏡評估,動脈斑塊穩定狹窄程度大於75%以上,這種情況需要急診放動脈支架。

但是如果說以後血管斑塊穩定,狹窄程度不足75%,也是不放支架的。

從目前的醫學病例統計看,放支架的人生存率及生存質量要明顯高於不放支架的患者的。

並不是放完支架就萬事大吉了

有的人說心臟血管狹窄75%以上,要完全堵塞還要很多年,但是如果患者出現活動後出現嚴重的心絞痛,或者是氣喘的情況,如果不支架生活質量極差。放完支架生活質量會會明顯改善。

還有這種情況如果不放心臟支架,患者很有可能出現心梗,如果搶救不及時就要命。

那麼是不是說放完支架就萬事大吉了?當然不是,還要堅持吃藥,改善生活習慣。

千萬不要道聽途說,在該放支架的時候選擇保守,不但影響患者的生存質量,等到心梗的時候後悔莫及。

“快樂的小大夫”每天為您推送健康醫學知識,分享病例,不要忘記點擊右上角關注呦!


快樂的小大夫


心臟支架植入是目前使用率最高、效果最明顯的一種血運重建手段,是治療冠心病的最為有效的方法之一,但並不是所有的心臟病都需要放支架,心臟放支架到底有沒有必要?我們一起來討論一下。

一、心臟植入支架有沒有必要?

對於急性冠脈綜合徵以及內科藥物強化治療以後,仍然不能緩解的心絞痛,以及嚴重狹窄危及到我們的生命和生活質量的冠心病患者,心臟支架的植入絕對是有必要,而且獲益明顯,所以這三類情況也是支架植入的主要適應症。對於此類人群,植入支架絕對是有必要的,所以心臟植入支架有沒有必要這個問題,答案是肯定的,對於某類人群和患者來說,肯定有必要。


二、所有的冠心病都要支架嗎?

當然不是所有的冠心病都要支架植入,而且也不像提問者描述的那樣血管狹窄大於70%,或者75%以上就需要放支架,在指南中也並沒有做出這樣的絕對指標。對於絕大多數冠心病來說,如果不是急性冠脈綜合徵,或者剛才我們描述的那幾類情況,那麼患者首先要進行的就是強化內科藥物保守治療,如果強化藥物治療以後,患者仍然有症狀,或者有威脅生命安全的情況,才需要進一步學習文件。


我經常和患者說支架植入只是冠心病治療的開始,而不是冠心病治療的結束,這主要是因為冠心病是不能根治的,一旦確診冠心病,所有的患者都需要長期服用藥物,以改善患者冠心病的預後,所以支架植入治療後的冠心病也不例外。所以支架以後還需要繼續治療,這是不爭的事實,也是最為科學的處理方法。

看懂了嗎?支架植入,可以有效的補充冠心病的治療手段,但不是冠心病治療的唯一方法!關注我們,每天都有更新的科普推送給你。


心健康


你好,心臟支架到底該不該放?關於這個問題要取決於冠心病的嚴重程度。

我們都知道冠心病是一種慢性疾病,是導致血管狹窄的根本原因,其症狀也有輕重緩急之分,一般而言,冠心病症狀較輕時,血管堵塞的不是非常嚴重,不產生急性危害時,是可以通過日常生活方式和藥物治療來改善的。

如果冠狀動脈堵塞75%以上,就必須要放心臟支架了。不放支架很容易就會導致血管堵死,引起心梗等急性事件,進而造成死亡,放支架可以迅速緩解症狀,在短時間內就可以改善心臟供血,維持生命正常。

有些患者對放支架充滿了牴觸,也有些人認為放了支架以後還是會堵,為什麼要放支架,有些患者更是認為醫生建議放支架是為了錢。不管是出於哪一種原因,我只想說,支架是為了治病救命而出現的一種醫療技術,是患者的福音。當然,不是每個冠心病患者都適合使用心臟支架,真正需要介入治療的病人約佔20%。

1.急性心肌梗塞。心梗發生後6小時內應儘快到有條件的醫院進行介入治療,快速開通已經閉塞的血管,其心功能恢復的效果比溶栓、藥物治療都要好。

2.不穩定型心絞痛。因有可能演變成急性心肌梗塞,適宜放置心臟支架。

3.勞力型心絞痛。患者走路稍遠一點,可能出現胸痛、胸悶等不適症狀。而安靜地坐著或休息一會兒,症狀就會緩解。

4.法洛四聯症。患者冠狀動脈解剖異常,經皮右室流出道置入心臟支架較單純外科手術風險小。

5.複雜先心病。重度肺動脈狹窄或肺動脈閉鎖等複雜先心病,適宜經皮動脈導管內放置支架。

對於血管狹窄嚴重的患者而言,必要時還是要主動放置支架,不要等到心梗發生了,再去搶救,心梗發生後,致死率極高。

支架並不是一勞永逸的,支架植入或搭橋術都是運用物理方法人為的恢復心肌血供,只對狹窄病變部位有效,並不能改變導致冠心病的危險因素。導致冠心病的危險因素包括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肥胖、吸菸、喝酒、不健康的飲食習慣、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等等,放入支架並不會對這些危險因素產生什麼影響,危險因素存在,血管還是會出現再次堵塞的。

因此放完支架後,應當堅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戒菸、限酒及控制飲食,飲食要清淡,選擇低脂、低膽固醇、低糖膳食,注意補充維生素和蛋白質,積極控制體重,適當運動,按時吃藥,延緩疾病的發展進程。

最後要注意定期複查,瞭解疾病的進展狀況,調整治療方式。

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健康之初心血管


心臟支架,救人無數還如此備受爭議!再次看到像心臟支架到底該不該放這種類似的問題,陳醫生覺得挺無奈的。

到如今,依然有很多人還認為心臟支架是一種國外落後技術,用來坑我們老百姓的,甚至有一些已經發生急性心梗的病人,有時候其或其家屬還跟我們說:能不放支架就儘量不要放?或者問我們是一定要放嗎,不放行不行?每次手術前都不得不跟病人或者家屬解釋半天。

今天我就給大家好好講講這個心臟支架到底該不該放?

沒錯,心臟支架確實是外國人最先發現使用的,而且連心臟支架最初的理念都是外國人想出來的,而且那個醫生還被當時的醫院開除了,但是那個第一個拿尿管從體表血管一直插到心臟裡的醫生得了諾貝爾獎,他也拍下來第一張影像學資料,赤裸裸的告訴了我們,是可以從我們體表血管插到心臟的!

而心臟支架手術的第一步就是要打通這樣一條通路,有個東西可以把我們的支架輸送到我們狹窄的心臟血管裡,從而改善血管狹窄帶來的心肌缺血梗死。從第一例心臟支架手術至今其實已經有30多年的歷史了,在臨床上,心臟支架手術可真是救人無數!

所以,從我多年的臨床工作可以明確告訴大家:心臟支架是真的可以把我們狹窄的心臟血管位置撐開一條通道,讓血液順利通過的。諾貝爾獎,不是隨便發的!!!

但是到底該不該放?什麼時候放?

注意:這是有國家明確標準的,達到應該放的時候,醫生是肯定會建議你放的,但是如果沒達到標準,就算你想放,也不會給你放的。當然心臟支架手術出現以後,確實有個別一小部分醫生存在過度醫療的行為,把很多可以不放或者少放的支架,也放進去了,這點實屬不該,有違醫德,我在臨床門診工作期間,也有部分因外院太遠過來我院複查的病人,有極個別存在沒達到放支架標準的。

像比方之前我遇到的有一個血管狹窄的病人,他之前在其他醫院做了一個動脈造影,提示血管狹窄了70%,當時那邊醫生就建議他要做支架,後來自己一直也是那種不想放支架的,就來我院就診了,我問了相關情況後,發現該病人確實存在70%血管狹窄,但是他並沒有表現出特別的心肌缺血的正常,只要不是什麼重體力活動,也不會出現特別明顯胸口疼等,讓他做了運動實驗,心肌顯像,也沒提示特別典型的供血區缺血。這種情況實際上並沒有說達到必須做支架的時候,是可以考慮不做的,定期觀察複查就好了。



所以說,我們不能簡單依據做了動脈造影,提示血管狹窄≥70%,就必須要做支架,而是結合病人的症狀,有沒有明顯供血區缺血等;當然對於一些雖然沒有症狀,但是造影提示心臟重要部位有嚴重血管狹窄,比如冠狀動脈前降支,也是必須要放支架的!

對於以下情況,一般不建議做心臟支架手術。

  1. 有腦出血、消化道出血、胃潰瘍等等出血症狀的病人不建議做,因為做完支架後還需要服用阿司匹林等抗凝血藥物,會加重;

  2. 心臟狹窄部位有明顯的鈣化扭曲等也不建議做,這種哪怕做了也不理想;
  3. 評估病人情況後發現做支架手術對病人的風險更大,也不建議做,因為你的手術醫生放了支架也要承擔一定的後期責任的。

所以,放不放,你說了不算,醫生也不能憑空說了算,是要綜合考慮你的全身狀況,比如年齡、症狀、併發症、狹窄部位及程度、放了後遠期效果等。


醫學小偵探


對於心臟支架該不該放這個問題,其實在頭條裡說的談的爭論的太多太多了,我在14年的時候,也因為心肌梗塞住了半個月的院,那天晚上發生的事情我記得一清二楚;先是喝了三四兩高度白酒,又吸菸,感覺那煙從沒有那麼好吸過,那是十月中旬時節,七八點鐘的光景(晚飯後),我正在網上打撲克來,就是去了一趟廁所的時候,就差點要了命。

那時小便完結,提褲子的空檔,便一頭栽到了廁所裡,把坐便器的水箱都打爛了,幸好那時家裡有人,若沒有人的話,也許真就一命嗚乎了也說不定,經過幾分幾秒的救治,我是一無所知,恢`復了意識的我對於剛才發生的一切還是認為喝了酒的緣故來,其實我的酒量,喝那些酒根本不算多,而接下來,就是一宿沒睡覺,心裡邊難受,並沒有痛的感覺,可一宿沒睡覺,心裡記得清清楚楚。一直到第二天的上午才去了個鄉鎮衛生院,做心電圖後,醫生神色嚴重的告知,他們這邊無能為力,叫我去大醫院看,上了我們市裡的三甲醫院,一個女醫療在門診坐診,看了心電圖,直接診斷為心肌梗死,立刻安排了住院的一切事宜。

住院後一兩天,病情並沒有什麼大的變化,醫生所做的就是溶栓類的冶療吧!躺床上吸氧,吃一些藥片;真正的危險開始在兩天後,其實那時已經在三甲醫院的床上躺著了,也可能是溶栓後的大的斑塊又堵塞了血管,那一夜更是無法入睡了,只覺得已無法吸入空氣了,只要一往裡吸氣,心口窩便疼,所以只能大口呼氣,而不能自主的吸氣了,那天真是感覺到死神降臨了,也可能是半夜的緣故,沒有醫生做支架手術?反正我那時就是死熬,或者是叫熬死吧,把老婆嚇得打電話把女兒女婿哥嫂都叫來了,(從入院起,被主治醫生定為危重病人,就把他們從外地叫回來了,只是沒在醫院陪護,回家歇息去了)。其實已經是半夜了,把他們從睡夢中叫起來,意味著什麼他們早已心知肚明,待他們神色凝重的走進病房,我還記得一清二楚,至於他們什麼時候離開,我卻一無所知,應該是過了危險期已經入睡了。所以說人的一生誰也無法預料自己的生死,上帝要取消你的球籍,那才是一言九鼎,我們這些凡夫俗子,根本無能為力,真正的富貴有命生死在天呀!這是2014年發生在我身上的真實的生活記錄,住了半個月院,過了危險期後,也有另外的醫生查房時旁敲側擊,意思是做個造影,不行就打支架吧!我一直不表態,結果也沒做成。

那年才49虛歲,本命年,也是人生當中的一劫吧!至今過了五六年了,抽菸喝酒又恢復了以往(只戒了兩年煙和酒),感覺身體不適的時候,就買點住院時期的藥吃幾天,只有阿司匹林堅持吃了五六年,所以題主問的這個問題,支架到底應該不應該放,我也聽許多人談論過這問題,能不放就不放,這是理所當然,畢竟那麼一個金屬東西,放在你的血管裡,絕對不會是什麼好事,但是有的人發病兇險,如果短時間內做不了微創,放不上支架的話,有可能就一命嗚乎了,你說在這生死攸關的緊要時刻,那就由不得你左思右想權衡利弊了,救命要緊呀!放就活了,不放就死了,也就沒有你選的餘地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