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學生究竟是“德智體”三好,還是“德智體美勞”五好?為什麼?

木易拙見


不得不說,條友們簡直太會提問題了,為題主點贊!這個問題我以前沒有想過,我就試著回答一下吧!僅供觀看交流。

什麼是德智體美勞?

想要看懂問題,首先得明白什麼是德智體美勞,每個字代表什麼含義。

德智體美勞是對人的素質定位的基本準則,也是人類社會教育的趨向目標,所以人類社會的教育就離不開德智體美勞這個根本。

德,即德育,具體指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形成正確的思想方法;智,即智育,即學習文化知識,從而發展智力,開發智力;體,即體育,這個都明白,就不再解釋;美,即美育,具體指培養髮現美的眼睛,培養鑑賞美、創造美的能力;勞自然就是勞動。

不論是德智體,還是德智體美勞,出發點都是好的,這點需要認可。

過去和現在的區別

好多人應該和筆者一樣,上小學那會只知道德智體,獎狀上也是“德智體全面發展,被評為三好學生”。那為什麼現在變了呢?

我想是這樣的:過去的時候,由於教育體系不夠完善,國家和地區經濟不發達,好多小學開設的課程很少甚至只開語文和數學,比如筆者小學就只學語文和數學課,這種體系下培養的學生可不只能注重德智體嘛(勞可歸為體)!想要發展“美育”也沒有那個條件啊!

如今就不一樣了,新時代的教育體系和課程設置都愈加完善,在德智體美勞的倡導下,現在的小學除了過去的課程外,還有音樂、美術(對應美育)、科學等,可謂真正意義上的全面發展,教育與時代同進步。

“三好”更好,還是“五好”更好?為什麼

在如今,我想這個問題的答案比較明顯了,筆者認為“五好”更好。

我們的經濟提上去了,最應該受到經濟發展益處的必須要有教育。過去只注重文化課知識學習的課程已經不能夠滿足人民群眾的要求,不能適應現狀,國家也在提倡素質教育,因此才設置多元化的課程,才提倡更好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這樣的做法是與時代相呼應的。

教育大業向來就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三好”到“五好”是一種進步。

好了,就到這裡,如有補充,歡迎評論區留言。


我是知與行,專注小學、中學和大學問題的解答,知識與經驗的交流分享,專注英語教學。歡迎關注。


小趙談教育


毛主席的德智體包含了一切。當初的德,是指思想品質,既有道德也有美育,美育是德的體現,德又可以通過美來表現,熱愛勞動也是思想美的表現。當初的體是指體魄鍛鍊,既有體育課的鍛鍊,也有勞動鍛鍊。後來提出德智體美勞,只是更具體化了。語言表達上毛主席更是言簡意賅。


嚮往最美的地方1


我和共和國同齡,學年生活都是在毛澤東時代!從小學一二年級老師就教導我們要做三好學生!從來沒聽說過什麼五好呢!要問為什麼,請看看配圖:毛主席語錄是怎麼說的!



正能量說事85770629


增加美勞的人,以為毛主席沒他考慮的周到全面,不覺得自己膚淺可笑。


cangsangshu


德智體就把一個學生應該具有的素質全部包括進去了,沒有必要再加上勞和美,這純粹是畫蛇添足,美育可歸入德育,德者,美也!勞育可歸入體育,勞者,體能也!故美與勞者,學科重複也!


意識物理學


“德智體”三好概括得精準,指明瞭社會主義教育方向,培育了一代又一代學生奮發向上,奉獻祖國,服務人民。“美勞”實質上包含在“德"中,強調學生要心靈美,愛勞動,強調知識分子要向工農學習,要愛勞動,不怕髒,不怕累,要艱苦樸素,不能搞一年土、二年洋、三年不認爹和娘。後來人非要加上兩字變為五好,其實是畫蛇添足,看似有道理,實則都不落實。尤其應試教育的漫延,千千萬萬家庭只重智育,其他則不顧,導致學生近視眼成堆,火了眼鏡店生意。學生身體素質下降,有的學生多站幾分鐘就會暈倒,輕視勞動成為普遍現象,追求美無非是穿衣打扮外在的美。因此,搞點實實在在的三好,比這個五好強得多。


用戶6238967819


我想只要能做到德、智、體全面發展就很好了。這裡麵包含了很多內容,這就和毛主席的提出的‘’為人民服務‘’一樣,有些人說了堅持這堅持那一大堆,歸根結底還是主席的‘’為人民服務‘’五個字。所以,關健要落實。


山老頭123456


德智體全面發展這句教育性的口號早在毛主席時期就提出來了,而且在八十年代前就一直在落實很有教育意義。這三個字的含義你應該會分析它們每個字的內含是多麼的全面和深涵,有好的東西不要心血來潮亂改一氣


休閒5859


德智體全面發展本來就很科學嚴謹,但總有人認為他們比提出這一觀點的人高明,他們否定不了這一觀點,又想實現自己意志,用勞和美淡化德智體。看看現在學生的理想信念,精神狀態,身體素質不難得出結論,那就是教育是失敗的。


認真150984500


有了德智體已經很完整!"美勞"加上與畫蛇添足有什麼區別?!要不要連吃喝拉撒都細則一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