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6 國學大師呂思勉為何貶低岳飛?來看他自己的解釋,該不該諒解他?

國學大師呂思勉為何貶低岳飛?來看他自己的解釋,該不該諒解他?

喜歡呂思勉的人,會把呂思勉抬得很高。

比如臺灣學者嚴耕望,此人在自己著作的《治史三書》中借陳垣、陳寅恪、錢穆的名氣來抬呂思勉,說他們四人是“前輩史學四大家”。

但這四人中,功力最深厚的無疑是陳垣。

起初,陳垣是與王國維齊名的。

傅斯年曾說:“靜安先生(王國維)馳譽海東於前,援庵先生(陳垣)鷹揚河朔於後。”

國學大師呂思勉為何貶低岳飛?來看他自己的解釋,該不該諒解他?

執國際漢學界牛耳的法國人伯希和(Paul Pelliot)也說:“中國近代之世界學者,唯王國維與陳(垣)先生兩人。”

王國維死,史學名家黃侃、朱希祖、尹炎武等人稱“當世史學鉅子,近百年來橫絕一世者,實為門下一人(指陳垣)。”

直到陳寅恪成名,史學界才有“史觀陳寅恪,史法援庵老”之稱,把陳垣和陳寅恪稱為“史學二陳”,或“南北二陳”。

說老實話,無論史品和人品,呂思勉、錢穆都和“南北二陳”相去甚遠。

呂思勉為什麼要“貶低”岳飛呢?

呂思勉後來在1952年參加三反及思想改造運動時,曾寫有《自述——三反及思想改造學習總結》,裡面有提到此事,自稱是要“詳考史實,求其真相”。

然並卵,呂思勉所謂的“求其真相”並非建立在“詳考史實”的基礎上的,而是隨心所欲的主觀臆想。

國學大師呂思勉為何貶低岳飛?來看他自己的解釋,該不該諒解他?

且看1923年,他在《白話本國史》第三篇《近古史》(下)第一章《南宋和金朝的和戰》第二節裡是這樣說的:“古人濫得美名,或者枉受惡名,原不同咱們相干,不必要咱們替他平反;然而研究歷史,有一件最緊要的事情,便是根據著現代的事情,去推想古代事實的真相。”

看到了吧?1923年和1953年,中間相隔了三十年,三十年後的呂思勉已忘記了他最初所說“求其真相”的依據了——並不是什麼“詳考史實”,而是“根據著現代的事情,去推想古代事實的真相”。

顯而易見,這種推想,有極大的主觀色彩和迷信色彩了。

那麼,他所推想出來的結論,還有必要那麼認真去辯論和考證嗎?

呂思勉貶嶽,是怎麼貶的呢?

他說岳飛是個把持軍區內的財政大權和人事大權,乃是架空中央的軍閥。

還說,殺岳飛有利於國家穩定。

他這個結論是怎麼來的呢?

國學大師呂思勉為何貶低岳飛?來看他自己的解釋,該不該諒解他?

他交待了,“現在滿眼是驕橫的軍閥,從前偏有公忠體國的韓、嶽、張、劉。那就人的性質,無從捉摸”,言下之意,即他在著作《白話本國史》的年代,軍閥割據,烽火不息,那麼“以今推古”,南宋的年代也必是如此,岳飛也必須是軍閥,否則“人的性質”,就“無從捉摸”了。

既然已經把岳飛的軍閥角色設定好了,接下來,只管閉上眼睛向岳飛潑髒水就行了。

呂思勉潑得很爽,他說:“岳飛只郾城打了一個勝戰,郾城以外的戰績,都是莫須有的。最可笑的,宗弼渡江的時候,岳飛始終躲在江蘇,眼看著高宗受金人的追逐。”

行了,只看這一句,就知呂思勉的史品和人品,以及其信口開河、滿嘴跑火車的特點了。

翻看一下《宋史•岳飛傳》所記便知:建炎三年(1126年),岳飛以“留守司統制”職從杜充守建康(時宗澤已卒),金人由馬家渡渡長江,“諸將皆潰,獨飛力戰”,“兀朮趨杭州,飛要擊至廣德境中,六戰皆捷”“金人再攻常州,飛四戰皆捷”、其後,岳飛戰於鎮江東、戰於清水亭、戰於牛頭山、戰於龍灣、收復建康……這些不是戰功是什麼?呂思勉憑什麼說“宗弼渡江的時候,岳飛始終躲在江蘇,眼看著高宗受金人的追逐”?

所以,我覺得,呂思勉雖然是著名的史學大師,但他在對岳飛的研究上,是戴了一副有色眼鏡的,論據很荒唐,論點很可笑,不提也罷。

史學家蔡東藩在《歷朝通俗演義》一書中說:劉錡、岳飛,忠勇相似,錡力守順昌,連敗金兵,飛進軍郾城,直抵朱仙鎮,又連敗金兵,是時金將之能軍者,莫如兀朮,兀朮既不能敵錡,復不能敵飛,得毋所謂強弩之末,不能穿魯縞者耶?況有韓世忠等之為後勁,克復中原,不啻反手,設無賊檜,中興自肇,安見梓宮之不可還,韋后之不復歸也?

國學大師呂思勉為何貶低岳飛?來看他自己的解釋,該不該諒解他?

說起蔡東藩這套《歷朝通俗演義》,文不甚深,言不甚俗,時間跨度計劃自秦始皇到民國九年,凡二千一百六十六年,內容跨越時間之長、人物之眾、篇制之巨,堪稱歷史演義之最,是講述中國曆朝歷代最完整、最生動的歷史小說。

大家要想全面瞭解中國的歷史,應該首選這套書。

畢竟,《史記》《漢書》之類的史書文詞艱深,內容沉悶,讀起來特別累。而《三國演義》《隋唐演義》之類的演義書又虛構太多。

蔡先生的這套書名為“演義”,但所有情節都是有史可據的。

柴德賡和啟功、周祖謨等等都是輔仁大學老校長陳垣先生的弟子,但柴德賡跟隨陳垣治學最早,成就最高,為大弟子。

很多人還不知道,蔡東藩就是柴德賡的中學歷史老師。

國學大師呂思勉為何貶低岳飛?來看他自己的解釋,該不該諒解他?

中學時代的柴德賡,讀老師的作品《歷朝通俗演義》,如痴似醉,從此愛上了歷史,一發不可收拾。

今天給大家推薦的是理工大學的精裝禮盒版, 一共六本,為什麼推薦精裝本呢?因為書實在太厚了,總共六本,加起來七千頁,一本就有一千多頁,不是精裝本的根本不好翻閱。裡面還包括了十分珍貴的《慈禧演義》

這個版本的裝幀最好,內容是全新修訂無刪減版本的,還包括了蔡先生創作時的點評。只有一千套,是專門拿到頭條做活動的,團購價是16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