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滎陽市劉河鎮駐村第一書記房亮客串“饅頭推銷員”

映象網訊(記者 王文凱 通訊員 王明霞)“今年疫情形勢打亂了所有人的計劃,大勞力都在家呆了好長時間,多虧了村裡這個合作社,每天給我開60多塊錢的工資,一個月下來能有2000元的固定收入。”在滎陽市劉河鎮窩張村金種子農林合作社工作的李保貞高興地說。

李保貞原來是村裡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去年村委聘請她到合作社做饅頭,現在孩子也都參加工作上了班,家裡的日子過得越來越紅火。

荥阳市刘河镇驻村第一书记房亮客串“馒头推销员”

劉河鎮窩張村金種子農林合作社工作人員正加班加點做饅頭

疫情期間,為了推動合作社的“生意”,駐村第一書記房亮一直在想辦法,考慮當前防疫政策和措施,他決定啟動“微信”+“派單”的模式,打開今年的產品銷售渠道,於是組建了“第一書記原麥石磨面手工饅頭”微信群。“我們的產品目前主要有兩種,8斤裝原麥石磨面40元/袋,5個裝原麥石磨面手工饅頭5元/袋……”在群裡,房亮賣勁兒得促銷著村裡的石磨面產品。

“康泰路尚善若水,徐老師,2袋石磨面,饅頭4袋;意墅藍山小區北門饅頭10個……”在群裡按照接龍的方式,窩張村的饅頭、麵粉訂單在不停的增加著,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都想嚐嚐久違的原味饅頭的味道,對第一書記的做法也是大加讚賞。

“饅頭銷售情況怎麼樣?”3月3日下午6時許,一直關注著房亮“業績”的劉河鎮副鎮長喬衛功打電話詢問他。“受疫情影響,群眾已習慣居家不出門,我每天從滎陽市西區跑到東區,挨個訂單送饅頭,還別說,就這兩三天都售出去5000多個饅頭了,今天到現在單還沒有送完,得想辦法聯繫銷售點,抽出人員跑銷路!”房亮話語中透出了興奮。

每天訂單派送結束後,房亮都要總結存在的問題和經驗,劃出意墅藍山等訂單較為密集的小區,連夜又和小區物業聯繫,確定了饅頭銷售點。

“這石磨面饅頭一塊錢一個,雖個頭不大但分量足,純天然、無添加,讓我吃出了小時候的味道!”意墅藍山業主李女士表示要長期訂購。

荥阳市刘河镇驻村第一书记房亮客串“馒头推销员”

房亮為業主送饅頭

現在除了每天義務接訂單送饅頭、麵粉外,房亮還在積極尋找固定的銷售點,截至目前已經確定意墅藍山、林語美墅、天悅灣等5個銷售點。

“作為駐村第一書記,我只希望在我的帶領下,讓村裡的項目活起來,讓貧困戶的日子過得好起來,讓村裡的集體經濟壯大起來,自己累點,值!”房亮這樣說。

2019年6月,房亮和駐村隊員開始一起多方奔走,籌措資金21萬元,改造廢棄學校,引進生產線,發展了窩張村金種子農林專業合作社(小雜糧加工項目),並陸續推出原麥石磨面、綠豆爽、石磨面手工饅頭等特色產業,銷售收入突破20萬元,村集體經濟收入也得到了持續增長。

近年來,窩張村基層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持續增強,全村黨員幹部群眾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參與公共事業和扶貧產業的積極性明顯提升,疫情防控剛啟動,該村就以村集體名義向滎陽市慈善總會捐贈1萬元現金,給防疫一線的醫護工作者購買醫用物資。

“以前困難時,黨和政府給予我們村很大幫助,幫我們脫貧致了富。現在村集體產業正常運轉,並獲得了不錯收益,我們不能忘了黨的恩情!”劉河鎮窩張村黨支部書記張東林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