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本人字写的很丑想练字,有没有什么好的字帖求推荐?

逍遥骑士郑义


我近日也在练习字帖,如果你写字时候静不下心来,建议你学行书,行书字体也是很好看的,只要你在练的时候抓住那个感觉来,你就感觉特别的有意思,楷书需要一步一步来,需要静心。不管干啥需要的是感觉,来了就会不用去催促自己就会去认真干。推荐司马彦行书(此人行书学生最适合练习,我觉得也是最好看的一种字体),手头宽裕建议张神农行书(此人行书以数字1到7写出行书,练的时候有感觉),每天练一会儿1年后拿白纸写,可以达到你所需要的字体境界!


笑夜道天下


①一个故事。

我的一位邻居姓杨,是北京十五中的语文老师。我认识他时,他己患了严重的脊椎钙化病,腰部以上到脖子不能弯曲、扭动,他一个人生活很难自理。那时我上初中,有一次学校拉练,他给我们写了许多诗,让我们在路上边走边念鼓舞士气。后来,我常去他家做点事,我们便成了忘年交。有一天,杨老师说,他的字写得不好,他要练字!于是,让我帮忙买了本赵孟頫的贴,每天艰难地站着抄上几张,我看他的字和我写得也差不多,就让他别累着,心中充满怜悯。不久,我看杨老师的字写得好了,就跟他说,我小时候也练字,就是没练出来。他跟我说,写字是功夫,要经过千锤百练,百练就是三月,千锤就是三年,只要想练,谁都能练出来。说完,他就"放肆"地笑起来,我也不以为忤。不久,杨老师跟我说,他要参加学校的书画展,并拿出一幅写着"持之以恒"的字让我端详,看着那四个圆润饱满的大字,我的心中充满敬意。再后来,杨老师的字写到了宣武区(今己并入西城区),写到了北京市。

②小结。

第一,字体是沒有好坏的,只要写好了,一样都是书法家。

第二,初学者最好选择圆润、方正、规矩的赵体、楷体等比较容易见成效的字体练习。

第三,写字是个功夫活。要完成三个月、三年的规定课时,才能初见成效、大见成效,没有近路可走。

第四,写字要认真领会,潜心琢磨,总结自己的经验体会。也就是说,只有持之以恒的人,才能把字写好;只有独辟蹊径的人,才能成为书法大家。


蒋立五


练字要首先练心。要做到心静不燥,一是练太极,达到手之筋络舒张开来。然后从钢笔练行书,小时候都会以庞中华钢笔行书练起。然后在练毛笔,我没小就,但也能完成单位交给的标语或黑板报创刊(黑板报粉笔落笔要轻)。不喜忽喷!


竹林973


从提问来看,估计您只是想练练硬笔字,满足一般的日常书写使用即可,并不是想练习毛笔书法。那么,练硬笔字,建议也要练练楷书。

为什么要练楷书呢?因为楷书有一系列的书写规则可循,初学者更容易掌握,行书、草书就放得比较开,难以把握,如果没有楷书基础,写起来就是“信马由缰”。

硬笔楷书,推荐田英章、张克江等人的字帖即可,市面上有很多版本,基本上大同小异。田英章的毛笔字我不建议学习,但是硬笔字我觉得还是挺不错的,有一说一,值得借鉴。

他们的字帖有一个好处,基本笔画和结构讲解的比较清晰到位。将一些主要的类型的书写技巧进行了梳理总结,形成了经验性的技法,那么对于初学者来说,就无疑助了一臂之力。

以附图田英章的字体为例,他对“上收下展”、“上展下收”、“上正下斜”、“上斜下正”、“下方迎就”、“对等平分”等等结构类型,都有书写示范、技法总结,是不可多得的优秀字体。

当然,这些书写技巧,也不是属于某一个人或者某几个人的独创,实际上都是在前人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总结,楷书从唐代开始,欧阳询等人就有很精辟的笔法与结构论述,宋元明清至今,后人一直进行继承与发扬。

初学者只要好好理解这些技法,多花时间揣摩练习,一定能写出好看的硬笔字。写好字并不是什么难事,也不要看得很高深莫测,关键还得自己多花精力。

(更多书法技巧文章,欢迎关注【麓风轩】书法公益课堂)


麓风轩


书法在中国有将近3000年的历史,各个朝代都有著名的书法家和碑帖流传,所表现出来的风格也有很大不同。如果你只是想把字写漂亮一些,不考虑艺术范畴,可以从现代人的字练起来。

当然,练字我还是主张从楷书开始,当今的楷书书法家有田英章,卢中南,孟繁禧等等,需要说明的是这些他们的字都是从欧体发展起来的。田英章的田楷以工整著称,网上也有很多视频教程和字帖,我初学书法时也练过一段时间,如果勤加练习半年之内必有成效。

卢中南和孟繁禧的字比田楷要圆融一些,有晋人笔意在里面,喜欢这种风格的话也可以学习,网上也有他们的字帖。除这些人之外还有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王羲之的小楷、钟繇的小楷都可以去了解了解,愿你有好的突破!



书风法雨


我以前的钢笔字也很不规范,行书不像行书草书不像草书。这几年下决心开始练习书法,怎样能改变原来的写字习惯呢?最好的办法是练习篆书和楷书,这两种书体我已经练习几年了,篆书练邓石如的《千字文》,楷书练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附我昨天写的篆书,晚清书法家赵铁山的《和铭》,请指正。



金星753


对于练字,这是一个需要下功夫的事情,其实所有的事情都离不开坚持二字。我之前也练过,有两三个暑假,坚持了一段时间,虽然不长,但对之后的求学却是有不少的好处。

我,仅有一点点的见解,来自于那并不长的坚持。

硬笔书法

正楷:

我最开始练的是司马彦的楷书。他应该是学的颜体,字体给我的感觉是有骨气、大方。

之后习过李放鸣的楷书,最吸引我的是他的捺的行笔,有一种停顿的势。

至于荆霄鹏吗,总是感觉他的字体圆滑,缺少正楷该有的骨。

行楷:

司马彦的行楷字帖,感觉缺少行书的灵动,仅是局限在楷书上的笔画勾连,没有灵气,不建议。

如果想要习练行楷的话,个人比较建议邹慕白,他的行楷看着就舒服,充满灵气。

毛笔,中国书法的灵魂、顶梁柱子。

暂时还未接触过,心一直太浮躁。其实可以连毛笔字来修身养性。

除了坚持,最重要的一点:

字是你写出来的,他应该承担着你的精气神,而不是他人思想的再体现。需要练出自己的风格,不要拘泥,取百家之长补己之短。

沃·兹吉·硕德说过:只有一个叫王羲之的!


初遇🔥


如果是成人的话,从实用角度考虑,可以选《宋拓怀仁集王书圣教序》进行练习,不管是硬笔还是软笔,都可以照着练。

这本帖子,是由唐代的怀仁和尚收集王義之的行书而成。大家知道,王義之是书圣,他写的《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历史地位彰显。这本“圣教序”虽然不是王義之亲手写就,但里面的每个字却都是王的字,是由怀仁多方收集而来组成的一本帖子。千百年以来,学书之人无不争相效之,朝临夕摹,取法于兹。

如果是青少年,建议从平整一路的楷书、隶书入手。楷书有“欧颜柳赵”四大家,隶书有礼器、乙瑛、张迁、史晨等等,都可拿来临摹。

需要注意的是,选帖要选自己喜欢的,而不是人云皆云地跟风,一旦选定了这本帖,就要不间断地坚持下去,写熟写透,直至掌握。切不可朝秦暮楚,一会儿临临这个,一会儿临临那个,浮光掠影的结果,将是一事无成。




日月墨儿香


没有基础的话建议先从正楷练起,去网上找一些写正楷的书法家,因为即便是正楷,很多书法家的风格也会不一样。

找你喜欢的,看的顺眼的字体,然后开始练,依葫芦画瓢,练字本身就是一个熟能生巧的过程,只要你坚持,相信会写出来让自己满意的一手好字。

另外附上我平常练字的照片,天天练字,三个月的成果。



鄙人徐某


作为曾经字丑的一比的人,我觉得你应该只会给我一样,把字写整齐写好就可以,没有追求那么多艺术感、美感...

如果你和我一样,是这种只想“写整齐”的务实派,那么我可以很负责任地告诉你,放弃所有的字帖....因为那么美的字,是留给字想写得更美的人的,而不是字丑到爆的人的。

但是,我从高一确是比较成功地逆转了,从丑的被老师同学吐槽,到现在勉强还能偶尔秀一秀....

所做的事情只有一件,就是大量地练习横竖撇捺,就这四个笔划....练习的标准就是空白纸,练习到每个横竖撇捺都是大小比较一致,间距比较一致,形状比较一致....当时想起这么做的灵感,来源于“达芬奇画蛋”的故事.....有时候,大道理就是这么至简...

高一的时候,我一闲着就是在练横竖撇捺....每天能写a4纸大小密密麻麻的N张.....书上、作业本上,发呆的时候都会无意识写上去...

前后大约花了一个学期...整个字形愣生生被我更正过来了...和初中的字大相径庭...

现在,我用同样的方法,让孩子们练习。我一样不指望他们写得多高大上,只求他们写整齐....很管用,但孩子们坚持做的不好,整体效果会大打折扣...主动性是另一个要素保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