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PowerShell 7正式版帶來了哪些內容?

study875cnBeta


這裡將和你介紹一下 PowerShell 7 將帶來的 5 大變化,主要是一些大方向上的特性。整體感受下來是很不錯的。

Windows 兼容性

PowerShell 7 的主要目標之一是縮小 PowerShell 與 PowerShell Core 之間可用 cmdlet 數量的差距,目標是提高與模塊的兼容性,以在這些版本之間實現奇偶校驗,以便管理員可以無縫地完全遷移到 PowerShell Core。

長期支持(LTS)

微軟將為 PowerShell 採用新的生命週期,發佈 LTS 和非 LTS 版本的 PowerShell 7,使其與 .NET Core 支持的生命週期緊密保持一致。每月將提供預覽版本,以便儘早獲得反饋。與當前發行版相比,LTS 發行版將在最初發行後的三年內得到支持,而當前發行版僅在隨後的當前發行版或 LTS 發行後的三個月內得到支持。

安全憑證管理

腳本編寫通常可以通過自動化任務來簡化 IT 管理員的工作,但是隨著對本地、雲和混合資源的依賴越來越大,這可能導致需要多個憑據的資源無法正常運行。PowerShell 擁有用於在一定程度上保護憑據的方法,以在某種程度上避免在腳本中嵌入純文本形式的憑證。

更進一步,微軟正在努力創建憑據存儲,該存儲將充當安全存儲庫,存儲本地或遠程維護管理員憑據,用戶不必以不安全的方式輸入憑據。

集中記錄

PowerShell 的日誌記錄功能僅限於本地計算機,執行腳本和 cmdlet 生成的日誌都會保留在運行 cmdlet 的本地設備上。這樣可以對日誌進行排序,以獲取有關問題的反饋,但卻非常耗時,需要用戶分別查看所有設備。

PowerShell 7.0 通過策略將日誌收集標準化,該策略會將所有日誌定向到目標系統(或 syslog 類型的服務器),以進行 OS 無關的集中式管理。


以上是PowerShell 7正式版帶來的內容,僅供你參考。


我愛製作show


跨平臺自動化工具和配置框架PowerShell 7正式版現已全面上市。適用於Windows、macOS和GNU/Linux平臺,在新版本中微軟已經從.NET Core 2.x遷移到3.1,得益於諸多.NET Framework API的復活,能實現比現有Windows PowerShell模塊更大的向後兼容性。

PowerShell 7的跨平臺性質意味著Ubuntu,openSUSE,Fedora,Debian和其他Linux發行版均能夠使用。產品項目經理Joey Aiello表示:“如果過去由於模塊兼容性問題而無法使用PowerShell Core 6.x, 那麼這會是你能充分利用卓越功能的新版本,今天正式和大家見面了。”

完整的支持操作系統包括64位版本的Windows 7/8.1/10,以及Windows Server 2008 R2/2012/2012 R2/2016和2019,macOS 10.13及更高版本,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RHEL) / CentOS 7及更高版本,Fedora 29及更高版本,Debian 9及更高版本, Ubuntu 16.04及更高版本, openSUSE 15及更高版本和Alpine Linux 3.8及更高版本。

Debian和Ubuntu也支持ARM32和ARM64版本,ARM64 Alpine Linux也受支持。微軟表示,雖然沒有官方的支持,但是有社區生產的軟件包可用於Arch和Kali Linux。

Aiello重點介紹了可以在PowerShell 7中找到的一些新功能:

● 使用ForEach-Object -Parallel進行管道並行化

● 新的運行符

⊙ 三元: a ? b : c

⊙ 管道鏈運營符號:|| 和 &&

⊙ 空條件運算符:?? 和 ??=

● 簡化的動態錯誤視圖和Get-Error cmdlet,可更輕鬆地調查錯誤

● 兼容性層,使用戶能夠在隱式Windows PowerShell會話中導入模塊

● 自動新版本通知

● 直接從PowerShell 7調用以調用DSC資源的能力(實驗性)

可以通過GitHub下載PowerShell 7,並且還提供適用於Windows,macOS和Linux的安裝文檔。

Windows,macOS和Linux的安裝文檔

Installing PowerShell Core on Windows

Installing PowerShell Core on Linux

Installing PowerShell Core on macOS

Installing PowerShell Core on ARM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