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汾阳市医疗集团人民医院的白衣“战士”

心无旁骛抓战备 聚焦职责担使命

——汾阳市医疗集团副院长张丽花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汾阳市医疗集团广大干部职工全力以赴投入到抗击疫情的第一线。作为汾阳市科协兼职副主席、汾阳市医疗集团业务副院长、集团新冠肺炎防控救治组组长,张丽花在集团任云峰院长的统筹安排下,针对新出现问题多次召开工作部署会,并坚守临床一线工作、督导协调疫情防控工作,践行着一名共产党员领导干部的使命担当,诠释着白衣战士的无私奉献精神。

汾阳市医疗集团人民医院的白衣“战士”

▲张丽花等汾阳市医疗集团同仁为本院支援湖北医务工作者壮行

动员部署,迅速开展防控。疫情防控部署工作初始正值春节,张丽花接令后马上到岗,从早忙到晚。她认真学习有关文件精神、多次赴地区参加电视视频会议,充分领会各级会议精神,及时传达安排;成立医疗集团防控领导组和专家组,做好医疗救治准备工作。她关注新冠肺炎诊疗方案,从第一版到第五版,不断研磨每一个版本内容,对比版本更新内容,组织集团全体医务人员认真学习,规范应用。为使疫情防控工作落到实处,她注意调动职工积极性,及时听取各部门意见建议,及时解决一线问题,使得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汾阳市医疗集团人民医院的白衣“战士”

▲汾阳市医疗集团部署疫情防控工作

忘我工作,抓细节抓落实。工作“连轴转”、没有“休息日”是张丽花的日常。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以来,医院各项工作繁重,她劳累的嗓子哑了、发烧了,但都不能阻止她对岗位的坚守。为保障工作的顺利进行,她的电话、微信24小时待命,时刻与各岗位人员保持密切沟通;要求发热门诊将每日的特殊病例随时汇报,并指导合理规范诊疗;抓细节、抓落实,从预检分诊、发热门诊的人员力量配置,到药品、物资、场地等后勤工作的保障,事无巨细。她先后多次接待省市级专家组检查,积极完善与整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落实专家提出的建议,及时将上级要求贯穿到临床一线工作中,从细节上落实各项防控措施。

多措并举,强化应对能力。疫情防控以来,为降低院内传播风险,全面做好院感防控,她多次组织并全程参与应急演练,从模拟患者入院、预检分诊到发热门诊就诊,从医护人员穿脱防护用品到诊疗方案实施,再到终末消毒、信息上报等,不放过每一个小细节,最大限度提高医务人员应对疫情的防范意识和应急水平。又要求所有科室分批进行演练,不论是临床一线还是行政后勤人员全部参与培训及考核,确保每一位职工能够在需要时,随时冲上一线,各司其职,有效应对疫情。

汾阳市医疗集团人民医院的白衣“战士”

汾阳市医疗集团人民医院的白衣“战士”

▲组织医务人员开展业务培训

疫情就是命令,参与就是奉献。2月9日凌晨两点,山西省卫健委紧急通知,需汾阳市人民医院委派医务人员赴武汉支援。收到院领导通知后,张丽花立刻与护理部主任沟通,经过深思熟虑确定了人员名单,安排两名政治素质与专业素质过硬的护士长赴湖北开展新冠肺炎救治工作。被选派的支援湖北的护士在发表感言时说:“感谢张院长在日常严格考核我们的技能,正因为有这样的好领导,我们才能胸有成竹的面对国家交给我们的任务,在疫情防控救治工作中满怀自信接受挑战。”

无论在非常时刻还是在周而复始的日常,张丽花始终以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始终保持着医者本色,冲锋在先、吃苦在前,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她的身影。她肩挑汾阳市医疗集团技术指导的重担,践行一名领导干部的职责与使命,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医务工作者的真谛和人格内涵,彰显了新时代科技工作者的时代风采和使命担当!


你们保护人民,我保护你们

——坚守在阻击新冠肺炎第二战线上的刘碧云


2月1日晚,连续工作8天后,正在加班的她因突发头晕呕吐被送入医院急诊科,致病原因为紧张劳累高血压引发脑出血。

1月21日,临近春节,返乡人员出现流动高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随之向全国迅猛扩散,防控形势十分严峻。1月25日,山西省启动一级响应,医用防护用品紧缺。人民医院的医用耗材库,是全市储备和发放防控物资的唯一通道。时间紧,任务重。关键时刻,她坚守岗位,不惧困难,没有没有丝毫懈怠,全力以赴接纳防护物资,及时发放保障用品,维系着一线医护人员的安全所需。从大年初二开始,她早出晚归,从不午休,有时甚至顾不上吃午饭。经常是晚上9点才能到家,晚饭刚刚热上,接到电话后又去医院发放物资。她不言自己身体不适,不听家人劝阻,不在这一时刻请假,逆风而行,病倒在了战“疫”的特殊岗位上。

面对一场战斗的时候,不是每个人都冲在最前沿,不是每个人都会感同身受。战争的胜负往往取决于后勤的有力保障,第二战线的工作举足轻重。面对肆虐的疫情,每一个医护人员都是战士,都在为当前的疫情拼命工作。她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无闻,用她的话说就是你们保护人民,我来保护你们。

年近50的她,是汾阳市医疗集团人民医院的一名医务工作者。20多年的工作中,虽然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也没有惊人的壮举,但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和操持正义、心存善良的做人本分,令人钦佩。2018年2月,因长期伏案工作颈椎突出,血压、血糖升高,她从财务科调整到了医用耗材科库房,负责医疗耗材的保管和出库入库手续,工作繁杂,难以量化,加班加点也是常事。虽然如此,也是埋头苦干,任劳任怨,依然服药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坚持做好每一项工作,积极履行自己的职责。

在这场疫情阻击战中,她初心如磐,使命在先。有她的护佑,医护人员心怀信念,无畏无惧,冲锋陷阵。她病倒了,同事们为她祈福,盼她早日康复归队。刘碧云战友,春天已经来了,花儿一定会开......


坚守!坚持就是胜利

——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哨兵”共产党员郭海霞


时光进入2020年,一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在肆虐,一场没有硝烟的遭遇战不期而至,战“疫”的枪声打响,她逆行而上,坚守在前哨。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生命重于泰山,和时间赛跑,心无旁骛。汾阳市人民医院的领导,未雨绸缪,举全院之力,储备防控物资,召开战前动员会,加强感染科力量,调集临床各科骨干,保证发热门诊全天候值守。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副主任医师,工作37年的高年资医生,呼吸内科的领军人,她面对疫情的无情,闻令而动,勇挑重担,义无反顾地奔赴“前沿阵地”站岗放哨,用双手撑起生命的重托,与战友们共同构筑起阻挡疫情输入的第一道防线。行乡借杖,报国唯儿。一年前,她曾罹患重症胰腺炎,身体处于恢复阶段,院领导让老大姐坐阵,她却说报国不分长幼,钟南山院士就是我崇拜的偶像。她日常不离岗位,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对出不了门的发热咳嗽患者上门检测,跟踪观察,不留隐患,她脚步如风,素颜憔悴,令人敬重。

春节临近返乡人员骤增,防控形势愈发严峻,全国31个省区市启动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一级响应,医院取消假日,严防死守。她把挑战留给自己,把时间让给工作,换班休息时,常常站着吃饭、和衣睡觉,忙碌紧张,有时连坐下来吃饭都觉得是一种享受。她告诫年轻的同事,对来到发热门诊就诊的每个患者,不能有丝毫懈怠,仔细询问病史和接触史,不放过任何一个可疑细节,针对不同患者的情形,结合辅助检查,甄别病因,保证不放过疑似病例,不给患者及周围人群造成恐慌,对待新冠状病毒这个看不见的敌人,决不能有任何侥幸心里,出现一点纰漏,坚守!坚持就是胜利。

武汉封城、湖北承压。大疫当前,这是一场无路可退的战争,医护人员就是战士,没有谁能够置身度外。医疗岗位的特殊,就在于白衣天使的美誉,就在于白衣战士的称号,就在于这个职业与每个人的生命紧紧相连。汾阳市地处晋中盆地,吕梁山东口,是通豫陕的要道,境内铁路、高速公路成网,四通八达,守住防线,就能保住阵地。手机微信上盛传着一幅地图,汾阳周边的离石、文水、平遥、孝义全呈红色,均有确诊病例发生,唯汾阳为白色,为保这一方净土,她坚守岗位,坚持战斗,密切关注战“疫”态势,时刻留心全国疫情变化,心绪随着疫情波动。武汉胜则湖北胜,湖北胜则全国就胜。她向组织递交了请战书,决意披“袍”上阵,参加武汉这一场必须打赢的攻坚战。

2003年,非典疫情爆发,年富力强的她,毅然参战,火线入党。多年来,作为一名医务人员,她时刻将患者的健康放在首位,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兢兢业业。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她坚守初心,勇担使命,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2月7日上午9时许,她身着防护服与司机一道排查从武汉、平遥等地回汾的人员,将这部分人从住所逐个接到定点隔离场所,亲自采集咽拭子、痰液标本。排查对象大都分散在各个乡村,沿途公路有的设卡或不通,需要绕路而行,个别确定隔离的人员还有情绪、不理解甚至不配合,增加了工作难度。凌晨1点才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中,稍事休息,就投入工作。她需要排查了解每一个武汉地区返乡人员的详细状况,但有的拒不配合,认为自己没有发热、咳嗽等症状,甚至出言不逊,面对这些,她没有抱怨,而是保持耐心,循循善导,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给他们讲述这场疫情的严重程度,告诉他们事关每个人的生命安全。她化解了许多矛盾。足迹踏遍了汾阳市的许多个乡镇。

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在这场战争中很多人舍小家顾大家,勇敢向前。郭海霞只是战场上的一名士兵,天空中的一颗小星星,但与众多星星聚集在一起,汇成一束光,将会照亮前行的路。

汾阳党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