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为什么说要尽量选择毛利率稳定的公司?

清清70408


熟悉巴菲特先生投资理论的投资者,对他划分好公司和坏公司的标准应该都有所了解:

长期来看,最好的生意应当有年化30%以上的收益率;
一流的生意应当有年化20%以上的收益率;
中等偏上的生意应当有年化15%以上的收益率;
差的生意年化收益率在10%一下。


公司的收益率,反映了公司综合利用各项资产创造利润的能力。针对净资产收益率ROE进行拆解,ROE = 销售净利润率(效益) * 总资产周转率(效率) * 财务杠杆(权益乘数)。

其中,财务杠杆与公司的融资能力息息相关,也隐含着公司的财务风险,在公司经营出现拐点的时候,尤为关键。

正常的经营周期,影响公司收益率最核心的两项能力是产品的盈利能力和资产利用效率,自然,毛利率也就成为评价公司非常有效的一项指标。


毛利率背后隐含的意义

毛利率是一个与收入与成本有关的指标,毛利率= 毛利润/营业收入 =(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收入。它反映的是营业收入中毛利润的占比,与净利润率相比,差别在于净利润率在毛利润的基础上剔除了期间费用、各项税费,以及营业外收支的影响。

对多数企业而言,毛利率与净利润率是正相关的,毛利率越高,净利润率也会比较高。


毛利率的高低,是公司产品市场定价能力最直观的反映。

因为资本的逐利,市场的供需总是在动态平台,价格同样如此。如果一家公司能长期维持较高的毛利率,那一定是公司有特定的优势,可能是品牌优势,比如LV,再贵包也有能买,比如香奈儿,一双看起来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拖鞋,可以卖价好几千;可能是垄断优势,比如互联网公司中的腾讯、阿里、亚马逊;也可能是资源优势,比如北大荒的土地,大秦铁路的运力;还可能是无法复制和替代的产品,比如片仔癀、云南白药的保密配方。核心优势就是公司的护城河,最后体现为产品的稀缺性,才能让公司在市场中获得额外的溢价,从而拥有高毛利。


从公司理财的角度,公司商业的本质,是要持续地为股东创造价值。投资者投资一家公司,自然也是要选有能力持续地赚钱的公司,高毛利率无疑就成了首选。

邱国鹭曾经说:

判断公司好坏有两个标准:一是它做的事情别人做不了,而是它做的事情自己可以重复做。前者是门槛,决定利润率的高低和趋势;后者是成长的可复制性,决定销售增速。如果二者不可兼得,宁可要有门槛的低增长(可持续),也不要没门槛的高增长(不可持续)。


过去的A股市场,孕育了很多好公司,为投资人赚来了丰厚的利润,比如格力电器,从上市之初至今,大股东格力集团的收益按照前期披露数据估计,大概已经超过40亿。同样,白酒、医药行业的五粮液、贵州茅台、云南白药,也有非常可观的投资回报,这都是典型的高毛利率公司。


影响毛利率的因素

不同行业的毛利率会有很大差异,比如白酒行业,普遍毛利率高于70%,而传统制造业,能维持20%以上都已经很难;同一行业的不同公司,毛利率也会有很大差异,比如同是白色家电,格力的毛利率能维持在30%以上,而美的却不行。

整体来说,影响公司毛利率水平的因素,大概有这样几点:

1、行业特性。有些行业天生就和别的行业不一样,比如软件服务行业,有非常明显的边际成本效应,只要规模足够大,用户群体足够多,产品的成本就会被逐渐降低,从而拉高毛利率水平。像腾讯的《王者荣耀》,一旦研发完成,成本就基本已经确定了,之后只有占比很小的运维费用,玩的人越多赚得越多,毛利率越高;而一般制造业,为了生产要有大量的前期设备投入,之后要有原材料投入。小米雷军说他只赚5%,何尝不是无奈之举,要不小米也不会热衷于做生态链。

2、行业的竞争程度。行业的竞争激烈程度,反映的是这个行业在完整产业链中的定价能力和地位。产业链上下游的定价,是一个动态博弈的过程,处在链条中的哪一层,竞争最激烈,往往就越没用话语权,因为你A公司不做,有B公司还等着接单。比较典型的是家电行业的白色家电和电视,前者经过充分竞争,已经逐渐形成垄断,产品就相对有了定价权。而电视还一直处在白热化竞争状态,也就没有价格优势。


3、行业所处的周期。 影响的是行业内的供需关系,如果整个行业需求萎缩,或者产能过剩,就会有去库存的需求,整体毛利率都会进入下滑趋势。典型的如现在的传媒的行业,和几年前的钢铁行业,前者是典型的因为经济低迷需求萎缩,后者是明显的产品过剩。

相反,如果行业处于发展阶段,市场需求被进一步挖掘,供小于求,那么整体毛利率就会是上升趋势,直到赚钱效应让更多的竞争者进入,达到供需平衡。典型的如刚刚起步时的P2P行业,赚钱效应非常明显。


4、公司产品本身的议价能力。这取决于公司自身的优势,可以看两家比较典型的公司:台积电和富士康。台积电是最大的芯片代工企业,富士康则是最大的电子产品代工企业,都是代工,台积电的毛利率完全可以碾压富士康。为什么?台积电依靠前期的投入,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已经形成了寡头垄断,别的企业再想进入很难,而富士康还只能依赖低成本的规模优势取胜,只要它提价,竞争者觉得有利可图,就会大举进入。


其中,行业因素对毛利率起着决定作用,制造业的佼佼者格力电器毛利率30%以上,但比起医药、白酒、软件90%的毛利率,还是相差很远。

所以,很多投资人,在选择公司时的顺序是:好行业,好公司,好价格。



毛利率是定价能力最直接的体现,毛利率的变化,可能是整个行业竞争格局的变化,也可能是公司自身的原因;可能是短期因素的影响,也可能是长期的改变。如果毛利率持续下滑,可能意味着公司未来的盈利很难持续,除非在价格战中,最彻底打败竞争对手;反之,如果毛利率呈上升趋势,则反映出公司逐渐从竞争中脱颖而出,未来可能会有更好的盈利能力。

巴菲特曾经说:评估企业,最重要的是看它的定价能力,如果一家公司提高价格的同时,不担心把市场让给竞争对手,那么他一定发展得很好。

选择稳定的高毛利率公司,是持续获得不错的投资回报很有效的保障。

当然,在看毛利率时,还要看是不是有数据造假的嫌疑,没有商业逻辑支撑的虚高的毛利率真实性就要大打折扣。也要看公司当前的价格,如果股价已经充分反映了高毛利率的溢价,那同样需要谨慎。同时,还要结合公司净利率,如果毛利率高,净利润率却很低,那同样会影响公司的收益率。


以上内容,仅供交流,其中所提及公司,仅作为案例,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康愉子


做股票投资,分析财务报表时,毛利率是一个很重要的指标,毛利率太高就会怀疑公司财务做假,太低又说明其产品竞争力不强。因此,太高或太低都不太正常,这也不算悖论,而是符合自然规律。比如大家100米赛跑正常成绩在10秒到15秒之间,你要是跑个5秒或是30秒都是不正常的,因为跑5秒超过人的生理极限,而跑30秒则违背一般常识。

有时用一个简单的测试方法,就可以识别上市公司毛利率有没有造假,比如一家公司的毛利率大大超过同行业水平并且波动较大,就有可能存在财务造假的情况。因为正常发展的公司其毛利率一般会维持在一定的水平上。一个公司如果存在虚构的收入,往往会留下毛利率高得惊人的迹象,比如当年A股市场的银广夏就是这种情况。

下面,我们先来通过一个案例认识一下毛利率:

比如,张三开了一家烧烤摊买羊肉串,经营了一年后,作为投资人的我想要去看一看这一年的财务报表,看看其经营情况如何。张三把财务报表拿给我看,今年的毛利率是20%,但现在我光拿着这个数字,也不知道是好是坏,就必须拿同类公司做对比。

经过调查,整个烧烤摊行业的平均毛利率在35%左右,可以看到张三烧烤摊的毛利率在整个行业中处于中等偏下的水平。做同样的事情,毛利率却比同行要低,这里就产生了问题。

行业间的比较只是毛利率分析的第一步,为后续的分析指引一个大方向,以求做到有的放矢。从宏观的对比走到微观的对策,一定都会经历这一步。

我拿出咨询公司的报告,看到李四家的烧烤摊卖出的羊肉串,毛利率有 70%,而且就开在张三烧烤摊的对面。为啥同样一条街卖羊肉串,李四家赚的钱就特别多呢?

张三急忙解释,李四家在卖羊肉串时,把猪肉代替部分羊肉,降低了肉串的成本,属于不诚信经营,所以才会有这么高的利润率。

之后,我们进行了模拟实验,将张三烧烤摊的肉串成本代入李四家的烧烤摊,发现李四家的毛利率还是比张三家的高。经过一番观察,我们发现:李四家的烧烤摊每天在卖羊肉串时,还兼卖啤酒,而卖啤酒的收益要高过羊肉串,所以取得了较高的毛利率。

即便是行业中特殊的高点,也值得分析,甚至更值得分析。通过对行业龙头毛利率的分析和对比,我们可以从中制定相应的经营策略:

第一, 向有关部门举报李四家不诚信经营的事实;

第二, 今后也在卖羊肉串时顺便卖啤酒,争取多赚点钱。

关于毛利率的故事,每个投资股票的人应该已经看过不少。年年毛利超过 90% 的贵州茅台,就常被摆上台面。

因而在整个财务报表中,最好懂,用的最广泛的应该就是毛利率了吧。即使你是纯技术派,完全不做基本面分析,我想你对毛利率也一定不会很陌生。

毛利率的意义,看起来大家都懂。但仍然值得好好地说一说。

我们先从毛利率的从定义开始剖析:

毛利率 = 毛利润 / 营业收入 =(营业收入 - 营业成本)/ 营业收入

从定义中也可以看出,毛利率的变化,要么是单位收入发送变化,要么是单位成本有了变化。单位收入的变化,会由商品或者服务的价格变化体现;单位成本的变化,则包括原材料,人工成本,生产成本的变化,比如原材料产量大幅突然下降,原材料价格就会上升。技术提升,用了新设备,那生产成本就有可能下降。

毛利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企业产品的竞争力。如果产品具有竞争优势,其毛利率就处在较高的水平,企业就可以对其产品或服务有较强的定价能力,让售价远高于其产品的成本。如果产品缺乏竞争优势,其毛利率就处于较低的水平,企业就只能根据产品的成本来定价,赚取微薄的利润。

判断企业盈利能力主要有毛利率和净利率两个指标:毛利率=毛利润/营业收入;净利润率=净利润/营业收入。一般而言,毛利率高,其净利润率也会较高,对于民企尤为适用。不过,也有特例,比如处于垄断地位的国企,毛利率是很高的,好像姚明,但其净利润率却很低,成了潘长江,此说明什么问题呢?我不说,大家懂的。

我们把毛利率形象化的比喻一下,来方便大家理解:毛利就是没有拔过毛的利润,净利就是拔完毛的利润。企业内部人员拔的毛就是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国企一般下手较狠;银行拔的毛就是财务费用;政府拔的毛就是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所得税费用。有很多毛可以拔的一般是垄断企业或奢侈品企业,没几根毛可以拔的一般是过度竞争的红海企业,特别是地摊货企业。

政府拔毛程度可以用税负率表示,银行拔毛可以用利率表示。

如果分析上市公司财报时,出现存货周转率逐年下降而毛利率逐年上升的现象,一般可以判断该上市公司可能做了假账,该公司可能未及时将存货结转成本从而增加毛利率。存货周转率下降,表明公司存货项目的资金占用增长过快,超过了其产品销售增长速度,其毛利率应趋同下降才合理。另外,存货周转率下降也说明产品竞争力可能下降,竞争力不强,毛利率必然下降。这就是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

那么,到底什么企业需要重点看毛利率?


同行业的公司,为什么毛利率有的相差还是很大?毛利率是不是越高越好呢?毛利率会不会被企业财会人员操纵呢?这些背后还有不少细节值得剖析。


为了更好的运用毛利率作为我们的选股参考依据,下面我们来深入的扒一扒毛利率:

首先,毛利率(Gross Profit Margin)是毛利与销售收入(或营业收入)的百分比,其中毛利是收入和与收入相对应的营业成本之间的差额,用公式表示:毛利率=毛利/营业收入×100%=(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收入×100%。

从构成上看毛利是收入与营业成本的差,但实际上这种理解将毛利率的概念本末倒置了,其实,毛利率反映的是一个商品经过生产转换内部系统以后增值的那一部分。也就是说,增值的越多,毛利自然就越多。比如产品通过研发的差异性设计,对比竞争对手增加了一些其他功能,而边际价格的增加又为正值,这时毛利也就增加了。

那么毛利率可以分为哪几类呢?

第一、按商品大类可分为:单项商品毛利率、大类商品毛利率、综合商品毛利率

第二、按行业属性可分为:工业企业的产品销售毛利率、商业企业的商品销售毛利率、建造施工企业毛利率、交通运输业毛利率、旅游饮食服务业毛利率

第三、按区域划分可分为:区域销售毛利率、按项目划分的项目毛利率

在分析毛利率之前,对于毛利的计算,我们还有必要先说一下:

计算毛利率的毛利额和收入额通常指的是指按某种方式划分的一定期间的毛利额和收入额,与某种划分方式和一定的期间相对应,在计算毛利率时,收入和成本的计算口径与会计上的计算口径一致,对于工商企业,收入指的是不含增值税销项税额的收入,对于建造施工企业,收入为含税收入。特别注意的是,商业一般纳税人企业,成本是按不含进项税额的单价计算确定的。

对于工商企业,毛利额的大小,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数量因素,即销售数量的多少,另一个是质量因素,即单位毛利的大小,用公式表示:

毛利总额=销售收入总额×平均毛利率

最后


对于毛利率的分布,通常是高科技行业的毛利率比普通产业的毛利率高,新兴产业的毛利率比传统产业、夕阳产业的毛利率高,相对于同类产品,新开发的产品毛利率比原有老产品的毛利率高。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知道毛利率是非常重要的财务指标。因为毛利率代表了企业在直接生产过程中的获利能力。分析毛利率可以更好地看出其核心竞争力,经营状况和成长性等,以便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

如果没有真正理解毛利率的实质,那得出的结论可能就会让你吃大亏。最常见的就是,因为毛利很高而买入,却遇上了企业财务造假。遇上毛利太低而放弃,但又错过了股市上赚钱的机会。所以说毛利率值得我们重视!

有关于毛利率的知识内容就讲到这里,如果对你有帮助,点个赞哈。


贫民窟的大富翁


毛利率是衡量公司业绩的一个指标!毛利率高意味着利润高!公司在賺钱!赚钱的公司股价就会持续升高!但是不能单纯的看毛利率!要在一段时间内连续的看!如果很稳定!且维持在50%以上!则值得你长期拥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