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中國古人的“滿腹經綸”傳遞了怎樣的讀書智慧?

靈智學君


滿腹經綸:一肚子學問和才幹。比喻人有才學,有治理國家的才能。和現在流行的文化這個詞很像很接近,郭德綱主持節目時說過:藝人拼到最後拼的是文化。文化既包括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等具有意識形態性質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學和技術、語言和文字等非意識形態的部分。學習是一種人生態度,會思考是一種成熟。只有不斷學習,修心養性,才能在浮躁的社會中不那麼功利。

孔子說過,“君子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蘇格拉底也說過,“只有愚蠢的人才會以為自己可以不用學習。”,因此,人活著是為了學習。從讀書進而讀世界、讀人緣、讀自己、讀本心;從而做一個讓人接受的人,甚至把自己行銷到全世界。





釋俗子


哲學家對讀書的理解,往往不是關注讀書的種類,或是讀書的方法,而是關注讀書的意義。從哲學的觀點來看,讀書的意義,不僅要從個體的知識需要來理解,更重要的,是把讀書作為人類歷史性活動的實踐來理解,從人類文明傳承發展的需要來理解。文字和書寫的發明,其重要性在於,從此人類的經驗可以超越面對面的授受而廣泛傳遞。

於是,書成為記載人類經驗的載體,閱讀、書寫成為人類經驗、知識和智慧得以超世代累積、傳承、增長的最重要方式。“智山慧海傳薪火”,知識與智慧的薪火相傳,端賴於書寫的文字,於是讀書成為人類文明延續、發展的根本途徑。

中國古人早就重視讀書。孔子的一生,既是教育者的一生,也是學習者的一生、讀書人的一生。“韋編三絕”“發憤忘食,樂以忘憂”,是孔子熱愛讀書、勤奮讀書的生動寫照。孔子開創了儒家學派,而“儒”最廣義的所指,就是“讀書人”。讀書人在中國傳統社會里受到高度尊敬,是中華文明崇尚讀書的一種表現,也是中國文化的突出特色。

雖然讀書也曾被一些人當作求取功名、財富的階梯,但應看到,歷經幾千年的文化陶養,讀書已成為多數讀書人的“生活方式”。在這種生活方式中,讀書本身就成為目的,成為享受。中國文化史上津津樂道的“孔顏樂處”,恐怕指的就是讀書之樂吧!顏回是孔子唯一認定的“好學”的弟子,所以,至少讀書是這種孔顏之“樂”的重要部分。在當代讀書人中,人文學者讀書大概最接近於以“無功利”的美學態度讀書,也比較接近以讀書為樂的古風。

現代人讀書無非兩種,讀專業之書和讀非專業之書。有一種說法,提倡“好讀書,不求甚解”。我以為,讀非專業的書,大可“好讀書,不求甚解”;而讀專業的書,則切不可不求甚解。用司馬遷的話說,應該“好學深思,心知其意”。不同的書要求不同的讀法,而每個人也都有自己的讀書習慣,沒有固定的模式。如果讀中國文化的經典,這裡我推薦宋代大儒朱熹的讀書訣:“斂身正坐,緩視微吟,虛心涵泳,切己省察。”朱熹在這裡講的主要是讀經典之書的方法,也就是把讀書作為修養自己心性的一種活動。這雖然是古代哲學家的讀書觀和讀書法,但同樣值得今人思考。

讀書與修身有著密切關係,修身的首要一條就是讀書。不過,在這個問題上,朱熹的理學和王陽明的心學存在分歧。理學認為要成聖賢既要讀書又要修身,脫離讀書去修身或脫離修身去讀書,都不可取;而心學則認為,要成聖賢,只要修身,增進心性修養就可以了,讀書是沒有用的。所以,人如何才能成為聖賢,是兩條辦法還是一條辦法,就構成了從宋代到明代思想史的主要背景。現在看來,光讀書並不能一定增益你的道德品質,但如果不讀書,僅僅從事心性修養,那麼道德發育程度也是有限的。因為如果對社會、人以及人際關係的認識不能建立在健全理性的基礎上,就無法得出正確的結論,而要達到理性的自覺和明澈,就離不開讀書。

修身的“身”主要不是指生理的軀體,而是人的各種行為的綜合載體。修身實際上是指如何使一個人的身體行為符合社會道德規範。但是,這個提法本身尚未進入心理層面,比如,一個人雖然行為上服從了,但心裡未必認可。所以,在儒學經典《大學》裡,又強調“正心誠意”,意即行為背後的動機也應與行為遵守的規範相一致。這樣,一個人的行為和人格就比較穩定,“修身”也就從外在的行為進入到內在的道德心理層面。正心修身還包括要把那些不良的、破壞性的情緒排除掉,這就涉及保持心理健康的問題。


在現代社會中,如果我們能學會動中求靜,則對社會以及我們個人的身心都有益處。“養德養生只是一事”,人的所有危害心理健康的情緒,都是從人有一個“小我”開始的,如果能剔除“小我”,危害性的情緒就消失了。所以,修身最好的境界是把德性培養、人格完善和自己的發展融為一體。讀書也是一種練功,是一個收心去雜念的過程。要讀書,就要凝神靜慮,致心一處。有些人光讀些“大全”“技巧”之類的實用書籍,這是生存的需要,本來是無可厚非的,但在一個注重人格全面發展的社會中,只讀那些能賺錢的書,畢竟是淺薄的。人們應該多讀一些對人類的生命處境加以關懷和思考的書籍,包括一些很好的文學作品。

如果從中國思想史來看,讀書跟“學習”亦有密切關係。中國思想有一個特點,就是“學習”和“讀書”很早以前就成為中國文化中備受關注的問題,相關討論也就變成中國思想史的一個傳統。《論語》一上來就講“學而時習之”,不是隨意的,也不是偶然的。因為孔子的思想體系,如果從倫理道德觀念來講,“仁”是最主要的,但若從整體上來講,從後來的學術發展的爭論來講,其核心觀念則是“學”。雖然孔子時代的“學”是“六藝”,但也得承認,在這種人文知識的學習中,讀書是一個重要方面。

儒家傳統是重視讀書、重視學習的。孔子堪稱好學的典範,他最重視、評價最高的一個德行就是“好學”。孔子說,忠信的人很多,十里之地就能找到忠信的人,但是要想找到一個好學之人,卻並不容易。整個“論語體系”裡,孔子把“好學”當成一個非常難得的德行。從這個角度來講,孔子應該是我們學習文化的一個奠基人,這麼說並不誇張。

到了宋代,重視讀書和學習的文化得到加強。朱子的出現把孔子的傳統大大加強了,因為朱子講“格物致知”,“格物”歸根結底就是讀書。從整體上來講,朱子學這個龐大的體系,有一個基本的背景,就是學習。朱子的哲學就是為學習的精神、學習的必要性、在學習上下功夫的重要性做一個哲學論證。在整個中國思想史中,從孔子到朱子,其主要基調是強調學習、強調讀書。


天下敦煌


“滿腹經綸”,按現代的科學認知應是“滿腦經綸”。古人為什麼用“腹”呢?這是古人認知自然的歷史侷限性的問題。古人認為,人知識的儲存丶記憶都在肚子裡,思考問題是用心,道理是心裡悟出來的。這裡的腹,是指腹腔,也包括心、肺在內。所以,本成語中用“腹”不用“腦”。

“滿腹經綸”傳遞的,是古人學以致用、勤于思考的學習智慧。滿腹,說得通俗一點,就是滿肚子。經綸,本義是指整理過的蠶絲。有些辭書說“經綸”是比喻人的才學、本領,是不完整的。本人認為,此處的“經綸”應當包括二個方面的含義:一是理清了所學經、書的道理;二是以書中的道理結合社會現實,有了一套既具共性,又有個性的治理天下的理論和方略。只有達到這個程度,才能真正稱得上“滿腹經綸”。平時人們互相抬舉常用到此成語,這都是誇讚之詞,屬如實描述的,是不多的。

“滿腹經綸”,就“字”論事而言,沒有包含學習的內容,但博學是本成語成立的前提,沒有淵博的學習,就不可能懂得很多的道理,更談不上形成自己的經世之道了。

古人也是懂得學是為了用的,要使所學有所用,不能只是機械地背誦,必須勤于思考,思考了又再去學習新的東西,這樣才會學有所得。孔子說:“學而不思剛罔,思而不學則殆”,也是這個道理。





許文華


滿腹經綸形容人很有才學和智謀。


為什麼古人喜歡把學問的重點都放在腹部,仔細琢磨一下,這大概是跟古代人讀書學習的習慣有關。可能跟形容一個人有學問用“他滿肚子墨水”來自一個出處,是同一個道理。

  • 古代人,不像今天的我們可以用電腦網上辦公,各種辦公軟件足以滿足我們的需要,還可以通過手機記錄事情。由於很少動筆寫字,大家應該都有提筆忘字的經歷和體會吧。這種事情在古代是決不會發生的,因為古代只要做學問就必須要用到文房四寶,特別是毛筆和墨水,要頻繁的舞文弄墨。用過毛筆的人就會知道,毛筆筆尖使用的時候會僵硬分叉,古代人也會遇上同樣的問題,他們就會用舌頭舔一舔,久而久之,這樣長此以往感覺肚子裡就有了墨水。當時就是用“滿肚子墨水”來形容一個人學識淵博。

  • 現如今,就像我們通常依然會說某某人“肚子墨水多”是一個道理。

  • 知識在肚子裡和腹中估計是古人剛開始錯誤的理解,後來就產生了像“滿腹經綸”、“ 腹有詩書”,原因或許都源自於此,但後來就一直就這麼說,最後就固定下來了,變成了約定俗成的說法。

以上都是個人淺薄的看法,希望有幫助!


西域人生


古代由於知識體系單一,熟讀聖賢書就算是滿腹經綸了。而為什麼古代為“腹”不為腦,這和當時的認知有關係。

腦為奇恆之腑之一,位於顱內,由髓彙集而成。《靈樞•海論》說:“腦為髓之海。”《素問•五臟生成篇》說:“諸髓者,皆屬於腦。”至於腦的作用,已粗略地見於《靈樞•大惑論》中。從中可以知道古代腦是認為感覺的器官,而不是存儲記憶的。

而後來明代李時珍第一次明確提出了腦與精神活動有關,謂“腦為元神之府。”至汪昂《本草備要》則更有“人之記性,皆在腦中”的記載。這才有腦為之記性有了記憶的區別的。

宋朝宰相趙普曾說過,半部論語便可治天下,所以滿腹經綸相對來說要容易些,只要學習四書五經便可,那時連唐詩宋詞都沒有。除此之外,可讀的大概就是《春秋左氏傳》、《孫子兵法》以及《道德經》之類的書籍了。總是,可讀的書不會太多。

可現在則完全不一樣了,是個知識大爆炸的時代,學校裡要學的各科知識就夠多了,課外知識更是數不甚數。再加上互聯網的席捲,都不知道讓人看哪個才好了。現代的科技雖然在發展,可人類的靈魂卻沒有長高,思維層次跟古人根本就沒法相比,所以寫出來的書籍深度,自然也就可想而知了。




槲柞櫟


首先,“滿腹經綸”嚴格意義上不是指讀書、或者讀書智慧,而是指才幹、智慧、學識等

“經綸”原指整理蠶絲,理絲為經,編絲為綸,《詩·小雅·采綠》:“之子於釣,言綸之繩。”將纖細、柔弱之蠶絲一根根梳理、整理出來,又編為絲線、絲繩,這不是才能、智慧是什麼?所以,“經綸”引申指為才幹、智慧、學識等。

其次,“滿腹經綸”之“經綸”,常常為君子所具備的學識、智謀、能力

如周姬昌《周易·屯》:“雲雷屯,君子以經綸。”孔穎達疏:“經謂經緯,綸謂綱綸,言君子法此屯象有為之時,以經綸天下,約束於物。”《禮記·中庸》:“唯天下至誠,為能經綸天下之大經,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

其三,指治國、濟世的抱負和才能

宋秦觀《滕達道輓詞》:“經綸未了埋黃土,精爽還應屬鬥牛。”明沉鯨 《雙珠記·軍門優恤》:“白面書生今就武,這經綸可惜埋塵坱。”

其四,也指人讀的書多、學識淵博,是有知識、有文化、有思想的代名詞

這裡有個關鍵詞:“滿腹,”擁有滿肚子的學問,而不是“半罐子墨水”,如“經綸滿腹”、“滿腹珠璣”、“滿腹文章”、“滿腹長才”等等,指的就是飽讀詩書,學富五車,見識高博,境界高遠,為真正有學問、有知識之人,與胸無點墨、才疏學淺、孤陋寡聞等相對。

以上僅個人見解,不妥之處請指教。


音準不準的作家劉劍鋒


可能僅僅是因為叫“滿腦經綸”會比較難聽吧。

滿腦經綸、滿腦子學問、腦有詩書氣自華,這些詞或句用腦後,總給人感覺不是在罵人就是在罵人的路上。一旦換腹字,一種腹中點墨的意境就自然而然地出來了。我要是古人,我也用腹。

如果非要說傳遞了怎樣的讀書智慧?大抵類似於“宰相肚裡能撐船”、“飽讀詩書”一樣,將所謂的度量、智慧具象化了。滿腹經綸其實也是這樣一種存在,肚子裡都是學問經綸,就是在含蓄地說明自己學富五車。用時下流行的話來說,就是有文藝氣息,比較高雅的裝。

滿腹經綸在魏晉時有一個有趣的典故。

魏晉時期,有一書生對著午後的太陽獨自站立。路人奇之,問故。書生對曰曬書。路人不解,書生復曰:“曬書,曬己,是為滿腹經綸。”一股魏晉名士真性情的風範撲面而來。

聽我朋友嶺江講這個故事的時候深有感觸,故作詩一首以作紀念。

聞嶺江嘆魏晉有感

斜陽高灼曬書生,魏晉傳家腹經綸。

嵇康撫曲廣陵祭,呂安露白拒鳳門。

竹林七子縱己身,東床快婿幾度聞。

蒼懷西嶺千秋客,何懼垂裳擾浮沉。

————《嶺江夢鯤集》


種花家的貓ToT


我想還是封建社會基於穩固他們的統治,你可以滿腹經綸,腹有詩書氣自華。但他們不想讓你滿腦子都是軍事才能,都是爭爭強好勝,勾心鬥角,都是鬼谷子的那一套。你所能擁有的所有才華和本事只能到腹部,頭部是他們的。是他們才能擁有的。他們要用你的滿腹經綸,而不是用你的頭部和他們對抗。親愛的朋友們,你們覺得呢?





書法志


良渚文化為中國新石器文化遺址之一,分佈地點在長江下游的太湖地區,其中心在浙江省良渚。1936年發現的該文化遺址,於 1959年依照考古慣例按發現地點——良渚命名,是為良渚文化。

良渚文化存續年代約為距今5300年前至4200年前,屬於新石器時代。該文化遺址最大特色是所出土的玉器。

良渚文化發展分為石器時期、玉器時期、陶器時期。玉器是良渚先民所創造的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精髓。

良渚文化玉器,達到了中國史前文化之高峰,其數量之眾多、品種之豐富、雕琢之精湛,在同時期中國乃至環太平洋

擁有玉傳統的部族中,獨佔鰲頭。發掘自墓葬中的玉器包含有璧、琮、鉞、璜、冠形

器、三叉形玉器、玉鐲、玉管、玉珠、玉墜、柱形玉器、錐形玉器、玉帶及環等。

而其深涵的歷史文化底蘊,更給世人帶來了無限的遐想。\t\t\t \t


偶然回眸


形容人有才學,有治理國家的才能。

出自:《周易·屯》:“象曰:雲雷屯,君子以經綸。” 意思是說:萬事開頭難,君子需要克服種種困難,最終成就大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