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作为一个诗词爱好者如何才能做到脱“俗体,俗意,俗句,俗字,俗韵”这五俗呢?

自然风飘


有的人本身就不是写诗的人, 说情感不够敏锐也好,对文字的体悟不够也好,语感差也好,总之,这个世界上并不是人人都可以当诗人。一个写诗的人,一定要在一开始做好准备,我很可能是个写不了诗的人。就像是唱歌五音不全一样,很多人天生唱歌就好听,很多人一开头就让人掩耳。在诗词创作上,没有这么明显,但是浸淫此道久了,还是大概可以看得出的,真的是分天才和庸人的。打通所谓的思路并不是简单的一句话,天才自己通过学习可以通,但是天才毕竟是少数。



易合国学讲堂


俗如泥,雅如荷。“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但是把荷花从淤泥里拔出来,荷花也就蔫了,甚至死了😃

胸中自由青山在,何必随人看桃花。

怎样才能有“不俗”的作品呢?

一、要不随众,要有独立的思考。

怎么有独立的思考?谁天生也不会异于常人。独立的思考开始于——赞同时又有不完全一致的想法,不赞同时又有道理可讲的建议。见微知著,只要能遇到事或想问题的时候比别人多想点,比别人想的尽量完善点,积少成多,慢慢的成了习惯,就有了自己的观点。刻意和别人不同显得造作,也容易被别人疏远,所以“求同存异”要把握好。

第二,博学多识。

举个例子,四书五经古往今来做注释的人多了,一本《周易》几乎各个朝代都有大量的名家注解。一个注解就是一个观点,有的大同小异,有的迥然不同。沉下心去阅读理解就如同和各位前贤请教、切磋,见多自然识广。面对同一个事,一个人甚至有三五个想法,最后择其最优的去实践。所以不能偏听偏信一家之言,要借鉴比较,“以子之矛,陷子之盾”,慢慢就有了取舍和自我看法。

第三,善感多思。

其实在第二点已经提到,但有必要着重强调一下。举例:就是同样一件事,在解决途径上有人情角度最容易接受的是哪种、从整体目标上来讲最合适的是哪种、从现实操作来讲最有效的是哪种、从真诚和良善上来讲最有助于别人的是哪种等等。这些解决途径有的可以靠拢、有的截然对立,如何才能最优解,这难道不需要周全和决策吗?诗词创作讲究感情充沛,又要顾及到意旨,想写到哪写到哪,那是李白!😂大多数人最后写的是一团草絮、满锅的浆糊。

第四,多走一步 。

凡事预则立。看到风景,诗兴大发,想想别人会怎么写,有什么局限性,怎么克服,自己下笔就容易了。想想别人写诗词,你看到的留言评论是什么,如何不犯同样错误!

第五,不存“俗”念。

总想着“脱俗”就像“邯郸学步”,最后不仅脱不了俗,甚至被“俗”都嫌弃。不执着于“脱俗”之年,“脱俗”的想法是紧箍咒,越念越紧越难迈步。什么是俗,单从你说的诗词讲,你写出来别人觉得不过如此,读之无感、赏之无味。所以先放下可能被嘲笑的包袱,先保证自己有真情实感、情景交融,然后写。

第六、勇敢的拥抱“俗”。骆宾王写《鹅》那是少年英才,后人诵读、大人写出来那就失味。他写鹅,你写鸡,比着来,一开始很俗,这是肯定的。可是肚子里不吃点东西,哪有力气唱歌,不是吗?五谷杂粮最普通,可是最养人;野生动物倒是山珍海味,吃了造成的灾难还少、还小吗?我们都在家,这就是活生生的铁证啊!吃得了馒头、米饭,才长得了身体。见得怪兽多了,自然造的出“奥特曼”。所以不要避讳“俗”,推陈才能出新,陈都没有推啥?关键是要时刻努力在“俗”中精进、改善,那么“脱俗”就是早晚的事、一定的事。

最后,俗谁都脱不了,尽量少“庸俗、低俗、媚俗”就可以。


久住青山Lee


作为一个诗词爱好者如何才能做到脱“俗体、俗意、俗句、俗字、俗韵”这五俗呢?

说到俗体,大意也就是说整体诗过于俗气罢了!要想摆脱俗体的先决条件是__要有好的表达意境诗心,来做整首诗的主体勾造来做主题表达!意境表达不可过于分散!比如对仗就是脱俗体。

俗意,所指意境直白,单一,不够优雅的表达意境!比如不会拟似形容来表达诗意!一首好的诗词意境不可过于直白,才能做到意境脱俗。

俗句,平庸熟滥,在别人的诗词里过多的,出现过的句式!吃别人嚼过的饭是沒有味道的!要想摆脱俗句,最好创新加以推敲来改变俗句依赖性!

俗字!俗而不俗!会者不难!难者不会!何为俗字?大意为常用之字!要想摆脱俗字__办法只有一个,好好学习!让俗字加以巧妙结合成为妙词!才能摆脱俗字!

俗韵,古琴无俗韵,只有美诗不负雅韵!所以说要想题一首好的诗作,不是几个韵脚就大功告成了!只有整体诗的优雅与妙勾才能摆脱俗韵!

我的回答希望朋友们喜欢!谢谢!


晨光无限322


说起诗词,才疏学浅,不能提供很好的回答,又不能去移山填海来博取关注!所以兜兜儿爸就学习后的心得来说几句。

1、说说我对五俗的理解

五俗即俗体、俗意、俗句、俗字、俗韵。无论体、句、意、字、韵,都脱离不了俗,俗我理解从诗词角度就是难登大雅之堂。

2、什么是五俗?(查词典)

俗体:格调不高雅的文体。所盛行应酬诸诗,毫无意味,腴词靡靡。

俗意:庸俗的诗意。俗意者何?善颂善祷、能谀能谐、毫无超逸之志。

俗句:平庸熟滥的诗句。沿袭剽窃、生吞活剥,似是而非,腐皮满纸。

俗字:流行于民间的文字。

俗韵:不公整的押韵。

通过对的五俗的文字解释,我们应该知道了诗词的五俗所指。

3、作为诗词爱好者,一定要脱离五俗吗?

我们来说一个故事吧!大家都知道吕不韦,也知道一字千金这个成语,大家知道一字千金的来历吗?吕不韦为了提高自己的地位,为后人做贡献,一门客提议说:孔子著有春秋,孙子著有孙子兵法,如果您也著书一部,必能名垂千古。吕不韦大悦,遂组织诸多门客开始著书,著书毕,为了显示自己功绩,将吕氏春秋悬挂于咸阳城门外,发布告:谁能把书中文字增加一个或删减一个,不改变原文含义,即赏千金。悬挂多日,无人能改或删减。

说读古文经典,很多人建议读先秦文学。就是这个意思。那时候的语言能用一个字表达绝不用两个字。

4、赏析一篇大俗的诗词吧!

《於潜僧绿筠轩》

北宋.苏轼

宁可食无肉,不可使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旁人笑此言,似高还似痴。

若对此君仍大嚼,世间那有扬州鹤?

诗中起句就是大白话,是不是感觉到庸俗,有失水准?读完有没有感觉到境、雅的境界?

5、啰哩啰嗦这么多,总结一下吧。

只要诗词灵动自然、意境高远。大俗大雅中也能体现不凡气质,何必去追求避免古人所谓的俗呢?





兜兜儿爸


大家好,我是陕西云天。

很高兴和大家,一起聊一聊,作为一个诗词爱好者,如何才能做到脱俗体,俗意,俗句,俗字,俗韵,这五俗呢。

诗词,是指以古体诗、近体诗和格律词为代表的中国古代传统诗歌。亦是汉字文化圈的特色之一。通常认为,诗较为适合“言志”,而词则更为适合“抒情”。 诗词是阐述心灵的文学艺术,而诗人、词人则需要掌握成熟的艺术技巧,并按照严格韵律要求,用凝练的语言、绵密的章法、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意象来高度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类精神世界。 中国诗起源于先秦,鼎盛于唐代。中国词起源于隋唐,流行于宋代。中华诗词源自民间,其实是一种草根文学。在21世纪的中国,诗词仍然深受普通大众青睐。

第一,俗体。

古代作诗体,都注重当时世风,现如今,也要与时俱进,开创新的诗词体系,我想,无非就是以下三点。

第一,在古体诗等等的基础上,通过现实主义手法,表达出来的,就是俗体,接近原始大众。

第二,在古体诗词的基础上,通过新文化语调,重视起来的,就是大众化。

第三,如今的社会,科技发达,人民幸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句逗,超达出来,就是俗体。


俗意,就是通俗表达出来的言语理解。



俗句,就是运用现代化的口气,表达出来的一句话,或者一篇文章等等,统称为俗句。

俗字,以前的诗词,用字特别讲究,平仄,押韵等等,如今,时代不同了,用字当然也就简单了。

俗韵,要做到这一点,很不容易,也并不是不容易,只要注重描写对象,让人们读起来,内容丰富多彩就行了。


总结,做到五俗,很简单,通过对所见所闻所想,运用基本的构图,通过简单的押韵,注重平仄,对心中的美好事物和人生百态,自然风情,用一句话,或者口占的形式,表达出来,就是五俗。

我诗歌是高度集中地概括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它饱和着作者的思想感情与丰富的想象,语言精炼而形象性强,具有鲜明的节奏,和谐的音韵,富于音乐美,语句一般分行排列,注重结构形式的建筑美。

云天

2020年3月4日,于长安终南山下瑞辉阁北窗书案前


云天书画艺术


早上好,很开心回答这个问题,我是一个非常喜欢诗词的。但,我想,就标题而言,是不是有点点太苛刻啦。一个自然人的存在,生活在大千世界里,金无足金,人无完人,如果真有超凡脱俗的人,我想一定是个不正常的人。因为,一个正能量向上的人,不等于一点儿俗味没有的。该俗的时候,稍稍带点儿,也是很有调节气氛的了。比如,单位开会,都是一本正经的言辞,没有一点儿玩笑话,就会显得没有活力,太死板啦。所以,标题中五个脱俗,我想,我没有准确的答案。但,文学艺术与做人的规范是有区别的。这是我个人的理解,如有说的不对之处,敬请谅解,谢谢!





诗画忆


我喜欢古诗词,喜欢它言简意赅却袖藏乾坤,凝练的语句透露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我是一名摄影人,也是文学爱好者,我认为写诗词和拍照片是有文化共性的,有深度有意境的诗词、文章或摄影作品都是大家喜闻乐见的事,不管用哪种方法表现,都不能偏离生活。

首先站在一名摄影师的角度说意境,一般来说,意境的营造离不开自然条件,比如:风,水,火,雾,雨这五大件。比如拍农民在田间劳作,同个季节雨中湿透的农人肯定比日丽风清中的更让人悲悯和感悟生活的不易;拍清晨小树木中穿着天使服装的小女孩,有烟雾缭绕的肯定更仙更有意境感。

接下来站在文学爱好者的角度谈意境。我认为世界万物都是有生命的,都应该被善待。它们都有自己的语言,那么我们在写诗词的时候为什么不赋予它们这个能力呢?比如说:天亮了,风儿轻轻摇醒蒲公英,告诉它:“你该播种了”……应该比直接写“风吹得蒲公英满天飞”要轻松是吗?

所以,一句话,想脱离常规思路,就得多读书,提升文化和艺术素养。

放一张昨晚散步拍的手机片。表达树叶也有它们的世界,有它们需要呵护的东西。



董姐的家园


假装能看懂[奸笑]

学诗先除五俗:一曰俗体,二曰俗意,三曰俗句, 四曰俗字,五曰俗韵

诗辨五说〉 一说:诗之五法:体制、格力、气象、兴趣、音节。二说:诗之九品:高、古、深、远、长、雄浑、飘逸、 悲壮、凄婉。说:用功有三:起结、句法、字眼。 四说:大概有二:优游不迫,沉着痛快。五说:极致有一:入神。

二说: 有语忌,不语病。语病易除,语忌难除。语病古人亦有,惟语忌则不可有。

三说:须是本色,须是当行。

四说:对句对,可得;结句好,难得;以句好,尤难得。

五说:以端忌作举止,收拾贵在出场。

六说:不必太着题,不必多用事。

七说:押韵不必有出处,用事不必拘来历。

八说:下字贵响,造语贵圆。

九说:意贵透彻,不可隔靴搔痒。

十说:语贵脱洒,不可拖泥带水。

十一说:最忌骨董,最忌衬贴。

十二说:语忌直,意忌浅,脉忌露,味忌短,间韵忌散缓, 亦忌迫促。

十三说: 诗难处,在结果,譬如番刀,须用北人结果,若南人便非本 色。

十四说:须参活句,勿参死句。

十五说:词气可颉颃,不可乖戾。

十六说:律诗难于古诗,绝句难于八句,七言难于五言律诗, 五言绝句难于七言绝句

十七说: 学诗有三节:其初不识好恶,连篇累牍,肆笔而成,既识羞愧,始生畏缩,成之三级难;得其透彻,则七纵八横, 信手拈来,头头是道也。

十八说:看诗须着金刚眼睛,庶不眩于旁门小法。

十九说:辩家数如辩苍白,试以己诗置之古人诗中, 与识者观之而不能辩,其真古人矣!



路边社Mr吕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我是小楼一夜听春雨。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实话实说,你提的这个问题,我不在行,也不敢班门弄斧。只是说说我的看法。我也正在学习中。

听到过这么一句话,小俗便雅,大雅则俗,我觉得很有道理,写出的作品会产生共鸣,才会喜欢。

不管如何,保持一个好的心态。

不断努力,学习。厚积薄发。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小楼一夜看春雨


第8个问题,首先要博览群书,人不说读书万卷下笔如有神吗。上海的沈巍2019年3月份网红的时候,面对那么多人,他为什么侃侃而谈,从不惊慌失措,不就因为他脑子里有东西,你能问他能答出来,不用事先准备稿子。你做为一个诗词爱好者,你要想脱掉俗体,那你得先脱俗字然后俗句然后俗意最后是俗体,一句话你要有文学功底,如缺乏的话,在生活允许的情况下你要博览群书才可以啊。这是我建议,[我想静静][我想静静][我想静静]我又在这胡说八道呢,我自己还没成才呢还在这建议别人呢!其实咱们只是在探讨问题啊,彼此发表意建共同的成长,人活到老是学到老的。对吧?[耶][耶][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