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孔子《论语》中的“唯上知与下愚不移”中的“知”是智慧的意思吗?你怎么看?

十二十页






小手冰凉_74283125


是的,是智慧的意思。而“唯上知与下愚不移”中最关键的字就是“知”。 “上知”的“知”现在解释为“智”。理由:“智”从“知"来。

根据现有文献最早解释孔子“唯上知与下愚不移”这句话的是孔安国。“上智不可强使为恶,下愚不可使强贤”。以后宋版何晏《论语集解》、梁皇侃《论语义疏》、宋邢昺《论语注疏》、宋朱熹《四书集注》、清刘宝楠《论语正义》等等解释都是在孔安国解释的基础上上下左右予以发挥,而现在的专家学者大多没有脱离这个范畴。还有一些新的解释多是无根之萍,不能使人信服。有人罗列一下对孔子“唯上知与下愚不移”这句话主要的解释有以下几种 一种是《汉书·古今人表》的解释:“可与为善,不可与为恶,是谓上知;可与为恶,不可与为善,是谓下愚。”这个解释是指人的品质和行为而言的,是说“上知”是做好事而不会做坏事的人,“下愚”是做坏事而不会做好事的人,“不移”就是不会变化。 第二种解释是清人孙星衍《问字堂集说》的解释,认为孔子这话是指人的知识而言:“上知谓生而知之,下愚谓困而不学。”“上知”是生下来就有超人的智慧,“下愚”是无知又不肯学习的人。当然超人为上,无知而不学的人为下。 第三种解释见宋人朱熹《章句集注》,他认为这一章是承接上一章。“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二章可以合为一章。人的本性是相近的,都差不多,由于 环境的熏染和所受教育不同,便有知识、才智、品质的差异。“下愚”之所以“不移”,主要是不肯学习,不求上进,自暴自弃,怙恶不悛。 第四种是现代反孔派的新解,他们从“阶级和阶级斗争”的观点出发,大骂孔子说“唯上知与下愚不移”,是吹捧贵族阶级是“上知”;诬蔑劳动人民是“下愚”,鼓吹天生是“上知”的贵族阶级统治,天生是“下愚”的劳动人民,而且永远不会改变。

我个人认为孔子说这句话呢,其实是在夸赞这两种人,只有这两种人,才最接近于“道”,接近于我们的本性、自性。而我们大多数人,都属于儒家讲的“中人”,这个可不是什么社会地位等级,而是中等根性的意思。我们这些人的特点呢,说句实话,就是俗话说的“一瓶子不满,半瓶子咣当”,这是真话,大家别介意,末学也属于这种人。越是有点知识、文化吧,就越难相信别人,越难接受别人,习气一大堆,好高骛远,遇事爱较真,爱耍小聪明。要是听别人讲经或者讲点道理,非得死气白咧的彻底捯饬明白了,这才会相信,才会接受。所以孔子说这句话的意思是,“上智”和“下愚”这两种人容易教化,我们中间的这些人,才是最难教的,最让人头疼的。






闻天下谈古今


孔子曰:“唯上知与下愚不移”。这里“知”通“智”是没错的,但是以为孔子这句话是从主观上给人的智商分等级,或者是在肯定上智者否定下愚者,却是不对的,这并不是孔子的本意!

《论语》中这句话和前一句话“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其实都是孔子点评阳货的话。该篇前面叙述了阳货遭遇孔子时当面教训孔子的过程。阳货教想让子出来做官帮助自己管理邦国所说的那些话,听上去仿佛头头是道、句句在理,甚至许多不明觉厉的人都以为阳货说得孔子无言以对了。可是,众所周知,孔子打内心是看不上阳货的,甚至连面都不想见的。“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唯上知与下愚不移”就是孔子对阳货的总结性点评:阳货就是个习性远远偏离人之本性,愚昧无知却又自以为智慧超群,还偏爱自作聪明的无可救药的家伙!

这里“上知”、“下愚”都是一个意思,即以智为上、以愚为下,指的就是阳货这种崇尚使智治民、使智治国的人。而这样的人在孔子看来就是在祸国殃民,所以根本就不予认同。孔子的治国主张是“上愚与下智”,即“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同老子的观点也是如出一辙:以智治国,国之贼也;以不智治国,国之福也!


淡漠千里1


“知”应该是智慧的意思。

理解这句话,可以抓住“上知”来说。

上知就是最高的智慧。孔子说有四种人:生而知之、学而知之、困而后学、困而不学。“上智”就是“生而知之”的那种人。

属于生而知之的人毕竟很少,天才的智慧学不来。被称为“谪仙”的李白是诗歌方面的上智者,传说有两个脑袋的周恩来是政治方面的上智者,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牛顿是物理学方面的上智者。

理解这句话,还要抓住“下愚”二字。

下愚字面意思就是最愚昧的人。有没有生下来就是下愚之人呢?谁都不会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愚蠢的。

下愚者就是孔子所说的“困而不学”的类型,本来就智力平平,还要自以为是,不学无术,不可教诲,是“朽木不可雕也”。

上天赋予人的智慧,分为天才和平凡人,天才是生而知之者,平凡人可以通过后天的学习来弥补先天不足。

传说曾国藩少年时候智力平平,一篇文章半夜都背不熟,藏在房梁的小偷都气愤不过,跳下来喷他一顿离开了。但他最终成为集政治、文学、军事于一身的大家,是学而知之的典型。

三说“不移”。

不移最直接的理解就是不可改变。天才的禀赋不可改变,他可能不需要老师或家长过多督促,自己就会表现出学习的兴趣和爱好。骆宾王七岁写《咏鹅》诗,司马光少年砸缸救人。

孔子认为这样的人表现出来的天赋和意志是不可改变的,韩信在军事方面的天赋总会有人发现,曹雪芹不生贵族家也会表现文学天赋,诸葛亮躬耕南亩也成为一代政治家军事家。

天才如果是鱼类,他就是鲲;如果是鸟,他就是鹏。天才总不会变成燕雀、斥鷃。

也就是说,孔子认为天才不是教出来的。但有幸教育天才是快乐的,正如孟子说,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是人生三大乐事之一。

而下愚之人,也是不可改变的。因为他们主观上没有前进的动力,任性而为。

孔子曾经批评宰予“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因为宰予花言巧语,学习上不思进取,不听教诲,大白天孔子上课,他却在寝室睡大觉。

孔子认为,教育并不是万能的,有的人智力平庸而且品德鄙下,老师也难以改变。说到底,不是因为“下愚”而“不移”,而是因为“不移”才下愚。

《为学》里说:吾资之昏,不逮人也,吾材之庸,不逮人也;旦旦而学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而亦不知其昏与庸也。

后天的学习,可以让我们变得更聪明,更有能力,也可以成才。苏秦用锥子刺大腿警醒自己不断学习而成为纵横家,王羲之染黑了一池塘的水练就一家力透纸背的书法,曾巩勤奋好学大器晚成经成唐宋八大家之一。

我认为,孔子说这句话的言下之意是,肯定能够“学而知之”和“困而知之”的两种类型。因为我们大多数人都是智力平平的人,需要持之以恒地通过学习来改变自己,充实自己,完善自己。


凤凰王兮


“唯上知与下愚不移”,此句出自孔子《论语》。

大概意思是说:只有上等的聪明人与下等的愚笨的人是不可改变其行为的。从这句话的本意来看,孔子认为人的行为大都是可以改变的,只有上等的聪明人与下等的愚笨的人才是不容易改变的。

这里就“上等聪明”和“下等愚昧”简单做些说明。一般有点才华自认聪明之人容易心生孤傲,难听他人之言,此种人难入真正的智慧之门;而愚昧之人容易行生固执,不易改变难以进步,更无智慧可谈。所以孔子认为这两种人是很难改变其思想和行为的,除非他(她)们自己能够认知到的自己的不足,否则难以改变。

所以人若想获得智慧,首先必须要改变认知,只有认知到了,方能真正的生出智慧,才会不断修整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这个“认知”就是孔子在《论语》里面多次提到的“知”。

人的认知特别关键,对人、对国家、对社会乃至对宇宙万物。一个人的认知有多深就会获得多大的进步和收获。一个人在什么地方的认知深,就会在什么地方有收获。老子在《道德经》重多次提到的“无为”其实就是不断的拉高人的认知。认知有多高,境界就有多高,人生就会有多富足。

孔子弟子三千,贤人七十,几乎合类人都有,但孔子都是平等对待。孔子看人是否卑贱,并不是注重于这个人是否有地位、生活是否富裕,而注重的是德行,注重这个人每个阶段的认知。

人,只要有认知便不至于会自作聪明,桀骜不驯;有认知不至于愚昧固执,一意孤行;认知有了智慧无限,人生富足。



龙门天成


知就是知道性知识,知书达礼,知已知音,知道万物生长靠太阳,知道五谷杂粮靠劳动,知道人情冷暖人情练达是文章,知道书中自有颜如玉,知道男女关系要有感情,但是知道得太多就会早死的哦!君不见电视剧中常常会有人问道:你为什么要杀我?“因为你知道得太多了”



阵雨天852


这个答案极好!

孔子讲德性之知,

所以上知与下愚都是一定范围内的界定。

这一段文字是紧承着上一段文字说的,人天性是相近的,但后天接受的教育及环境造成的影响会使人产生差异,这是一个普遍规律。孔子认为,除了“上知”和“下愚”这两类人,大多数人都是可以改变的。“移”就是迁,就是变得和以前不一样,不管持“性善”的观点,还是持“性恶”的观点,都可以将移的结果分成两种:一种是变好,一种是变坏,没有例外。从道德层面看,我们追求的是向好的方面转变,即改过迁善。

关于“上知”和“下愚”,历来也有不同的理解。有人认为上知就是前文提到过的“生而知之者”,而下愚就是“困而不学者”。孔安国在为《论语》做注时说:“上知不可使为恶,下愚不可使强贤。”据他理解,上知就是一件坏事都不做的大好人,而下愚就是一件好事都不做的大坏蛋。这是从道德上说的。总结历代注家对这句话的解读,基本可以得出这种解释,即“上知不必移,下愚不可移”,除了这两种人之外的大多数人,是可以移,而且也是应该移的。

认识到人人都需要“变好”,需要向更高的台阶迈进,之后就是探讨如何迈上更高的台阶的问题。要想进德修身,首先要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这个过程既可以通过自省来完成,也可以在他人的帮助下完成。自省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自我提高的方法,但大多数人做不到中肯客观地自我批评。因而,在他人帮助下发现自己的不足更实际一些。但是,采用这个办法还要求被评价的当事人有一种“闻过则喜”的诚恳态度,如果听到别人说自己不好,就大发雷霆,谁还敢劝善规过呢?在定位自己的不足之后,就要想办法改变这种状况,最有效的方法莫过于学习。教育的基本功能之一就是使受教育者获得进步,在道德上改过向善,在能力上日益提高。总之,使自己的各个方面都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学习是一件丝毫不能松懈的事,每天都要进行学习,放松学习的人很快就会被社会、被时代远远地抛在后面。正是因为“变得更好”是一件没有尽头的事,所以便有了“学无止境”一词。

其实,即便是圣人和傻瓜也是可以改变的,不过改变的程度很小而已。司马迁曾说过:“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永远正确和永远错误根本不存在,因而,上知其实也犯错,只是犯错的次数少;下愚也有正确的时候,只是犯错更多一些。上知需要好上加好,下愚需要改过迁善(我们这里所说的过并不专指过错,任何不足都可以包括在内;善也不局限于道德层面,任何方面的完善都可以包括在内),这不都是移吗?只不过是幅度的大小有所不同罢了。

每个人都必须认识到,人是可以改变的,而且要认识到,没有改变就无法实现自我完善。认识到这两点之后,就要主动自觉地通过学习提高德才,踏上更高的台阶。



商业模式师袁连法


然也!

区别方法很简单,上知下愚,这里的“愚”和“知”要么是近义词,要么是反义词。从大体意思来看,显然是互为反义词,形成反差与对比。

那么,愚的反义词是什么呢?

寻找方法极为简单,随便查一下成语就GET到了。

大智若愚,矜愚饰智,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外愚内智。即大体上知道,愚的反义词是智。因为还有一个关键成语叫做

上智下愚。

而它的出处便是题主的那一句话,因为“智”的古字恰恰是“知”。

知做智慧之意,比如“深知祸福谓之知,反知为愚”《贾子道术》,第一个知为知道明白之意,第二个知便智慧。比如《荀子修身》里有一句“是是非非谓之知,非是是非谓之愚”肯定正确的与否定错误的这叫做智慧,反之便是愚蠢。因此这个知只能是知慧之意。

有篇初中级古文叫《两小儿辩日》里面不也记载了那两个小盆友嘲笑孔子说“孰为汝多知乎?”

题主说到“元芳”,这个就简单了。要知道,孔子有一种优越感,并且由此产生出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便是让自己的学说成为主流思想。他敏锐地认同一点,一种学说或者一种思想,从上向下推行很容易,从下向上推行便很难。

一种学说一定要得到统治阶级的认同才可以推行下去,从而改变所有人的思维模式。

而悲哀之处也在于此,统治阶级倘若看不到实际好处,是不可能推行儒家思想的,对于百姓而言也是如此。做吃不上饭的君子还是做能吃上饭的愚民,选哪一个这是再简单不过的问题了。

儒学,兴于利益,亡于利益。


亦有所思


所谓“上智”,就是最上等的有智慧的人;所谓“下愚”,就是最最愚笨的人;所谓“移”,就是转移,改变。为什么孔子说这两种人的自性不会改变呢?孔子说的这两种人,正是佛教中常讲的上上根和下下根人。一个智慧到极点,一个愚笨到极点,俗话说物极必反,一个最有智慧的人,往往看起来很愚笨,所谓“呆若木鸡”,这在佛教中就是明心见性了,这种人我们比较容易理解;为什么这两种人的自性不容易转移呢?这点大家应该比较容易接受,最有智慧的人,例如古代的圣贤大德,孔子、孟子、老子、六祖惠能等等,都已经觉悟,明了自性,明白了世间万事万物的规律,他有自己的主张,不会违背规律去自讨苦吃,更不会违背自己的自性,别人想转移他,想影响他,当然就不容易了。那另外一种人呢?最愚笨的人呢?人要是笨到极点,他的自性,也就是本性,保持的就比较完美,受到外界所影响的就少。比如现在吧,越是荒僻的小山村,民风就越淳朴,人们的本性就保持的比较好,这是因为他们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比较少。而最愚笨的人呢,太笨了,外面流行的东西,他根本接受不了,别人教他什么,他也什么都学不会,所以别人影响不了他,外界环境转移不了他,他的自性保持的就比较完美一些。



丹朱命理


是。孔子所说上智,是指所谓生而知之的天纵的圣人。孔子认为这种天才是固有的,什么环境条件都不能改变。下愚,可能也是指与生俱来的呆丶傻,即遗传性或生理性的智力缺欠。孔子认为包括自已在内的普通人,都是学而知之的,既非上智,也非下愚,通过后天的教育与学习,人能够改变自已。所以孔子才以身作则,大力提倡教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