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哈佛專家:擁有“逆向思維”的寶寶更聰明

閨蜜真真最近很不開心,因為她為孩子鬧鬧的數學成績操碎了心。

鬧鬧雖然聽著名字很調皮,但是性格卻非常乖巧,沒上學的時候,我們經常誇獎鬧鬧聽話、懂事,因此閨蜜真真也非常驕傲。

轉眼間,鬧鬧就到了該上小學的年紀,真真開始給鬧鬧報一些數學興趣班,想趁著沒上小學提前學習一下。

畢竟鬧鬧還小,不用學太複雜的數學內容,也就是數數數、寫寫字、認認形狀什麼的,最難的也就是教十以內的加減法了。

哈佛專家:擁有“逆向思維”的寶寶更聰明

可是閨蜜真真自從把鬧鬧送去了補習班,每天為輔導鬧鬧的數學弄得心力交瘁。

我問真真,鬧鬧到底是哪些地方不懂呢?

真真無奈地說道:你看我教他2+3等於5,他記住了,我再問他3+2等於多少他就不知道了。我給他畫了一個放倒的長方形,他知道是長方形,我再畫一個樹立起來的長方形,他就不知道是什麼形狀了。

說完真真自己都笑了,我跟真真說,那看來鬧鬧的原因不是數學不好,是不會逆向思維,舉一反三啊。

哈佛專家:擁有“逆向思維”的寶寶更聰明

真真說:是嗎?我以前不知道什麼是逆向思維啊,我覺得鬧鬧這麼乖,學習肯定差不了啊。

我說:這學習是講究思維和方法的,和乖不乖沒有太大關係,從現在起你就需要鍛鍊鬧鬧的逆向思維能力了。

其實我們身邊有很多像真真一樣的父母,一直希望自己的孩子乖乖的,什麼都聽自己的,一點也不給孩子發揮的空間。

要是孩子對什麼事情有反對意見,或者說了自己的想法,家長還會反駁,直接把孩子的發散思維扼殺在搖籃裡。

久而久之,孩子被打擊慣了,於是就不敢天馬行空地想象,也不願意把想法說出來了。

哈佛專家:擁有“逆向思維”的寶寶更聰明

那什麼是逆向思維呢?

逆向思維就是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考慮問題和解決問題,方法不同尋常,卻有出人意料的效果。

比如,《司馬光砸缸》的故事,從前司馬光和小朋友一起玩耍,一位小朋友不小心掉進了盛滿水的水缸裡。

掉進缸裡的小朋友在水裡掙扎著,眼看就要溺水了。

其他小朋友想的是如何把缸裡的小朋友撈起來,而司馬光拿了一塊石頭,把大缸砸開了。

缸裡的水瞬間流了出來,小朋友得救了。

司馬光就是擁有“逆向思維”的小朋友。

總結一下就是:思維活躍+不按常理出牌+正向效果

哈佛專家:擁有“逆向思維”的寶寶更聰明

為什麼要訓練孩子的逆向思維?

一、幫助孩子取得一個好成績

逆向思維好的孩子懂得舉一反三,他知道如何靈活運用學到的知識。

就像鬧鬧知道2+3=5,這對他來說就是一個公式。固定思維使他確認,2+3就是等於5,其他的呈現方式就不等於5了,他沒看過其他公式,他也不知道等於多少。

但是逆向思維的孩子,會在學習新知識的時候,知道他的變形是什麼,遇到別的情況如何解答。

為什麼?因為這些孩子往往知道底層邏輯。

啥是底層邏輯?就是解決問題最基本的原理

比如兩句話:“媽媽,我把一杯牛奶喝掉了”和“媽媽,一杯牛奶被我喝掉了”。

這兩句話意思都是一樣的,就是“我喝了一杯牛奶”,這就是他的底層邏輯,只是兩句話的呈現方式不一樣,你不能說哪句話說錯了啊。

所以擁有逆向思維的孩子,也懂得底層邏輯的概念,對於新知識學習起來會更快,也容易取得好成績。

哈佛專家:擁有“逆向思維”的寶寶更聰明

二、提高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

孩子在人生道路上需要解決各種問題,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會讓他的人生輕鬆一些。

逆向思維讓孩子遇到問題時,會有多種方向解決問題,他們考慮會更成熟,更全面。

比如孩子在遇到危機時,有的孩子會想:完了,完了,我這次完蛋了。很可能還會釀成悲劇。

而擁有逆向思維的孩子,會想:如何解決這個問題?有多少種?

哈佛大學管理學專家史蒂芬·柯維曾說過成功人士都在使用“以終為始”的管理原則,而“以終為始”就是逆向思維。

所以,從小就開始培養逆向思維,對他以後的工作和人生都非常有好處,不會落於人後。

哈佛專家:擁有“逆向思維”的寶寶更聰明

如何培養孩子的逆向思維?

一、對孩子的行為以鼓勵為主

兜兜小時候上早教課的時候,有一個節課是讓孩子拿著帶有吸鐵石的釣魚竿,釣地墊上的魚。當時兜兜才一歲多,精細動作還不是很好,他每次按照老師的方法釣都失敗了。

我在旁邊觀察,兜兜沒有放棄,搞笑的是,兜兜直接拿起魚,把魚吸在了釣魚竿上。

我正想上前阻止,因為違反規則了。

但老師對我進行了及時勸阻,老師說:兜兜這樣做,也是解決問題的方式,我們鼓勵孩子通過自己找到問題解決的方法,不要太限制孩子的思維。

其實每個孩子出身都有逆向思維,他們勇敢,無懼無畏,對於什麼都敢嘗試。

但有時候家長會把他們嘗試的腳步硬生生打斷,套上所謂的“規則”枷鎖。

所以對孩子的行為只要沒有觸碰到底線,還是應該儘量鼓勵的,特別是鼓勵他提出不一樣的想法。

哈佛專家:擁有“逆向思維”的寶寶更聰明

二、親子互動做遊戲

做一些親子游戲,也可以鍛鍊孩子的逆向思維能力,在這裡給大家介紹幾款親子游戲。

1、你說“左”我指“右”

父母可以給孩子發出指令,當你說“左”的時候,讓孩子指向“右”方。

2、在十個圈中畫畫

讓孩子畫十個圓圈,然後讓孩子畫出帶有圓圈的物體。比如太陽、碟子、輪胎等,培養孩子的發散思維。

3、新編故事

父母經常會給孩子講故事,講完故事後,可以讓孩子把故事中的角色再重新編一個故事,講給你聽。

哈佛專家:擁有“逆向思維”的寶寶更聰明

總之,在生活中不要太禁錮孩子的想象力和發散思維的能力,鼓勵孩子說出不一樣的答案,讓他們說出自己的看法,並與他們一起去討論。

別總以孩子太乖為榮耀哦,很可能是他們自己的思維已經被束縛,趕緊玩玩親子游戲,激活他們的逆向思維吧。


我是兜媽,是一位母嬰作者,也是一個小寶寶的母親,每天記錄和分享有溫度、有高度、有深度的育兒經驗與趣談,為您提供科學靠譜的育兒乾貨!想獲取更多母嬰知識,就勞煩各位小手關注一下~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