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衡南县」 衡南:坚持“八个在疫线”激励党员干部冲在战“疫”复产最前线

为打赢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双线战场,衡南县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市委要求,坚持“八个在疫线”主基调,激励全县广大党员干部以“战疫我在、复产有我”的担当,在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工作中当先锋、作表率、善作为。

党组织建立“在疫线”。在全县一些疫情观察点监测点服务点、医疗救助机构、防控重点地区一线等成立临时党支部,由讲政治、素质高、责任心强的党员任临时党支部书记,重点做好疫情监测、医疗救助、出入登记等工作,做到关键时刻有党组织在,关键岗位有党员在,有效发挥疫情防控堡垒作用,确保党旗始终高高飘扬在疫情防控第一线。据不完全统计,该县已在抗疫一线成立临时党组织103个,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或党员突击先锋队446个,参与志愿服务党员13722名,进一步织密筑牢了抵御疫情的防线。

设岗定责“在疫线”。各乡镇街道基层党组织在高速路口、乡村主要路口、小区门口及重点部门、重点部位、重点场所等设立了党员先锋岗,实行24小时值守。在农村、社区,设立党员志愿服务站,实行党员责任区,党员干部包组包楼院包户,开展地毯式排查、全覆盖监控。县公安、卫健、文旅、交通、市场监督等部门及乡村两级组建党员服务队或先锋队,带头戴党徽、亮身份,冲在前、干在先。如县人民医院在党员的带动下组建了8大“战队”和1个中医药专家小组;鸡笼镇鸡笼村30多名党员干部、入党积极分子写下请战书,成立“网红志愿队”,主动做好疫情防控各项工作。

联络巡查“在疫线”。为努力降低疫情带来的影响,确保防疫复产“两手抓、两不误”,为干部锻炼成长提供“练兵场”,全县选派了156 名科级干部到255家企业担任驻企防疫联络员,助力企业复工复产工作;选派了83名80后科级干部到71个社区担任社区防疫联络员,指导帮助社区做好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工作。联乡镇部门、疫情防控成员单位纷纷组建党员志愿小分队,对所联乡镇的广场、超市、药店、个体商铺、居民楼、集贸市场等人流量大、人群密集的场所,进行了巡查督导或执法检查。

主题党日“在疫线”。全县各基层党支部围绕“防控有我,战疫必胜”等主题,结合“特别”恳谈会和复工复产工作,纷纷开展了“主题党日在疫线”活动。如县委组织部机关党支部带头在向阳桥街道市场一线开展了主题党日活动,发放了新冠肺炎健康科普知识宣传手册2000多份,劝解群众160多人次,为社区居民解疑答惑350多人次,为社区居民解决物资供应等疑难34件,发现并督促解决问题12个;泉湖镇红湖村彭新屋党小组组织12名党员开展了疫情防控宣誓、承诺活动,带头把防线筑牢在“家门口”。

考察干部“在疫线”。将全县各乡镇街道和县直单位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在疫情防控斗争中的实际表现,作为识别评价干部和班子建设的重要依据。对奋战在“疫线”的党员干部优先考虑纳入重点关注、考察和选任视野;对主动请缨、志愿到疫情防控一线的人员,且工作积极、成绩突出、符合条件的,在职数空缺的前提下,按干部管理权限和规定程序优先考虑予以提拔重用;对不担当不作为、落实不力的干部进行组织处置和严厉问责。如县公安局在疫情防控一线按程序选任股级干部6名。

发展党员“在疫线”。注重在疫情防控一线发现、引导、培养、考验入党积极分子。对表现突出、符合条件的优秀青年及时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表现好的入党积极分子将适时按规定按程序确定为发展对象。至2月初,有19名同志在疫情防控一线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工作积极,任劳任怨,向党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如县公安局在疫情防控一线将2名表现突出、递交了入党申请书的优秀干警按程序及时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

宣传表彰“在疫线”。编辑了《疫情防控专报》,在县党政门户网、电视台、清泉之声、智慧衡南、微衡南、衡南党建等网站和微信公众号等开辟专栏,及时刊发并向上级媒体推荐各级各单位防控工作动态经验和故事典型400多篇(条)。同时,在疫情防控结束后,县委县政府将择优表扬一批事迹突出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将应对疫情的实际表现作为2020年度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对参与一线防控的单位可适当提高“优秀”等次比例5%;对在抗疫一线表现突出的单位及人员,可及时按有关规定给予嘉奖、记功奖励,奖励比例可适当放宽;对参加一线防控的单位工作人员,可再单列核定2020年度考核“优秀”等次指标,优秀比例最高可占参加总人数的30%。通过考核奖励向“疫线”倾斜的良好导向,激励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担当作为、扎实工作。

关心关爱“在疫线”。县委组织部转拨中组部、省委组织部和市委组织部下拨专项党费、紧急下拨代县委管理党费共100万元,用于支持全县疫情防控工作,慰问战斗在“疫线”的医务工作者和基层党员、干部;支持基层党组织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包括购买防疫有关药品、物资等;补助因患新冠肺炎而遇到生活困难的党员、群众。同时,在不影响正常工作的前提下,要求各单位统筹安排一线工作人员轮休、调休;对未能休假的人员,适时安排补休;关心一线工作人员的心理健康,有针对性地帮助减压释负;落实一线工作人员临时性工作补助等政策;主动帮助一线的党员干部和医务工作者及其家属解决实际困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