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为什么感觉温州人都爱找本地人结婚?

扶秀


1、婚嫁风俗不一样 比如很多外地姑娘嫁人都是要男方给礼金的。就好像把姑娘买回家一样。温州讲究门当户对,我给你50万一百万的房,你就要给我50万上下的车(或者装修)。这在外地姑娘那边是很难接受的。2、温州当地的家庭作坊经济,要求男方都要继承家业(不管大小)。外地女生大部分理解不了这种。老一辈是不会允许自己家的生意交到外地人手里的。现在有所改变是因为很多温州男孩子也开始当朝九晚五上班族。双方都是工薪族。3、价值观问题。 温州因为商人多,所以在财产和经济上的对比自然而然就会多一些。拜金主义一些。女孩子择婿也先看家门和收入。很多大城市的男孩子也没法接受这种拜金的情况。 但现在都有改善。因为大家的眼界都慢慢打开了。最重要的其实父母想要尽量避免孩子在婚姻上出现文化冲突。正如很多父母不允许我们中国人和外国人谈恋爱一样。每个地方习俗文化口味习惯都不一样。有比较相似的生活方式的一对更容易磨合。


含含麻麻不长大


我是温州姑娘,在大学谈了一个男孩子,对我很好,但是!他的祖籍在贵州。

他是我高中同学,其实现在就住在我家附近。

我的闺蜜父母朋友无一例外都不看好他。

父母长辈比较直观地告诉我说贵州是山沟沟里面的地方,你嫁过去就是去吃苦,然后想尽一切办法阻断我们的联系。

而朋友则认为我们不同地区,生活习性肯定不一样。虽然现在看不出来,但是结了婚再说又已经来不及了。

另外温州这边的嫁女儿是很隆重的,嫁妆可能都是数十万数百万的东西,也是求一个心安,希望夫家人对自己姑娘好一些。

但是如果带着嫁妆去了偏远的地方,毕竟是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肯定会思念,而若是女儿在那边过得又不好,一时半会又赶不过去,岂不是空伤悲。

语言差异其实也是其中的一道大坎儿。

当你生活在温州,你会发现有些人说着说着就蹦出一些你听不懂的词汇,那些完全不像擦边球能让你猜出来它的本意,就像是两个不同年龄层的人的沟通。

现在的年轻人说普通话更多一点,但是长一辈的人还是很喜欢讲本地话,于是代际沟通就此形成了。

因此一个小团体就会不自觉地形成。

再者相亲对象向来都是父母掌握着生杀大权,那么找语言相同门当户对的人结婚,就形成了习惯,也就不奇怪了。


兼言者


我是头条号温州日记的作者,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


作为一个温州本地女孩,不知道为什么从小到大都有一个想法:不能嫁给除温州地区以外的人。


也许是初中朋友A和我讲的一次和她父母的笑闹?


“老爸老妈,我以后如果找了个老公不是鹿城区的呢?”

“把你腿打断。”妈妈瞥了一眼说道。

“那如果我嫁到外地去呢?”

“那就当我们从来没生过你吧。”爸爸半开玩笑道。

紧接着一家人哈哈大笑起来。


当时小伙伴和我们转述的时候我们几个人也乐得不行,打趣她小小年纪就想着嫁人了。

入了大学之后,同学们也有几个对这一婚嫁习俗表示疑惑。直到那时候起,我才隐隐觉得这在温州人看来理所应当的习俗着实是有些荒唐的。


我开始寻找“排外”——这个奇异的婚嫁习俗产生的原因。


01、历史遗留的地理问题



现在提及温州,人人都冠以“商人之家”“土豪遍地”的标签,人们也渐渐遗忘了曾经的温州有多么破落,或者说很多人对历史上的温州毫无印象。


七山二水一分田,这样的地形成了许多官员被贬谪之地,四周绵延的山注定了这个地方与富庶二字是无缘的。


封闭。穷困。


试问哪家女儿敢嫁进这穷山恶水之地?试问哪家儿郎想娶贫瘠山间的村姑?


那怎么办?自己消化吧!于是历史上的温州因为条件的问题只嫁娶本地人,半与世隔绝,颇有“世外桃源”之感。


温州“穷”了多久,这个习俗也就根植多深,以至于到了温州开始发展起来的时候,这个习俗也早已根深蒂固了。


02、自带隔离的“恶魔之语



曾有人给全国最难方言排过名次——温州荣获第一。的确,温州话无论是理解还是学着去讲,在很多人看来也许都是天方夜谭。


语言难不算什么,重点是温州人对自己语言的偏执。公交车上一遍温州话一遍普通话,酒席上能说温州话就绝不说普通话。


到这样一座城市,从语言开始就是狠狠一个绊子,这道隐形的门槛似乎是在警告你:温州这座城市你真的能融进去吗?


家庭便饭、酒席欢宴,铺天盖地的温州话不禁会让很多想要与温州人结婚的年轻男女望而却步,觉得前途黑暗,也许一顿饭下来,就会感受到这座城市的排外。


更甚至由于温州话的多样性,瑞安话、苍南话、鹿城话,十里不同音,会导致鹿城人只能遇上鹿城人,乐清人只能遇上乐清人等情况。


03、对于子女难以割舍的依恋



“以前啊,就怕自己老了孩子都不在身边。”

“我女儿要是嫁到外地去,要是受了委屈我也不知道。”

“孩子自己在外地人生地不熟的,全依仗着婆家,肯定很不容易啊。”


许多长辈这样对我们说道,每一句话里都是对自己家孩子满满的挂念,这也是大部分温州家长反对女儿外嫁的原因。


在温州,隐隐有女孩子比男孩子更受宠的现象。放这样的心肝去到自己不熟悉的地方,如何狠得下心?


温州人很重情,尤重亲情。若要让这一份血脉之情,受到地域的阻隔,无论对父母还是对孩子,都是一种极大的痛苦。


这也是很多男生认为温州女生难追的原因。不是因为温州女生高冷,是因为我们觉得异地恋太难有结果,因为实在不能接受割舍自己的亲情。


所以温州女生不外嫁,不单单是父母的想法,也是很多孩子自己的想法。


04、令人难以理解的婚嫁习俗


爱情有时候来得太过突然,所以异地恋在温州还是较为常见的,但这份异地恋结出果来,也许中间你要经过几场狂风暴雨,最后还要经历十六级台风的考验——礼金。


浙江省彩礼总体10W起步,那你既然要娶温州女孩,总要入乡随俗吧?温州虽不是人人都是土豪,但是在结婚一事上,温州人人必须都得是土豪。


说一说温州女生外嫁。先不说聘礼、五金什么的,在温州结婚,男方可是需要出一套房的,凭着温州的房价,大家心里都不禁会倒吸一口凉气。

据相关数据统计,在温州你娶个老婆大约要准备183万吧?


再来说一说温州男生外娶。在温州温州聘金一般是18-20万元。


普通家庭是男方给多少,女方退多少;富豪家庭是男方给多少,女方双倍退,或者是女方全退还给买车。并且新房里的家电等都要由女方出。


所以在温州,不仅是男生外娶还是女生外嫁,对于另一半都是很有压力的。于是,好不容易过了家长那关,在冰冷的金钱现实面前,很多情侣也就一拍两散,结束了这段艰难的恋情。


05、温州发展带来的自我保护


温州这座城市就像一个穷小子,吃过太多苦才能有现在的事业有成的老板形象。忍受过白眼,遭受过欺骗,所以温州人的自我保护意识都比较强。


“千万不要找外地的女朋友知道吗?到时候她会赖上你的。”这是我我亲耳听到的一个妈妈对自己的儿子的警告与劝勉。


也许是因为人人都说温州人都是土豪,所以温州的每个家长都害怕很多人都是奔着钱来的,深怕自己的孩子受到欺骗。


于是一旦听到对方来自其他地方,所有家长的警惕心一下就上来了:他真的爱我的孩子吗?他不会是为着我们的钱来的吧?


即使我们知道这种情况很少很少,但在家长看来,既有存在的可能,就决不能让自己的孩子以身犯险。


以上五点就是我认为温州人婚嫁只找本地人的原因。


如果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记得关注头条号温州日记哦!


温州日记


您好!我是燕儿,这个问题我也来回答一下。

我不是温州人,不过我在温州生活,这个感觉真的是很有意思的,我也很想了解为什么温州人都爱找本地人结婚?


然后据我了解,一是方言问题

我经常听温州话都是一种“萌比”的状态,别地的方言听多了很容易听出来大概说滴是啥,只有温州话,它完全颠覆了我的想象,它和普通话挂不着边,方言一般发音比较相近普通话之间的距离滴,我在嘉兴也呆过,都听的出来他们的方言。可是温州,我听了三年啦,愣是“傻啦”,每次都要去问:他们说的到底啥?这也造成了我的“尴尬癌”发作,有老人家和我对话,我的回答办法是:嗯,嗯,啊,嗯,然后点头摇头,要么打手语,随便打个手势,结果打手势也给人打“晕”了……无语问苍天哪!

如果街上随便抓一个温州男人来问一句:

我不是本地人,你愿意娶我不?

……

我爸妈说不能娶,因为你不会我们的语言,你和我爷爷奶奶不能沟通,这样很麻烦滴,你会给我们家带来麻烦滴,我们整个家族都会因为你有多麻烦感到头疼滴。

…………

我愿意学呢?

……

你学会了么?

…………

我学了三年了,真滴,我没学会。无敌了,超级无敌了,我问过自己还愿意嫁么?我考虑一下,人家愿意娶么?人家不考虑。

所谓的习俗“排外”

排斥外地人,真的超级严重的,为什么排斥呀?据说生活习惯不同,饮食不同,还有门当户对,经济问题,反正就是坚持不娶外地的女人,也不嫁外地的男人,不过还是有部分人就干了嫁娶外地的事了。

然后就有长辈会问晚辈:

你怎么找了一个外地的女孩子/男孩子

……

她(他)人挺好的……

哪里好,看着没有用……

…………

我的内心是崩溃的,一句话:何以解忧,唯有不嫁温州……

还有只找本地之类的原因我就不多说了,自己体会

其实我是这么想滴,你们不要那么排斥我们外地的,我们其实挺好的,我们的人品不错,你们要懂得欣赏呀,关键是我们也说到“恨嫁”的地步,非要嫁你们温州呀,但是要是这码爱情的事碰上了,你们只能“自认倒霉”吧!

正所谓:有情人终成眷属哈,你们懂得哈~

我是青丝柳柳吟燕儿,喜欢我的朋友记得关注我,我在这里等您支持,谢谢!


南塘佳人燕儿


作为一个温州已婚女的来解答下

一语言不通

我们都是温州人 但老公讲闽南话 我讲温州话

我们讲普通话没问题 但是我们的父母沟通不畅

照成两家吃饭都不太一起吃 坐在一起冷场

但是我朋友嫁给同村的

两家人吃饭一起很热闹小孩有一家带不了另外一家就接过去了 走亲戚也好走

如果外地人 呵呵更夸张了 爷爷奶奶老一辈有些人不习惯讲普通话的 那你就完蛋了 不是我说 根本讲话靠比划的

我到现在和我老公奶奶讲话还是靠比划的

二习俗不一样

既然你话不一样 好了 其实很多风俗习惯不一样就更正常了 温州这个地方很神奇 一个村里讲几种话的都有 但是不同村的有点必须说了只要你嫁人了 很多习俗就不一样了 男方家说随女方家。女方家说随南方家 到了点做出的事情就难看了 还有吃的菜也不一样 在温州人的固有印象中 外地人就是比较穷 或者比较苦的 哪怕这个本身条件也不怎么样的时候 固有思维就会觉得你嫁外地人就会受苦

三 嫁给本地人更有依佔

现在女儿和以前不一样了

都是宝贝掌上明珠

如果女儿嫁本地人

受欺负可以马上赶上去用行动支持

而且男方看你父母再旁边也会顾虑到两方家庭也不会做的很难看

但是嫁外地那就呵呵了 远水救不了近火

受欺负了你说不说是一回事 说了也不能马上帮你什么 所以普遍父母怕你受苦 反过来说。你嫁给外地人 一年能回几次娘家 父母生病你怎么赶回去 真的会不会有一种泼出去的水收不回的感觉

总之全国的父母都都点排外的 不是单纯温州人 只不过温州人在外面人眼里有钱点 可能照成感觉有点看不起外地人的错觉


义凡89173630


我觉得我是个假温州人,大概从十几岁开始就立志嫁个外地人,可能是看惯了身边太多的男孩子不工作啃老,总觉得好男人都在远方!果然长大后如愿嫁了个外地人,3000多公里的距离,去一趟他家都是飞机转火车再转中巴,早上5点起床赶飞机等天快黑了才到家!不过这些年过得很幸福


人声海海


这只是以前一些封闭的习惯而已,现在已经不一样了。

我是温州人,祖籍永嘉县农村。从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这一辈一直到我的平辈,全都是出生在温州的。父亲母亲及他们的兄弟姐妹,找的配偶都是温州本地人。但是到他们的孩子也就是我的表兄弟姐妹这一层和我的下一辈,已经完全不同了。

我年龄最大的一个表弟就找了一个江苏盐城的女孩。已经结婚,两地婚礼也办完了。现在生活很幸福美满。

除此之外,有一个远房的表弟,在杭州生活,娶了一个杭州的女孩,现在孩子也有了。

有一个我小时候的邻居家的女孩,嫁给了一个宁波的男生。

有一个远房的表外甥女(也是出生在温州的)嫁给了一个杭州的男生。

他们和外地人结婚的时候,家里并没有怎么反对。婚礼也办得很喜庆热闹。


唐律疏议


老公温州,我乐清,就这样,我妈哭着喊着说我嫁的那么远,高速才半个小时,而且我妈离高速口开车两分钟,我老公家也是,高速路口就跟家门口一样的近,你说我们能嫁远???我们那边娶外地的或者嫁外地的,当爹妈的就会觉得丢脸,我表哥女朋友谈了五年,那个姐姐又漂亮能力又强,我姨因为她是外地的,她做什么在她眼里都是错误的,后来分手娶了本地的,现在的嫂子,没有那个姐姐漂亮,就用我们几个姐妹的话就是样样不如之前的,条件不好,待人接物不行,啥都不行,就因为她是本地的,除了做好一个妻子的本分,做饭带孩子,她什么都不行了,之前的姐姐也结婚生子了,自己做生意风生水起,我哥一个人跟朋友合伙跟我爸借了几十万,我嫂子只会在家做饭带孩子等他回来吃饭,出去玩,花钱,啥也不行,我们都说我表哥,挑了个最差的,但是嫂子脾气好,从来不管我哥的,然后,他们过上了幸福的日子


用户5923366525


不管哪里的人都不愿意远嫁远娶,风俗习惯不一样,沟通困难,跑趟亲戚都不容易,人脉关系都割裂了,不娶不嫁外地人是人之常情,很正常的一件事,总有好事者把这个现象套给温州人;于是有的温州人以此炫耀优越感,有的外地人以此埋汰温州人排外;我在温州多年,发现温州外娶外嫁的现象比比皆是,毕竟是经济发达地区,对外交流广泛,外娶外嫁比例远远高于我的老家湖北;


天高云淡CIIA


中国人讲究的是知根知底,不止温州,我相信全中国都是一样,只不过重于轻,我是合肥人,当初我爸妈也一直希望我嫁给合肥本地人,很正常的想象,我觉得本质上是无关地域歧视,只是想孩子嫁个本地,或者娶个本地,毕竟知根知底,真娶远了,嫁远了,慢慢心就远了,也是现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