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新的《证券法》实施注册制,更多企业上市,小散如何选择企业投资?

阿甘说市


不建议散户选择公司,除非你对公司所属行业,公司财报都了解,有不错的分析能力,否则我建议你去买所看好行业的主题基金,付点管理费,让专业人士帮你打点资金。比如近期芯片,半导体这些行业火,但是股市中碰瓷的公司太多,当你无法识别这些公司,那么你买相关的主题基金,ETF就行了。


动物联盟之笨牛


历时近五年,备受瞩目的新《证券法》2020年3月1日起施行。此次证券法修订,从证券发行制度、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大幅度提高证券违法成本等方面进行了修改完善。

法律的修改,只会越来越完善,由核准制改为注册制,是按西方学习,是中国的投资市场更是市场化、国际化、法制化发现发展。

对于散户来说应该是提高我们的认知能力,让我们改变以前的投资方向,抓紧走向价值投资,树立正确的价值投资理念。

但是,截至目前为止,中国的投资环境不是很好,没有美国的监管,美国的注册制是在有强有力的监管下应运而生。怎么样的监管呢,就是集体诉讼。集体诉讼的意思就是你想告一家上市公司的时候,你不需要每个股民都告。在我们中国,只有你去告,告赢了才赔你。你们两个去告,赢了赔你们两个,三个去告,赢了赔你们三个。集体诉讼特别简单,如果你一个人去告,你只要告赢了,利益就归大家,好处就是一个人打官司,只要打胜了,利益归于所有股民。打败了,就算了,你也没有什么成本。因为在美国,你告上市公司是不用出钱的,不想我吗这里还的出律师费。对于这类案件,美国律师也愿意干,因为打赢了和解费的30%左右都归美国律师。




安安8154


新证券法实施的注册制,给市场带来了活力,只要退市通道正常,市场就会有一个新陈代谢的功能。以前海外上市的公司,比如阿里巴巴,百度等一开始亏损的企业,现在就可以在内地上市了。审核制下,上市公司实际上该公司已经有一定规模,已经有盈利模式和保障了,这样的时段上市,可能该上市公司已经处于上升阶段,或者成熟阶段了,甚至很多已经到了衰退阶段了。就像很多公司员工说的那样,再不上市我们公司就要倒闭了。这些公司不一定有持续盈利能力,所以经常出现一旦上市就业绩大变脸。实施注册制后,来上市的公司基本上,只有一定规模,大多数都处于发展初期,所以想象空间更大。但风险也更大,根据国外经验,很多最后都是要退市的,只留下优质的企业。

所以广大投资者要擦亮眼睛,辨别真伪。以后投资路上对财务数据的分析更重要,对技术面分析更重要,选股能力成为重中之重。特别是加杠杆要特别小心,心态也要更成熟,不然很容易吃大亏。不能再随性交易,持股的时间要变长。趋势交易也变得尤为重要,你没有能力发现好公司,就要默认大资金知道公司的优劣,所以跟随性投资变得不可或缺。一定要止损,不能持有听之任之。总之风险加大,盈利空间和想象空间都变大。风控是第一,谨记!欢迎补充,谢谢!



下邑画策


根据提问,我们首先要弄清楚新的《证券法》实施注册制带来的变化,才能说明它对企业投资选择的影响。

关于注册制及《证券法》新的规定,这里笼统的进行归纳如下:

1、放松上市要求,改“持续盈利”为“持续经营”;公司只要能持续经营三年以上,就符合申请上市的要求;

2、加大处罚力度;上市公司出现信息披露违法行为的,从原来“最高处罚60万元”变成“最高处罚1000万元;

3、新《证券法》虽未对上市公司退市的规则进行修订,但是根据国外在实施注册制的经验,退市规则的修订将成必然,而且也会更来历;

总之,新《证券法》的实施,将拓宽企业上市的通道,让更多企业获得融资的机会,降低融资成本迎来上市潮;同时,将加强过程监督,实现优胜劣汰,对出现重大违法违规的、不适合上市的公司,实施暂停上市、终止上市,乃至强制退市的最高处罚。

在新的形势下,个体投资者应当从以下几点去重新审视股市:

  • 股市规模的扩容的同时,国家的金融政策工具对股市的影响将会减弱,通过研究国家政策来跟踪大盘的趋势将变得困难,股市更多回归市场调节机制;

  • 国家证券监管机构将着重于股市运行的过程管理,对重大违法违规行为实施更严厉的打击,如操纵股票的行为、重大财务造假、及披露不实和隐瞒等等行为;

  • 现在想上市的公司,不要求持续盈利,虽然表面上减少企业在IPO前的财务造假的动力;但是,拟上市的公司可能为了吸引投资者的注意,获得更多的融资,公司的不诚信行为仍然会存在;因此,即使监管机构会加大过程监督和处罚力度,同时对投资者的个人能力要求会更高;

  • 股市投资的风险是加大,不是减少,当然获利的机会更多;一方面,太多的上市公司,增加投资者选择的机会,也提高投资者选择的难度;另一方面,随着以后上市公司退市规则的修订(相信会进行修订),以后投资者不仅面临股票套牢的风险,甚至面临所投资公司被强制退市的风险。

基于以上分析,我认为现在的投资者,应当具备以下能力和素质:

1、风险管控的能力;对股票投资,要保持谨慎的态度,不要不计后果地把所有资金放入股市,举债入市更不可取;

2、独立思考的能力;不久的将来,大盘的趋势很难被个体撼动,不要轻易相信任何以大盘走势的预测;

3、价值投资的能力;随着股市扩容潮的即将到来,我国股市将会出现更多的优质股票,回归价值投资,以持有上市公司的所有权,获得增长红利的机会也会越来越多。

本人是一个价值投资者,无法为大家提供技术流的回答,希望我的回答能够为大家提供帮助,谢谢!


壹董金融


新证券的实施对于资本市场长期发展重大,注册制的发行,增加了股票供给的同时,也提高了违法的成本。但也对股市投资者选择的余地增加了难度,完善退市制度,改变市场的活力,那些不符合现在的经济发展的企业,就要被淘汰。投资者现在要改变投资的策略,那些基本面差的,盈利能力不足的,炒概念,不作为的,出现违法的公司,一定要远离。未来的市场,更看重的是业绩,长期能股东(小股东)带来投资回报的,比如公司分红等。几年前,对于我来说,注册制猛于虎,一听到这三个字,一首“凉凉”。很是害怕,注册制来了,我一个小小的投资者该如何生存。尽管现在不会在害怕了,但a股也可能如成熟的资本市场一样,驱逐散户。只投资那些绩优分红业绩股票,做他们的股东。好公司有如下特征,垄断,老字号,龙头企业,财务指标好,高毛利率,净资产收益率高,等等。未来的投资者还有个好的选择,买那些低价格低溢价评级高的可转债。尽管外面如雪,但春天一定会来临。



涛哥投资之路


注册制真的来了吗?牛市真的来了吗?

首先注册制不可能在各个板块全部实施,优先实施注册制的是公司债的发行,而当前债券市场更加趋于理性,信用评级高的债券依然受到各路资金追捧,民营企业公司债券整体上依然发行总成本高企且发行困难,且中介机构从承销、投资、评级等机构责任增大;千石道人认为:注册制的实施对债券市场整体影响不大,但可以提高发行效率。

其次创业板试点注册制,科创板完善发审标准,根据国办发《关于贯彻实施修订后的证券法有关工作的通知》,分步实施股票公开发行注册制改革:完善科创板相关规则,提高注册审核透明度,优化程序;完善深交所科创板注册制的整体方案;后续各板块各改革会陆续推出,但时间跨度之上在三到五年以上。

最后A股牛市真的来了吗?千石道人认为:一是受新冠病毒的国内及全球影响,产能恢复、市场恢复、信心恢复尚需时日;二是国家整体三去一降一补的政策还在实施,金融去杠杆的负面影响还没有完全显现(或者真正的调控目标还没有达成:地方政府平台、过剩产能央企、地方国企降杠杆、降负债效果不明显;反而明应企业从18年开始爆雷不断);三是上市公司在严监管的大环境下,实际控制人过去各种“神”操作陆续暴漏,风险还在不断释放中;四是真正的专心主业、踏实经营、不断提升自己市场竞争力的上市公司还没大量出现(核心指标是上市公司的利润率和总利润规模,以及分红情况);四是投资者(特别是个人投资者)信心需要从2015年股灾的阴霾中恢复,尚需时日。因此,千石道人认为现在轻言牛士尚早,需要静心等待。


千石道人


新的《证券法》实施注册制,小散一定要改变以往的疯狂投机的行为,要更加注重企业基本面坚定做价值投资才能有所成,只有这样才不会被疯狂的IPO吓倒,只要买的是低估成长股,短期的回调不会影响企业未来的价值。是金子总会发光,是垃圾终会遭殃。

新修改的证券法历时四年终于获得通过,真正通过后竟然甩出一幅王炸——发审委取消,注册制实行。将于2020年3月1日正式实施。看到这个消息对小散的影响有以下几点;

1.打新收益变少,开始告别无脑打新普赚时代。

发审制改为注册制后,一方面新股供应很可能大增,比目前的“高速”发审更快;另一方面质量将更加良莠不齐,且没有发审委稍微“鉴别”、拦这么一下,后续的市场打新生态恐怕会更恶劣。

数量的提升伴随质量的下降,新股频繁破发,恐怕真的快了。往后打新,真的要挑着打了。

2.价值投资依然有市场,甚至会更有市场。

这几年,价值投资算是潮流。从2016年的“漂亮50”,到2019年的“核心资产”,价值投资的典范一路扶摇直上。

炒作的名称换了,但股依然是那些。并不是说这种价值股就会一直好下去。曾经美股市场也出现过“漂亮50”,但后来其中也不乏个股陨落。并不是说贴一个“价值”标签,就质保万万年,同样需要甄别。

面对可能潮涌而至的新股,我们其实只需要知道,好公司总共就那么多。上市更多的烂公司,只能凸显好公司的“价值”而已。

上市公司的增多,只是说明市场足够壮大而已。对真正赢利性强,质量好的公司来讲,不见得是坏事。

有对比,才有伤害嘛。香港实行注册制多年,其中千股遍地,僵尸股无数,但真正好公司,估值并不低。

所以说,手里持有业绩好,或股息高且稳定,质地不错的公司,其实是不用过多恐惧的。

3.题材、概念的炒作逻辑可能要变了。

A股市场一有热门概念就鸡飞狗跳、全面起舞,其中概念不纯的,多是收割几波就玩完。只有真正的足金概念股,才能以高股价最后迎来业绩兑现,但此时,也基本是股价峰值了。

港股的逻辑是有概念、有题材,股价依然不会飞。要等到利好真正兑现,足金概念股迎来业绩兑现,股价才会开始爆发。

对于炒作来说,A股是一个更加乐观,更具流动性,更有炒作空间的市场。港股则是一个悲观而务实的市场。

上述是目前对A股和港股市场区别的一些理解。它们有这些迥异,主要原因在于注册制使港股股票多。目前港股市场共有2000只股票交易,这个弹丸之地,很多拥有两三间铺面的经营主体都可以上市圈钱——所以市场把它变成了千股、僵尸股。

足够多的交易标的,又无限稀释了市场资金,进化出了这样的市场生态。对于这种趋势,咱们散户要做的是尽量远离这种炒作型的题材。A股原来的炒法,大概率会越来越难混。另一方面,这其中最受伤的应该是“ST”壳概念了,都注册制了,壳的价值尽管已经跌了了很多,但大概率还要继续跌下去。

4.转债打新依然有戏,制度革新的牛市,或许存在。

转债打新依然可以做,但后续依然需要甄别。2007年的牛市来自股权分置改革,至于本次注册制改革能否变相刺激“价值”股的稀缺性,刺激股价上涨,说不定。只能边走边看了。


洋仔谈商业


今年3月1日起,新《证券法》开始正式实施。作为中国资本市场的根本法,新证券法的修订从2015年4月正式启动,一共经历了4次审议,历时长达4年半左右,可谓是千呼万唤始出来。这次修订最大的亮点就是全面推行注册制,同时为了配套注册制的实施,大幅降低了企业上市的门槛,不再强调企业的盈利能力。这样一来,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能够在A股上市。

注册制带来了什么

在核准制的时代,企业上市需要满足连续3年盈利的条件。就是这项要求,将小米、美团等新兴互联网企业,挡在了A股的大门外。随着注册制的实施,企业盈利要求被取消,取而代之的是连续经营能力。这样做其实是为了更方便一些新兴互联网企业和科技创新型企业的上市。虽然它们暂时没有盈利,依然可以享受到资本市场的红利,对于企业和投资者而言,是一种双赢。同时我们更要期待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们的市场能培育出像苹果、微软那样伟大的企业。

如何保护投资者

许多人不禁要问,上市条件放这么宽,那不是什么样的公司都可以来上市了?其实,在降低门槛的同时,这次新证券法也大幅提高了违法成本,加大了对市场参与主体的处罚力度。你可以来上市,但是必须遵守规则,你要是敢违法,就罚得你倾家荡产。通过优胜劣汰,促进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同时也保护了投资者。

如何投资

投资本来就是一门学问,在现在的市场上,有平安、茅台、格力这样优秀的企业,给投资者带来了丰厚的回报,也有面临退市的乐视网,暴风影音,让投资者损失惨重。投资者买入一支股票,就相当于买进了这家公司,你所要做的就是选择一家优秀的公司,然后陪伴它一起成长。如果只想着炒作热点,追涨杀跌,必然难以长久的在市场中生存。注册制来了,它给你带来了更多选择的机会,在这样一个去散户化的时代,希望每一位投资者都能够拥抱价值,远离炒作。


学会止损2020


新的《证券法》实施注册制,更多企业上市,小散如何选择企业投资?注册制改革预示未来是一个去散户化的残酷过程,尽管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散户为股市提供了大量的资金支持,也没有得到应该有的回报,而是亏损累累,但去散户化这一过程不可阻挡,剩余的散户如何投资,我个人觉得需要改变追逐炒作概念的习俗,冷静下来,选择具有业绩增长的个股,通过长期持有获得盈利。

注册制代表着存量公司会快速增加,但也预示着上市公司质量良莠不分,其中会有很多公司业绩不佳,因为IPO环节就降低了上市财务标准,允许未能盈利和业绩下滑的公司上市,IPO条件就已经改了,从持续盈利到可持续经营,

这就需要投资者,认真的研读财报和券商的研报,寻找未来可持续增长的公司,可以从现金流、毛利率、应收债款等方面着手,毛利率和现金流越高越好,营收债款越少越好,那些依靠赊账激进销售的公司,未来搞不好就是业绩黑天鹅。

存量公司多了,可市场资金未必就会丰富增加很多,资金只能选择优秀个股参与,很多基本面乏善可陈的个股,很有可能机会被资金抛弃,成为僵尸股,现在市场依然很乱,一些概念股股价炒翻了天,但未来这种局面会逐渐减少,不可能永远持续。

炒概念,散户炒不过游资庄家,如果散户赚了钱,那么游资庄家岂不是亏了钱,这是不可能的,A股一直不缺少炒作,有几个散户赚了钱呢。

未来是价值投资的时代,但价值投资不是简单持有所谓好股,也就是以市盈率论英雄,而是以成长性论英雄,持有业绩很好的科技股也是价值投资,持有市盈率很低的银行股未必就是价值投资。


杜坤维


2020年3月,新修订的《证券法》正式实施,其主要修订的内容就是实施注册制。之前实行核准制,上市公司需要证监会的核准,门槛比较高。而注册制是国际通用的IPO制度,因此,在新的制度下,一定会有更多的企业上市。目前的上市公司数量已经超过3500家,未来超过10000家也是有可能的。如此众多的公司,普通的中小投资者,如何选择企业投资,对是否能够盈利非常重要。根据笔者的实战经验,建议如下。

第一、如果投资者完全没有能力分析企业和行业基本面,则建议投资者避免买入个股,可以直接投资指数基金,建议上证50EFT,沪深300ETF指数基金。买入这样的指数基金,相当于买入一篮子优质公司的股票。

第二、如果投资者经过学习,有能力分析企业和行业基本面的,则建议:

1、选择行业龙头企业。龙头企业,往往是各行业中的知名企业,其产品和服务都为大众所熟悉,投资者本人甚至都有着良好的体验。这样的企业,大概率在今后较长时间的经营中,还会继续保持行业领先地位。

2、选择净资产收益率高的企业。净资产收益率ROE,是衡量一个企业获利的能力。超级优质企业的长期ROE可以达到30%以上,这样的企业凤毛麟角。笔者建议中小投资者选择长期5-10年ROE达到15%-20%的上市企业。

3、选择经营现金流净额为正的企业。现金流需要真正有现金流入企业才能计入账目,所以不容易作假。现金流中最重要的经营现金流,这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如果经营现金流净额长期大于净利润的上市公司,取得的利润大概率是真金白银。

4、选择具有持续高分红的企业。一家企业如果长期多年能够较大比例的分红,说明这是一家能持续产生大量的现金的现金牛公司,是一家经营良好的良心企业。目前,银行的定期一年存款利率大概只有2%多一些,而不少上市公司的分红股息率达到3-5%。买入长期高股息率的上市公司股票,可以得到持续的现金分红。买入这样的公司比较放心。

最后一点,可能从公司财报中找不到,但笔者认为非常重要。投资者一定要选择拥有良好品德和口碑管理层的企业。通常来说,一个企业好不好,企业的高管和管理层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不少暴雷的上市公司,就是其控股股东或管理层出现了重大失误甚至是违法行为,让投资者遭受重大损失。普通投资者虽无法直接接触企业管理层,但是完全可以从日常公开信息中和各类新闻中,了解企业管理层和主要领导人的口碑。真正有责任心的企业家,是非常在意自己的形象和行为的。如果市场上对企业主要负责人经常有一些负面或有争议的的消息,即使如果无法验证,也要忍住不购入,宁可错过,不可买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