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如何理解王阳明的格物致知和知行合一?

九州历史杂谈


路过随缘,我来试试,随缘作答🙏

所谓格物致知、知行合一,都是阳明先生作为一个开悟者给我们后人指出的一条觉悟之路,启发后人革除物欲、回归本心、顺其自然、为所当为,建立在这一切之上的,是不作意、是去意识心、分别心、执著心。阳明先生所说经典名言都是指月之手指。要见月亮,靠自悟~才能明心见性,通达无我。

对古圣先贤最好的怀念和恭敬,就是悟道~悟入圣贤的知见。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不是口号,这是体悟!🙏


顺其自然杜科斌


一 格物致知:

  格,推究;致,求得。穷究事物原理,从而获得知识。

出自《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

  

    为善去恶是格物

理学家认为的“格物”,就是分析现实事物,要认识天理,就要不停的分析现实事物。后来,王明阳苦思7天7夜,一无所获。于是就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格物”不是分析事物,而是社会实践,这里的“致知”也不是认识天理,而是践行天理。

知道了这重关系,就好理解“为善去恶是格物”这句话了。人在社会生活中,要多参与社会实践,在纷繁复杂的具体事务中锻造自己的心理素质,做到动静皆定,以此沉着冷静,正确应对,才能进入“不动心”境界。

  

  二 知行合一

  

人的认识和行为要一致,不可口是心非。观察事物要细致入微,用心揣摩,从而在该事物中得出道理和知识,穷究事物原理,从而获得知识。

知行合一,是指客体顺应主体,知是指良知,行是指人的实践,知与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来吞并行,认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来吞并知,认为行便是知。这是由明朝思想家王守仁提出来的。

致良知,知行合一,是阳明文化的核心。先有致良知,而后有知行合一。

王阳明“知行合一”论的内涵有三个要点:

第一,知行只是一个工夫,不能割裂。而所谓“工夫”,就是认知与实践的过程。

第二,知行关系是相互依存的:知是行的出发点,是指导行的,而真正的知不但能行,而且是已在行了;行是知的归宿,是实现知的,而真切笃实的行已自有明觉精察的知在起作用了。

第三,知行工夫中“行”的根本目的,是要彻底克服那不善的念”而达于至善,这实质上是个道德修养与实践的过程。

显然,王阳明所谓的“知”即“吾心良知之天理”,其所谓“行”即“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的道德实践。可以说,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论在本质上是集道德、伦理、政治于一体的道德人文哲学。

  

  

  王阳明的心学博大精深,因其内涵的深刻与普适而备受推崇。尤其是4句28字的“心学四决”,悟透后就能参透人生,无论是为人处世上,还是看待事物上,都会提升一重境界。继而也能达到“知行合一”“格物致知”的至上人生修为。

明·王阳明·心学四决

无善无恶心之体,

  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

  为善去恶是格物。

 

 





菜根谭智慧


本回答只说明王阳明的格物致知、知行合一。


王阳明:“格物如格君之格,是正其不正以归於正。格物是止至善之功,既知至善,即知格物矣。”

格字有校正的意思,物可以指财富能量,身外之物。格物就是说需要摆正外在一切与自身的关系,自然达到致知的结果。他的意思类似诸葛亮的“非淡泊无以明志。”知行合一的基石就是致良知,只有有了良知才可能获得知行合一。任何偏私在是没办法达到知行合一的,偏私的文化传达出来是自私,自利的,毫无能量可言。

格物致知的结果是有一颗赤子之心,个人获得最强大的善良的力量。


格物致知只是知行合一的前置修炼,知行合一才是一个无限循环的能量释放的过程。

验证自己是否已经格物致知,可以看自己是不是充满慈悲心,注意不是同情心。据现代科学说明,和尚和普通人在看到别人遭受磨难时,大脑的活跃区域是不一样的,慈悲心是高贵的,单纯的想帮助。同情是可怜,是怜悯,是低级情绪。也可以看看自己是不是充满 爱心,利他心,稻盛和夫,就是充满利他心的人,为日航免费做贡献,做日本第二电信打破行业垄断和减低国民高昂的通信费用。

格物致知后的心,是极纯粹的,也是高度一致的。

为什么先要说明格物致知,是因为人有天生自我感觉良好的心理,会让你觉得知行合一不过尔尔,膨胀谁都会。认知到自己当前的状态是极重要和有意义的。在你身边人表现痛苦的时候,你是毫不犹豫伸出援手还是摇头冷漠走过?亲人除外。


知行合一

知指的是觉知,智慧。行是实践,践行。说明知与行的关系应是一体的,知使行更有力量,行不断用来完善知,行也有其道,比如说你有个思想蛮好,想告诉他人,那么如何让人接受或者形成讨论就是行,行是与他人的链接的过程,充满能量和影响。

知行是一个循环的智慧增长过程,也是能量释放的过程,是一个无限的游戏,也是生命意义的追寻。需要我们一辈子保持觉知,学习,内观,践行才能达到的。

谢谢您的阅读,欢迎修正评论转发关注!


大乐国


格物致知不是由王阳明首次提出,《礼记·大学》记载: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

格物致知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乃儒家专门研究事物道理的一个理论,已失佚,源于《礼记‧大学》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论述的“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此段。但《大学》文中只有此段提及“格物致知”,却未在其后作出任何解释,也未有任何先秦古籍使用过“格物”与“致知”这两个词汇而可供参照意涵,遂使“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成为儒学思想的难解之谜。

东汉郑玄最早为“格物致知”作出注解,而自从宋儒将《大学》由《礼记》独立出来成为《四书》的一部后,“格物致知”的意义也就逐渐成为后世儒者争论不休的热点议题。自宋朝以后,社会上关于“格物致知”的流行诠释是根据朱熹学说的部份观点,认为“格物致知”就是研究事物而获得知识、道理。

一开始,王阳明当然也是相信朱熹理论的。因为王阳明想要成为圣贤,所以他决定按照朱熹的“格物致知”理论去试一试。于是他和一个好朋友钱德洪约定,要去格亭前的竹子。没想到王阳明对着竹子苦思冥想七日七夜,什么都没格出来,大病一场。这个故事被称为“亭前格竹”。

后来,王阳明因为上奏疏触怒了大太监刘瑾,被贬到了贵州龙场驿,但是王阳明在这里却很乐观,他每天思考如果圣人处在自己的位置上会怎么做。终于有一天夜里,他在半睡半醒之间想通了:“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这就是“龙场悟道”。

那么王阳明说的“格物致知”是什么意思呢?首先我们看这个“知”,朱熹认为知就是对理的认知,王阳明则认为知是良知。什么是“良知”呢?王阳明说,我们每个人都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知善知恶,知是非,知廉耻。我们要把自己的良知扩充到极致,让自己的内心一片光明,这就是“致知”,而“致知”的方法就是“格物”。朱熹说的物,指外界事物,所以他的格物就是研究客观事物的规律。而王阳明说的物,则是我们心中的物。所以王阳明说的“格物”,指按照良知去做事情,用良知去端正(格)所有的事情(物),让你遇到的每一件事都符合自己的良知。

知行合一是由王阳明首次提出的。即谓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在现实中运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这是中国古代哲学中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命题,主要是关于道德修养、道德实践方面的。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不仅要认识(“知”),尤其应当实践(“行”),只有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致良知,知行合一,是阳明文化的核心。

知行合一”思想包括以下两层意思。

1、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王守仁认为知行是一回事,不能分为“两截”。“知行原是两个字,说一个工夫”。从道德教育上看,王守仁极力反对道德教育上的知行脱节及“知而不行”,突出地把一切道德归之于个体的自觉行动,这是有积极意义的。因为从道德教育上看,道德意识离不开道德行为,道德行为也离不开道德意识。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不能算真知。道德认识和道德意识必然表现为道德行为,如果不去行动,不能算是真知。王守仁认为:良知,无不行,而自觉的行,也就是知。这无疑是有其深刻之处的。

2、以知为行,知决定行。王守仁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意思是说,道德是人行为的指导思想,按照道德的要求去行动是达到"良知"的工夫。在道德指导下产生的意念活动是行为的开始,符合道德规范要求的行为是 “良知”的完成。




书荒拯救者


明代心学大师王阳明,一位千古未有直追孔孟的大圣贤,是华夏文明当中唯一做到“立功,立德,立言”的大儒。

王阳明的主要观点是两个“格物致知”和“知行合一”。

正心诚意,格物致知

要了解格物致知,必须从王阳明的一段格物的经历说起。早些年王阳明是十分推崇朱熹理学的格物理念,而且奉为圭臬。出于对朱熹理学的崇拜和迷恋,王阳明与自己的好友崔学士相约自家后院的竹园一起格竹子,企图从竹子身上获知生命的真理。两人搬着板凳往竹子面前一坐,不吃不喝三天后,崔学士没能抗住昏厥过去,被仆人抬到内室治疗。王阳明属于身体好的,面对竹子坚持格了七天才因身体吃不消而放弃。王阳明也因此大病一场。养病之中,王阳明前思后想,如果按照朱熹这样搞学问,迟早会搞出人命,渐渐地他给朱熹理学打上一个又一个问号。

王阳明认为,朱熹理学的治学途径缺陷太大。格物怎么可能把世界万事万物都格尽呢?

物生于心,格物即是格心。物是死的,道理是活的。死物怎么可能长在活物之上,万事万物之中的理,只能是出自于人的本心。

心是人之主宰,追求道理、修身治学就应该在心上下功夫,不断地拂拭发明本心,让自己的内心时刻保持清静寡欲,那么看待事物自然就会明朗。

比如辅佐君主,侍奉父母。王阳明认为,君臣、父母、夫妇、兄弟、朋友五常之中,包含着大量的繁文缛节,这些礼仪规制都是外在表现,流于形式。一个人在生活中,践行五常的时候,首先应该保持一个“诚“,这个”诚“可以简单地理解为”诚心“,唯有以”诚心“为基础,学习实践五常的礼仪规制才会做到如行云流水,不做作,才是真正做到”形成于内,发乎于外“。

平时侍奉父母,不是说给父母好吃的、好穿的、好玩的,而是要做到儒家所说的”温凊定省“,也就是说夏天来了,体感炎热,自然先想到让父母过的凉快一些;冬天来了,体感寒冷,自然就会想到让父母过的温暖一些;平时起居要让父母晚上睡的踏实,白天过的安定。要把”温凊定省“变成生活习以为常的事情,而不是形式上对父母外在的”行孝“。

知是行之始,行乃知之成

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实在是太伟大,这属于阳明心学的独门绝技,也是为什么阳明心学备受后世之人无限推崇的原因所在。


中国自春秋战国时代到明朝200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知识分子是一个专门治学修身,与社会实践完全脱离的过程,知识分子甚至以社会实践为耻辱。所以,秀才不知耕,文臣不知兵的怪象。

特别是到明朝朱熹理学盛行的时代,很多知识分子已经完全脱离实际,掉入书本的窠臼,每天都是夸夸其谈、坐而论道,讨论一些不切实际的学问。王阳明认为这种做学问的方式极其危险。本身封建王朝的大政方针都是出自于士大夫阶层,如果士大夫阶层研究学问的方向是实际相悖,那么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王阳明看到这种现象大胆地提出”知行合一“,就等于王阳阳心学与当时绝大部门知识分子对立起来。

现在看来,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是正确的,对于一件事物只”知“而不去具体的实践是假知,只去闷头苦干而不去研究内在的逻辑关系是瞎行。

“知行合一”作为心学最重要的学说论点,彻底打破一个僵化千年的治学局面,有着拨开云雾见天日的贡献。

王阳明,如此一位伟大的儒学大师应当值得咱们后人去好好拜读研究一下阳明心学。“格物致知”“知行合一”都提现了唯物辩证的思想,不愧为划时代的思想家。


说否说否




格物致知不是王阳明提出来的,

读一下大学。

大学里全有,

大学本经讲,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

后记十章是曾子述之,门人记之,是解释本经的,也就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齐家治国平天下的。


孤鸾回响


王阳明提出这两个观点,主要是针对当时朱熹的学说,当然也是对其学说的完整补充。其核心在于一个“念”字!即人的念头,与佛家相关观点一致!


格物致知就是认识认清事物本质,不要执迷于象。知行合一主要是说领悟学习与身体力行的实践要同步进行,不是朱熹说的知先行后,因为人的念头是世界是最快的事物,善恶一念间,要达至善之境,就要知行合一,不给自己任何恶念相生的机会。

我不太喜欢把一个事物描述的那么复杂,但也因此言不达意,请各位老师补充!


神经有问题


格物致知,对这个词的理解,朱熹和王阳明,有着很大的分歧。而这种分歧的背后,是王阳明、朱熹对成圣之路的方法论的分歧。王阳明和朱熹,隔着342年。不同时代的儒家,或不同的思想大家,他们之间的理解也是不同的。这种不同,是朱熹和王阳明之间的分歧所在,并集中体现在对“格物致知”的理解分歧上。

格物致知的来源?格物致知,这个词来自《大学》中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八个词,被统称为八目,纲举则目张,它们是《大学》的八个重要的词眼、条目。《大学》中的八目,基本概括了儒家的三观,并给出了成为“圣人”的方法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说的是对自身道德的存养,齐家、治国、平天下,超乎了个体,将个人道德外延,进入到家庭、国家、天下等更大的维度上。从个体到世界,从个人道德至天下大德,一步步地递进,儒家思想藏不住政治的野心。

格物致知是什么意思呢?通常,我们是这么看的:格物,就是对事物进行研究探索;而致知,就是得到一种知识,甚至一种智慧。如果这么看的话,我们观察一棵小树的生长,然后知道了小树生长规律的知识,就完成一次格物致知了。

在朱熹、王阳明之前,另一位重要的理学家是北宋的程颐。程颐认为,“知者吾之所固有”,而“致知在格物”。意思是,人本来内心是有“知”的,但要致知,非通过格物不可;格物就是“穷理”,大概是说探索一切事物的“理”直到尽头。穷了理,自然就“致知”了。朱熹、王阳明都深受程颐的影响,他们继承了知是人所固有的观点。但对于何为格物、何为致知,却有着很大的分歧。

朱熹怎么看格物致知?朱熹认为道理散在事物上,人做不到一理通便万理皆通,故需要今日格一物、明日格一物,格尽天下万物,大道才能贯通。但,朱熹“只有穷理后知才能尽道才能明”的观点其实是有违儒家之道、孔孟之训的。儒家正统观点是良知天赋。孔夫子虽然很少言天道和性,但他的言行是绝对支持后来的孟子的良知天赋说的。孔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孔子坦陈他并非生而知之者。可为何一问便知,并非他事先花了很多精力储备了无数知识和技能,而是因为他有“一以贯之”的道,即良知。故,入太庙,每事问。孔夫子有一颗尊崇周公的诚心,所以,遇到祭祀周公这类事情,他会主动去学习祭祀周公的礼仪。农夫问他事情,因为他有良知,能就着事物的本末,逐步启发农夫,自己便也逐渐明白了事理。

王阳明怎么看格物致知?王阳明训“格物致知”为致良知,而格物是致良知的工夫。这是双方最大的分歧。王阳明认为“致良知”是学问大头脑,是圣人教人第一义(关于“致良知”,另有博文详解,这里不再赘述)。“格物致知”在朱熹那里是对天理(包括事物之理乃至知识)的追求,尽管这也是一种行动,但本质上还是求知。更何况格尽天下事物绝无可能(如同最外圈的圆由无数个点组成),故朱熹转而让天下学子一心攻读圣贤书。他以为千百年来成圣之人必定已格尽天下万事万物,所以读圣贤经典是学子可行的捷径,以至于“格物”在朱熹那里几乎等同于“读圣贤书”了。尽管朱熹也强调“无有知而不能行者”,但毕竟求知的工夫花得太多,致力于行动的时间就会减少。事实上,良知天赋,无需花太多的时间去求知(天理、良知)。朱熹如此解释“格物致知”,是在大方向上出了偏差。王阳明的“致良知”思想一改朱熹的“通过学习获得理(道、知)”的路径,强调人在推广扩充本然之良知时,通过格(正)物(事)的工夫来获得必要的学问,意即良知涵摄了知识。这是对孔孟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他们对何为真正的学习有相同的看法。

朱熹和王阳明格物致知如何比对?简单来说,南宋理学家朱熹认为,成圣之道就要向人心外探索“理”,不断做加法;而明代心学家王阳明认为,心本来就有完备的“理”了,不要向外求索,而要向内求,做减法,不断地发现和去除不良的欲望,存样原本优良的品性,那就对了。朱熹的格物穷理,是一种非常艰难的被动的学习,因为天下永远有格不完的事物。按朱熹的路子,天下学子终生都在求道的路上,像个苦行僧,却未能见道或感觉尚未圆满得道,故大多知而不行。而“致良知”是推广、扩充人固有的良知于万事万物,将事物处理得合乎良知(天理),更具有主观能动性和可操作性。沿着王阳明的路子,有治病救人的良知,便去学点医术;有保家卫国的良知,便去学点军事;有教书育人的良知,便去做点学问。这是何等亲切简易的成才之路,每一个有良知的人都能感觉到自己的社会价值和个人成就。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王阳明比朱子高明的地方是,他认为无需穷尽天下事物。他认为,万物一体,人各在自己擅长的领域致良知,便是和谐社会。并且,沿着朱子路子的人,很容易陷入多识却无真知的地步。今日格一物知一理,会以为给父母洗脚就是孝顺,明日格一物知一理,会以为亲切抚摸孩子的头就是表达喜爱。殊不知日本有位大孝子表达自己的孝心是让年迈的母亲俯身为他洗脚,因为让母亲体会到“为人母”的温暖感觉对老人来说是一种无限欣慰;殊不知在泰国抚触孩子的头是大不敬。而按照孔子和王阳明的路子,是不存在这种尴尬的。孝心,友爱之心,人与生俱来,但同时也清楚,时境不同,需要做正确的表达才行。有良知的人,自然会思考、会观察、会发问、会学习、会行动。这种学习,是因良知的推广和扩充的需要而做的主动的快乐的学习。论语开篇的第一句是“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王阳明的理解最为准确。当我们每天因致良知而学到了些具体实践知识,并努力的不断践行时,比如天天尽孝悌、与人为善,就会感到很快乐。确实,家庭和睦,社会安定,岂能不悦?

王阳明和朱熹,隔着342年。而这场对儒家经典典籍的跨时空学术之争,到今天还没有最终的答案,人们至今对格物致知的意思依然没有明确,或者说,也无需明确。但是在今天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里,我更喜欢王阳明的观点。我们被与我们无关的信息刷屏,每天花五六个小时(甚至更多)的时间,茫然而焦虑地盘手机,试图通过信息的扩充来获得无用的安慰。虚拟的体验,不断侵蚀真实的感知,这种情况只会越来越糟。所以,这个时代更需要一个王阳明来提醒我们,人的内心本来是完善的,当我们拨开那些多余的遮蔽和纷扰,大胆地去伪存真,就能获得更有质量的生活乃至生命。这或许也是我们这个时代需要的格物致知吧。


丝路娇子


格物,根据现代心学定义,指让我心在通晓事理基础上体现民心(民众的善恶判断),以民心为我心。

致知,指致良知,知善知恶(作出符合民众利益的善恶判断)。

知行合一,指自觉在良知引导下为善去恶。

(在通晓事理的基础上)体现民心是格物,

(在体现民心的前提下)知善知恶是致知,

(在体现民心的前提下)知行合一是诚正(慎独),

(在体现民心的前提下)行善去恶是修行。


情未了158507209


格物致知和心学的知行合一是儒家两个派系。好比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争论。

格物致知代表人物是朱熹。心学代表人物是陆九渊、王阳明。

王阳明有一句话,“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

老子在《道德经》中指出五色令人目明,不知被谁改成五色令人目盲。

“万物因观测而存在”就是这么荒唐的理论。现在居然实验成功。

而著名的双缝干涉实验,一个电子和人玩起了戏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