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康熙王朝》玄烨是怎么得天花的?

北斗七星甲壳虫


你好,很高兴能回答这个问题,我是努力的就是最好的。

在电视剧《康熙王朝》中,玄烨得了天花确实是被董鄂妃传染的。

认真看过《康熙王朝》的朋友应该都会留意到一个细节,在孝庄太后知道顺治帝派人把玄烨送回董鄂妃的宫中之后,孝庄太后就亲自去董鄂妃宫中要人。

精明的太后娘娘发现了董鄂妃的不对劲,就扯开领子看了一下,果然发现这个时候的董鄂妃已经染上了天花。而此时董鄂妃的表情也是充满的害怕,这说明她是知道自己得了什么病的,却还在这个时候对顺治帝说:“想要一个自己的孩子。”

爱妃心切的顺治帝想都没想就答应了。

在一次阿哥学问考察之时,玄烨表现优异,很的顺治帝的喜爱。就趁着玄烨睡着的时候派人把他送到了董鄂妃的宫中。

以前看这段的时候,只觉得天妒红颜,董鄂妃年纪轻轻就离开了人世,为她伤心不已。

如今看来,只觉得背脊发寒,一个知道自己药石无医的病人,把一个无辜的孩子要回自己的宫中,让他感染上天花,这是要让这个小孩子为自己陪葬的节奏啊!要不怎么满足董鄂妃“有孩子”的愿望?

小时候的玄烨真是可怜,董鄂妃就不说了,自己的亲爹在明知他的爱妃身染绝症的时候还把自己送到她的宫中,也是没有把玄烨这条小命当回事。

还好玄烨有一个疼爱自己的奶奶,要不早就去被阎王收走了。

孝庄太后在知道自己的小孙子得了天花之后 ,就派人就请太医,结果太医都被皇上留在了董鄂妃 的宫中,无人关心小玄烨得死活。最后还是苏麻喇姑从民间早来了芨芨草才救了玄烨的命。


努力的就是最好的


下面我们针对《康熙王朝》玄烨是怎么得的天花,我们来进行推测。


在康熙王朝开头的前几集里面有这几处戏能帮我们找到答案。


第一处:

就是顺治去看董鄂妃的时候,董鄂妃病重了,其实是得了天花,当时太医们对这个病并不了解,当时董鄂妃向顺治皇帝说到了原因之一。

董鄂妃:“嫔妾想要个孩子。”

顺治知道董鄂妃病重并没能够给他生下皇子皇女,并没怪罪她,但是董鄂妃下面所说的就是玄烨的天花只要原因。

董鄂妃:“说嫔妾如若有黄子为继,嫔妾这病就会不药而愈。”

从这里看到了顺治准备是把三阿哥玄烨过继给了董鄂妃,让玄烨住在董鄂妃宫中,我们都知道天花是传染性很强的病。


如果这一块不够明显说服大家后面还有另一处。


第二处:

就是在文华殿廷试的时候,顺治帝让累了的玄烨在龙椅上休息,并让人抬往承乾宫董鄂妃的宫里面。这个时候应该是上午的时候,不过这里有点小问题,后面我给大家说一下,严格来说是不太现实的。


第三处:

就是玄烨被抬到了董鄂妃的宫里面,这时候我们看见董鄂妃跟玄烨有接触,还有就是玄烨也就七八岁,小孩子免疫力低下,再加上劳累,玄烨被感染天花的可能性就非常大,因为天花是通过唾液传播和直接接触传播的。但是,我刚说了有个不合理的小问题,就是就是时间太短,到了下午就半天的时间玄烨脸上就长出了痘疹,这有点不合理,因为天花病毒虽说有潜伏期,单最快脸上起痘疹也要2~3天的。


以上三个地方是我列举出的《康熙王朝》中玄烨被感染天花的原因,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易哥本尊


《康熙王朝》是最爱的电视剧之一,已经刷了好几遍了,今天一起来分离里面的细节。康熙的父皇顺治是清朝进关后第一位皇帝在位一十八年,最终下落一直都是迷,野史传闻是出家了而康熙王朝中也选择了这一结果。顺治最宠爱的妃子董鄂妃没有孩子,顺治将三阿哥玄烨过继给她,结果玄烨被董鄂妃传染天花一切的故事也就开始了。

董鄂妃与玄烨同时感染天花,孝庄积极的给玄烨找大夫开药而顺治则在那边为董鄂妃念经治病。苏麻喇姑从宫外弄来了能治天花的芨芨草平时是给牛吃的饲料,玄烨喝了芨芨草熬得药之后明显好转,孝庄拍佟贵妃给董鄂妃送药。

佟贵妃在给董鄂妃送药之时着重跟顺治介绍说芨芨草平时是喂牛用的饲料而对玄烨喝药之后病情好转绝口不提,顺治听后大怒骂了佟贵妃,一旁的妖僧行森却是精明问了三阿哥玄烨的病情,结果佟贵妃也没有说实话。最后董鄂妃还是死了,而顺治的心也跟着死了选择出家。顺治本就是开国之君天下还不稳定,为了防止新皇帝再得天花而众多皇子中只有三阿哥玄烨得过天花还好了就被定位皇位继承人。(如果按照这个剧情当时佟贵妃送药是说了玄烨喝药已经好转,董鄂妃的病也治好了顺治不出家那皇位会不会传给康熙还不一定呢)

康熙继位

一场天花玄烨得了又好了,佟贵妃送药没说实话导致董鄂妃去世顺治看破红尘出家而去,康熙8岁继位拉开了千古一帝的序幕。


电影之迷


是的!看过《康熙王朝》的人都知道,顺治帝对董鄂妃可谓疼爱至极。要说这卾贵妃是谁,从孝庄太后口中我们可以大概得知她的身份——“黄花半老,樵夫改嫁”。从这八个字中不难看出,鄂贵妃地位地下,既不是满八旗,又不是像孝庄太后一样的蒙八旗,也不用说什么汉八旗,总之地位地下,无权无势。而且她之前是有过一段姻缘的,而她的丈夫是个樵夫。出身低,除了受到皇帝的喜爱,在宫中根本没有什么靠山,这也就注定了她在宫中的悲剧。

卾贵妃的死我感觉是一种悲剧性的死亡,某种程度上有点谋杀的意味。她当时已是深患天花,再加上玄烨在她宫中病重,她一个女人已是不堪重负。玄烨在服用了苏麻带来的芨芨草,病情已经有所好转,本来这种芨芨草如果给她服用,她兴许还有活着的可能性,然而在孝庄和佟贵妃的共同施计下,加上顺治的无知,行森的见死不救,共同造成了她的死亡。我们可以通过下面的一段简单的对话来分析一下孝庄,佟贵妃,行森,顺治当时的态度和各自在这次谋杀中所扮演的角色。

首先孝庄出场,她要求佟贵妃亲自将芨芨草送到顺治手中,当佟贵妃不愿意的时候孝庄补充道"如果皇帝知道你有芨芨草救了玄烨但是没有救他的爱妃,那个时候不知道该有多恨你"。从这里我们可以分析一下孝庄要求佟贵妃送芨芨草的动机:第一:她不希望日后和皇帝因为芨芨草而关系不和。在宫中,太后和皇帝不仅仅是母子关系,他们的关系关系到整个朝廷整个国家的稳定。第二:孝庄和佟贵妃都是蒙古什么什么家族,表面上孝庄多次批评佟贵妃,但是因为血缘家族的厉害她还是更加乐意帮助眼前这个佟贵妃的,所以要求佟贵妃亲自将芨芨草送过去。但是孝庄是真的想救这位樵夫改嫁黄花半老的鄂贵妃吗?不然,孝庄是何等聪明之人,她早知道顺治爱美人不爱江山,对于她一个拥有很强抱负的强势女人,自然不愿意看到“勾引”顺治帝的女人继续留在宫中。 等到佟贵妃即将出门的时候她又补充了一句你就告诉皇帝说“芨芨草是专门给牛吃的,其他的什么都不要说了”这句话我感觉是极其狠毒的,知子莫如母也。她断定顺治听了这句话以后不会将芨芨草给鄂贵妃服用。这样既得到了铲除鄂贵妃的目的,又维护了自己的母子关系。事情果然如孝庄所料,皇帝听到给牛吃的以后愤怒的将药打翻。 本来在这个时候行森可以救鄂贵妃一命——“三阿哥可曾用过此药?”行森问道。在得到佟贵妃的肯定回答以后他意味深长的表情表明他已经知道这个芨芨草或许真的可以救眼前这个贵妃一命,但是行森一心想说服顺治出家,已经看出眼前躺在病床上的这个贵妃是顺治在尘世的唯一眷恋,自然不愿意出手相救。本来的他的建议是可以让顺治为鄂贵妃服药的,但是最后的一点希望也被他打破,鄂贵妃最终没有得到医治而身亡。一代佳人就此逝去,可悲,可叹。


天才睡大街


在剧中刚开始的几集中,当时大清帝国民间正流行天花。顺治帝深爱的董鄂妃也不幸染上了天花,但在患病前十天里,大家都认为是风寒,顺治帝也认为是伤寒。董鄂妃没有生育,仗着顺治对自己的宠爱,想要一个属于自己的孩子,于是顺治便想把玄烨过继给董鄂妃,在一次廷试之后,顺治让人直接把小玄烨抬到了董鄂妃的宫中,玄烨也因此染上了天花。那个时候,天花几乎等同于绝症,死亡率非常高,好在后来玄烨吃了苏麻喇姑从皇宫外面带的民间药方芨芨草,被救活了。



长沙方来电子商务


爱新觉罗•玄烨是满清入关后的第二位皇帝,和自己的皇帝爸爸一样,也是一位少年登基的儿皇帝。和老爸不同的是,这位少年没有继承家族的痴情血统,励精图治,成为一代圣君!

不过,伟人的童年大都注定不平安。这位少年英主也没能逃脱病痛的折磨,险些丧命。今天辰龙就和大家一起分析一下身在皇宫中的玄烨是如何染上天花的。

影视剧《康熙王朝》的开篇几集中,就为我们介绍了玄烨染病的可能来源。前几集就有董鄂妃患病多日御医开的药服用也未曾见好,弄的顺治帝也无心问政。宫中的流言蜚语是不可禁止的,董鄂妃的病情很快就传到孝庄太后的耳朵里,可无奈自己的皇帝儿子对这位董鄂妃宠爱有加,只能是任由其发展。

玄烨的聪明伶俐也很招皇太后喜欢,更是让心向空门的皇帝爸爸有了传位之意。爱屋及乌,顺治帝也想将玄烨过继给董鄂妃为子,以便将来封后。故然,玄烨与董鄂妃的日常接触是必不可少的。孩子的体质是不能与成年人相比的。日久,玄烨也病倒了,高热不退,昏迷不醒。这件事也惊动了皇太后,将玄烨接到自己的宫中治病。

接着,剧中的有一位角色登场,就是苏麻喇姑,在一个黑夜,孝庄太后救下了苏麻喇姑,将她带回宫中。苏麻喇姑见到在榻上昏迷的玄烨,走近查看一番,便说玄烨得的是天花。此语一出,让早就对董鄂妃的病情生疑的皇太后肯定了自己的想法。只是,经历过政治斗争的太后有怎会失言呢。

她先对苏麻喇姑进行阻吓,在苏麻喇姑说出自己全族都因天花丧命时,她才肯放松对苏麻的阻吓,并问苏麻是怎样活下来的,有大胆让苏麻喇姑为玄烨采药治病。也许是吉人天相,又或是命不该绝,玄烨的病被治好。而董鄂妃却撒手人寰,也导致顺治帝的心灰意冷,最终成为清朝之谜。

而经历天花的玄烨更有获得皇位优势,又加上资质之优,最终登基为帝。开创一代盛世。






辰龙有话说


这个结论还有待考证,其实"康熙王朝"中,玄烨被董鄂妃传染上天花,是根据剧情需要设定,是为之后做铺垫。只有这样才能有顺治帝的看破红尘,遁入空门。才能让辅政大臣们顺利登场,才能最大程度的表现出康熙帝后来的文治武功。

通过历史我们可以看到,整个清朝时期,天花这种恶性的传染病一直存在,死亡人数甚至都超过了战争。严重威胁着人的生命健康,清太祖努尔哈赤时期,满洲部分地区已经发生了大规模的天花,而到了皇太极时期,都城盛京被天花包围,死者不尽其数。天花病毒在东北寒冷地区,还不是特别的活跃,但当都城入关迁到北京以后,相对湿热的气候环境,更加剧了病毒的催生繁衍,高大的紫禁城城墙并没有阻挡病毒的侵扰,尽管当时已经认识到了隔离对于病毒传染的重要性,还采取了一系列的严格措施,宫廷中也有着医术最高的太医,结果却功效甚微,顺治帝的14位子女中,因为天花去世的就有9位,超过一半的死亡比例,不能不说是对满清政权巩固的严重威胁,随时有可能面临无以为继的局面。所以当时年幼的康熙皇帝根本无法独善其身,躲过这场灾难。但凭借其顽强的生命力,还是挺了过来。


春天的小小菠菜


首先我们先了解天花是什么病,天花病毒在历史上曾被称为“人类史上最大的种族屠杀”,我们从这句描述就能知道,天花是有多恐怖了。

天花病毒繁殖速度快,而且是通过空气传播,传播速度惊人。带病毒者在感染后1周内最具传染性,因其唾液中含有最大量的天花病毒。但是直到病人结疤剥离后,天花还是可能通过病人传染给他人。

天花病毒有不同的品种,对人类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感染。大多数的天花患者会痊愈,死亡情形常发生在发病后1或2周内,约有30%的死亡率。

据史料记载,最早有记录的天花发作是在古埃及。公元前1156年去世的埃及法老拉美西斯五世的木乃伊上就有被疑为是天花皮疹的迹象。

我们可以用数据来证实天花的可怕性,15世纪末,欧洲人踏上美洲大陆时,这里居住着2000-3000万原住民,约100年后,原住民人口剩下不到100万人。

据史料记载,欧洲殖民者曾把天花患者用过的毯子送给了印第安人。随后,瘟疫肆虐,由欧洲传来的腮腺炎、麻疹、霍乱、淋病和黄热病等病也接踵而至。

我们都知道古代皇帝选择继任者,是非常慎重的。中国古代嫡长子继承制延续了很久,但是满清入关后,顺治帝为什么会把皇位留给玄烨,就是后来的康熙皇帝。

首先受到之前满族继承制度的影响,在顺治帝之前,嫡长子继承制度并未成为祖宗规制。其次顺治帝之所以会选择玄烨,据说是因为他很小的时候,得过天花病,使得他占了优势。





东东影视剪辑


看过《康熙王朝》的人都知道,顺治帝对董鄂妃可谓疼爱至极。要说这卾贵妃是谁,从孝庄太后口中我们可以大概得知她的身份——“黄花半老,樵夫改嫁”。从这八个字中不难看出,鄂贵妃地位地下,既不是满八旗,又不是像孝庄太后一样的蒙八旗,也不用说什么汉八旗,总之地位地下,无权无势。而且她之前是有过一段姻缘的,而她的丈夫是个樵夫。出身低,除了受到皇帝的喜爱,在宫中根本没有什么靠山,这也就注定了她在宫中的悲剧。

卾贵妃的死我感觉是一种悲剧性的死亡,某种程度上有点谋杀的意味。她当时已是深患天花,再加上玄烨在她宫中病重,她一个女人已是不堪重负。玄烨在服用了苏麻带来的芨芨草,病情已经有所好转,本来这种芨芨草如果给她服用,她兴许还有活着的可能性,然而在孝庄和佟贵妃的共同施计下,加上顺治的无知,行森的见死不救,共同造成了她的死亡。我们可以通过下面的一段简单的对话来分析一下孝庄,佟贵妃,行森,顺治当时的态度和各自在这次谋杀中所扮演的角色。

首先孝庄出场,她要求佟贵妃亲自将芨芨草送到顺治手中,当佟贵妃不愿意的时候孝庄补充道"如果皇帝知道你有芨芨草救了玄烨但是没有救他的爱妃,那个时候不知道该有多恨你"。从这里我们可以分析一下孝庄要求佟贵妃送芨芨草的动机:第一:她不希望日后和皇帝因为芨芨草而关系不和。在宫中,太后和皇帝不仅仅是母子关系,他们的关系关系到整个朝廷整个国家的稳定。第二:孝庄和佟贵妃都是蒙古什么什么家族,表面上孝庄多次批评佟贵妃,但是因为血缘家族的厉害她还是更加乐意帮助眼前这个佟贵妃的,所以要求佟贵妃亲自将芨芨草送过去。但是孝庄是真的想救这位樵夫改嫁黄花半老的鄂贵妃吗?不然,孝庄是何等聪明之人,她早知道顺治爱美人不爱江山,对于她一个拥有很强抱负的强势女人,自然不愿意看到“勾引”顺治帝的女人继续留在宫中。 等到佟贵妃即将出门的时候她又补充了一句你就告诉皇帝说“芨芨草是专门给牛吃的,其他的什么都不要说了”这句话我感觉是极其狠毒的,知子莫如母也。她断定顺治听了这句话以后不会将芨芨草给鄂贵妃服用。这样既得到了铲除鄂贵妃的目的,又维护了自己的母子关系。事情果然如孝庄所料,皇帝听到给牛吃的以后愤怒的将药打翻。 本来在这个时候行森可以救鄂贵妃一命——“三阿哥可曾用过此药?”行森问道。在得到佟贵妃的肯定回答以后他意味深长的表情表明他已经知道这个芨芨草或许真的可以救眼前这个贵妃一命,但是行森一心想说服顺治出家,已经看出眼前躺在病床上的这个贵妃是顺治在尘世的唯一眷恋,自然不愿意出手相救。本来的他的建议是可以让顺治为鄂贵妃服药的,但是最后的一点希望也被他打破,鄂贵妃最终没有得到医治而身亡。一代佳人就此逝去,可悲,可叹。


疯狂de皮皮虾


天花在清初时期的肆虐,并不仅仅出现在清朝入关以后,早在努尔哈赤时期,东北满洲地区已经爆发过天花病毒的疫情。清天命三年,太祖努尔哈赤起兵征讨叶赫部,曾挥兵进入发生“痘疫”的乌苏城,收降三百户。到了太宗皇太极当政时,天花开始大流行。尤其满清政权的首都盛京一带天花连年不断。也就是从此时起,“避痘”一词开始正始在官方史书上频繁出现。

从太祖努尔哈赤到世祖顺治,由于当时医药水平很低,得了天花,无异被判死刑。面对痘疫主要采取隔离措施。上层皇室,一般选择一些清静行宫或庙宇“避痘”。盛京城外的长宁寺一度曾是皇太极时期皇家避痘的重要场所。清入关后,避痘所的风气更加流行,顺治皇帝避痘南苑。有时天花严重时,皇室还可能跑得更远。早在清朝入关前,皇太极为了避痘,除了躲在深宫不出,还常以打猎的名义,带上眷属粮食,跑到叶赫大山里去。而顺治皇帝也曾跑到遵化大山里避痘。此外,八旗贵族们也享有在家避痘的特权。

早在努尔哈赤时期,后金政权就为了应对天花的肆虐而制定了相关的“隔离政策”,甚至会在“户籍登记”上严格标明旗人出痘和未出痘的具体情况,但这些措施并未能即使有效的控制天花疫情,更没有对杜绝清军入关后的悲惨经历。

关外地区天寒地冻的恶劣环境,还对天花病毒有所抑制,使得天花病毒并没有大面积的重伤旗人,但清军入关以后,京城地区温暖适宜的环境给了天花病毒最适宜的生存条件,也给这些身上没有丝毫天花病毒抗体的满洲八旗人带来了无尽伤害。天花病毒的肆虐,给满洲八旗带来了严重的人丁损失,更对满洲八旗人丁繁衍的数量和质量造成了严重影响。紫禁城的高墙也未能阻止天花病毒对清朝皇室成员的致命伤害,康熙皇帝就是一个最典型的例子。对康熙皇帝而言,天花就是一个永远都挥之不去的噩梦。

法国传教士白晋在他所著的《康熙帝传》中对康熙皇帝的外貌进行过描述:

“他威武雄壮,仪表堂堂,身材高大,举止不凡。他的五官端正,双目炯炯有神,鼻尖略圆而稍显鹰钩状。虽然脸上有一点天花留下的痘痕,但是丝毫不影响他的美好形象。”

这显然是外国传教士出于谄媚或者仰慕康熙皇帝的丰功伟绩而进行的有意美化,天花感染过后的情形,在脸上留下密密麻麻的麻子,根本毫无“美好形象”可言。

对康熙皇帝而言,天花病毒之所以成为他的噩梦,还有以下几点原因;

1、《清实录·圣祖实录》记载了康熙皇帝的一段话:

“朕幼年时未经出痘,令保姆护视于紫禁城外,父母膝下未得一日承欢,此朕六十年来抱歉之处。”

也就是说,因为需要避痘,年幼的康熙皇帝便在保姆的照顾下,于紫禁城外避痘,在父母膝下度过的日子少之又少。顺治十八年,年仅24岁的顺治皇帝驾崩,当时的皇三子爱新觉罗·玄烨还未满8岁;康熙二年,康熙皇帝的生母孝康章皇后佟佳氏病逝,康熙皇帝尚未年满10岁。因为天花的肆虐让康熙皇帝早早离开了父母身边,未曾得到过父子、母子之间的欢乐,更没有让康熙皇帝对父母尽孝,这在康熙皇帝心中成为永远挥之不去的愧疚和遗憾。

2、另外,对于当时未满8岁的玄烨来讲,顺治皇帝作为高高在上的大清皇帝,是一个几乎神化了的形象,可就这样一个九五之尊,就这样一个奠定大清王朝疆域领土基础的英主,竟然年纪轻轻便败给了小小的天花病毒。而且,由于天花连年爆发,深宫中也常常一夕三惊。如果宫中有人得了水痘,父皇等就会出宫“避痘”。如果城中有水痘病人,四周就得用绳子围起来,谁也不准随便进出,即使是皇子也不得四处走动。童年的活动天地因为天花的肆虐被划得很小很小。这些惊恐与动荡的灰暗记忆填满了年幼玄烨的梦。

3、虽然康熙皇帝得过天花,成为康熙皇帝击败其他皇位竞争者,得以顺利继承大清皇位,走向了人生巅峰,但天花病毒在康熙皇帝的脸上留下了一生去不掉的印记。这对于当时年幼的康熙皇帝而言,绝不是非常没有的经历,更不是什么值得庆幸的“劫后余生”。

4、康熙十七年,刚被册立为皇太子三年的嫡子胤礽患上了天花,这对于刚刚痛失嫡长子和胤礽生母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的年轻君主——康熙皇帝而言,无疑是更为严重的打击。皇太子胤礽不仅是自己最宠爱的孝诚仁皇后之唯一后代,更是刚刚被自己册立为皇位继承人的重要人物,他本身就代表着大清江山的未来。

据《康熙起居注》记载,在太子胤礽患痘期间,康熙皇帝下旨从当年十一月二十七日起至十二月初九,各部院衙门的奏章全部送到内阁,自己则全心全意看护在儿子身边,陪伴太子度过病危期。待太子痊愈之后,康熙帝还特地祭扫了方泽、太庙、社稷等,并向天下臣民宣示这一喜讯。

数位至亲之人被天花病毒夺去性命,自己和自己的孩子虽然得以侥幸逃脱了天花的魔掌,但对天花的恐惧和天花带给康熙皇帝挥之不去的阴影则伴随了他的一生。

03 康熙皇帝亲自督促下的天花防疫机制

从康熙皇帝开始,清廷对天花的防治由单纯的躲避隔离变为多极防治结合。在康熙的倡导推动下,清朝天花防治更加系统化。他在太医院下专门设痘诊科,广征名医。北京城内设有专门的“查痘章京”,负责八旗防痘事宜。

在胤礽患痘期间,候补知县傅为格,侍奉皇太子调理治痘方面很有些成绩,因此被升为武昌通判。两年后,因为他善于种痘,又被康熙皇帝召入宫中,专门负责为皇子们种痘防疫。从此,清宫中皇子种痘防天花的制度正式确立。

种痘防天花的办法就是“种痘免疫法”:即取天花痘痂制浆接种于健康儿童,使其产生免疫力以预防天花的方法。此项发明是中国人民对人类的重大贡献。

清宫中皇子种痘,一般都在年幼时期。二至四岁是种痘的最佳年龄。种痘时间一般选在春秋两季,天气清爽,便于护理。水苗法采用的最多。地点一般在紫禁城内,或者圆明园。皇子种痘的程序十分神秘复杂,清宫《阿哥种痘档》里有详细记载,具体流程如下:

1、钦天监选好种痘的黄道吉日,呈报皇帝批准;

2、选择清净之地而设置暗室,所有门窗全部封死;

3、将阿哥接入暗室,一同进入的还有太监和太医组成的照料小组。日夜轮流、二十四小时监护;

4、将储存于罐内的天花患者逗痂,碾磨成粉,吹进阿哥鼻子,让阿哥感染上天花;

5、通过太监和太医的精心护理,使阿哥度过感染期,从而在身上拥有对天花的免疫能力。

关于阿哥种痘的临床情况,太监和太医组成的照料小组需要随时记录情况,分别向皇帝、皇太后、皇后奏报。内务府每天也要对情况作出详细记录,建立阿哥种痘病历档案。另外,种豆阿哥需要年满两岁,能且在暗室中住够二十天。从阿哥进入到出来暗室、随身太监片刻不离身、太医每日数次检察,以确保阿哥平安度过感染期。

这种先进的种痘疫苗法,康熙不仅在宫中推广,而且在八旗中普遍实施,甚至推广到漠南、漠北蒙古。康熙时期,由于积极推行天花防治,北方及中原一带的痘事得到了根本的遇制。据西洋传教士统计,实施种痘以后,天花的死亡率下降到了百分之一。同时期,欧洲的天花却还在大爆发,据统计整个十八世纪,欧洲死于天花的人高达 6000 万。

康熙朝先进的避痘技术传到西方后,18世纪末,英国医生詹纳在此基础上发明了牛痘病毒制备而成“牛痘苗”,逐步替代了风险系数较高的“种痘防疫”技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