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企业复工后“赶工期”可以理解,但别“赶”出事故


企业复工后“赶工期”可以理解,但别“赶”出事故


中铁二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2日晚间通报,福平铁路天马山大桥施工现场2日16时20分发生事故,造成2人死亡,4人受伤。其中,受伤人员已被送医院抢救,暂无生命危险。目前事故原因正在进一步调查中。13天前,福平铁路架梁作业开始复工,施工建设者曾表示冲刺攻坚,“争取把延误工期抓回来”。(3月3日中国经营报、澎湃新闻)

上述事故原因有待深入调查后公开官方结论。事故究竟是否与“争取把延误工期抓回来”有关,尤其值得关注。按照预期,福平铁路将于2020年10月具备通车条件。但受疫情影响,目前工期有所滞后,施工企业为了如期通车就有赶工期的可能。而且,施工方此前表态中也有赶工期的意思。如果因为赶工期而发生安全事故,对其他企业是种警示。

笔者在网上检索发现,最近不少企业表示,要把疫情延误的工期赶回来!显然这种心情可以理解,因为疫情造成企业推迟开工,即便企业如今已复工也未必全面运转,那么作为制造企业就要“赶订单”,作为施工企业就要赶工期。这种“赶”既是为了兑现合同承诺,也是为了解决疫情带来的业绩压力和成本问题。显然,企业赶工期也是一种无奈。

不过,企业“赶订单”也好,赶工期也罢,都不能为了“赶”而忽视安全生产和质量管理。否则,安全事故会让企业生产慢下来甚至停工整顿,而且还要为事故付出赔偿、问责等代价。同理,企业如果为了“赶订单”而漠视产品质量等问题,也会面临索赔、信誉等损失。所以,即便企业要把疫情延误的工期抓回来,但任何一种“赶”都是有前提的。

在企业复工复产的热潮中,最近各方也常提到“安全”二字,但所说的“安全”主要是指防疫安全,即警惕复工复产造成新冠病毒感染和传播风险。实际上,还有一种安全我们不能忽略,那就是安全生产在任何情况下都是重中之重,特别是疫情期间,很多企业为了赶工期,很可能会简化生产程序,把生产安全忘在脑后,从而为某些事故埋下隐患。

过去多年,赶工期现象就比较常见。比如,很多项目部大标语就是“决战90天”、“大干快上”等。对此,不少人曾提醒,工程建设必须尊重科学规律,绝不能冒进。还有一些事故就是“赶”出来的,比如曾经造成74死2伤的江西丰城发电厂“11·24”冷却塔施工平台坍塌特别重大事故,国务院安委办就指出,与施工单位压缩工期有关系。

不可否认,有的项目工期是可以“赶”的,比如采用更科学的施工手段或者施工材料,可以提高效率,但不是每一种工期都能“赶”。对此,从施工单位到建设单位再到监理单位,都要有清醒认识。以公路、铁路领域为例,虽然说项目如期通车很重要,但受疫情影响是客观存在的,能否延期通车值得考虑,因为安全生产远比如期通车更重要。

不管上述事故调查结论是否与赶工期有关,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即目前不少企业复工复产后,都有“把疫情延误的工期,加班加点赶回来”的想法和行动。但是,所有企业在赶工期时,是不是都严格按照《安全生产法》等法律要求和科学规律操作,值得反思。虽然说赶工期是企业的权利,但忽视安全生产的赶工期,绝不能允许,必须彻底杜绝。

期待每一家复工复产的企业都重视安全生产,也期待监管者对复工企业安全生产加强监督检查。因为除了上述事故外,最近还有企业发生了火灾等事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