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控股多少就有控股权了?

汪宗凯


股权比例

按照股东持股比例的不同,一般分为以下几类:

  1. 三分之二以上:完全绝对控制
  2. 二分之一以上:绝对控制
  3. 三分之一以上:相对控制、否决权

公司控制的分类

股份公司经营中,一般有股东大会、董事会、高级管理层。

从上到下,能够实现控制的水平逐渐下降。

  1. 股东大会是公司全力的最高机构;
  2. 董事会代表股东的利益,与管理层制衡
  3. 管理层则决定这公司的日常治理

同股不同权的例外,

A股市场此前仅接受同股同权的架构,每个股票投资人都能拥有相应的一股一票的投票权。

但是在许多的创业公司的融资过程中,他们为了不失去对公司的控制权,往往选择使用AB股架构。

让新进入的投资者,持有更多的股份,但是拥有更少的表决权,从而保障自己的控制权。

最后,题主可能想要问的是如何实现对公司的控制。

实现对公司的控制并非提高股权比例这一条途径,可以考虑更多的协议控制、设置合伙企业、同股不同权架构等来实现。

可以参考的公司有:小米、京东、百度、阿里巴巴。


Doubtfuldebts


1、绝对控股

是指股东出资额占有限责任公司资本总额百分之五十以上或者其持有的股份占股份有限公司股本总额百分之五十以上。

2、相对控股

相对控股是指在企业的全部实收资本中,某经济成分的出资人拥有的实收资本(股本)所占的比例虽未大于50%,但根据协议规定拥有企业的实际控制权(协议控股);或者相对大于其他任何一种经济成分的出资人所占比例(相对控股)。

扩展资料:

1、股权与股份

在《公司法》中有限责任公司股东的权利多用股权,而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多用股份。

股权通常指因出资而享有的股东权利,也指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出资比例;而股份则仅存在于股份有限公司,属于可以计量的股票数。

2、股权与股票

股权即股票持有者所具有的与其拥有的股票比例相应的权益及承担一定责任的权力。而股票是股份公司发行的所有权凭证,是股份公司为筹集资金而发行给各个股东作为持股凭证并借以取得股息和红利的一种有价证券。每支股票背后都有一家上市公司。


股市热点讲解


控股分为两种主要情况。

一是绝对控股,即单一股东控制的股票份额高于公司总股本的51%。

二是相对控股,是指公司股东众多,均没有一个股东的控股份额超过绝对控股数额,那么就以控股份额最多的股东为控股股东。

例如601009南京银行就是这样的股权结构,第一、第二、第三大股东的持股均为百分之十五以内。它就是一家相对控股的公司。

扩展资料

一般来说,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享有的权利,主要有以下两种:

1、自益权

即股东基于自己的出资而享受利益的权利。如获得股息红利的权利,公司解散时分配财产的权利以及不同意其他股东转让出资额时的优先受让权。这是股东为了自己的利益而行使的权利。

2、共益权

即股东基于自己的出资而享有的参与公司经营管理的权利,如表决权、监察权、请求召开股东会的权利、查阅会计表册权等等。这是股东为了公司利益,同时兼为自己利益行使的权利。



行者杂记


比例大于50%

绝对控股是指在企业的全部实收资本中,某种经济成分的出资人拥有的实收资本(股本)所占企业的全部实收资本(股本)的比例大于50%。这种绝对控股模式虽然可以增强管理监督力度,但同时对公司业绩的提升也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投资双方各占50%,且未明确由谁绝对控股的企业,若其中一方为国有或集体的,一律按公有绝对控股经济处理;若投资双方分别为国有、集体的,则按国有绝对控股处理。

从公司治理的角度而言,根据公司法对控股股东的定义,绝对控股是指出资额占有限责任公司资本总额百分之五十以上或者其持有的股份占股份有限公司股本总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的股东对公司所实施的控制力。

扩展资料:

根据《公司法》第四十三条“股东会的议事方式和表决程序,除本法有规定的外,由公司章程规定。股东会会议作出修改公司章程、增加或者减少注册资本的决议,以及公司合并、分立、解散或者变更公司形式的决议,必须经代表三分之二以上表决权的股东通过。”

的规定可知,公司重要事项的表决取决于表决权的持有比例,而不是股权比例,也不是出资比例。

股权比例、出资比例、表决权比例意思都不同,股东之间的股权比例与表决权比例也有不一致的情况,根据《公司法》第四十二条“股东会会议由股东按照出资比例行使表决权;但是,公司章程另有规定的除外。”

的规定,股东的表决权比例也可由公司的公司章程来约定,并非一定要按股权比例来处理。


One宝路


我国《公司法》第二百一十七条规定,“控股股东”是指“出资额占有限责任公司资本总额50%以上,或者其持有的股份占股份有限公司股本总额50%以上的股东;出资额或者持有股份的比例虽然不足50%,但依其出资额或者持有的股份所享有的表决权已足以对股东会、股东大会的决议产生重大影响的股东”。

实际控制人是指“虽不是公司的股东,但通过投资关系、协议或者其他安排,能够实际支配公司行为的人。”


茅小詹


1、股权层面的控制权

股权层面的控制权包括绝对和相对控股:绝对控股权情形下创始人持股达到67%,也就是达到三分之二,公司决策权基本可以完全掌握在手中;绝对控股权情形下创始人至少要持有公司至少51%的股权;而相对控股权往往需要公司创始股东为持有公司股权最多的股东,与其他股东相比可以保持对公司的相对控制力。

2、股票权与股权的分离

1、一致行动协议;“一致行动人”即通过协议约定,某些股东就特定事项采取一致行动。意见不一致时,某些股东跟随一致行动人投票。比如,创始股东之间、创始股东和投资人之前就可以通过签署一致行动人协议加大创始股东的投票权权重。一致行动协议内容通常体现为一致行动人同意在其作为公司股东期间,在行使提案权、表决权等股东权利时做出相同的意思表示,以其中某方意见作为一致行动的意见,以巩固该方在公司中的控制地位。

展开剩余61%

2、通过有限合伙持股可以让股东不直接持有公司股权,而是把股东都放在一个有限合伙里面,让这个有限合伙持有公司股权,这样股东就间接持有公司股权。创始人(作为管理合伙人持有很少权益但)控制有限合伙持有公司的投票权;

3、境外架构中的“AB股计划”(或“牛卡计划”,或“双股权结构”)(dual-classstructure)。例如京东的AB股模式,

二、控制权

1、公司的日常经营事项,主要由公司董事(会)来决定。所以,如果控制了董事会,也就控制了公司的日常经营管理。核心创始人可以占有公司董事会的大部分席位,以保障决策效果和决策效率。

控制董事会最重要的法律手段是控制董事的提名和罢免。公司控制权之争往往体现在董事的提名和罢免上,但现实中,公司的投资人往往要求董事任免权,而公司往往也需要创始人之外的董事助力公司的发展,所以创始人需要注意控制董事会的人数以及创始人任命的董事人数。

2、对于初创公司来说,公司的董事长、总经理和法定代表人通常会由首席创始合伙人担任,一般不会出现董事长、总经理和法定代表人旁落或失去公章控制的情况,但是在公司有数位作用相当的联合创始人时需要注意法定代表人和公章(以及公司营业执照以及银行账户等公司印鉴)的控制问题,防范联合创始人出现冲突时可能出现该问题,影响公司发展。


雾里飘云看球


一般来说,公司股权占比超过67%,拥有完全绝对控制权,大于50%拥有绝对控制权。但是现在很多公司为了以后决策发展,往往设立了比较独特但合法的股权结构。比如阿里巴巴,马云只有6.4%的股份,但是用合伙人制度将阿里的控制权牢牢把在手里。京东的 AB股制度,刘强东持B类股,一股20票投票权。从现实发展来看,这种特别设立的股权结构只要创始人有能力的都能给以后避免很多问题。


寒木潇


持有公司1%股份,拥有诉讼权,拥有了间接调查和起诉权利,其中调查权使用对象为监事会或董事会;

持有公司3%的股份,有权召开小型会议和拥有临时提案权;

持有公司5%的股份,拥有重大股权变动警戒线;

如果持有公司10%的股份,可以发起临时会议,可以提出质询、起诉、调查、清算、解散公司等;

持有公司股份达到20%,拥有重大同业竞争预警线;

持有公司股份达到30%,达到公司的要约收购线;

该公司持有34%的股份,拥有一票否决权;

持有公司51%的股份,就取得了公司的绝对控制权,是公司的控制线,公司的绝对控制;

持有公司67%以上的股份,可以拥有对公司章程、分立和合并以及公司主要项目变更、重大决策的修改权;


东子瓜


按股权比例来说的话,因为绝大多数的公司章程都规定重大事项需要2/3以上股份股东表决通过,所以如果拥有公司66.67%或者67%(超过2/3)的股份可以算是绝对控股;

此外,一般意义上说超过51%就算是控股了,就是收入可以合并到控股的母公司了;但是重大事项还不能绝对控制;如果低于50%,但是第一大股东,此时,如果能够控制董事会(在董事会席位的半数以上),那么也可以实现对公司的经营控制,因为公司的运营一般是由董事会决定。


财经指标


您好!非常高兴分享看法。

按照法律规定:

1、绝对控制权67%,相当于100%的权力,修改公司章程/分立、合并、变更主营项目、重大决策

2、相对控制权51%,控制线,绝对控制公司

3、安全控制权34%,一票否决权

4、30%上市公司要约收购线

5、20%重大同业竞争警示线

7、5%重大股权变动警示线

8、临时提案权3%,提前开小会

9、代位诉讼权1%,亦称派生诉讼权,可以间接的调查和起诉权(提起监事会或董事会调查)

建议选择51%的控制线。

以上希望对您有帮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