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在疫情之下大学生应该如何爱国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精神,落实教育部、市教育两委相关工作要求,扎实推进爱国主义教育,关注在疫情防控重要时期的涌现出来的典型人物的优秀事迹。在防控疫情的重要时期,全国人民团结一致,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唱响“爱国”这一主旋律,无论是奋战在战“疫”一线的医务人员,还是坚守在其他岗位的工作人员,甚至是足不出户的普通群众,无不体现出诚挚的赤子之心和深厚的爱国之情。

那么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该如何爱国?下面请跟随小编一起聚焦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过程中涌现出的爱国奉献、担当作为的先进人物和典型事迹,让我们一起众志成城,筑起共克时艰的青春力量。

分享 |在疫情之下大学生应该如何爱国

强化国家意识和民族意识,具有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应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舍小家为大家,将个人的“小我”融入到祖国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这就是爱国!

坚定文化自信,自觉继承并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疫情面前,舆情面前,我们一定要擦亮眼睛,对自己的言行负责,做正能量的传播者,这就是爱国。

分享 |在疫情之下大学生应该如何爱国

充分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筑牢制度自信的思想根基。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要相信,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全体中华儿女团结一致,坚定信心,这就是爱国。

增强纪律意识和法治意识,提升遵纪守法的自觉性。我校明确规定:除目前留校学生外,其他学生不得提前返校。对于我们每一个待在家里同学来说,“闭门不出”和“按时上网课”就是当前我们全体学生应该做的,这就是爱国。

分享 |在疫情之下大学生应该如何爱国

这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为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我们坚信,一定能打赢这场防疫战!

分享 |在疫情之下大学生应该如何爱国


分享 |在疫情之下大学生应该如何爱国


为不断加强和改进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课程思政”工作,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和本科教育大会精神,扎实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建设工作,由院领导、党支部书记、系主任、专业教师、辅导员组成的课程思政工作小组充分调动全院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创新运行模式、探索推广路径、提升工作内涵,整体上推动学院课程思政工作,逐步形成浸润式育人成效。 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牵动着每一位师生的心,在这个特殊时期,学校教学工作采用网络授课的方式,促使教和学都改变了原有的模样,这给“课程育人”或者“课程思政”提出了新的课题和契机。

为深入挖掘思政元素,发挥每一门课程潜在的思政功能,我院课程思政工作小组开办“课程思政”之——战“疫”时期的《课间三分钟》栏目,在全院网络授课中,利用三分钟时间,结合战胜疫情向学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生涯规划教育、专业教育等内容。


分享 |在疫情之下大学生应该如何爱国


像期待春天一样

也期待着新闻里的好消息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

一定会打赢这场防控阻击战

春风吹过,疫情终将烟消云散

阳光铺洒,神州必将焕然一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