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疫情后企业发展方向将如何定位?

初心禅定


低碳环保,尊重生态,关闭重复性低利润高耗能的生产,搭建一个全民共享的公共网络惠及人民,解决上学难,结婚难,养老难等一系列社会问题。《智能社会》这本书有详细描述。


梁学勇


您好,我是本地资讯的博主,很高兴参与您的话题。

肆虐的疫情为我国经济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首当其冲者便是广大中小企业。面对突如其来的危机, 如何积极开展自救成为时下中小企业最热切关注的问题。

许多专家学者、电视报道了相关的事宜。怎么说,见仁见智吧。看自己怎么去面对。

以下说说的看法:

1、聚焦主业,确保现金流

预估本次疫情的影响可能要半年时间,之后企业的销售才恢复正常,因此,如何熬过这半年极其重要 。如果一个企业是多元发展,这时应该毫不犹豫的把重要的精力与资金都投向主业与核心业务,减少 ,暂停、剥离甚至是关停一些非核心业务或是扩张性业务,目的只有一个:聚焦与确保现金流。

2、稳定客户,深化市场,共渡难关

客户的压力比企业大,这是市场共识。他们的抗风险能力更弱,连续几个月亏损企业都熬不过,更何 况客户。这里客户的范畴比较广,他们可能是代理商,经销商,供应商,也可能是终端客,企业尽量 站在产业链的角度来看待你的客户是谁,谁与企业合作关系最密切,谁与企业命运与共,谁就是你最 重要的客户。不同的行业差异比较大,不管是哪个行业,你都应该帮助客户共渡难关。

这次很多企业做了很好的表率作用:万达率先发起为全国商户免租金1个月,优惠额度达30多亿,红星 美凯龙也为全国商户免租1个月,金额达6亿,包括欧派也启动“护航计划”,全国经销商补贴10亿, 也有的企业是给予提货8折等等。所有的这些行为,都是为了帮助客户共渡难关。

3、做一次深度体验,发现自身不足

中国压力最大的一个群体就是企业家,他们非常辛苦,几乎全年无休,以至于忽视了企业的战略也应 该每年做一次体检。企业实力犹如两个成年人,身高都是180,体重都是180斤,一个是赘肉,一个是 肌肉,请问谁更结实?谁的免疫力更强?我相信那个赘肉体重180的可能身上或多或少存在一些毛病,只 是他没体检而已。

这次疫情一定会摧毁不少企业,其所引发的经营连锁问题值得企业反思,问问自己:(1)企业有竞争力 吗?具备抗风险能力吗?(2)企业对于上下游的溢价能力怎么样?(3)企业的业务模式合理吗?协同吗?(4) 核心产品是什么?真的有利润吗?(5)核心市场与大商在哪里?贡献占多少?(6)企业的定位是什么?生存的 理由是什么?其核心价值在哪里?

4、抓住机会,用公关为品牌赋能

每一次外部危机,通常都会加剧行业洗牌的过程。毫无疑问,这次疫情或许会带来食品与食材行业的 变革。其实在多次重大危机事件后,我们发现了这样一个现象,就是危机过后,强者越强,弱者淘汰 ,完全遵循马太效应。而行业的品牌集中度会进一步提升,头部企业占据行业的市场份额越来越大, 所以,每一个品牌都应该找到自己进入头部的机会,形成竞争力。

这次疫情带来的这一切太突然,冲击太大,很多人在疫情面前忽然变得困顿与不安,我们在面对这一 切的同时,也要清醒地告诉自己,不确定的是环境,确定的是自己。一定要牢记:危机的背后往往是 机会!

让我们一起努力,加油!




口袋先生or


其实在互联网的冲击之下,传统中小企业的日子并不好过,但是大多数中小企业老板还没来得及拥抱互联网、升级产业和管理模式去面对未来的经济变化,疫情就悄然到来,这无疑是一脚“急刹车”,这个刹车让很多人“翻车”,因为在疫情面前传统中小企业是那么的脆弱,要么是“超载翻车”、要么是“超速翻车”、要么是“刹车失灵”等种种问题。

这次疫情传统中小企业普遍遇到以下问题:

1、场地租金成本高;

2、公司现金流紧张;

3、支付员工薪资成本高;

4、遇到停工无法展开业务;

5、担心供应商受到冲击影响合作;

6、担心复工以后销售业绩上不去;

针对以上这些问题,中小企业20年该如何发展呢?

1、完善公司财务制度

建立公司的财务预算制度,严格执行预算管理;优化成本结构,人工成本占比、运营成本占比要进行合理的分配;做好公司的资金规划,确保账户资金要足够企业6-18个月的周转;最后就是把该缩减的费用进行缩减,可以外包的业务进行外包。

2、开启线上商店和移动办公

与第三方平台进行合作,比如用58同城、美团网等进行线上接揽业务,同时建立自己的线上商店可以是微信小程序或者微信公众号,积极地把通过第三方平台引流回来的客户引导到自己的平台,培养客户的消费习惯,为二次消费做好铺垫;加强团队线上的协作能力,匹配相应的互联网办公软件提升团队的移动办公能力。

3、发展市场合伙人

结合公司上下游的相关产业链,寻找物色手上有资源可以转化的个人或者组织,与其达成合作共赢的理念,将其发展成为成为市场合伙人,一起充分转化资源,共享收益,把更多的利益留给愿意帮助你的人。

4、鼓励业务内部承包制

优化管理流程,优化业务流程,减少不必要的管理岗位。将一些不需要重点监管的业务内部承包给优秀可靠的员工,从而提升员工的积极性和员工的创造性。用交易去替代管理,解放组织内部的生产能力。

5、优化组织架构及薪酬制度

优化组织架构,采用扁平化的管理模式,不要让组织太臃肿,上下级沟通成本太高了;另外优化薪资结构,建议采用基本工资+岗位工资+绩效工资+奖励的结构,不能让员工白白领工资然后干不出什么成绩,还有就是不要让努力的员工拿不到应得的回报吧!所以跟多跟员工进行深度的沟通,看看该设置什么任务对应什么样的薪资或奖励!

6、多元化互补性经营策略

适当的进行经营调整,生产周期比较长的企业要搭配短平快的项目,利润低但是收入稳定的企业要搭配一些高利润的项目;销售类的企业要搭配一些项目投资,进行多元但又有互补性的组合策略以保证整个企业的发展可以得到一个平衡的发展。


风华正茂Vlog


新冠病毒来势汹汹,多数企业停工停产,对以线下为主的企业来说无疑是一场灾难。本次疫情对老百姓的生活方式影响巨大,生活不便的同时,消费行为也发生了变化,同时也对企业线下线上运营具有根本性地变革。

​ ​ ​本次疫情,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对企业改变运营模式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如果没有武汉疫情的发生,企业线上线下运营还如以前一样的节奏发展,但是疫情期间,多数企业会发现,当突发事件来临原有节奏被打乱时,对企业运营具有灾难性的影响。线上运营在中国发展了多年,从全球范围来说,中国的线上运营是最成功的。对某些主要以线上运营的企业来说,本次疫情的影响相对以线下为主的企业影响要小一些。由此,企业想快速摆脱疫情的影响,借助互联网的变革,线下为主的企业必须打破原有的运营模式,快速融入到互联网的浪潮中;线上为主的企业,也需要进一步提供更好的服务,提高竞争力。

本次疫情在我国规模如此之大,却能在短时间内控制,可以说大数据技术功不可没。大数据技术把人、企业、政府组织以及社区、地域等短时间内紧密衔接起来,是通讯、物流、交通、医疗、教育、制造、媒体、互联网、人工智能等行业是大数据技术一次根本性的、系统性的协调与应用,并释放了更多的创新力。可以说,企业越早的融入到互联网,并充分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是未来企业发展的立足之本。

本次疫情催生了全所未有的运营模式,部分线上企业或者服务业,推出新的销售模式,无人机、机器人运送物资或者售货,窗口销售零接触,远程在线服务等。如某些窗口店,实现了无人售货零接触模式,利用视频通讯设备实现远程与顾客交流,利用微信、支付宝、美团等互联网平台实现交流与货物配送。销售人员坐在家里售卖窗口摆好的馒头,顾客自行扫码支付;现金用户可自行记账,疫情过后再来结账。实现了“全程零接触”无人售卖模式。即使是手机用得不利索的老年人,也能“赊账”购物。以上种种,也许会成为窗口销售的新常态销售模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