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扛过非典战新冠 会写诗歌会理发 这个医生圈粉了

赵芝洪 封面新闻记者 周家夷

丁盛,西部战区总医院一名外科医生。1米78的身高,面庞清瘦,五官立体,会作诗,会跳舞,能在绿衣战士和白衣天使之间自由切换,也能身兼doctor丁和tony丁,同事笑称他是“50多岁的生理年龄,20多岁的心理年龄”。

从2003年的小汤山抗击非典到2015年尼泊尔地震医疗救援,再到今年支援武汉抗击疫情,丁盛始终不畏艰险,永远冲在第一线,心中总是把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作为西部战区总医院“常青树”一样的男神,他给大家印象最深的却是几次“狼狈”。

扛过非典战新冠 会写诗歌会理发 这个医生圈粉了

患静脉曲张 硬挺5小时被推出手术室

下肢静脉曲张患者不宜长期从事体力工作和长时间站立,过重的力量压在腿上可能会造成腿部静脉回流不畅,使静脉扩张加重。作为一名医者,同时也是一名患者,丁盛对静脉曲张的认识比常人要深很多。但是作为一名擅长心脏大血管介入手术的医者,他除了长时间站立之外,还必须负重30多斤的铅衣,以及克服不定时发作的痛风。“跟病魔作斗争,向死神抢生命”,对他来说,既要跟困扰患者的病魔作斗争,也要跟困扰自己的病魔作斗争,他经常自嘲“自己的行医之路比别人走得更艰辛”,“大长腿练成秘籍是弹力袜套”。

大长腿也有站立困难的时候。2017年,一台复杂先心病杂交手术让这个同心脏打了大半辈子交道的医生穿着沉重的铅衣在手术室站立了5个多小时。从上午9点进入手术室,直到下午2点多,随着一向对自身手术要求极高的张近宝主任向他竖起大拇指,这台手术才宣告胜利结束,难得地,丁盛没有再跟大家总结几句经验,而是叫人扶着自己缓缓坐下。

脱下被汗水完全打湿的铅衣,感受着还在不可抑制地抽搐着的腿肚子,丁盛还不忘跟大家开玩笑,“今天出汗有点多了,得多喝几杯水补充一下。”下一秒,却在起身的时候一个趔趄。

“跟病人一起被推下手术室”从此成了科室的一个梗。但是大家都知道这个梗的后半段:强忍剧痛完成手术的丁盛在康复科做了一周多的治疗。

扛过非典战新冠 会写诗歌会理发 这个医生圈粉了

请战新冠疫情 昔日“男神”累得面容憔悴

“作为军人,哪里有战斗就要冲向哪里!”这是丁盛主任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请战书的第一句话。凭着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特别是具有抗击非典的实战经历,他如愿登上了飞赴武汉的飞机。

“快看!这是我们男神!”

“男神走路都带风啊!”

……

在医院同事的朋友圈,一张丁盛同医疗队一起走下飞机的照片收获无数点赞。他目光坚毅、步伐坚定,成为抗“疫”一线最靓丽的“风景线”。无数迷弟迷妹纷纷表示:在他身上,看到了充满忠诚、闪耀担当的光芒;看到了充满拼搏、闪耀智慧的光芒;看到了人间大爱的广阔、生命不息的希望!

十多天后,男神又一次火遍朋友圈。衣服湿透,身躯佝偻,面容憔悴,眼窝深陷。大家都不敢把这个人跟之前刚下飞机的丁主任联系到一起。但是这又的确是他。

扛过非典战新冠 会写诗歌会理发 这个医生圈粉了

穿着密不透风的隔离服,继17年前抗非典以后又一次全副武装,长时间不能喝水、不能小便,面对超负荷的工作,用尽毕生所学,为了抢时间救护病人,也为了能节约防护装备,自己穿上了成人纸尿裤。作为武汉泰康同济新冠肺炎专科医院感染11科主任,丁主任每天十几小时都待在病房,每天坚持进隔离区查房,和患者零距离接触,详细了解每个患者的症状、流行病史、病情变化等,并将患者入院前的CT片用隔离区的手机拍摄后传出来,跟入院后电脑上的CT影像一一对比,掌握病灶的变化情况,并制定出针对性的治疗策略。为了采集到患者合格的标本,同时也为了减轻年轻医生的心理负担,丁主任在每一次采集咽拭子的时候都是亲自上阵, 50多个患者采集下来,护目镜里、口罩里和防护服内到处都被汗水浸透。

“男神”再一次以“狼狈”的状态出现在大家面前,可是大家再也不忍心编什么梗了。以丁主任最铁杆小迷妹自居的一名同在武汉一线的文职人员说,所有奋战在一线的逆行者们,从今以后都是我的“男神”“女神”。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