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威马汽车到底怎么样?

北园小罗罗


如果说此前还看不太清楚的话,从4月20日公布首款车型EX5的价格后,威马汽车的平民新能源车梦就更加清晰了。

威马EX5共推出了6款车型,其售价为17.79-29.88万元,补贴后(国补+地补以北京为例)售价为11.23-21.63万元,最低售价为出行版(类似出租车版),补贴后只要9.9万元,这一价格与传统的汽油SUV看齐,相当有震撼。

从车身尺寸来说,威马EX5的长、宽、高分别为4585/1835/1672mm,轴距为2703mm,是一款标准的紧凑型SUV。从现场看来,意识交互美学设计理念,让威马 EX5 张力十足。18 英寸低风阻轮毂、远近光一体式 LED 前大灯、隐藏式门把手,一体式贯穿尾灯,从车头到车尾一线绘生、干净利落。此外,一体式极简设计令整车风阻系数≤0.3,这意味着什么?飞行速度很快的子弹,风阻系数为0.29。

威马最高等速续航里程 600 公里(60km/h),NEDC 综合工况 460 公里,并配有 500/400/300 三种,这是业界第一款分三种里程的纯电SUV。

靠谱的团队,准确的市场定位,超值的价格,良好的智能互联体验,再加上自建智能工厂的保障,威马EX5想不火都难,有望真正开启智能电动车新时代。(鹿鼎记)


DearAuto


今年的纯电动车辆的价格战随着威马EX5出来以后算是基本打响了。电动车市场目前个人消费者比较集中,所以此次价格战在一线城市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在公告信息中使用CATL和谷神者两种电池就出现类似退订3成等新闻,我们大概梳理一下事情的始末。

图1 威马成了高里程的纯电动汽车迎着2018年高补贴降价的急先锋

如今整个新能源乘用车的价格体系摇动不稳,主要是原因就是对消费者购买纯电动汽车的高价补贴。以此类推,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就是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能不能与纯电动汽车一样拥有如此规模的降价空间。

图 2018年对于高里程的车辆补贴使得纯电的价格体系持续往下走

这里的问题主要有两个方面:

1) 在每个产品的发布会上,厂商都会极力表现自己这一方最具竞争力的产品,这个可以理解。所以此次就集中以CATL的电池对整个车系进行宣传。

2) 新能源汽车行业创建初始想要找到合适的配套企业不容易,所以各个初创企业对于电池供应商基本默认为一家。这个现象就反应出了一个核心问题,因为目前以国外企业的方式来看都是双供应商为主

从已经发布的公告信息上来看,目前就有CATL的2个备选的方案和谷神3个备选的方案。要是全部用CATL的话,这款电池系统的能力密度是必须升级才能达到标准的,目前只有153Ah。用谷神的电池来与车型配套是更不合适了,能量密度几个方案都低于120Wh/kg,补贴也太低。同时目前市场上,比较主流的北汽、广汽、上汽都是采用CATL来做的。如果估计威马2018年有一万台不到的供应量,至少要1.4-1.5元/Wh,比较下来其中的差别也不大。


安亭程工


12月11晚上,威马汽车正式发布了首款量产车型EX5,并推出全新品牌LOGO。

发布会上,关于产品的信息透露的并不多,具体来看:1、定位于20万区间的SUV;2、最高续航里程600公里,综合工况下是450公里;3、产品生产、交付周期可缩减到特斯拉的三分之一;4、拥有隐藏式门把手,旋转式触控大屏以及车窗智能互联功能等。另外,官方强调EX5已经完成了超过200万公里的路测,包括高温、高寒、高原测试。

产品定位在当下火爆的SUV市场(猜测对标荣威eRX5、比亚迪宋EV300?);综合续航里程满足城市用车需求;炫酷的配置,以及官方突出的路测里程。关于产品的一切信息,没毛病。但是大家对于这个新兴的汽车品牌依然充满疑虑,它能够造出靠谱的产品吗?

首先,它有钱造车吗?答案是:有。蔚来汽车董事长李斌曾表示:“造一款车基本要10亿美元。” 蔚来造了两款车,融了20亿美元。威马呢?仅公布融资总额超120亿元人民币。

所以,目前威马是有潜力(钱力)造出靠谱的汽车的。

其次,它有能力造车吗?事情的成败人为因素很重要,造车也一样。

威马汽车战略规划副总裁陆斌如此形容威马汽车:老汽车人成立的新造车公司。威马汽车公司超过800人的核心团队中70%-80%来自整车行业,这些人有造车经验,特别是威马汽车创始人沈晖,在2010年带领团队负责对沃尔沃汽车集团的并购和整合,主导沃尔沃在中国市场落地,几乎从零开始,5年内建成两座整车工厂、一座整车研发中心和一座发动机厂,以及完善的经销商网络和供应链体系等等。

从上面的履历可以看到,沈晖在造车这件事情上,有着多方面的丰富经验,包括供应链体系这块。造车最难的一个环节在于整合供应链,威马选择自建工厂而不是找代工厂,想必它在管理供应链这块是心中有数的。目前威马汽车已经与包括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在内的多家世界级供应商、合作伙伴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

另外,威马还找到了在自动驾驶领域特别牛X的Mobileye进行合作,这样的合作也让我对威马汽车的产品充满好奇和期待。造车不是一件一蹴而就的事情的,但是当下新兴的造车企业中,出来一两个企业,造出靠谱的产品,是有可能的。


话车点睛car


首先更正一下,你的那张配图是错误的,那是之前网上流传的P出来的图片,威马汽车EX5的量产车型已经出来了,预计今年第一季度就要上市了,至于威马汽车到底怎么样,我想说,还是等上市之后再做评价吧,现在即便说的再好,也不具说服力,毕竟车型还没有正式上市,我们现在提供的,只是作为准消费者的一种参考。


威马汽车先期上市的车型,是一台命名EX5的紧凑型纯电动SUV,新车具有两大卖点,第一是新车预售价,该车定位补贴前20万区间,参考目前国/地补贴政策,该车最终拿到手价格或许在15万左右,这个价格作为一款纯电动智能汽车来说,还算比较良心的了,也符合目前中国的国情,可以看出威马首款产品走的亲民路线。

第二大卖点,则是威马EX5的续航能力,我们都知道,对于一款纯电动汽车,续航里程是人们关注的重要参数之一,它不同于插电混合动力系统的新能源车型,没电的情况下还可以靠燃油支撑,所以,对于纯电动新能源,续航里程当然是越大越好,目前市场上最常见的,一般在300-350之间,甚至有些只能做到100-200之间,而威马的这台EX5,最大续航里程达到了600公里,即工况下也可达450公里,这是威马发布该车之前,历经了严寒、酷暑等多种因素,超过200万公里的实际测试。



如果单从这两点看,这台车的竞争力还是非常不错的,价位亲民,续航能力强,都是它的优势,加上创始人沈晖在汽车界的影响力,让其在汽车制造业领域有先天优势,威马EX5由70%的汽车行业,加30%互联网行业人才集成,这些人均有着乘用车制造的基础,这样背景下的企业,制造出的产品我个人认为还是比较放心的。


当然,还是那句话,现在说什么都太早了,我们还是期待新车早一天上市,也期待会有更好的表现,毕竟,无论传统汽车,还是目前大趋势下的新能源汽车,我国相比西方国家起步都比较晚,威马作为新兴的自主品牌之一,我们都该给予支持和鼓励,也希望有更多的新兴新能源品牌,来捍卫中国新能源制造业。


威马汽车Club


外观上,威马EX5走简洁设计风格,采用了电动车型常用的封闭式格栅设计,细长的黑色饰板搭配五根显眼的能量柱logo并与LED前灯组相连,呈一体化贯穿之感。车身整体造型较为饱满,车身长宽高分别为4578mmx1836mmx1665mm,轴距达2703mm。

内饰方面,威马EX5自然主打“智能感”,以黑/灰色为主基调,取消了中控台实体按键,搭配可旋转的12.8英寸液晶屏、三幅式多功能方向盘等。值得一提的是其“交互车窗”,可显示续航里程、剩余电量等信息,毕竟是智能网联化车型,科技范儿还是要做足的。

此外,EX5全系标配8探头前/后泊车雷达、电池碰撞强制断电保护、胎压监测、前排侧部安全气囊、ESP等安全配置。为满足不同用户群体的需求,其在内饰外观、驾乘感、舒适度、娱乐配置等方面也提供了丰富的选配方案。

当然,作为一款新能源车型,威马EX5的动力系统或许才是大家最为关心的。新车电机动力最大功率达218Ps(160kW),官方称其最大续航里程可达600km,综合工况下续航里程超450km。为了降低门槛,威马还推出了续航分别为300km及400km的车型。同时,EX5采用隐藏式门把手等设计,有效将风阻系数降低至了0.3,也有助于减少耗能。

威马EX5采用了C2M定制化生产方式,消费者可自由为新车选装配置。在疆哥看来,威马这一步“私人订制”,既能大幅拉低入门版车型的价格,又能美其名曰让用户“配置专属爱车”。新车上市指导价为18.655-24.73万元,补贴后价格为11.23-16.48万元,比起比亚迪唐、荣威漫威X等动辄二三十万的新能源车型,性价比不言而喻,也更有利于威马抢占市场份额。

而在定制方面,消费者可以根据日常出行需要,选择综合续航300-460公里的电池包,并根据个人偏好(腰包状况),选装电动全景天窗、真皮座椅、18英寸低风阻轮毂等高级配置,这样一来,顶配版的EX5价格也才达到16.48万。需要提醒的是,传说中的EX5 500要于2019年才能交付,现在消费者能购买到的车型最大续航还是500公里。

作为威马汽车的开山之作,威马EX5始终践行让用户“用得起、用得爽”的品牌承诺。从发布时高喊着“中国特斯拉”开始,威马EX5就顶着种种光环,如今终于上市交付,也让人看到了威马汽车的造车实力和决心。

关注「车域无疆」,回复关键词「粉丝群」就可以加入万人真实车主群。老司机,等你来玩哦。


车域无疆


这个问题问的好,现在双积分政策下,各个厂商都往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了,这是定居的未来趋势,个人感觉,就看谁先选对方向,推出最热门、最高性价比的产品,谁就是胜利者,目前来看,从媒体曝光的数据来看,国内新兴的品牌比较靠谱的大约在10家左右,其中威马、蔚来、小鹏这三家可谓是关注度最高的,你说的威马,我还是从2016年的曝光效果图开始关注,那时关注的原因只是因为被它曝光的4款产品效果图吸引,还有一个比较吸引人的就是它的创始人沈晖,稍微了解点汽车界的,都知道沈晖是汽车界的一名传奇人物,曾任沃尔沃轿车董事会董事,浙江吉利控股集团副总裁、沃尔沃汽车全球高级副总裁兼沃尔沃汽车中国区董事长,负责中国区的生产和商业运营等,吉利收购沃尔沃,包括在国内建厂、生产,可以说正是这位传奇人物一手操控的。相比蔚来和小鹏,威马则显得更低调神秘一些,因为前者创始人都是玩互联网互联网出身,且都是成功人士,媒体话题自然不断,威马就显得低调了很多。




可以确定的是,这几家新兴产业,在2018年都将会推出自己的“拳头”产品,所以,2018年极有可能成为中国汽车工业新的元年,甚至决定这几家的发展走向,至于威马和蔚来更看好谁,说实话,我都支持,作为可能成为消费者的我们,车企竞争越激烈,我们得到的实惠也越大,我们关心的无非就两大问题,第一是价格是否亲民,第二就是车的续航里程,其他的还要交给市场来考验了,从我得知的消息中,威马会在今年12月有个媒体发布会,到时候具体带来什么很值得期待,先前业界人士曾表示,威马的入门级车型在20万左右,国家补贴政策是6万多,也就是14万人民币就可以买到一台纯正的新能源汽车,官方续航里程为600公里,实测在4~500公里左右,这样看的话,这个价格及续航,可以称得上你说的平民车了。而蔚来首款量产车型ES8曝光后,给出的预售价大概在30万左右,目前又相继曝光了第四辆车型,预售价在50~70万左右,看到这些价格,网友直呼买不起系列,更期待平民化。



这样看来,如果威马的入门级车型属实,显然更得民心,还是站在消费者的角度,以后我们很有可能都会选择一辆新能源汽车,经济环保诸多优势就不提了,但是我相信大多数家庭只能用来日常城市代步使用,很明显,需要出远门旅行或长途,新能源还是不如燃油机更踏实一些,其中续航就是最大问题,那么作为第二辆车,还是代步车的情况下,谁便宜谁性价比高当然最有优势。



其实威马和蔚来还有最明显的区别,威马汽车团队由70%的汽车行业,加30%互联网行业人才集成。蔚来最大的特点则是创始人以及投资团队都是互联网大咖,换句话说,都是不缺钱的主,聘请的都是国外团队,由江淮汽车生产,更直言做中国的特斯拉。




你若问威马和蔚来哪个好或更看好谁,那么我具体也无法回答,只有交给市场来检验,但是就目前来看,威马的智能电动汽车的团队比较有优势,是由一批有丰富造车经验团队组成,据之前媒体报道,大多数都是来自以前和沈晖在沃尔沃共事的高管,在沟通和团队磨合上占据优势,沃尔沃的精髓在于讲究安全,如果团队再把这方面发展到威马汽车中,那么更是卖点之一,威马并坚持自建电动汽车工厂,设计、研发、制造全过程控制,产品定位为老百姓都买得起国民智能电动汽车,类似德国的大众,加上A轮十亿美元的融资,这也是史上最大的A轮融资。现阶段又相继受到了百度和腾讯争先恐后的投资,可见沈晖先生在汽车界的影响力有多大,种种迹象表明,威马在用心造车,这也是让业界感觉更靠谱一些的原因。


Ease清风


威马汽车EX5的量产车型已经出来了,预计今年第一季度就要上市了,至于威马汽车到底怎么样,我想说,还是等上市之后再做评价吧,现在即便说的再好,也不具说服力,毕竟车型还没有正式上市,我们现在提供的,只是作为准消费者的一种参考。

威马汽车先期上市的车型,是一台命名EX5的紧凑型纯电动SUV,新车具有两大卖点,第一是新车预售价,该车定位补贴前20万区间,参考目前国/地补贴政策,该车最终拿到手价格或许在15万左右,这个价格作为一款纯电动智能汽车来说,还算比较良心的了,也符合目前中国的国情,可以看出威马首款产品走的亲民路线。

第二大卖点,则是威马EX5的续航能力,我们都知道,对于一款纯电动汽车,续航里程是人们关注的重要参数之一,它不同于插电混合动力系统的新能源车型,没电的情况下还可以靠燃油支撑,所以,对于纯电动新能源,续航里程当然是越大越好,目前市场上最常见的,一般在300-350之间,甚至有些只能做到100-200之间,而威马的这台EX5,最大续航里程达到了600公里,即工况下也可达450公里,这是威马发布该车之前,历经了严寒、酷暑等多种因素,超过200万公里的实际测试。

如果单从这两点看,这台车的竞争力还是非常不错的,价位亲民,续航能力强,都是它的优势,加上创始人沈晖在汽车界的影响力,让其在汽车制造业领域有先天优势,威马EX5由70%的汽车行业,加30%互联网行业人才集成,这些人均有着乘用车制造的基础,这样背景下的企业,制造出的产品我个人认为还是比较放心的。

当然,还是那句话,现在说什么都太早了,我们还是期待新车早一天上市,也期待会有更好的表现,毕竟,无论传统汽车,还是目前大趋势下的新能源汽车,我国相比西方国家起步都比较晚,威马作为新兴的自主品牌之一,我们都该给予支持和鼓励,也希望有更多的新兴新能源品牌,来捍卫中国新能源制造业。


侃车e族


车还没有量产,威马品牌发布会上公布的信息也很有限,目前并不好判断它“到底怎么样?”。

威马汽车和蔚来汽车都在2017年快结束时举行了发布会,算是给投资者和市场一个交代。威马是品牌发布加首款车亮相,蔚来是首款车公布价格上市。由此来看,蔚来汽车的进展是要比威马快不少的。

不过,蔚来的“快”是有原因的。一是它并没有自建工厂,由此节省出来的时间和资金使得它在其他方面要“快”些,二是尽管它已上市开始接受订单,但它并没有实现真正意义的量产,全铝车身、动感曲面以及适用于换电的装置看上去都很美,但要控制废品率却很难,江淮们接不来这个活。这意味着它的产销量快不了。


回到威马汽车,品牌发布会上它公开亮相了其首款产品EX5,一辆定位于紧凑型SUV的纯电动汽车,大小同大众途观,综合续航里程450,预计售价20万起,宣称要造国民买得起用的爽的电动汽车。

除此之外,并没有更多有价值的信息点,关于智能化的一套说辞几家新兴车企都差不多,这里不做过多评价。

但就价格而言,威马比蔚来务实许多,蔚来ES8 44.8万元起,EX5预计20多万起,价格只有ES8的一半。此外,蔚来首款ES8是一辆7座SUV,这是相对小众的需求;而威马EX5紧凑型SUV的定位显然更加“普世”一点.

由此来看,尽管EX5的造型设计蜜汁普通,目前看来技术也没有太多亮点(唯一的亮点可能是搭载小型柴油机用于冬天制暖),在新车君看来,威马的造车计划更加踏实一些。但也仅限于此,对于它的未来,我还是非常谨慎。因为威马的对手显然不只是蔚来等新兴企业,正在积极转型的传统车企才是它要面对的真正对手。


新车新技术


1,特斯拉Model3的难产,应该说给很多投资者敲响了警钟!特斯拉是汽车行业的新入局者,Model3又属于大批量的需要高度自动化生产的车型,需要强大的产业链整合能力,而特斯拉在汽车制造工艺、供应商整合、渠道拓展等方面经验不足,一个零部件的问题,一个焊接工艺的问题就有可能造成整个汽车的产能爬坡出现问题!



2,作为在汽车行业有20年工作经验的威马汽车创始人沈暉显然非常清楚汽车制造的复杂程度和难度,在重大事项的决策和判断方面我认为威马汽车会更胜一筹,会避免很多的弯路产生,汽车制造属于重资本投入,少走弯路意味着不会浪费投资人的现金,项目进度不会出现极大的延误,能够生产出符合预期设计的产品,一句话投入产出比高!

3,从近期百度、腾讯争先恐后投资威马已经看出了部分端倪,投资者当然希望看到更靠谱的创始人,能做靠谱的事!投资者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不知道把国内外的智能电动汽车厂家以及创始团队用显微镜扫描了多少次,估计眼光越来越聚焦了吧,威马汽车年初巨额10亿美金的A轮投资,投资人应该也略感欣慰了吧,哈哈!

4,不能说蔚来汽车因为创始团队都来自互联网而不相信ES8,但ES8定义为中国的特斯拉,售价50-70万,由江淮代工让人有一点不能接受,江淮更多的是MPV的印象,从来没有生产过超过30万以上的汽车,背后实际上是代表的生产工艺和供应链水平,互联网造车最大的尴尬就在这里,因为国内一二线的主机生产厂家是不屑于给别人代工的!可见当初沈暉团队决定自己组建整车生产车间是多么的明智,关键是质量控制和项目进度可以掌握在自己手中!


5,实际上蔚来现在也是挺尴尬的,为了产品快快上市由江淮代工,看报道又在上海嘉定买地自建工厂,作为代工厂江淮又会怎么想呢?战略合作伙伴吗?难道是来学制造技术的吗?折腾就是折腾公司的现金,可能为了成为第一个量产的车型出现在大众面前吧!有时候欲速则不达,后期的质量问题会导致前面所有的营销推广付之于流水!

车友会群主,玩越野,玩飘移,利用休息的时间亲自码字,用通俗易懂的文字回答车主的各类问题,想发私信提问的也可以一对一解答!另外也给车主准备了实用小工具,如轮胎升级计算器、汽车残值计算器等,关注即可用!


车问诊


因为车还没有量产,所以一切还未知,只能从目前掌握的一些情况来推测了。不过我认为,他们车子质量应该还是不错的!

分以下几点来说吧!

1、发布会很棒,车定位很好。

发布会反响来看,威马低调两年之后迎来了一次惊艳亮相。虽然车本身外观设计并没有特别惊艳之处,甚至只能说中规中矩,但是20万的价位以及600公里续航,的确是平民良心之作了。

所以,定位和发布我觉得很成功,自己本人也在官网提交了预约信息,打算明年4月预定了。

2、车身质量目测可以过关

据威马发布会透露,EX5目前已经经历了200万公里的路测,因此对于质量,我觉得还是可以放心的。

3、产能和汽车生产商

与之前上市的蔚来汽车选择跟江淮合作不同,威马选择了自建工厂来生产,最终选定在浙江温州(不自主的想说皮革厂。。)

因此生产过程可控性相比蔚来应该会好一点,产能也能跟上(威马表示正式上市时候就是用户可以提车的时候,可见对产能有足够信心)。

产能问题也是困扰特斯拉、蔚来的最大问题,虽然威马信心十足,但是具体怎样还需要时间验证吧!

4、团队背景

威马创始人沈晖先生之前是吉利汽车副总裁,曾经主导吉利收购沃尔沃,之前就职于菲亚特和,有丰富的行业背景,也有足够的供应商关系。因此,团队背景上威马相比蔚来、小鹏还有大忽悠贾跃亭的ff,都有巨大优势的。

5、融资情况

在发布量产车几乎同时,威马也宣布了第二轮融资情况,百度领投,保包括腾讯、五矿、红杉都有投资注入,融资额度超过120亿人民币已经,不是最高的,但是也足够吧!

6、技术和科技积累

技术方面我不太了解,不过相信沈晖先生比我们想象的要专业。科技方面,百度、网易、360、腾讯的技术注入和支持足够让人期待吧!

因此,我个人还是非常看好威马汽车的,希望明年可以顺利拿到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