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6 翁同龢為什麼要整治李鴻章,競是因為一段往事

《蜷廬隨筆》中記載了翁同龢的一句名言:“正好藉此機會讓他(李鴻章)到戰場上試試,看他到底怎麼樣,將來就會有整頓他的餘地了。”翁的話讓人毛骨悚然,這已不是是否主戰的問題了。

在主戰的背後,身為軍機大臣的翁同龢,於中日交戰之際,不顧國家安危,挾嫌報復,以私害公。對此《中國近代史上的關鍵人物》一書為其立傳時論道:“他因與李鴻章之間久懷宿怨屢謀報復,李鴻章不欲戰而迫其戰,在他看來正是挫抑之而困頓之的良好機會,又豈能放過?至於萬一試而不效,淮軍挫敗,私怨雖報而國事已壞,則就不是翁同龢所著急的問題了。”可翁同龢為什麼要整治李鴻章?

翁同龢為什麼要整治李鴻章,競是因為一段往事

在《走向共和》中,光緒皇帝也對翁同龢說:“朕知道當年因李鴻章彈劾令兄翁同書一事,你們結下宿怨。但你們都是朝廷的股肱之臣,總要和衷共濟才好,千萬不可因私而廢公。“大臣之間有私人恩怨非常平常,但是要皇帝親自開口點明勸和,可見矛盾之深。那麼他們之間為什麼會有這麼深的矛盾呢?

翁同龢為什麼要整治李鴻章,競是因為一段往事

他們二人,是由於太平天國戰爭中的一樁恩怨,結下了樑子。翁同龢與李鴻章有父死兄徙的大仇。

當年剿長毛賊時,翁同龢的哥哥翁同書任安徽巡撫,於定遠之役臨陣脫逃,棄城溜走。李鴻章令其戴罪立功。

咸豐十年,壽州被太平軍英王陳玉成所攻,幸虧當地團練的竭力抵禦,太平軍才得以離去。但城內團練首領孫家泰、蒙時中、徐立壯等與城外的團練首領苗沛霖互相仇殺,苗因此叛變,糾眾圍攻壽州,縱兵四擾。清政府認為苗沛霖的部隊向來彪悍,真是反叛了,危害比太平軍還要大,因此密令翁同書想轍擺平這件事。

翁同龢為什麼要整治李鴻章,競是因為一段往事

翁同書知道前任安徽按察使張學醇和苗沛霖很熟悉,於是就讓他前去勸降。苗表面上答應,並提出兩點建議:一是清政府應當饒恕自己的罪行;二是殺孫家泰、蒙時中並把首級交付他祭靈以雪恥,翁同書答應照辦。孫家泰聽後自殺,蒙時中則被翁同龢抓來殺了。兩人的首級一起交給了苗沛霖。卻不料這不過是苗借刀殺人的藉口而已,他並無投降的心思,首級交付以後,叛逆如初。

於是,曾國藩本來就因翁同書在定遠失守之時棄城逃走,有愧封疆大吏的守土之責,極為憤慨,現在又對苗沛霖的處置失當,以致激成大變,忍無可忍,上書彈劾。曾國藩文采一般,想寫卻難於措辭。何況,翁同書又是大學士翁心存之子,翁心存是帝師,究竟如何措辭,才能使皇上破除情面,依法嚴懲,實在很費躊躇。

翁同龢為什麼要整治李鴻章,競是因為一段往事

曾國藩便讓李鴻章幫著寫,結果拿來一看,連呼精彩。不但文意極為周密,其中更有一段極為鋒芒內斂、暗藏殺機的文字,說:“臣職分所在,例應糾參,不敢因翁同書門第鼎盛,瞻顧遷就。”這段話的立場如此方剛嚴正,使皇上不好意思包庇了。無奈,朝廷只好判了翁同書個“斬監候”,也就是死緩。翁父聽到後,一口氣沒緩過來,蹬腿西去。朝廷藉著翁父翹了辮子的機會,順水推舟以眷念師傅的名義,將翁同書的斬刑改判充軍新疆。父死兄徙,對於翁同龢來說,一個好好的家卻因李鴻章的一紙彈劾而弄得如此淒涼,此仇怎能不報?李鴻章也許沒有想到以後自己的不幸遭遇與它緊密相關。果然,甲午一戰,翁同龢藉機傾陷,終使這位老臣敗走麥城,簽下了恥辱的《馬關條約》,戴上了賣國賊的帽子。

翁同龢為什麼要整治李鴻章,競是因為一段往事

甲午戰敗,李鴻章簽訂《馬關條約》,人人恨之。“七十老翁,蒙漢奸之惡名,幾有求生不得,求死不能之勢。”剛開始,李還有太后的保護傘,而此時,翁同龢卻帶領一夥人不斷進攻。此時的李鴻章官無翁大,面對翁同龢的排擠和非難,只能硬挺著。由此可見翁同龢的心胸狹隘,睚眥必報。

吳勇的《庚子西狩叢談》一書中,載有翁李仇隙的掌故:李鴻章因為庚子事件又一次背上賣國賊的罵名賦閒在家時,翁同龢派袁世凱試圖說服他撂挑子不幹,從而空下大學士的位子給自己,當即被李鴻章罵了出去,李並表示自己一息尚存,翁同龢就不要指望。從而使得翁成不了真正的宰相。這算是李給翁的一個小小的報復吧。由此可見翁李仇隙之深與李鴻章對翁同龢的憤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