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書法一改唐人尚法、宋人尚意的潮流,轉而取法書聖二王,以繼承、發揚古法的方式確立了自己的風格和位置。領導書壇這場“革命性”運動的領軍人物是一代宗師趙孟頫。他雖然與“二王”一家子沒有任何關係,卻窮其一生死磕“二王”一脈書法,把“崇古”詮釋到了極致。趙孟頫在繼承二王筆法的基礎上,創建出儒雅遒勁、妍麗精絕、清和灑落的書法境界;以鮮明的時代精神和強烈的藝術個性,卓立於當時的書壇。
在《松雪齋摹古》冊頁中,趙孟頫共摹了12個帖子:前三帖為摹王羲之,後九帖為摹王獻之。
《九日帖》:又稱《都下帖》。《桓公當陽帖》
釋文 :
“得都下九日書。見桓公當陽去月九日書。久當至洛,但運遲可憂耳。蔡公遂危篤,又加下,日數十行,深可憂慮。得仁。祖廿六日問,疾更危篤,深可憂!當今人物眇然,而艱疾若此,令人短氣。”
《感懷帖》又稱《徂暑帖》
“徂暑,感懷深。得書,知足下故頓乏。食差不? 耿耿。吾故爾耳。未果為結,力不一一。王羲之”
《知問帖》又稱《寒切帖》
“十一月廿七日羲之報:得十四、十八日二書,知問為慰。寒切,比各佳不? 念憂勞,久懸情。吾食至少,劣劣。力因謝司馬書,不一一。羲之報”
《南中佳音帖》
“南中佳音一一,小慰解數月也。吾甚憂慮卿,君何如耶?獻之。”
《範新婦帖》
“謝範新婦得富春過諸道路安隱,甚慰懸心。比日涼即至平安也,上下集聚欣慶也。華等佳不,小婢比小下大都可耳。新婦舍其行更憐之,不可言。範新婦省。”
《鴨頭丸帖》
“鴨頭丸故不佳。明當必集。當與君相見”
《礜石帖》
“獻之白:兄靜息應佳,何以復小惡耶?伏想比消息,理盡轉勝耳。礜石深是可疑事,兄患散,輒發癰,勢為積乃不易,願復更思。獻之,惟賴消
自不得佳。論深是可疑事,兄 患散,事當隨宜思之也。姊性纏綿,觸事殊當可,能追求可。”
《送梨帖》
“梨三百,晚雪,殊不能佳。”
《鄱陽帖》
鄱陽歸鄉,承脩東轉有理,吾賢畢欲事,必俟勝歡慰於懷耶。吾終權宜,至承今年飢饉,仰惟年支都乏絕,不謂乖又至於此耶。吾腳尚未差,極憂也。
《地黃湯帖》
“ 新婦服地黃湯來,似減。眠食尚未佳,憂懸不去心。君等前所論事,想必及。謝生未還,可(何)爾。進退不可解,吾當書問也。”
《東陽帖》
“不審阿姨所患得差否?極令懸惻!想東陽諸妹當復平安。不審頃者情事漸差耶。彼郡今載甚不能佳,不知早晚至。當遂至郡。深想望。”
《豹奴帖》
“豹奴此月惟省一書,亦不足慰懷,深悉足下情素耳。”
閱讀更多 賦比興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