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4 眩暈不要忽略耳石症,眩暈中的主力之一,手法復位顯神通(一)

之前介紹了眩暈,不少朋友對照後耳石症不在少數。

什麼是耳石症呢?在日常生活中,人們之所以能正常活動沒有眩暈的症狀,是因為我們的耳內有維持人體平衡的結構,分別是前庭和半規管。其中,前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就是橢圓囊和球囊,在橢圓囊和球囊的結構內有感受重力變化的碳酸鈣結晶,形狀像石頭,所以稱為耳石。

耳石症還真不少

正常情況下,耳石在橢圓囊和球囊內,在老年退行性病變、外力、炎症或循環障礙等因素的影響下,耳石脫落,隨著液體的流動而運動至半規管內,從而刺激前庭神經,導致人體出現劇烈眩暈(像喝醉酒,暈車,原地轉圈之後突然停下等等都有很典型的眩暈感)、嘔吐、眼震等情況,稱為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即耳石症。 耳石症發病率非常高,有數據統計顯示,頭昏眩暈的患者中,大約有70%為耳源性疾病導致,其中又有近一半是耳石症導致。而耳石的脫落,是與老年退行性改變、外傷、內耳供血不足有關。 其實在過去,耳石症多見於老年患者較多和頭部受外傷的人,而近年來,中青年人患病人數也開始上升。下面看一下這個精細的結構“小蝸牛”

眩暈不要忽略耳石症,眩暈中的主力之一,手法復位顯神通(一)

耳石症很容易被誤診

儘管眩暈患者當中,耳石症患者佔不少,但由於其主要症狀表現為眩暈,而人們普遍認為眩暈是腦部問題甚至認為是頸椎壓迫神經所導致,也有很多人將耳石症誤認為是美尼爾氏綜合徵。 美尼爾氏綜合症是以膜迷路積水的一種內耳疾病,表現為反覆發作的旋轉性眩暈,聽力下降,耳鳴,耳悶脹感,眩暈時間比較長,為數十分鐘或數小時,一般不超過24小時。

耳石症引起的眩暈是有一定特點的:

1、眩暈在體位改變後數秒出現,一般持續時間很短,大概幾秒到幾十秒。可伴噁心及嘔吐。

2、保持一個姿勢不動,很快眩暈的感覺就消失了。

3、眩暈常常還伴有眼震,且眼震程度與眩暈一致,但並沒有伴隨意識障礙。

4、耳石症導致的“暈”是眩暈,表的現為天旋地轉,或者自己的身體在旋轉,甚至產生隨時會“掉下去”的錯覺。

因此,耳石症很容易被誤診。

耳石症的患者怎麼辦?
眩暈不要忽略耳石症,眩暈中的主力之一,手法復位顯神通(一)

1、患者不要猛躺猛起,這樣會引發突然眩暈,睡覺時翻身也不要動作太快,平時注意控制情緒。

2、建議去醫院就診,醫生可以用手法或者機器使用耳石復位手法,同時解除眩暈。

耳石症的有效預防措施

1、鍛鍊身體,作息規律,勞逸結合,預防感冒;

2、健康飲食,營養均衡;

3、避免長期伏案工作;

4、“低頭族”應控制上網和玩手機的時間,注意休息;

5、平時起床或躺下、翻身動作不宜太快,洗頭儘量不要低頭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