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3 所有对人有益的东西,均是反人性!

我们为什么不再爱看书了?

小时候,我们一直说:良药苦口利于病,衷言逆耳利于行。这二句话非常有意思,基本上说明:对于个体有利的事情,基本上就是违反人性的。

所有对人有益的东西,均是反人性!

我上小学时候,因为是村里小学,小学是在我们村上一个地主家房子中,按现在标准来看,这个房子无论从结构,结实的程度来看讲,都是一个非常好房子,最终在解放后被征用,当做我们村小学校,其实也挺好, 我们村小学一共五个班, 一个年级一个班,只是这个小学没有体育课。我们上初中的时候,就是更加奇怪学校,这个学校的初中是附属这个小学,所以初中也没有体育课,我们体育课也就是回家,帮家里干一些农活,直到高中,我不再喜欢体育课,对于打球之类的事情没有兴趣,尽管我个子在高中班上,还算是比较高的。

所有对人有益的东西,均是反人性!

巴塞罗拉港之一

上大学的时候,因为什么体育运动都不会,所以班级活动我总是比沉闷,很难融入到班级当中去,我只有一个长处,因为在高中的时候, 我有一年基本上是走路上学的,而且中午还要回家吃饭,这样一天要走16公里的路,就是练出来的走路的耐力,而且速度还可以,到了大学我只有一个长处,就中长跑吧,当时学校要跑出来多少票,我基本上把整个宿舍的票全给跑出来了。

后来在学我就观察了一下,如果在高中喜欢运动的话同学,大学还是比较喜欢运动,如果在高中喜欢看书的同学,在大学依然喜欢看书,这个就大概就是一个舒适区吧。 也许你会问,我们为什么不再喜欢看书了!这个和你路步有什么关系?

其实我们早就不喜欢看书了,只不过不喜欢看书的形式改变了!

从知识的密度来看,我们课本的知识的密度最高,无论你看《宏观经济学》还是《微积分》的书,每页的所论述的知识的密度要比一本《金融时报》所带来知识还多,当然《金融时报》比网上的专家乱写的东西要好很多,

只是所有对个有益的东西,都是违反人性的!

所有对人有益的东西,均是反人性!

哥伦布广场

我们都知道锻炼身体,要去跑步,要健身,但是你会发现真正去健身的人并不多,即使有很多健身的人,不论是早上健身,还是晚上健身,到了自己规定的时间点去健身的时候,总想去拖一段时间再下去,这个也是自己和自己人性在做斗争。

读书也是一样,我们最开始喜欢看视频,因为看视频不需要动脑子,然后喜欢看知文,然看看报纸,报纸当中喜欢看明星绯闻,看期刊,最后才是喜欢书,而书当中,我们先看小说,然后看有关理论和历史的书。

所有对人有益的东西,均是反人性!

W酒店

但是知识的密度来看,这个顺序是倒过来的,也就是:书的知识密度要远大于期刊,期刊大于报纸(或是网站),报纸大于短文(微博或是推特),然后大于视频,罗振宇的就是利有这个空档,用视频的方式,来灌给你书本的知识。

所以我们都喜欢躺下看手机,就如同当实躺下吸大烟一样,读手机当中的新闻,你身处一个幻觉,你就是这个视频当的人,或是你可以评判这个人,吸大烟的时候你也会产生这个这个幻觉,给你一个美好的幻觉。

所有对人有益的东西,均是反人性!

不知名的地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