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3 慈禧西逃不忘解馋:厨师专门给她做了一道菜,差点惹来杀身之祸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普通人的一生,无非吃穿二字。中国人对吃的讲究,是世界其他民族无人能及的,所以,中餐这才凭借时代的东风,世界各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了。

慈禧西逃不忘解馋:厨师专门给她做了一道菜,差点惹来杀身之祸

慈禧太后

慈禧也是个吃货,作为主宰大清几十年的权贵,她在吃上更是穷奢极欲。传说中的满汉全席,慈禧虽不能天天享受,但是,御膳房的厨子们为讨主子的欢心,每顿都会精心给制作几十上百道美味佳肴。

慈禧西逃不忘解馋:厨师专门给她做了一道菜,差点惹来杀身之祸

慈禧用膳图

据慈禧贴身的太监宫女们回忆,当八国联军兵逼北京,慈禧仓皇西逃时,为了吃喝二字,也没少折腾沿途官员。在山西境内就发生了两件奇葩的事:有个县官借送吃喝巴结讨好慈禧,结果官升三级;有个县官因“招待不周”,惹祸了慈禧,结果给吓得自尽身亡。

慈禧西逃不忘解馋:厨师专门给她做了一道菜,差点惹来杀身之祸

慈禧西逃

山西的吃,主在面食,沿途官员为了招待置家国于不顾而拼命西逃的慈禧与光绪,动员了大量厨师来服务慈禧一行。这招还真管用,慈禧对山西的面食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以至回銮后,还不忘让厨给自己制作山西面食解馋。比如拨鱼,就常被慈禧记起。

慈禧西逃不忘解馋:厨师专门给她做了一道菜,差点惹来杀身之祸

蒸饺

拨鱼又称剔尖、剔拨股,是发源于山西运城、晋中等地的一种传统面食。剔尖的制作方便快捷,口感香滑筋道,又容易消化,因而广受大众青睐,是山西面食中极具代表性的一种。慈禧西逃途中,也没少享用这种制作便捷而又味道鲜美的小吃。

慈禧西逃不忘解馋:厨师专门给她做了一道菜,差点惹来杀身之祸

拨鱼

另一种让慈禧大饱口福的山西面食——大同烧卖,就是因时任县令专门为慈禧做的定制款而享誉禁宫的。慈禧来到大同的时候,齐福田为了让慈禧高兴,他就请当地的名厨,准备为慈禧做道大同烧麦。大同烧麦,是山西民间宴席的主食,有时称稍梅,因出笼时状为梅朵而得名。边口雪白,中间可透过皮看到里边的肉馅,吃一口一嘴油,细嚼一团肉,很受民众欢迎。

慈禧西逃不忘解馋:厨师专门给她做了一道菜,差点惹来杀身之祸

大同烧麦

但是,给慈禧做烧麦,不能等同于给一般人做烧麦,县令亲自厨,与大厨一同商量着要做出不一样的烧卖来。商定的结果是,一个蒸笼中九个烧麦不仅要包得和牡丹、芍药和玉兰等九种花一样漂亮,而且分别需要用鸡鸭鱼肉等等的食材,做成九样不同的馅料烧麦。为此,县令还给这种定制的烧麦命名为“百花烧麦”。果然这种有颜值有内涵的烧麦往桌子上一端,便让慈禧吃得不亦乐乎。

慈禧西逃不忘解馋:厨师专门给她做了一道菜,差点惹来杀身之祸

百花烧麦

大同除了烧麦,还有道名为“凤趴窝”的主菜也味道鲜美,是各种宴席的压轴大菜,对慈禧这种光吃饭不干事、大难来时自己逃的不负责的行为大为憎恶,于是,想借“凤趴窝”这道菜名来讥讽一下这个权势熏天的老娘们,便向齐县令推荐了这道菜。老齐也是巴结心切,当即就答应了。

慈禧西逃不忘解馋:厨师专门给她做了一道菜,差点惹来杀身之祸

凤趴窝

“凤趴窝”做好端上慈禧的餐桌后,没想到慈禧吃得很爽,忙问侍从太监这道菜叫啥名。侍从太监马上到门外向候着的官员打听,县令此时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逃难时吃"凤趴窝",这不明摆着骂慈禧吗?如果如实相告,这是找死的节奏啊。县令于是绞尽脑汁,想出个“金凤卧雪”的名字,让一个含落魄之意的菜名变得优雅起来。慈禧一听,乐了,一场杀机才被化解。

慈禧西逃不忘解馋:厨师专门给她做了一道菜,差点惹来杀身之祸

慈禧出行

俗话说,吃不穷,穿不穷,算计不到一世穷。而作为一国之主的慈禧,却山吃海喝的,甚至将海军军费都给“吃”掉了,结果把个大清江山也吃没了,这该是历史对她所作所为的惩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