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7 故事:秀才僕人撿到手鐲,兩天後告訴秀才,兩人原路返回歸還失主

明朝時,有個叫羅倫的秀才,字應魁,是江西吉安人。

羅秀才家境貧困,他從小就砍柴放羊補貼家用,生性極愛讀書,連揹著柴擔子都在捨不得的放下書本,以好學被受鄉里稱讚。

成化(明憲宗年號)二年,又到春試,他就帶了一個叫壽喜的小書童去京城參加科舉。

這天晚間,主僕二人路過山東某縣地界,月亮已經露頭兒,他們不便趕路,就找了個小旅店住下。

故事:秀才僕人撿到手鐲,兩天後告訴秀才,兩人原路返回歸還失主

壽喜伺候羅秀才睡下,出門倒洗腳水,旅店門前有棵大樹,當時月光皎潔,幾丈距離都能看清眉目。

樹影搖曳,小童忽然就看到地上有個什麼東西閃了一下!

他走過去撿起來一看,原來是個細細的金鐲子,頓時歡喜非常,就偷偷揣進了懷裡,美滋滋的回屋子睡覺了!

過了兩天,主僕兩人一路吃喝,盤纏幾乎用盡,羅秀才本就家貧,這時更是愁眉不展的連連嘆氣,跟壽喜說:“咱們的銀兩不多了,恐怕要餓兩天肚子才能到京城!這可如何是好?”

“少爺不必擔心,我有辦法!”壽喜說完就從懷裡摸出來那個細金鐲子,說:“咱們可以把這個金鐲子換成銀子!”

羅秀才見他拿出這金鐲子,驚訝又生氣,拿過來仔細看了一番,道:“你怎麼得來的這東西?”

於是壽喜將自己夜裡在樹下見到金子的事情說了一遍。

故事:秀才僕人撿到手鐲,兩天後告訴秀才,兩人原路返回歸還失主

羅秀才當即責備他一番,還說:“這說不定是哪個富貴人家的丫鬟婢女不小心給弄丟的,你撿了來又不歸還,想必那個弄丟金鐲子的婢女必然會被主人責問,不被打死也要脫層皮了,我們快回去,說不定還能救她一命!”

壽喜心中覺得羅秀才迂腐,嘟著小嘴,撓著頭,又數著手指頭說:“少爺,眼看這幾天就要進考場了,您這一來一回,耽擱了時辰,要是遲了,錯過春闈,今年可就白跑一趟了!”

羅秀才主意已定,邊走邊說:“今年科舉不成,還有下次,還是救人要緊!快走!”

接下來兩天,他領著壽喜又匆匆回到山東縣城中的那間旅店。

到了地方一打聽,果然聽旅店掌櫃說,隔壁富翁家叫梅兒的婢女正被主人綁著鞭打。

梅兒晚間伺候夫人洗臉,夫人將手上的金鐲子去掉,忘在了盆裡,不成想這小丫頭也粗心,直接把水倒在了門外樹下。

第二天早起,夫人想起來,認為是梅兒偷走了金鐲子,還撒謊說沒看見,就是一頓拷問,用鞭子抽了兩天,梅兒就是不承認,眼看就要被打死了!

故事:秀才僕人撿到手鐲,兩天後告訴秀才,兩人原路返回歸還失主

羅秀才趕緊帶著金鐲子上門去拜訪,將前後經過跟主人說了一遍。

主人家正鬧的雞飛狗跳,聽完後也感謝一番,富翁的夫人這才放過了婢女梅兒。

街坊鄰居看熱鬧的人也很多,見羅秀才拾金不昧,都非常讚賞。

壽喜在一旁餓著肚子抱怨:“少爺,您再不啟程就趕不上入闈場了!”

後來旅店掌櫃聽說他們要去趕考,當即免費替羅秀才僱了一輛馬車。

車伕拼命趕路,馬車趕到京城,已經是二月初幾,還好勉強在考場關門前趕到,羅秀才這才進了考場,洋洋灑灑的答完了考卷。

不久後放榜,他竟然考中了狀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