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2 最美椿树沟

真正知道椿树沟,还是看了中央台《舌尖上的中国》,看着热气腾腾的煎饼从鏊子上揭下来,香气都像是闻到了,真馋人,不自觉地就咽了下口水。

煎饼最好吃莫过于刚摊好的,松软可口,清香宜人,不用卷什么菜,就可以直接吃下一张或几张。若是再卷一点咸菜、大葱、豆瓣酱,吃一口就想把整个都吞下。煎饼卷大葱是山东的名吃,临沂的名吃,更是蒙阴的名吃。其实不只是单一的卷大葱这种吃法,卷点小豆沫儿、青菜叶子、咸菜椒子,都会让人爱不释手。

最美椿树沟

椿树沟位于蒙阴县垛庄镇内,是黄姑庵村的一个自然村,据当地人介绍,在1668年就有这个小村的记载,可见椿树沟也是历史悠久。至于黄姑庵这名字,估计也很有一番来历,抽时间再去细细访问。椿树沟村坐落在蒙山深处的山沟中,村里的椿树很多,因此取名为椿树沟。

我们到达的时候正是夏天,视线之内除了庄稼就是树,绿色覆盖率几乎是百分之百。路边的溪水在石头间悄悄地流淌着,偶尔会有些响声,像一曲若有若无的山歌。“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这水是清得纯净可爱,水底的小石块小砂子都清晰可见。泉水在这几户人家门前汇成小溪后像是更加兴奋了,在几块石头的围堵下,水面明显宽阔壮观起来,形成了一个清澈见底的小石潭,偶有小鱼游来游去,很是自由随意,《小石潭记》中的景象也不过如此。餐厅的草棚就建在水上,听着哗哗的水声,吹着悠然的山风,这天然空调让人很舒服惬意。长竹杆接了水从高处流下来,特别诗意和优美,可惜只看到一根流水的竹杆。已经接近午餐时间,这时坡上的车辆更多了,居然有浙江和江苏的车辆,美景和美食是挡不住的诱惑,都想来做一个实地考察、做一番舌尖上的见证。

最美椿树沟

第二次来的时候,水势有点减小了,不过水潭边刻意改造了下,与我很有些心有灵犀,果然加出多根竹杆,山泉水经过几根竹杆上上下下、左拐右弯之后,清亮地缓缓流下,轻柔舒缓,让人过目不忘。这意境很有点曲水流觞的意思了。这次我们先定了一家饭店,约定了进餐时间,然后才放心看风景。说是饭店,其实也不过是几间平房,是本村村民开办的农家乐,接待全国各地的游客。

上面两家农家乐也是依水而建,也是小草棚,和下面一家相仿,也安装了竹筒流水,无论这水流到养花的缸里还是养鱼的池里,都有它的归处,也有的直接再回归到小溪里去,感觉细腻、清爽。鲜艳个大的绣球花很受当地人欢迎,几乎家家户户都有种植,养在房顶、门口或者墙头,又喜庆又好看。去最上面的那户人家参观,中间有一处溪水从岩石上流过,是现实版的“清泉石上流”,要是经过,可以踏在相隔不远的几块石头上,也可以踩水而过,为试一下山泉水的清凉,有脱鞋子的,有直接穿着凉鞋踏过去的,总之都让脚尝试了泉水的清凉。

最美椿树沟

逛完水边人家,转道向山上走去,我们要完成上次的未竟之旅,到拍摄电视节目的那户人家看看。那老两口居住在最靠近山的地方,路也没修过,不同颜色的鸡四处逛游着,小山羊在路上凑热闹,我们从它身边走过,它熟视无睹般地淡定着,半点都不惊慌。这户人家姓刘,没有院墙,靠山的一面有简单低矮的竹篱笆,院子里有几棵高大的梧桐树,让人感觉清爽无比,这里的风格都是很原生态的,没有丝毫加工的痕迹。

院中有几间平房,门口挂有中央电视台节目标志的照片,上面还有两位老人的合影,因为风吹日晒,照片颜色明显已经褪色,但来者都会在此照片前细细观看。大娘说年轻的媳妇们摊煎饼,她干不动了,又指着墙边的鏊子,说这就是上电视的那个。

即使不在这里吃饭,他们依旧热情接待,我们想进山里看看,老大爷给指了一条到达望海楼的近道。我们赶紧往上走,初时还挺有兴致,但冬天落下的树叶还很厚密,加上新发的野草遍地都是,抬头即是树木成林,一眼望不到边,感觉有些迷失,就中止了这次行程,因为品尝山珍美味才是此行的目的。在我目所能及的地方,一共也就看到七八户人家。“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我得把杜甫的这句小小更改一下“小村几家人,幽居在空谷”,用在此处就非常贴切了。

最美椿树沟

我们选择吃饭的这一家农家乐稍有些不同,他们拦住的小水潭最大,水也深,但清澈见底,在水塘的上方横放着几根竹杆,竹杆上都钻了小孔。泉水怎么抽上去的我没看懂,反正它们都从竹杆的孔里流下来了,这人工瀑布也是没谁了,细看一下,还是更像水帘,轻柔、细密地出现在眼前,感觉很特别,很富诗意。与僧皎然《咏小瀑布》有些暗合:“瀑布小更奇,潺湲二三尺”。水塘一边有挂在树上的吊床和秋千,坐一下,摇一下,闭上眼睛休息一会儿,呼吸一下清新的空气,说错了,明明是免费吸氧,绝对是种难得的福利和享受。这家的餐厅都是倚树而建的草棚,不是在两棵树中间,就是借助一棵树的支撑,用木头围出框架,外面罩上一层透明的纱网,既不挡视线,又能挡一下蚊虫。四周的树和花也很随意,有的枝叶直接长到小草屋内,漂亮得很。喝着主人家自己采摘炒制、用山泉水泡好的茶叶,吹着舒适的山风,很有想住在山里的想法了。许是到了午餐时间,几桌客人都坐满了,主人忙得不亦乐乎,不停地招呼客人,有人点炒鸡,他就让一个小姑娘拿着长竹杆去套鸡。竹杆头上有结好的网子,方便去罩住站在矮树上呆萌的鸡,看到竹杆一到,被惊吓的鸡上下飞跃,惹得游客纷纷过去看热闹。尽管鸡们慌乱地四处飞逃,搁不住小姑娘这技艺熟练,两三分钟就让一只红色的公鸡成为网中之物。其它的鸡刚才受了惊吓,跟着一起叫唤、乱跑,看到小姑娘走了,立刻恢复了宁静,杀鸡儆猴的意思它们还是不懂,低声地咕咕叫着,没有半点兔死狐悲的忧伤。店主人说得不错,还真是现杀现炒,他三下两下把鸡杀掉,扔到盆里,一位八十岁左右的老奶奶动作娴熟地拿热水浇在鸡身上,在冒着热气的时候,三下五除二,迅速拔光了鸡毛,期间一个三岁的小男孩还跃跃欲试,要去帮忙,被老太太三言两语轰走了。小男孩也不恼,自己去找小兔子玩,一边的小黄狗像是很喜欢孩子,跟在他后面,不时摇着尾巴。

最美椿树沟

我们的那只鸡还在锅里炖着,等待的时间也不觉得长,因为环境太美,只欣赏一院子的风景就已经很是享受了。纱网外面的花和叶子像绣在上面的花一样,鲜活生动,拍出照片来非常惊艳;鸟儿叽叽喳喳地在树枝中间飞来飞去,自由惬意。因为不是专业厨师,客人也多,上菜的速度有点慢,味道倒挺地道,菜量也大,没有大饭店的花样,但实惠、好吃,所用食材全是自给自足,蔬菜是从菜园或山野采摘的,凉拌的野菜就有好几种,鸡鸭猪都是自家养的,蛋类更是方便,随捡随吃,又新鲜又没污染。作为游客,看着吃着都放心,可以毫无负担地用餐,这种状态好像越来越少了。唯一的遗憾是有点对不起枝头唱歌的鸟儿,它们被隔离在网外,吃不到我们的任何东西。等我们吃饱喝足,看到大树底下也支起桌子来,鸟儿们也终于可以有机会吃到地上的“零食”。今天的游客太多,小草棚已经不够用了。

这时,有一个操着南方口音的人喊着:老板,上煎饼卷大葱!主人响亮地回应:马上。店主人的媳妇一直没露面,大概在屋里忙着摊煎饼吧。旁边的客人也在悠然闲聊着,坐在清凉避暑的地方让人心平气静,再听着鸟鸣、伴着泉水丁冬、闻着各种花香,多呆会儿、多等会儿、多聊会儿,都是种享受。

最美椿树沟

椿树沟是一个来了就不想走的避暑圣地,椿树沟是一个让人流连忘返的美丽山村。

民风淳朴,舒适自然,到处都是诗情画意。已经来过两次的我,感觉上好像重复了,如果分两个季节来,岂不是更好?还有,椿树沟的夜晚是怎样的?是不是“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这些都有待于下次体验了。

  • 宋增芬
  • 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山东省青年作协会员、临沂市影视家协会会员
  • 成人组
最美椿树沟

主办:山东省旅游发展委员会

协办:山东省作协 澳洲山东同乡总会 澳中文联

法国山东商会 德国山东同乡会 加拿大齐鲁同乡会

执行团队:山东海岱传统文化研究发展中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