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7 被冠上“奸臣”标签的他忍受千古骂名太不公平,这些事不得不说

舆论总是掌握在地主阶层的手中,很多历史事实也都存在着一些误差,你永远无法知道那些所谓的忠臣是否做过对国家不利的事,而那些奸佞小人背后是否走着不为人所知的付出。

贾似道这个背负着千古骂名的奸臣,深受同僚和百姓的鄙夷与唾弃。就是这个不被世人所喜之人,却维持了即将分崩离析的南宋二十余载,而他所做的并没有为人所知和被理解。

被冠上“奸臣”标签的他忍受千古骂名太不公平,这些事不得不说

他出身于朝中肱股之臣贾涉之家,姐姐是贵妃,所以他考上进士理所当然的被世人认为是走后门的结果,哪怕被史岩之赏识,升上了澧州知府的位置,都被认为不是他自己的能力所得。

成为朝廷大臣的贾似道见朝廷腐败便提倡公田法,以强硬的手段禁止富人囤积粮食,剥夺大多数人的土地所有权。毫无疑问,这种触碰官僚阶级利益的改革自然会受到阻扰,而极力推行的贾似道此时就成为了众矢之的,人们的眼中钉。

被冠上“奸臣”标签的他忍受千古骂名太不公平,这些事不得不说

在第二次蒙宋战争中,贾似道被任命为南宋枢密使,当时情况危机,蒙古大军分为三路兵马分别向四川、湖南、鄂州方向前进,他身为朝廷大臣却整日与士兵同吃同住,患难与共,这让军中士气大增,增加了兵卒们的信心。

后为了防止敌军打地洞进入城内,便在城墙内侧筑起环城栅栏,此举为援军的到来拖延了大把的时间,而蒙军却因粮草不足,实力大减,两军此时还是旗鼓相当的,但因触碰了吕文德的利益,改投敌军。宋军的形势恶劣起来了,贾似道不得不与忽必烈议和。

这件事成为贾似道成为奸臣的一大“罪状”,可是大家都只看到了贾似道议和丧权,却没看到正是因为议和而保留了大宋仅有的军事力量,后来在数次围城战中起了一定的作用,尽管功败垂成,但确实维持了南宋几年的存息。这样看来,贾似道似乎并不如世人所看到的“奸”。

被冠上“奸臣”标签的他忍受千古骂名太不公平,这些事不得不说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贾似道也并不是圣人,他也有缺点不足。身为朝廷宰相却有着纨绔子弟的爱好,喜欢斗蟋蟀玩,并出版了第一本研究蟋蟀的著作《促织经》。此外,他还喜收藏图籍,但作为朝廷的肱股之臣,这些爱好都能造成他军国大事决策时的短视。这一点自然会被那些因利益被触碰而仇恨贾似道的人放大。而舆论权永远掌握在地主阶级手中,极力抹黑贾似道也是无可置疑的。

尽管贾似道身上有很多缺陷,但他还是义无反顾的为这个王朝实行改革、智退蒙军,保持了南宋王朝数十年的苟延残喘,贾似道死后不到两年南宋就灭亡了。所以,贾似道即使称不上民族英雄,也算不上能臣,但不应该被冠上奸臣这个称号数千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