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2 黃桃全套栽培管理技術(專家版)

黃桃全套栽培管理技術(專家版)

黃桃是一種優良桃品種,亦稱黃肉桃,原產於我國,它色澤鮮豔,營養豐富,經濟效益高,鮮食加工均宜,目前栽培面積也在不斷擴大。

認識黃桃

黃桃全套栽培管理技術(專家版)

主要品種

鮮食品種:錦繡、錦香、錦園、錦春、金黃金等

加工品種:NJC83、NJC19、黃金冠等

鮮食、加工兼用品種:鑽石金蜜、黃金實、黃中皇、黃金魁、金皇后等

生物學特性

植物學特徵:生長勢中等,樹姿開張,萌芽率與成枝力均較高;枝陽面綠色,有光澤,葉呈長橢圓披針形,淺黃綠色,葉緣鈍鋸齒密,葉面向外微卷;花芽起始節位為第2節,復花芽多。花薔薇型,粉紅色,雌蕊與雄蕊等高,部分無花粉的品種如錦香等需配置授粉樹或人工授粉。

物候期:多數品種在3月上中旬萌芽,4月上旬初花,4月上中旬盛花,根據品種不同,果實採收期為6月底至9月中旬,果實生長期80~160天不等。落葉期為10月下旬,樹體生長期240天左右。

對環境的需求:喜光、耐旱、忌澇,對土壤適應性較廣,但要求土壤透氣性良好。以排水性良好、通透性強、pH值為5~6的微酸性沙質壤土最佳。

黃桃栽培技術簡介

黃桃全套栽培管理技術(專家版)

園地選擇

桃樹具有耐旱的特點,適宜種植在土質比較疏鬆的地方,因此,在栽培黃桃樹的過程中,要選擇排水性能較好的沙質土壤。土壤的含鹽量需要控制在0.1%以下,有機質含量需要在1%以上,地下水位需要在1m以下。

整地施肥

種植黃桃時,要將樹與樹之間的距離控制在2~4m的合理範圍內,行距控制在4~6m,控制行距能有效保障黃桃樹之間的光照,有利於促進黃桃樹的生長與發育,並且便於管理。

平地種植時挖長、寬、深分別為1米的定植穴,實行起壟栽培;心土與表土分開堆放。每畝施入腐熟的雞糞、豬糞、牛欄糞等1500~2000kg,商品有機肥100~150kg,過磷酸鈣50~100kg,表土與底肥混勻回填在下層,心土築起樹盤稍隆起。

定植

在栽植黃桃的過程中,要選擇合適的栽植時間,選擇秋季落葉或次年的春季皆可。在3月份黃桃沒有發芽前就將黃桃樹栽培好。

在栽培前,選擇較為優質的壯苗,根過長可適當進行修剪,栽植深度在嫁接口部位露出土面3~5cm,按照“三埋兩踩一提苗”(即三次埋土、兩次踩實、一次將苗木向上提的過程)的方法栽植,使根系與土壤充分密接。

栽培以後要對黃桃幼樹統一進行灌水,將苗木扶正後再培土。

幼樹管理

修剪整形

萌芽前,要對幼樹進行相應的整修,以苗木的生長情況為基礎,留50~70cm的長定幹。較細的苗木要留短些的定幹,較粗的苗木定幹要相應的留長些。

以苗木的飽滿芽帶為標準,將剩餘的枝芽剪掉。將樹形修剪成“Y”形,幹高維持在30~50cm。主要樹枝開張的角度保持在45~50°最為適宜。

當黃桃樹處於成長的旺盛期時,更需要重視黃桃的修剪工作,尤其要做好夏季修剪處理。

對於黃桃幼樹,主要以整形為主,儘量將樹冠擴大,使得各個級別的骨幹枝形狀更加分明。對於非骨幹乾枝,要進行適當地修剪,逐漸培養出結果的枝幹。

施肥管理

黃桃栽後3年內以施基肥為主,不施或少施氮肥,以避免徒長和延遲結果。

基肥:通常在11月份開展施肥工作,以基肥為主,適量施少量化肥,以溝施方式為主。

追肥:5~6月,可追肥1次,主要施用平衡型複合肥,可配合淋施海精靈生物刺激劑根施型;在4~7月,結合黃桃樹生產的實際情況,採取葉面追肥,肥料可選擇磷鉀源庫、皇太滋等。

水分管理

黃桃樹在萌芽前期正處於乾燥時間,為保證黃桃樹能健康地生長,需要灌溉足夠的水分。

黃桃樹在生長期間,當期土壤的含水量少於20%時,要及時進行灌溉。

在11月中旬,同樣要灌溉1次,與施用化肥同時進行。主要採用溝灌、澆水的方式。

注意在降雨比較頻繁的季節,需要為黃桃樹進行排水。

土壤管理

幼樹期,樹冠小,行間空間大,可適當套種一些矮稈作物如花生、豆類、蔬菜等,既可提高土地利用率,又可增加桃園的收益。

結果樹管理

施肥管理

基肥:應在10~11月上旬施,每畝施用有機肥約1500kg,結合冬季深耕,沿樹冠下環狀穴施或溝施。

追肥:萌芽前1~2周施萌芽肥,以速效氮為主,配合淋施海精靈生物刺激劑根施型,彌補樹體貯存營養不足,促進根系、新梢生長,提高坐果率;謝花1~2周施花後肥,以速效氮為主,配以磷鉀肥,主要促進新梢和果實生長,減少落果;在果實硬核期施壯果肥,以鉀肥為主、配以氮磷肥,以促進胚和核的發育、花芽分化、果實膨大和為下一年結果打下基礎;果實成熟前15~22 天施催果肥,以氮為主配合鉀肥,促進果實膨大,提高果實品質。果實採收後施採後肥,以磷鉀肥為主。另外,在落花後、膨果期、成熟前1~2周噴施海精靈生物刺激劑葉面型,有助於穩固樹勢、提產增質。

水分管理

花期不宜灌水,否則會引起落花落果;但在果實膨大期,若遇乾旱高溫就必須地面澆水,且在早上或傍晚進行葉面噴水;若缺水,桃果小,果底部幹,無水色,嚴重影響桃的產量和商品價值。

入冬前還要灌一次封凍水,可結合秋施基肥進行,以提高樹體的抗寒能力。桃樹怕澇,平時要開好排水溝,最好起壟栽培,做到雨停田幹,以防桃園積水造成根系腐爛、枝葉黃化,甚至落葉和死亡。

花果管理

授粉:根據所栽品種來看是否配置授粉樹或人工授粉。人工授粉操作,選擇健壯的桃樹,摘取開放的花朵,用手輕抖採下的花朵,使花葯脫離雄蕊,得到金黃色的花粉。將花粉與乾淨滑石粉或細幹澱粉按照1:10~20的比例,充分混合均勻,裝入紗布袋中,用專用工具進行授粉。

疏蕾疏花:對花芽多而坐果率高的品種,進行疏蕾疏花,效果較好,可節省大量營養,促進前期新梢的生長和果實的發育。疏蕾疏花的留量要比計劃多出20~30%,要先疏果枝基部花,保留中上部花,中上部則疏雙花,留單花,預備枝上的全疏掉。

疏果:應在落花後兩週到硬核期前進行。方法是為先裡後外,先上後下,首先疏除小果、雙果、畸形果、病蟲果,其次是朝天果、無葉果枝上的果,選留果大、形狀端正的果,選留部位以果枝兩側、向下生長的果為好;同一結果枝上果間距為4~5cm,長果枝留果3~4個,中果枝留果2~3個,短果枝、花束狀結果枝留1個果或不留。副梢果枝留1~2個果,延長枝上的不留或少留,預備枝上的不留。

套袋:定果完畢後,需要及時套袋,需要使用黃桃專用袋,選擇好適宜的時間。套袋順序需要遵循先早熟後晚熟、先裡後外、先上後下等的原則,摘袋需要在果實成熟前10~20天內進行。在摘袋之前,需要將單層袋打開,慢慢將袋子去除。雙層袋需要先解外層,再解內層。在某些雨水集中區域,果實成熟期不能摘袋。

病蟲害防治

常見的黃桃病蟲害主要包括食心蟲、桃蚜、潛葉蛾、細菌性穿孔病、炭疽病、褐腐病、流膠病、縮葉病等,要注意預防為主,適期用藥,綜合防控。

本文由農業助手團隊編寫整理,轉載請務必註明來源農業助手(huaken005),且勿修改文章內容,修改必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