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3 印台区:王军红回乡创业促民富

印台区塬圪塔村的青年王军红,在全国近千名候选人中脱颖而出,被团中央、农业部评为第十届“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同时也是铜川市唯一获此殊荣的人选。对于激励和引导印台广大青年在农业领域敢闯敢试、创业致富,踊跃投身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

退伍不退志 回乡实现创业梦。王军红,男,汉族,1978年3月生,中共党员,1996年12月在北京二炮服役,2001年转业返乡后,年轻气盛的他凭着一腔热忱,开始了创业,成功失败,几经转折,他总算有了一些资本,在周围乡亲们的眼里留下了敢干事、能干事的印象。2011年10月被推选为村委会主任,正值他矛盾重重时,他入党宣誓的一幕在脑海中升起,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如果不能像郭秀明那样舍小家为大家,又何谈共产党员。如果我不担这个担子,怎么能对不起信任我的乡亲。这时,他下定决心毅然关掉了自己正在经营的两个餐馆,全身心地地投入到了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事情上来。

改善群众人居环境 创建美丽新农村。当了村主任后,他跑项目,找路子,筹集资金,带领群众投工投劳,通过多方努力,使村民的生产和生活得到了很大的改观,实现了水、电、路、网络四通。他带领群众完成500立方米蓄水池、10公里节水灌溉管网建设,新建果园节水灌溉管网3000多亩,提升果园改造覆盖面积1000亩,完善排水设施、埋砌主排水沟9公里,实现800亩水肥一体化建设,解决了1300口人的饮用水问题。他深信“要想富,先修路”。硬化了村上11公里的巷道,打通了和外界连接的道路。他争取房屋改造资金460余万元,发动群众,改造房厕,整治环境卫生,改善人居环境。近年,塬圪塔村成为城里人观光、休闲、采摘、娱乐的好去处,2016年被评为市美丽乡村示范村。

发展现代农业 促进富民强村。王军红常说,一个人富了不算富,要把当地群众带富了,要把全村百姓带富了,辐射四周都富了,才算富。他首先想的就是要改变村上靠务苹果为生的单一产业格局,经过反复的考察调研后,决定发展设施农业,走现代农业发展之路。面对群众的疑虑,他决定从自我做起,经过多方筹措,2012年成立了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担起了合作社理事长一责。投资900余万元,在村子建设35栋日光温室,一年下来,觉得收入比较可观,他想带领更多乡亲走上致富之路,他提出将日光温室承包给村民,让村民足不出村就能增加收入。并承诺“承包第一年免承包费,并统一提供技术支持”让父老乡亲得实惠的优越条件。以“基地+合作社+农户”的形式,引导农民积极参与现代农业,搞好现代农业种植,提高产出,在他的带领下,目前,塬圪塔村的现代农业发展势头良好,发展规模逐步壮大,发展成以渭北优质苹果产业为主,辅以设施蔬菜种植、畜牧养殖、种苗繁育、农产品贮藏、加工,休闲观光等为一体的规划面积5000亩的现代农业园区,并注册了自己的品牌。该园区2014年被授予陕西省放心农产品示范单位及陕西省科普惠农富民先进集体、2015年陕西省人民政府命名为省级现代农业园等多种荣誉称号。

示范带动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王军红特别重视以科技武装新农民,发挥合作社作用,带动农民增收致富。过去的塬圪塔村,虽然有传统产业种植苹果,但规模不大,科技含量不高,产量低,往往是增产不增收。他了解到群众懂生产,会经营方面的技术人才比较匮乏,针对这一情况,他建立起职业农民实训基地,每年聘请农业专家和当地种植能手给村民授课2-4次,参加培训人员达2000余人次。这些年来,在他的带领下,学科学,讲科学、用科学在塬圪塔村蔚然成风,全村75%以上的种植户均掌握了科技致富的本领,手持证书的新型职业农民越来越多。通过提高农民的科技管理水平,该村苹果亩均收入提高了3000元左右。2016年他荣获省级优秀职业农民称号,他想通过职业农民的引领示范作用,让更多的农民朋友从中找寻到属于自己的致富路子。

回报社会 致富不忘党的培养。合作社壮大了,自己致富了,但他始终不忘社员和群众,并积极主动回报社会。为社员解决生产、生活上的实际困难,发放果树专用配方肥料930袋,各类农用工具150余套、太阳能热水器150套,新建村卫生室110平方米、文化体育活动广场7000平方米、篮球场一处,保证了村民小病不出村,学习娱乐有场所。从不拖欠社员盈余分红和工资。合作社在社员大会表决通过的情况下提取盈余基金积极参加各种公益事业和慈善事业。园区已为村民提供了165个就业岗位,带动了50余户村民发展蔬菜水果种植产业,全村经济收入越来越多元化。村民年经济收入提高了2000元左右,真正实现了互惠共赢。

王军红他有渴望周边百姓致富的赤诚之心,他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诠释一名共产党员引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情怀和为群众办好事办事实事的决心,使这块创业热土更加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信息审核:范倩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