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5 华人家谱·专访|邓裕强:做事有规矩,做人要奉献

华人家谱·专访|邓裕强:做事有规矩,做人要奉献

本期嘉宾:邓裕强

贵州省邓氏文化研究会暨邓氏宗亲联谊会 常务副会长;

遵义邓氏文化研究会 会长;

宗亲印象

邓裕强最喜欢提到的两个词是“规矩”和“奉献”,这四个字是他做人、做事的行为准则。

关于梦想

“退休了,但我总觉得我还能做点什么。”

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之后,邓裕强没有过上大多数人的退休生活,喝喝茶、下下棋、打打牌,反而一门心思的想要继续做点什么。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和美强大,国家就和美强大。“”我希望能够为家庭、家风的建设发挥一点自己的余热。”

近些年来,全国各地建立姓氏宗亲会、文化研究会、联谊会等民间组织盛行。

去年3月“贵州省邓氏文化研究会暨邓氏宗亲联谊会”成立了,邓裕强当选了常务副会长;9月份“遵义邓氏文化研究会”也成立了,邓裕强被宗亲们推举为会长。

关于困难

面对会长的荣誉,邓裕强第一个想到的却是“责任”二字。

因为一心想搞好宗亲会建设,退休了的邓裕强比工作的时候还要忙碌。

东奔西跑,寒来暑往,子女对他最初是不理解的。

“辛苦了一辈子,退休了就好好享受一下闲暇不好吗?”

“东奔西跑寻根溯源,钱花了倒是小事,关键您的身体受得了这份操劳吗?”

子女的这些话,常常回响在邓裕强耳边,但他却总是说,“你们的关心,我知道的,但这件事非做不可!”

亲人因为关心他的身体不支持他的退休“工作”,他可以理解,最让他难受的是很多族人对他的“工作”也不理解。

“你做这些,不就是图财吗?”

“这有什么意义?有什么用?我拿来能干嘛?”

“浪费时间和精力,瞎折腾……”

这样的声音也常常出现在他的耳边,但邓裕强总是一笑了之。

“懂的人自然会懂,不懂的人,我要想办法让他懂。”

“邓氏宗亲会里,我们还有许多年事已高的老宗亲为了家族文化的传承奋斗在一线,80多岁的老人,依然孜孜不倦,他们尚且如此,我又怎么能放弃呢?”

关于原则

做事有规矩,做人要奉献。这是邓裕强的原则。

“想要弘扬邓氏文化,办好宗亲会,只有四个字‘规矩’和‘奉献’”邓裕强如是说。

“无论做任何事,没有规矩,不讲奉献,是不可能成功的。”

“规钜和奉献,责任和担当,不能光说,更要去践行。”

“邓氏宗亲会成立以来,有三大目标‘写好一卷书、修好一本谱、走好五条路’,桩桩件件都离不开奉献和规矩。”

写好一卷书

把为国家、为民族、为族人作出重大贡献或牺牲的邓氏先贤的英雄事迹收集入卷。

如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两弹元勋邓稼先、抗倭英雄邓世昌等等,同时将邓氏良好的家风、家训、家规整理成书。

以此教育后人,警示后人。

修好一本谱

“谱牒,身之本也”,只有谱能告诉你,你是谁,你从哪里来。一个人如果没有谱,那么就是无根之萍。

一本好谱,应该是尊重历史,客观公正的,邓氏家谱要客观公正的记录下邓氏一族的迁徙繁衍、悲欢离合。

走好五条路

一是爱国爱家之路,要热爱祖国、热爱家庭;

二是走好互爱互助和关爱他人之路,要有大爱之心、积德行善;

三是走好依法办事和依规做人做事之路,遵守国家法律、遵守德操,诚实守信做人;

四是走好联商与发展之路,带领族人走出一条以经济为中心,以文化为主线的致富之路;

五是走好学习与传承之路,弘扬国学文化,开设道德讲堂,将历代家族先贤的故事、家训、家风代代相传;

“这三点,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难了。不讲规矩,不讲奉献是不可能做到的,仅仅依靠我个人的力量,也是不能做到的。”

华人家谱·专访|邓裕强:做事有规矩,做人要奉献

首当其冲的就是修谱。

“邓氏族人的根在谱书中寻找,邓氏族人的精神在谱书中发光,邓氏族人的血液在谱书中流淌。”

可是修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邓裕强联合和很多邓氏宗亲一起,投入了大量的金钱,很多人甚至投入了毕生的积蓄,牺牲了闲暇的晚年时光,翻山越岭查祖墓,行程万里追根源。

1500多个日日夜夜,才终于有了《川黔渝毗邻世忠公支系家谱书》的初稿。这1500多个日日夜夜,宗亲们不仅劳心劳力,还花费不菲。

“写好一卷书,修好一本谱”是奉献,而“走好五条路”则代表来邓裕强对于规矩强调和发展的决心。

关于未来

如果你将要离开这个世界,你会将什么留给子孙后代呢?

对于这个问题,邓裕强的回答是,“留给子孙财富,不如培养财富子孙”。

在错综复杂的社会中,只有留在骨血里的东西是永存的,金钱是一时,精神是一世。

“一个民族,一个家族、一个家庭,没有精神食粮,是不会有未来的,而家谱,家族文化,就是我们的精神食粮。”

“如果不能把祖宗们留下的精神食粮代代相传,即便留给子孙再多的钱,又有什么用呢?”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如果我们这一代人也不积极修谱,那么家谱就会在我们手中消亡,前对不起列祖列宗,后对不起子孙后代。

“夕阳余晖,我要再赶一程。这是最有意义的事。”

——邓裕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