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如何看待未來十年大灣區的住房租賃市場?

煙雨芳舟


你好,嗨住租房回答這個問題。

目前《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已經報批,通過實施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支持香港、澳門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深化內地和港澳的合作,實現互利共贏,為港澳地區的發展注入新的動能。

有了政策的保駕護航, “粵港澳大灣區”憑藉優質的產業合作、交通的便捷程度、良好的吸聚能力,使得未來十年大灣區的住房租賃市場前景可期。

首先,讓我們來看一下大灣區的金融資源。

香港作為全球最大的首次公開招股市場,最大的離岸人民幣資金中心,是區內融資、資金管理及分配的樞紐。而香港和深圳的金融及經濟規模加起來,就等同倫敦或紐約這兩大全球性金融中心之一,兩者合作完全可以打造亞洲的“全球性金融中心”。有著雄厚的經濟實力,該地區的人口吸引力不容小覷,外來打工族的蜂擁而至極有可能促成房屋租賃市場的爆棚。

其次,交通資源也是該地區的一大優勢。粵港澳大灣區內有完備的海港和空港群,公路網絡也十分發達。如,粵港澳大灣區擁有三個全球大港,分別為世界排名第三的深圳港、第五的香港港和第七的廣州港,又如,粵港澳城市間九縱三橫的高速公路網、正在建設完善的珠三角城際輕軌,以及港珠澳大橋全線貫通後,珠江口東西兩岸將實現快速連通。

產業資源豐富也另大灣區租賃市場蓬勃發展。粵港澳大灣區產業結構也頗為完善,以先進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為主。港澳地區服務業產值佔GDP比重均在90%左右,內地9市制造業基礎雄厚,大灣區已形成先進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雙輪驅動的產業體系。多樣化的就業方向能夠吸收眾多的就業人口在此定居,而房屋租賃則成為了不可或缺的資源之一,打工者越多,租賃市場越是火爆。

所以說,未來十年內,大灣區的住房租賃市場一定會相當火爆。地區的經濟發達是源於企業多經濟活力旺盛,而就業機會隨之也會增多。源源不斷的人流湧入大灣區尋找工作崗位,住房則是必不可少的需求,而土地有限房價就高這也是必然的,如果商品房的價格一直居高不下,就業人口又需要安居,那麼必然會發展住房租賃市場。


嗨住租房


站在全國戰略高地的“粵港澳大灣區”,產業合作、交通便捷程度、吸聚能力、居民生活質量等等都將得到極大提高,未來十年大灣區的住房租賃市場前景可期。

粵港澳大灣區由“二區九市”(香港、澳門、廣州、深圳、珠海、佛山、中山 、東莞、惠州、江門、肇慶)組成,雖然還未完善但已成為全球人口最多的城市群。

大灣區“1小時生活圈”

港珠澳大橋、深中通道、虎門二橋,廣深港高鐵、深惠城軌、穗莞深城際快速軌道...隨著多個交通基礎設施工程的竣工,粵港澳大灣區正進入一小時生活圈,充分打開了大灣區發展的想象空間,將出現史上最大流量人口導流,吸引更多資金和人員流入這些地區。

產業升級快速推薦,產業合作更加緊密

藉著“中國製造2025”、“新一代智能發展規劃”、“人民幣國際化”等系列國家政策利好,粵港澳大灣區加快產業升級,重點發展智能化、通信技術、專用設備。

核心城市廣州、深圳、珠海除第二產業外,正持續加強金融、商貿及航運服務集聚功能。

城市間的交通一體化提高了大灣區各城市之間資源以及產業的充分共享,加速各城形成大規模的產業合作基礎,如東莞臨深區域、佛山臨廣區域、中山泛城區域,“廣深創新走廊”等。

居民生活質量不斷提高

基於與港澳合作的加深和區內交通一體化的發展,城市間教育、醫療、休閒等設施將高度共享,灣區居民的生活質量不斷提高。

對人口/資金/資源的吸聚能力上升

珠三角城市歷年來對社會投資的吸聚強,廣州、深圳、珠海、佛山、東莞、中山6個重點城市2016年投資密度在6000萬元/平方公里以上。近十年肇慶、江門、惠州投資增長規模超過400%。

廣東省地區人口吸納規模也逐年增加,持續加強,位列全國第一!

未來十年,粵港澳大灣區的城市及資源價值都將得到極大提升。為了優質的教育資源和醫療服務、完備的娛樂場所和生活設施、良好的公共服務、廣闊的工作機遇,越來越多人願意承擔更高的成本,來到粵港澳大灣區尋求發展。

據房地產專家尹香武分析,粵港澳大灣區目前人口為6500萬,但是以後將會增長至1.5億甚至更多!

人口的流入將推動租賃市場規模的增長。而且,珠江西岸過去的發展速度落後於東岸,而港珠澳大橋、深中通道、虎門二橋等重大過江交通的到來,必然帶動珠江西岸大發展,進入補充增長期,給租賃市場帶來很多機會。

【關注:粵港澳大灣區,好內容等著您】


灣區城市群


租賃市場的發展,主要由人口和房價這兩個主要因素構成。

簡單來說,高昂的房價,迫使大部分買不起房的人,被動的選擇了租房。

人口的增長,意味著該區域有大量用工企業,勞動密集型的企業,高端人才創業的企業,帶領城市發展的先頭部隊均聚集於此。

那麼,從這兩個因素我們來分析大灣區存在的發展狀況。

人口方面:

大灣區指的是由廣州、佛山、肇慶、深圳、東莞、惠州、珠海、中山、江門9市和香港、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形成的城市群 。

我們簡單點評一下幾個城市,眾所周知,廣州、佛山、東莞、深圳速來以勞動密集型企業著稱的城市,(目前房價已經居高不下),美的、富士康等生產型企業用工量可以說是巨大。深圳著名的企業——騰訊,目前市值2790億美元,全球第十大市值公司。騰訊的高新科技吸引著全國各地乃至世界各地的優秀人才。

總結,普通生產型企業吸納城市主流租賃人口,這類人群僅靠工資不能覆蓋該城市的房價,選擇租房成為工作生活的標配。

高新科技企業,吸納世界各地優秀人才,這類人群隨著收入,也會逐漸從租房過渡到買房,屬於租賃市場的流動人口,購房市場的潛力股。

房價方面:

單以房價點評雖然有些以偏概全,但是我們總能從中窺探一二。

在大灣區的整體房價排行中,香港第一,深圳次之,且深圳愈發有趕超之勢。原因在哪裡?深圳的經濟發展太迅猛了,一類電子產品,互聯網智能研究都聚集在此地,如果說香港屬於基因優越的城市,那麼深圳就是被鄧小平爺爺金手指點出的城市,是非常有希望的城市。

而深圳的一級市場的發展,必然影響周邊城市二級市場的配套發展,所以,如果以深圳為首的城市率先突破新的房價上限,周邊城市必然在幾年內迎頭趕上,可以說,普通人通過每月1-2萬的工資是完全追不上房價的,因此,年輕的人適應城市的快節奏,適應城市發展帶來的各種便利,不願離開良好的工作環境,但距離購房目標相去甚遠,因此,也只能繼續選擇租房。

因此,港珠澳大橋肩負著歷史性的責任。

感謝朋友們的關注,歡迎大家在下方留言互動,喜歡的關注一下我哦~


房產小不懂




過去二十年,房地產作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全國遍地開花,到處建房,讓中國百姓的住房生活質量有了翻天覆地的昇華。

同時由於城市化的日新月異,過去只求有的住,現在需要住得的爽,這就是時代的大變遷,就是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憧憬的一面!



與此同時,房價也由過去的八九百/平,漲到現在的三五萬/平。差不多是30~50倍了。當然百姓的收入也由三十年前的五六百元/月,到現在的一兩萬元/月。說明社會發展了,社會進步了,國泰民安了。



但是,當下一二三線城市中心城區的房價也的確讓至今手中無房的人很難買到房了,過去二十年靠個人對中國大趨勢預判準備的、敢於加槓桿在中心城區買它個三五套住宅,甚至十套八房房產的中產階級到了開花結果,財務自由,月月都有現金流的美好時光了。



那麼,如果你在粵港澳大灣區,能擁有幾套住房,或者你財大氣粗,準備繼續弄幾套住房,準備在住房租賃時代,得心應手山花爛漫一番,應如何選房或換房用以租賃呢?



泉歌認為,地段、人流二者才是關鍵!

一、如廣州、深圳大灣區核心城市的高鐵站1~3Km範圍內;

地鐵口500m~1500m範圍內; 學區房等一房難求,大租特租高價租。

看看香港的高校附近的租房,4㎡~月租金4500元還難租到。未來五年,廣州、深圳地段好一點的租屋,月租金200~300元/㎡不是夢啊。



二、再看看大灣區最璀璨的明珠~珠海:

1、輕軌站1~2公里之內,也不能離輕軌站太近,否則人流大雜,噪音太大,而且25Kv單相供電的輻射是大多數人不知情的。



2、初中、高中等名校周邊2公里之內。 這種80㎡及以下二三房住宅或50~60㎡的公寓,月租金可觀且一屋難求。

3、熱門旅遊景區2公里之內的公寓式酒店、特色民宿等,人人搶住生意紅火。



現在由於珠海常住人口只有167.3萬,五年後、十年後呢,常住人口會不會到四五百萬呢?



根據大數據分析,珠海每天的常住+流動人口已達300萬,這是房屋租賃市場奼紫嫣紅的前照,把握時機,順應大趨勢才是王道!

結論:大灣區的核心城市已開啟翻江倒海的租賃新時代!


煙雨芳舟


現在全國基本已經明確房地產是隻住不炒的,而且現在全國很多城市的商品房房價都漲到萬元一平,東部沿海經濟發達地區的房價漲的更多,眾所周知先安居才能後樂業,地區經濟發達是因為企業多經濟活力旺盛,企業多就業機會就多,人口就多,人口多房價就高這是必然的,那麼商品房的價格居高不下,就業人口又需要安居,那麼必然會發展住房租賃市場,個人認為,在全國只要是人口淨流入的經濟發達地區和省會城市,發展住房租賃市場就沒有錯!

而粵港澳大灣區指的是由廣州、佛山、肇慶、深圳、東莞、惠州、珠海、中山、江門9市和香港、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形成的城市群 。

它是繼美國紐約灣區、美國舊金山灣區、日本東京灣區之後,世界第四大灣區,是中國建設世界級城市群和參與全球競爭的重要空間載體。

大灣區擁有重要的地理位置和未來潛力巨大的規劃佈局,而且港珠澳大橋很快就會投入使用,未來十年大灣區的住房租賃市場必然會相當紅火。

2017年3月5日召開的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上,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推動內地與港澳深化合作,研究制定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發展規劃,發揮港澳獨特優勢,提升在國家經濟發展和對外開放中的地位與功能。

根據國務院規劃,廣州2020年常住人口控制在1800萬人以內;深圳2020年常住人口控制在1100萬人以內 。深圳作為全國房屋租賃業統計調查唯一試點城市,率先將房屋租賃業增加值等新興經濟業態納入GDP核算。深圳2016年新業態經濟增加值為1565.53億元,佔GDP的8.0%。其中,房屋租賃業增加值1037.39億元。深圳也是國家"研發支出計入GDP"唯一試點城市,就研發支出作為固定資本形式計入GDP核算進行試算。

粵港澳大灣區的經濟數據也是未來住房租賃市場火爆的強力支撐。

  • 2015年各城市GDP:廣州1.81萬億、香港1.79萬億、深圳1.75萬億、佛山8003億、東莞6275億、惠州3140億、中山3010億、江門2240億、珠海2024億、肇慶1970億。
  • 2015年各城市服務業、第三產業佔GDP比重:香港93%、澳門92.6%、廣州66.77%、深圳58.8%、東莞53.4%、珠海48%、江門44.1%、中山43.5%、惠州40.2%、佛山37.8%、肇慶36.1%。
  • 2015年各城市人才儲備(在校大學生數量):廣州112.27萬人;珠海13.3萬人;東莞11.46萬人;深圳9.01萬人;肇慶6.61萬人;佛山4.94萬人;江門4.77萬人;中山4萬人;惠州34658人。[30] [36]
  • 2015年各港口貨物吞吐量:廣州港51992萬噸、香港港25660萬噸、深圳港21706萬噸、珠海港11208萬噸。
  • 2015年各機場旅客吞吐量:香港國際機場6850萬人次、廣州白雲國際機場5520萬人次、深圳寶安機場3972萬人次、澳門國際機場580萬人次、珠海機場470萬人次。
  • 2015年各城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廣州7932.96億、深圳5017.84億、香港4752億(港元)、佛山2687.22億、東莞2154.7億、中山1079.74億、惠州1070.72億、江門1032.31億、珠海913.20億、肇慶632.36億。

所以說未來十年大灣區的住房租賃市場一定會相當火爆。眾所周知先安居才能後樂業,地區經濟發達是因為企業多經濟活力旺盛,企業多就業機會就多,新增人口就多,人口多土地有限房價就高這也是必然的,如果商品房的價格一直居高不下,就業人口又需要安居,那麼必然會發展住房租賃市場。


異域少女小漁


謝謝有人這麼抬舉我,邀請我。

可是這事你別問我,我不知道奧港澳大灣區在哪,即使知道奧港澳大灣區在哪,我不太懂房地產,即使我懂房地產,我也不太懂奧港澳大灣區的規劃環境和發展趨勢,即使我知道奧港澳大灣區的規劃環境和發展趨勢,我也不知道奧港澳大灣區的房價和消費習慣,即使我知道了奧港澳大灣區的房價和消費習慣,我也預估不了未來十年澳港澳大灣區的住房租賃市場啊。

另外,我以為大灣區是某個城市的一個區呢,搜索了一下發現是廣州、深圳、佛山、東莞、惠州、珠海、中山、江門、肇慶(市區)9市和香港、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組成的城市群,了不起,我還以為是個郊區呢,頂多是城中村呢。

不過,你具體說的是這個城市群裡哪個位置的住房,鄉下的住房是不賣的,都等著拆遷開發呢。

開個玩笑啊,我真不知道,只不過被邀請了,無聊就來嘮兩句。

我走了,不打擾了,拜拜!


小民談


大灣區是由9個市和港澳行政區組成。房價已經是高的嚇人,一年努力上班也趕不上房價速度。廣州,深圳一線城市人流量還在不斷湧入,再加上“一帶一路”的大環境下,周邊的惠州,東莞,中山等人流也會增加,租賃市場應該會比買賣市場紅火。


梅小乙乙


關鍵是就業崗位多不多好不好,若多和好的話估計會有大批人口捅入。那是一個發展商機,會帶動整個大灣區的發展,交通便利工資福利待遇好會給整個市面帶來巨大的發展前景,國家扶持力度加強等會有很大的商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