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如果长城制造多款轿车的话,也会像哈弗这样销量好吗?

手机用户87503611905


这个很难说,看你描述的问题,估计你没有看过媒体之前对魏建军的采访,魏建军曾说:“SUV做不到世界第一,不会重新生产研发轿车的”。看似狂妄自大的言论,在很多人眼里是根本不可以实现的,但是魏建军既然敢这样说,就证明还是有这个底气和信心的,目前世界上专注SUV的,民用车方面,除了路虎就是Jeep 了,而放眼全国,专注、专业SUV仅有长城一家,魏建军这样喊,就像当时接手长城的时候一样,源自于自信和胆量,接手长城后,让濒临倒闭的长城重新开始盈利,那一年,魏建军只有26岁,所有人都不看好的时候,魏建军做到了,所以,喊出制造世界第一SUV,现在来看也不是不可能的。



长城发展的过程中,先是主动停掉了大客车品类研发生产,随后又主动停产了赛铃、赛酷、迪尔皮卡,并陆续停掉了赛影、赛骏、赛弗SUV,精灵、凌傲、酷熊也被停产,嘉誉MPV等都被砍掉,在这期间,长城又一次被外界不看好,然而,今天的长城用事实证明,当初的决策是正确的,旗下哈弗系列的H6不用多说了,H2在小型SUV市场也算佼佼者了,第二代全新H9销量也开始慢慢回暖,让人看到了希望,而去年上市的WEY品牌,两个产品再一次不被看好的情况下,迅速占领市场,并连续数月销量双双过万。



相比轿车就太尴尬了,远了的不说,长城主打的C50在2016年突然宣布停产,目前只留下C30苦苦支撑,尽管后续增加了C30新能源纯电版本,但是由于续航能力的短板,整个C30的销量仍然不佳,外界一直猜测C30哪一天也会被放弃,我个人认为,很有这个可能,主要原因就是销量极差的C30,却需要占据一条生产线,一心要打造世界第一SUV的长城,肯定不会为C30下太多功夫,说到生产线,大家都知道长城是造皮卡出身,皮卡的生产线改为SUV在正常不过了,但是想改为轿车,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另外,自主品牌除了吉利以外,在中国轿车销量中,没有一个品牌可以和合资车抗衡的,长城自然不傻,无论品牌影响力还是产品保值率,自主和合资有太大的差距了,想要一举拿下合资品牌,还是有相当大的难度。


这一点不止魏建军考虑到了,即将上市的新能源威马汽车,创始人兼CEO沈晖,当年可是曾任国沃尔沃全球高级副总裁、浙江吉利控股集团副总裁,有着多年传统汽车制造经验,即便拥有这样履历的汽车界大咖,在被媒体问及为什么不造传统汽车,而选择新能源汽车的时候,沈晖先生回答道:不是不想造,是造不过人家!虽然我们知道新能源是未来汽车的必要趋势,沈晖先生造新能源眼光看的比较长远,但是说出这句话,显然也明白传统轿车,和合资还是有一定的差距。

不过我个人倒是认为,长城专注SUV也并不是坏事,这些年的进步我们有目共睹,产品随着更新换代也越来越好,中国汽车业需要这样的企业,我国汽车销量以多年夺得第一名,但是谁也不敢想象,几年前一个年销量2000多万台汽车的大国,在20万区间竟然没有一个自主品牌,正是哈弗H8的问世,打破了这一尴尬僵局,虽然过程是痛苦的,好在长城并没有放弃,这样一个没有国企背景的企业,作为一个国人是应该支持的。


威马汽车Club


其实长城在造SUV之前,可是靠轿车打天下的,早在2010年5月,长城C30就上市了,一年多以后,2011年12月的销量更是超过2万辆,位居轿车排行榜第二位!当时的风头可谓是盖过了众多国产品牌,C30作为长城的全球战略车型,也是长城的第一款三厢轿车,一上市就取得了巨大成功,从这点就可以看出,长城在轿车领域,也是有很高的研发水准和制造水平的。



同时2011年,长城推出了升级车型C50,从尺寸上来说算是中型车,在当时也算是获得了成功。当时也许是看到了中国SUV的巨大市场,长城毅然转型到SUV市场,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了SUV领域,这也造就了哈弗现在的地位,但是在轿车领域,长城从此再无建树。



回到的提问,长城如果连续制造多款轿车,以其目前的制造能力,肯定能取得成功,但是很难像哈弗系列一样销量好,因为现在的轿车领域,已经有众多的国产品牌崛起了,这个时候再加入进来,或许可以分一杯美羹,但是想成为行业领头者,却没有任何机会。


造车人说车


首先非常感谢悟空提供的平台,让我们互相帮助,答疑解惑。

题主你好,很高兴为你解答这个问题,下面我来说下我的一些看法,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其实长城是造轿车的,现在的长城依然有轿车在市面上销售,但是因为销量以及名气都没有哈佛系列大,逐渐的被市场边缘化。其实在早些年,长城的腾翼系列轿车也是在市面上比较火爆的一款车,在那个时候比较有代表性的几款车就是腾翼C30,东南菱悦V3,以及长安的悦翔系列。

但是随着市场的变化,这些老一代自主家轿逐渐被市场淘汰,在面临危机时各家车企的做法是不同的。而长城则是因为抓住了SUV的红利期而专心造SUV,以至于在WEY上市的时候长城老总魏建军说道“不做到世界级的SUV是不会做轿车的”,但是如果长城真的一心两用开发出轿车系列就会成功吗?显然是很难的,大家都知道,目前的紧凑级家轿市场中能够与合资品牌抗衡的只有吉利帝豪系列,当年长城也是推出了腾翼C50来抢占紧凑级家轿市场,但是因为种种原因销量并不尽如人意,在上市几年之后宣布停产。其实不是长城没有过尝试,只是没有成功。至于说老魏半路杀出个程咬金来也是很难得,因为哈佛系列的成功来自于对市场的把握精准,在前些年SUV市场中,10万级别的车很少,并且配置很低。哈佛就是看准了这个时机迎合了市场的需求所以才能在短时间内取得重大成功。如果说造轿车,总不能在6,7万这个级别造,这个级别造不出太大的名堂,如果想要打开现象级的品牌销量必须要在十万到而在二十万之间研发出投产,但是这个价位里不只是合资车还有很国产家轿,很难打开局面,所以老魏做轿车不是不做,而是很难做成功,所以一心搞SUV了。

我是小辉,一个非专业的汽车品论员,说得对那用来参考参考,不对您留言咱们互相探讨。如果喜欢我就点个关注,谢谢!


小辉侃汽车


就这个问题而言,长城短时间内是不可能推出轿车体系的。原因如下


1,就SUV和轿车的本质而言,实际为同源同种。。只是对车辆性能的不同表达。所以在转化上不存在问题。。这一点从所谓早期的跨界车,就能得到体现(三厢轿车的增高两箱化)。虽然存在一定的区别,但终归是同源。


2,长城实际上有轿车体系,但不归于哈弗。也就是大家常说的长城C系列。。大家常见的是C30和C50。。但是在实际销售上,没有达到那么好的期望值。。或者可以说非常糟糕^_^

3,SUV的本身定义就是多功能运动型车(多功能跨界车)。。也就是说涵盖了轿车的大部分功能。。无非就是底盘高一点。。如果把底盘放低一些。重新设计座椅,实际就可以变成旅行跨界车。。这一点长城应该看得比较明白。。但以长城的实力,现在还做不到兼顾。


4,哈弗本身也存在困局,所有的销售重心都在H6上。。虽然H6曾经卖的还算不错,但这个世界没有那么多神话。。所以当H6走下神坛的时候,长城实际虽不能说后继无人,但确实后继乏力。


5,SUV市场的火爆,与竞争对手的强悍,让私有性质的长城无暇东顾。。想要全面发展,多线开花,对长城的技术底蕴和销售布局并不足够。。况且有C30的前车之鉴。会极大影响后期的可能性。反而不如把一个分项做大做强。


6,个人认为长城重返轿车市场,倒不如精细打磨SUV市场,并且在皮卡解禁之前,把皮卡的家用化做好,可能对他的战略布局更有利。。


轩辕龙腾


可以明确的告诉你,不会!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首先我们要明白一点:长城的成功并不是因为长城的车造的好,而是长城的运气好,抓住了SUV的风口,然后就飞起来了。

想必稍微对长城汽车有点了解的都知道,这是一家发迹于河北保定,以皮卡起家的汽车品牌。但是作为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老总,魏建军怎么会只甘心生产皮卡这种中国汽车市场边缘化的产品呢。于是长城在皮卡的基础上开启了探索。

长城塞佛,一款基于皮卡打造的SUV。明眼人应该能看出来,这其实就是把皮卡后面的尾箱封闭了起来。当然这也不是什么前无古人的创举,在美国皮卡兴盛的市场,有许多SUV都是基于皮卡来打造的。可以说长城的这一步棋在借鉴了美国的经验之后,走的还算不错。

之后长城有陆续的推出了哈佛数字系列。

其实在哈佛H6出来之前,国内其他汽车制造厂商,可能包括长城自己都不认为自己有机会突出重围,靠单一的一款车型就能力压一众竞争对手。

但是哈佛H6做到了,这款车型直接把这个偏居河北保定,以皮卡发家的汽车品牌一举送上高位。所谓平步青云大概就是这样。

这种成功只能归结于长期耕耘SUV的长城汽车,刚好赶上了国内SUV市场红利的爆发。那时的长城汽车可能突然发现,这个日渐火爆的SUV市场居然没有对手!

但是有一点我们不要忘了,长城在次期间可并没有放弃对轿车领域的觊觎。长城C30、C50都曾经征战市场多年。只不过最后都是黯然退场。

回头看看如今的长城汽车,随着SUV的红利期结束,这片曾经的蓝海,现如今是真正的红海。每个品牌的都在布局完整的SUV车型体系。

我们要搞清楚一定,任何一款爆款车型的成功烤的都不是什么实力。市场化竞争,没有谁会高谁多少,那些赢的人往往是百分之三十的努力加上百分之七十的运气。

回到问题本身,现如今的轿车领域,完全没有风口红利,你让SUV都陷入困局的长城汽车怎么可能在轿车上取得更亮丽的成绩呢!


车无定论


这几天长城的话题可以说是相当的火,先是销量不达预期领导带头自罚,后是H6失掉冠军宝座,一时间成为了汽车界的头条话题。由于长期的“单条腿”走路,关于长城是否展轿车方面的话题也就多了起来,毕竟单腿走路不是长远之计,其实长城之前也有轿车现在也在售卖,只是全身心发展SUV而忽略轿车这块,导致销量低的可以忽略不计,就是旗下的腾翼C30、C50系列。


下面谈谈几点看法:

1、现状分析:现在国产轿车基本被吉利、长安、奇瑞把控着,而且都集中在7万到11万元区间,向上很难突破,而且这个价位还有合资的捷达、桑塔纳、卡罗拉等各个都是强有力的对手,想要突破很难。吉利的博瑞现在是国产里单打独斗的中级车了,靠着沃尔沃的名头前期搞的阵势挺大的,各大媒体宣传铺天盖地,前期确实起到了一定的效果,现在热度也慢慢降了下来,销量基本维持在3500量上下,不温不火的,很难向上突破。

2、定位问题:长城能不能搞轿车?肯定能!靠着这些年在SUV方面积累的方方面面做轿车的话,完全可以,只是定位是个关键,这里面定价又是个关键中的关键,究竟先上7万到11万区间试水呢,还是直接上11到16万区间呢,这是需要考虑的,毕竟这是国产轿车一个比较重要的分水岭,我认为直接上11万~16万这个区间比较好,就像去年的VV5、VV7系列,价格15到19万区间直接一炮而红,这也说明消费者还是认可国产的,这价格在以前国产中那是不可想象的,所以只要你有好的产品,消费者不是不买账。再者必须要像VV5、VV7系列那样要重新设计,尺寸要向B级车看齐、外观要时尚动感、配置要高,动力直接上2.0T,可以说是背水一战,千万再不能打马虎眼,那样消费者又认为你没诚意,不买账。

3、品牌问题:就像去年的WEY品牌一样,必须出新品牌,砍掉原来的腾翼,设计个好车标,以长城现在的实力,办得到!


最后希望长城在轿车领域有所建树,真正做到不偏科,做到齐头并进同步发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算的上是一家合格的让人钦佩的车企。以上是我的一点看法,欢迎大家留言讨论,各抒己见。


小白谈谈车


首先声明一点,长城不是造不好轿车,更不是卖不好轿车。长城第一款三厢轿车——腾翼C30在2010年上市当年,就创造了单月销量超过25000台的自主汽车行业记录,这项记录直到2016年才被吉利帝豪打破。所以说长城如果想把轿车量做大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但长城在C30热销后就突然撤力,甚至对推出的中国第一款自主品牌的小排量增压三厢轿车——腾翼C50,放弃了任何推广,并由魏老板发声“聚焦SUV”。虽然外界猜测了种种原因,甚至说长城技术不行,干不好轿车,实际真实原因只有两点。一、品牌考量!魏老板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奥运会冠军大家都知道,有谁记住了亚军是谁?第一是最有价值的”。所以2011年底,在长城轿车还大卖的时候,长城突然转型,聚焦SUV,不再进行轿车上的投入。二、利润!利润!利润!重要是事情说三遍。有人会问,SUV就一定比轿车赚钱吗?对,在中国是这样的,SUV产品溢价远超轿车,也就是会给厂家带来更多的盈利空间。宝来和途观同平台,同等配置下,途观比宝来贵大几万,而且销量还比轿车高的多,这就是中国市场现实!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向野马、华泰、众泰甚至江淮基本都只剩下SUV车型的原因,SUV好赚钱啊!在长城本身更明显,炫丽和M4本身就是一款车,成本相差不到1500元,但炫丽定价5.3万,一个月也卖不了一两千台,而M4即便定价高出10000多,但是月销却能轻松过万。所以说,不是长城不能把轿车销量搞好,是干SUV更赚钱更容易上量!











汽车正道


首先说长城是否会进军轿车行业,这个肯定的,虽说轿车行业竞争比较强烈,但是市场依旧很大,从长城最近与宝马合作生产mini来说,这个是有里程碑意义的,轿车主要强调舒适,这恰恰是长城汽车不擅长的,如果说想在轿车行业打造自己的口碑,绝非易事,宝马轿车从舒适、乘坐、驾驶感受都是行业中的翘楚,这次合作的重大意义就是学习合资品牌的经验技术,弥补自身的不足。新能源又是当下时代的主打,而长城汽车已经在部署新能源汽车的生产,并主推轿车,相信也会逐步推进油电混动及纯燃油车,在suv行业里,长城汽车能准确的拿捏消费者的心理,中国的工匠精神也发挥的淋漓尽至,从哈弗到wey,一步一步走进国际一线汽车品牌,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长城的轿车也会成为国民心中的骄傲。


汽车小实话


不请自来

长城SUV增长已经出现颓势,这一点从长城去年利润情况就可以看出,长城去年利润降低并不是大力投入研发而是为了降价增量。

从长城今年和宝马战略合作可以看出长城很可能有电动轿车方面的动作。

SUV目前国内品牌竞争会越来越大,而且合资品牌价格下探会不断压低长城的利润,相信长城会比预期中更早的投入轿车。


兴辰连影


开过c30的朋友都说他质量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