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邮政银行定期存款,定期存款20000期限2年未到期取出要扣手续费4000元合法吗,有何相关规定?

a打倒美国及其走狗1


合法。

因为你这个肯定不是银行定期储蓄存款。

如果是定期存款的话,提前支取本金一分不会少,而且还有利息,不过会按照活期或者靠档利率计算。绝对不可能倒扣钱!!!

所以,我们可以判断:题主描述的定期存款,实际上是个错误的描述。

之所以对方敢扣钱,说明对方肯定不是按照储蓄存款处理的这笔业务,这个丝毫不用怀疑。

对方之所以敢这么干,肯定是有理有据的。这个依据就是当初办理业务时签订的合同或者题主的亲笔签字。



换句话说,对方肯定做好了充足的准备,不怕你打官司。而且,如果打官司的话,个人败诉的可能性更大。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对方是法人机构,储户是个人,个人跟机构能耗得起吗?

时间上、知识上、信息上等等,哪一点个人也比不了有组织的机构。金融机构相对于个人,绝对性地拥有不对称的信息优势,个人天然的处于劣势地位。俗话叫做“买的没有卖的精”。



出现类似的矛盾和纠纷,储户起诉打官司的话,对方肯定能举出一系列证据,而且是环环相扣、互相印证的证据。

比如,储户签字的合同、风险测评和告知,甚至录音录像资料等等,完全可以证明储户是在头脑清醒的状态下自愿购买的,不存在欺骗和诱导等不合规操作。

总之,从客观证据角度,对方能够证明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合法的。



个人感受可能不公平。事情的来龙去脉,我们无法判断,法律要看证据。

自己感觉受骗了,这次是个教训,下次就要注意。通过这个例子,对其他人也是个警示:

不要被高收益诱惑,自己不懂的不要碰,自己签字前一定要搞明白,并且当场搞明白,不明白不签字。

回答完毕,谢谢阅读。


颜开文



先说我的结论:你存的不是定期存款,而是被买成保险产品了。出现这种情况,银行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先说存款,两年期定期存款基准利率2.1%,即使按普通存款最高上浮50%,利率也就3.15%的利率,如果真的是存款,两年到期利息1260元,即使是提前支取,按活期0.35%的利率,也得100块钱的利息。而且存款遵循存款自愿,取款自由的原则,即使不能保证到期利息,也不该造成本金损失4000元。



再说保单,保单不同于定期存款,如果购买了理财保险,尤其是分红型理财保险,提前退保,现金价值损失可以达到非常高的比例。千万不要被高息、分红等词汇诱惑,一旦过了保险15天的犹豫期再退保,我们的损失也就非常大了。

为何出现存单变保单?出现这种情况怎样维权?

首先,银行存在违规误导储户,以高息,分红等形式向其销售代理保险产品,造成本金损失。

其次,极有可能为储户办理业务的并不是银行工作人员,而是保险公司驻银行销售人员。他们为了完成自己的业绩,诱导储户办理了保单业务。



近几年,因为被保险公司销售人员误导储户将存单办理成保单的情况不在少数,由于缺少证据,很多人维权无门,只能咽下财产损失的这口气。小创也没有太好的办法,只提供以下几点建议:

1、不要被高息高收益诱惑,从银行存款,也要分清工作人员是不是银行职员。办理完业务也要仔细看看手里拿到是保单还是存单。

2. 投保人购买保险后,有15天的犹豫期,在犹豫期内退保,不会造成本金损失。

3. 如果确实因为被误导,存单变成保单,已经导致财产损失,一定要与保险公司和银行协商,尽量减少损失。如果协商无果,就去消费者协会以及监管部门投诉,也可以向法院诉讼维权。


财富公元


定期存款提前支取还要扣手续费?可以肯定,题主所说的不是存款而是保险。邮储银行把客户存款营销成保险,真是作孽;而储户不问明白,到领取时才知道是保险,也真是糊涂。



首先,支取存款是不可以扣任何手续费的。《储蓄条例》规定了:存款自愿,取款自由,存款有息,为储户保密”。如果银行在储户取款时扣收手续费,那么违反了其中“取款自由”和“存款有息”两条原则,需要承担法律责任,而且损害本行信誉,因此正常银行都不会这么干。

而保险则不同。保险未到期退保,是会有损失的,退保时只能给与“现金价值”。保险期间退保时间越早,现金价值越小,返还给客户的保费折扣就越大。



那么怎么防止存款被忽悠成保单呢?第一看利率,不要贪图高息被忽悠,正常银行挂牌存款利率在大厅都有公示;第二看合同,存款只需填存款单,而保险则有一套合同让你签;第三看回单,就是办完业务银行返回给你的单子,上面会注明你所办的业务,不要把回单都掉,也不要回家就把其束之高阁,而是仔细核对一遍。如果是保险,发现了还可以在犹豫期退保。

我是空谷寒潭,与您分享我的经验。


空谷财谭


负责任的告诉你,你这肯定不是定期存款,如果我没猜错,一开始就被忽悠了。

不是存款是什么

从过往的经验,对邮储银行的印象,结合问题,真相只有一个,你是被忽悠买了保险,极有可能是分红险或万能险,想想当初是不是工作人员跟你说有一个定期存款利率高,你手里拿着的并不是这样的存单?

而是下面这种,中国狗证储蓄银行代理保险收费凭证。

扣手续费合法吗?

如果是正常的储蓄存单,扣手续费肯定不合法,但是如果是保险产品,很遗憾它是合法的,而且我得告诉你,扣20%已经算少的了,有的保险产品,第一年的现金价值(提前退保扣除手续费后)可能只有你当初交的钱的30%,但是这一切都在当初给你的保险合同中白纸黑字的写的很清楚了,只是你没有看而已。

合法就合理吗?

这个事要分开说,从合同来来看,它是合法的,但是从销售过程来看,如果存在误导消费,把保险介绍成存款,那么就违规了,这样的新闻有很多,关于XX银行的比例很大(我真不是再黑它)。

我建议你先与邮储银行沟通,如果沟通无果后建议到银监局投诉,看能不能解决,银监局一般会调查销售过程中有无误导消费者、虚假宣传的,如果有,会处罚邮储银行的,但是不一定能免这个手续费。

看看众多新闻就知道了,有的买的时间不长的,可能会全额退款,有的时间久了的,会双方协商收取一定的手续费。

如何辨别“真假”存单

真正的存单会记载存款户名、账号、存期、存入日、到期日、利率等,而保险产品会写产品名称、缴费期限、缴费期限等。

还有当你在窗口办理时,可以大声询问柜员,我办的是银行存款吗,有监控柜员可不敢撒谎,要负责的。

综上所述,一定要擦亮双眼,提高警惕,不要被只追求业绩不顾职业道德的业务员忽悠了,虽然可能他们也是被逼的。


鑫财经


邮政银行似乎是最喜欢推销保险的银行,并且办理时不说明是保险,只告诉你这样存利息更多。

我是在2016年跟岳父去邮政银行存款的时候遇到的。窗口里的柜员不停的说这样存利率更高,只字不提保险二字,更不提中途退保会损失本金。在我坚决表示不存保险的情况下,该柜员的脸拉的跟会“啊昂,啊昂,啊昂”这样叫的动物一样长,态度极其恶劣。

正规银行的定期存款,未到期之前取款,提前支取的部分会按活期计息,会损失部分定期利息,但是绝对不会损失本金。

但是存成了保险,就不是那回事了。中间取款,就会视为退保,要损失本金。

我国《保险法》规定,投保人解除合同的,保险人应当自收到解除合同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内,按照合同约定退还保险单的现金价值。

所谓的现金价值,简单理解就是保险公司拿到你的钱之后,扣除给银行柜员的佣金,银行的提成,以及保险公司的运营成本,最后所剩的部分。

假如是存成保险后到期再去支取,保险公司拿着你的钱去投资有了更高收益,拿出少量利息没有关系。但是中途支取,一定是要扒层皮的。

可惜隔得时间久了,过了10-20天的犹豫期,在这个时间内退保,只需要付10元的工本费。再加上很多地方并没有严格直行录音录像,或者借口存储时间较短,没有保留等原因,很难追究银行责任。

所以遇到这种情况,建议还是到期后支取,避免损失本金。

此外还可以向银保监会投诉,以及向媒体爆料。


财智成功


我是邮储人,不立而立。

存款自愿,取款自由。这是基本原则,定期存款提前支取只会损失利息,不会损失本金,你说的情况明显购买的是保险产品,不是定期存款。



被骗保险怎么办?

现在在引导客户购买理财和保险时都要求进行双录,你可以要求调取监控,看看大堂销售人员有没有给你明确说明是保险产品,如果没有直接说明,而是采取诱导或者误导的形式骗保,可以向有关监管部门投诉,会得到该机构的赔偿,但是时间久远,调取监控难度会大一些。



怎么辨别是存款还是保险?

这个事很简单,看产品协议,不要只相信听到的,要相信看到的,仔细阅读产品协议,保险就是保险,很容易分辨。如果误买了保险,可以在犹豫期内申请退保,客服人员会给你电话回访,直接申请退保就行了。



最后一点提示:老生常谈的话,办理业务,一定要细心分别,多看少听,发现异常及时维权。


不立而立


关注银行小狗,带你揭秘更多银行内幕。

定期变保险

毋庸置疑,题主买的是保险产品而非定期存款。邮储银行的名声就是由那时候疯狂代理销售保险产品造成的。

让我们来还原下被保险的时候的情形,你拿着辛苦攒下的2万,高兴地去银行存钱,买理财吧又不够,这两年应该又用不到这钱干脆存个定期吧。于是取号,手里紧紧攥着那两万块钱等叫好,到你的时候,拿着钱递进去窗台,说帮我存两年定期,这时,你会发现柜员小姐姐或者小哥哥的两眼发光,笑眯眯地接过你的钱,跟你说,我们这里有另外一种定期产品,两年利率可以去到6%的收益,一样也是两年期的喔,你可以存那个定期丫,然后噼里叭啦一通说,你正在云里雾里的时候,外面的理财经理也过来跟你说,然后噼里啪啦再说一通,只要你嘴里蹦出一个好字,他们就立即拿出一份文件给你签字,然后,就给你的两万买了理财型保险产品,你会发现这些人会比以前更加有耐心,态度更好了。



为何出现这么多不知情

由于那时不够规范,不需要双录之类的,交代的事项也不多,而且邮储当时为了业绩,就没有理会那么多,所以只要客户买就行了,什么东西也没交代,什么犹豫期啊,录音录像啊,告知是保险产品啊统统不说,直接购买保险了。


为何疯狂推

一方面是为了业绩,这是属于零售中收,代理保险公司的产品的销售就是收取中收的好产品,另一方面是为了个人的利益,保险产品一度时间的提成可以去到很高,在一万块钱几百块的收入,很多营销人员就为了让客户购买,就不理会那么多,用客户的信任为他购买保险赚取收益。

提前支取

正常的定期产品提前支取没有手续费之说,只是损失定期存款的利息而已,而保险产品不同,哪怕是买了,在犹豫期内退保都有几十块钱的手续费,何况是过了犹豫期退保,肯定会收取高额的手续费,如果不急用,可以等两年再看看,毕竟有些产品的收益还是可以达到的,你这时候回去好好看当初拿到的保单,看是否保本型,看清楚条款。

当然,你也可以去银监投诉,这是最有效的方法。


银行小狗


如果你存的确实是邮储银行的定期,那么除非邮储银行是打算关闭了,否则不可能扣取你4000元的手续费。我严重怀疑你是买了保险,而不是真正的定期存款,特别你所说的是邮政储蓄银行,存款变保险案例最多的银行。

存款

什么是存款?存款指存款人在保留所有权的条件下把资金或货币暂时存储于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看到没,你只是暂时存储在银行而已,所有权仍然是你的。

根据《中国人民商业银行法》规定:“存款自愿、取款自由、存款有息、为储户保密”,这可是我过正正规规的法律条文,除非邮储银行打算挑战我国的法律,否则绝不可能收取你4000元的手续费。

如果你存的是定期提前支取,而邮储确确实实收取了你4000元手续费:不用跟他啰嗦,出门左拐:人行、银监、银行业协议、报社、法院随便到一个投诉或起诉,绝对能让它吃不了兜着走。

保险

保险是指投保人根据合同约定,向保险人支付保险费,保险人对于合同约定的可能发生的事故因其发生所造成的财产损失承担赔偿保险金责任。保险的本意是好的,但现实中由于理赔中各种坑爹的手法,使得大家根本不信任保险,在中国除了车险的理赔比较方便,其余保险的理赔总是举步维艰。

而在我国保险的退保是要扣钱的。退保是注销保险单。保险合同签约之后,双方可通过协议或者按照国家法律规定终止合同。如果保单并未生效,被保险人原则上可收回全部保险费,但保险人也有权收取最低保费或手续费。如果被保险人在保险单有效期内中途注销保险单,应按规定费率交纳保险费,保险人将全部保险费扣除应交保险费以后的余额退给被保险人。

很明显你在邮储的钱根本不是存定期,而是被用于买保险了,这才会出现开头你说的提前支取要扣取4000元的手续费,这其实是你存入日到这支取日实际的保费。

为什么会这样

出现这种情况,银行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一般出现这种情况有两类因素:(1)银行本身员工;(2)网点保险派驻人员。

1、银行本身员工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现在的银行为了创收,开创了各类业务,保险、基金、贵金属等等,如何推广出去?摊派,所以一线的银行员工常常有完不成的任务,完不成要扣罚绩效的,反之完成有奖励,这就导致了部分银行员工为了自身利益,忽悠客户,甚至欺骗客户,把存款变为保单;

2、网点保险派驻人员

我们去银行网点,特别是大型支行的网点,常常会看到大堂经理有好几个,其实按照银行的标配,一般一个网点就一个大堂,多余的人员,很多是与银行合作的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的派驻人员,这类人员的工资收入全靠业绩,因此只能不遗余力的推销这些产品,而很多中老粘人,因为不懂,常常成为受骗的对象。

至于银行那么多,为什么邮储银行的案例会这么多呢?因为邮储银行遍布广大乡镇农村,对于很多农村的老年人,以为只要到了银行就是存款了,根本不知道这些门门道道,一听高息,就被忽悠入局了。

怎么办?

如果你够买不久(不超过10个工作日),没有超过犹豫期,那么可以申请犹豫期退保,这样只要损失几十元。

PS:犹豫期退保指投保人在合同约定的犹豫期内的退保。一般保险公司规定投保人收到保单后十天为犹豫期。通常保险公司会扣除工本费后退还全部保费。

如果超过犹豫期,我个人建议你还是到期后支取,避免损失本金,因为对方这么做,肯定是根据合同办事,所以起诉的话,一般也是败诉,还浪费起诉费用及律师费。

但是虽然要持有到期,也不是什么事都不做,你仍然可以把这个事向银保监会投诉或者向媒体爆料,银行一旦担心事件的影响,或许会主动帮你退保并承担损失。


鲤行者



我是龙门山财经,专注银行金融社保观察与分析。

按照国务院颁布《储蓄管理条例》规定,定期储蓄存款全部提前支取的,按照支取日挂牌活期利率计付利息;部分提前支取的,支取部分按挂牌活期利率计息,其余部分到期时按开户日定期利率计付利息。即如果是定期存款,不仅不会损失本金,而且还有利息,不论多少。所以,这所谓的2W定期存款肯定是被“套路”了!

01

有没有可能是大额存单呢?这也不像。大额存单虽然也有2年期的,但一般都有最低限额规定,根据不同银行规定,有起步20万的,也有30万的。同时,有的银行规定,大额存单是可以提前支取的,但也不会损失本金,而且利息一般靠档计算,更不会产生所谓的手续费。


02

是基金吗?可能性太小。由于股市行情不稳,银行基金销售难度较大,不排除有人进行“模糊销售”。但是新基金一般只有3个月封闭期,认申购费用一般在1.5%以下。所以,即使有人以存款之名销售基金,为完成任务获得提成,最多给你说存3个月,而不会说存2年,因为2年之后谁也不能保证基金是盈利或亏损。

03

会不会是理财产品呢?也不可能。其一,理财产品最低限额一般是5万,且封闭期无论如何也是不能赎回的;其二,封闭式式理财到期是自动到账,开放式理财年化收益率一般在1……3%区间,最常见的就是货币基金,其收益率大概是活期存款利率的10倍左右。据资料显示,理财产品96%以上都是保本的。


04

最大可能就是将存款“套路”成了保险。由于银行代理的各类投资型保险,在预期收益和期限上与普通存款非常相似,很容易被销售人员“偷梁换柱”,模糊销售,令存款人防不胜防。为了获取高额分成奖励,有人总是铤而走险,置风险于不顾。我们知道,投资型保险无论趸缴或期缴型产品,如果能够按期缴纳并持有到期,保本并获取一定收益的可能性也会很大。但是,如果中途提前退保或无经济能力续缴的,将造成很大违约风险,即保险公司按照保单现金价值折算的所谓违约金。不但没有收益,而且违约金可以高达百分之几十。


05

存款变保单,手续费高达4000,合法吗?银行代理保险业务也有一二十年了,退保纠纷可以说占据了银行投诉的很大比例。合法与否,核心还是以事实为依据,确定责任的划分。因为从监管层面讲,不仅要防范柜员的误导销售,也要杜绝消费欺诈,是双面的,也是不能回避的。作为销售银行来说,更愿意拿客户签字画押,白纸黑字来说事;作为客户来说,也有拿不懂,不明白或被误导等等作为退保理由。怎么办?更公正的说法是,只有卖者尽责,才能买者自负。即银行必须完全尽到告知和提示风险义务,造成的损失或亏损才能由买者自付。好吧,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调出银行“双录”监控录像资料,以及保险公司的回访电话录音,以此为依据,确定双方责任。如果没有“双录”或电话回访资料来证明银行已经尽责,那对不起!银行必须承担绝大部分责任!

好了,今天分享到此。持续关注【龙门山财经】,每天和你分享精彩财经知识!


龙门山财经


定期存款未到期,储户提前领取,银行按活期利率计算利息,银行无权扣储户手续费。

储户提前取款被扣手续费,银行给储户办理的不是国家规定的定期存款。

储户如果办理的是定期存款,银行要扣储户手续费,储户可以向当地银监会或者人民银行举报投诉。

如果办理定期存款,被银行办成理财产品,储户有证据自己不知情,银行没有证据储户知情,银行应当赔偿储户损失。

在银行里还有一种图利的行为,你提前领取银行定期存款会损失定期利息,他可以支付自定期存款办理日至提取日约定利息,提取日至定期日的银行利息归他。

自己到银行弄清楚,自己办理的是定期存款还是理财投资。

大家认为我回答的有道理,请给我点个赞,欢迎评论活动,请大家关注我的头条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