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4 轉型新能源 川化股份擬受讓能投鋰業50%股權

摘要:川化股份擬以現金或發起設立的鋰電產業鏈整合基金,受讓能投集團持有的能投鋰業50%股權。

轉型新能源 川化股份擬受讓能投鋰業50%股權

自2017年底重整恢復上市以來,川化股份(000155)積極佈局風電與鋰電原材料,實現由傳統化工向新能源的轉型。

6月14日,川化股份發佈公告稱,公司於6月14日與四川省能源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簡稱:能投集團)簽訂了《股權收購框架協議》,川化股份擬以現金或發起設立的鋰電產業鏈整合基金,受讓能投集團持有的四川能投鋰業有限公司(簡稱:能投鋰業)50%股權。公司股票自2018年6月15日(星期五)開市起復牌。

公開資料顯示,川化股份原主營化肥與化工原料生產,由於虧損嚴重,2016年經資產重組,引入四川能投集團作為大股東。目前公司主營為化工與電力設備的國內貿易,以及風電運營。2017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65.09億元,其中貿易業務實現營收61.97億元,佔比95.2%;風電運營實現營收3.12億元,佔比4.80%。公司目前擁有6座風電站和3座光伏電站已投產,裝機量分別為372MW和22.23MW。另有4座風電站在建設中,在建裝機量347MW,建設完成後公司將擁有風電裝機719MW,光伏裝機22.23MW。

公告顯示,能投鋰業註冊資本為9093.22萬元,2018年1月22日成立,主要從事鋰電產業上游鋰礦資源、基礎鋰鹽產品、金屬鋰等鋰系列產品的開發、生產和銷售,已擁有亞洲最大單體鋰輝石礦—四川省阿壩州李家溝鋰輝石礦。按照能投集團的安排部署,能投鋰業正加快推進李家溝鋰礦開發項目,確保項目2020年初建成投產,採選原礦105萬噸/年,年產鋰精粉約18萬噸,同時圍繞鋰礦資源加快基礎鋰鹽、金屬鋰及再生資源回收利用項目佈局。

川化股份表示,本次框架協議的簽訂符合公司大力發展鋰動力電池全產業鏈的產業規劃,符合公司的發展需求和整體經營規劃,有利於公司戰略目標的達成。

中信建投證券近日發佈的最新研報顯示,川化股份將發展新型化工作為未來發展戰略之一,計劃以鋰離子動力電池材料作為切入點,打通從鋰礦-碳酸鋰/氫氧化鋰-電池材料-系統集成這一全產業鏈,繼而成為產業鏈整合者和綜合服務供應商。公司擬以包括鋰礦、鋰鹽加工廠(生產電池級碳酸鋰和氫氧化鋰)在內的產業鏈上游企業為優先併購對象,計劃2018年上半年完成大型鋰礦併購,2018年底前擁有相應配套鋰鹽產能,與此同時加快對行業內包括正負極材料、隔膜、電解液和電池製造在內優質資產的考察,力爭在2020年前完成對鋰離子動力電池全產業鏈的整合。

中信建投證券認為,公司大股東能投集團鋰電產業資源雄厚,在鋰礦、鋰鹽、正極材料等領域均有佈局。目前公司已參股華鼎新動力基金,間接投資了鋰鹽企業鼎盛鋰業。鼎盛鋰業正在甘眉工業園區分三期建設年產5萬噸鋰鹽項目,項目總投資30億元,佔地500畝。項目全部三期建成達產後,將成為國內主要的鋰鹽生產企業。公司通過出資人民幣900萬元取得了川能基金公司30%股權,川能基金公司認繳200萬元取得了能投新源1%的股權,能投新源通過增資鼎盛鋰業而獲得了鼎盛鋰業51%的股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