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喬致庸和胡雪巖誰更有錢?

一生三三生萬物67893


喬致庸與胡雪巖相比,其實還是胡雪巖更有錢,喬致庸的資產大約在上千萬兩左右,具體有多少,我們不得而知,但肯定是千萬兩的數量級,而胡雪巖最富裕的時候,資產有上億兩白銀,堪稱當時中國的首富,那麼胡雪巖之後,19世紀的中國首富是誰呢?有人說是李鴻章,李鴻章家族擁有良田250多萬畝,資產在4千萬兩白銀左右。

(李鴻章與美國總統格蘭特)

胡雪巖為什麼比喬致庸更有錢呢?因為胡雪巖是“紅頂商人”,得到了閩浙總督左宗棠的支持,胡雪巖的錢莊與清朝官員聯繫密切,清廷很多官員的資產存在胡雪巖的錢莊。

胡雪巖是怎麼捲入清朝官場的呢?其實這與天平天國戰爭有關。1861年,太平軍包圍杭州城,杭州城內的清軍,彈盡援絕,糧餉接應發生困難,胡雪巖從上海運來糧食和白銀接濟清軍,1862年,清軍重新佔領了杭州城,胡雪巖遂協助左宗棠處理杭州的善後事宜,逐漸與左宗棠結成了密切的關係,清軍在浙江一帶與太平軍作戰,大大小小的官員也劫掠了不少太平軍的錢財,這些錢財全部存入了胡雪巖的錢莊,此時的胡雪巖已經有2千萬兩白銀的財產了。

左宗棠收復新疆之時,清政府沒有多餘的財政收入用作軍費,於是不得不向外國銀行借款,但是外國人不相信清政府,只相信胡雪巖,於是胡雪巖以個人在生意場上的信譽作擔保向外國銀行團先後借得1870萬兩白銀,正是有了這1870萬兩白銀作為後勤保障,左宗棠才順利收復了除伊犁以外的整個新疆地區。

(左宗棠)

胡雪巖經營的生意實際上成為了左宗棠在財政上的“錢袋子”。

因胡雪巖籌款有方,清廷給予了隆重的褒獎,賞黃馬褂,賜二品頂戴,封胡雪巖的母親為一品誥命夫人。

但是,胡雪巖成也官場,敗也官場,曾國藩去世之後,清朝最具實力的地方大員,一個就是李鴻章,另外一個就是左宗棠,李鴻章與左宗棠都想問鼎清廷的中樞權力,兩派勢力,水火不容,李鴻章得出結論,排擠左宗棠,必先讓胡雪巖破產。

1882年,胡雪巖收購了江浙二省幾乎所有的生絲,投資五千萬兩銀,準備囤積居奇,讓外國人一斤一兩生絲也買不到,他們就必定會高價收購胡雪巖投資的生絲,這樣就可以賺外國人的錢了,哪知道第二年,歐美國家發生了經濟危機,生絲滯銷,於是胡雪巖不得不低價出售先前高價收來的生絲,損失八千萬兩白銀,無奈之下,胡雪巖只好動用錢莊的五千萬兩白銀來週轉,但李鴻章卻命令清廷官員邵友濂故意拖欠胡雪巖的欠款。因為胡雪巖在生意場上發生資金週轉困難,再加上他動用了錢莊的存款,杭州城內瘋傳胡雪巖投資生絲虧本並挪用錢莊的存款,於是發生擠兌風潮,擠兌風潮隨即傳播至各地的錢莊,還引起了19世紀中國最大的一次金融危機。胡雪巖在這次“金融危機”中徹底破產,負債累累,還被慈禧太后給革職抄家了。

左宗棠於1885年9月5日去世,胡雪巖在破落之後徹底失去了靠山,在同一年的12月份,胡雪巖也去世了。

胡雪巖可以算得上是當時的中國首富,他經營的錢莊發生擠兌風潮就引起了一場金融危機,想想看,胡雪巖的資產有多雄厚。


騰飛說史


喬致庸和胡雪巖,兩人都是清末年間著名的富商。喬致庸是山西晉商的代表,胡雪巖是安徽徽商的代表。

  • 晉商經營鹽業,票號等商業,尤其以票號最為出名。
  • 徽商人則多為外出跑貨,主要經營的有鹽、米、絲、茶、紙、墨、木材等,其中典當商最為著名。

而喬致庸和胡雪巖,一個是晉商的代表,一個是徽商的代表,那麼兩者之中誰更富有呢?

喬致庸任掌櫃期間,事業突飛猛進,家資千萬,商業遍佈全國,其財勢已躋身於全省富戶前列,他在進入商業圈之前,是一個安心讀書的讀書人。從小熟讀儒家經典,走的是科舉取仕的道路,所以喬致庸的經商之道,深受儒家文化影響。或者說,喬致庸在經商之時,將儒家哲理融入了商業中。

胡雪巖從錢莊的學徒做起,白手起家;他從起家的時候就和政府權力有千絲萬縷的聯繫,他的著眼點是政府採購,而非民間需求,雖然是一個商人,但他最後由商入官,手中資源不少。

要是光比兩人的財產的話,我覺得胡雪巖比喬致庸財富多,胡雪巖主要做的是軍火和糧食生意,為當時的清政府採購糧餉。跟官家做生意要比跟老百姓做生意的利潤大。

這是本人的一些看法,如果覺得有不恰當之處,還請在評論區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