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喬致庸和胡雪巖都是同時代的大商人,為什麼兩人的命運確大不相同?

菩提樹下坐一僧


說起慈禧,可能很多人會想到她是一位生活極其奢侈的敗家娘們,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晚清打算組建北洋水師,她對此興致不高,勉強同意後,李鴻章再跟她開口講水師運營費用時,就開始打馬虎眼了,說要籌備自己的六十大壽,等過了生辰後再說!

她更是一位殺伐獨斷的老佛爺,其實她能安安穩穩在晚清時期,獨掌朝局幾十年,還得感謝兩位商業領袖,不是這兩位商人的幫助,這位慈禧老佛爺的命運或許將改寫,可是慈禧對待曾經幫助過她的兩位商人,其做法卻天壤之別,最後的結果是一位恩寵不斷,而另外一位卻落得差點掉腦袋,他們是誰?他們又有怎樣的人生經歷?

喬致庸,原來是向唸書考取功名,奈何考場不得意。於是這位喬先生開始琢磨做生意,經過一番商場的摸爬滾打,喬先生開始從商界斬落頭角,也從喬先生蛻變為喬老闆。按理說說他在山西,而慈禧太后原來一直生活在皇宮中,他倆應該沒什麼交集才對。可是正是因為清朝廷的自大,閉關鎖關,被西方列強視為一塊大蛋糕,不久八國聯軍攻入到了紫禁城,慈禧不得已攜一眾皇親國戚外逃。
雖然是逃命的,但是皇室的威儀不能丟,該享受的還得享受,可是兵荒馬亂的,他們的花銷從哪來?只能要求所到之地的富貴之家“自願”貢獻,雖然有孝敬,但是還是杯水車薪,怎麼辦?那就跟你們借,後面肯定會還的,你自己都逃命了,拿什麼還?這是這種大眾心理,朝廷跟銀號借款,得到的答覆都是要等等才有之類的託詞。

活該喬致庸發達,他手下的一個業務員居然私自答應借給清朝廷銀子,而且是十萬兩!好大的手筆啊,喬致庸聽到後,不僅沒有怪這個業務員,而且還大大給予其獎勵,為什麼?這不是虧本的買賣嗎?喬致庸卻不這麼認為,他不僅答應借錢給朝廷,後來還追加了三十萬兩,前後一共是四十萬兩!慈禧對此自然是記住了喬致庸,問要什麼賞賜?喬致庸只要了她四個字:福種琅嬛!

慈禧自然答應,而且還讓山西巡撫親自給送來,這樣一來看似十萬兩才換回的一個字,現在太值了,因為有朝廷的支持,這四個字就是活廣告,而後慈禧為感謝喬致庸的慷慨,還把庚子賠款及中央納稅的稅銀都放在了喬致庸的票號,這一下就樹立了喬家大院的民族品牌,可謂恩寵不斷。

而另外一位商業鉅子,同樣得到過慈禧的恩寵與青睞,可是卻那麼好運了,此人便是紅頂商人胡雪巖,既是官也是商,不是說官與商不得有勾連嗎?胡雪巖怎麼會有這兩個身份呢?其實胡雪巖先是商人,至於紅頂商人只是後來的朝廷封賞的功勞,給予的二品頂戴,這也是他胡雪巖獨一份的榮耀。

他有著喬致庸手下業務員的類似經歷,說是當時在浙江杭州錢莊做生意時,碰到了來杭州清繳太平軍的左宗棠,打仗得購買武器,胡雪巖也是慷慨出錢,不過他還是以商人的模式去做的,就是賺錢為最終目的。胡雪巖不是眼光短淺的商人,他幫助左宗棠平定新疆,組建福建船政局,也為他活得了巨大的商業利益,慈禧對此也是給予肯定,後授胡雪巖二品官銜,賞賜黃馬褂。

彼時的胡雪巖真是人生到達了高潮,只是這個高潮持續的時間不是太久,至少沒有喬致庸久,後隨著外國的貿易影響,原本囤積的生絲變“生死”了,大量的資金押在上面,生絲價格一路大跳水,小的商號扛不住了,引起蝴蝶效應,胡雪巖的商號出現了擠兌潮。

不得已胡雪巖只能變賣大部分家產,希望儘快變現,維護住曾經的商業信譽 ,可是其結果卻不是他可以控制的,於是朝廷出面了,畢竟銀號關係到社會的穩定,隨後朝廷先拿掉了他紅頂的官員身份,還讓胡雪巖的“搭檔”左宗棠前去辦理查抄事務,過了一年左宗棠去世,朝廷的那些倒左派趁機開始倒胡,慈禧對昔日的胡雪巖也不客氣,直接讓欽差前去宣讀處死的聖旨,只是聖旨到時,胡雪巖已經在心力憔悴中與世長辭,曾經的紅人淪落到險些被殺的地步,令人唏噓。


後天你好5239


其實掌握命運,都來自於自己對人生的把握。喬致庸與胡雪巖二人,都是中國商人的傑出代表,喬致庸是晉商的代表,喬家大院就是他建的;胡雪巖是徽商的代表,被後人稱為“商聖”。其實胡雪巖是稱不上“商聖”之名的,他最後抑鬱而終,資產被抄,雖然紅極一時,但算得上什麼商聖呢。真正的商聖,是陶朱公那樣的,視金錢如糞土,三聚三散。

胡雪巖被稱為“紅頂商人”,是因為他是晚清時期中國最大的官商。他是晚清的一位金融家,企業家,政治家,他最大的成就,是用私財為左宗棠平定新疆做出巨大貢獻,也因此受到了皇家的賞賜,也因此為自己的破產埋下了種子。胡雪巖是儒商的代表,信奉“藥業關係性命,尤為萬不可欺”,並手書“戒欺”二字。他的失敗之處在於,他沒有分析好國際形勢,此時晚清受外國人欺凌,海關海運操於外人之手,不能直接外運。這嚴重影響了他的生意,更加上他試圖壟斷絲業貿易,與外國商人的利益發生嚴重衝突,最終被外國人與滿清政府聯合剿殺。諾大產業破產倒閉,他本人也鬱鬱而終。

相對胡雪巖,喬致庸就做得非常好,他信奉“人棄我取,薄利廣銷,維護信譽,不弄虛偽”,掙了錢後做的是慈善事業,所以朝廷賞他的是“舉悌弟加五級”,喬致庸商業上的成功根基於民間需求,雖也與官府打交道,但他遊刃有餘,在八國聯軍進中國這麼混亂的時期,都能使商業經營正常,可說是商業奇才。喬致庸聚了六位老婆,活到八十九歲才病死。

春秋史社,專注於中國歷史、文化研究,喜歡歷史的小夥伴請關注“春秋史社”,有問題歡迎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