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喬家大院有後人嗎,喬致庸有幾個兒子,分別怎麼樣了?

一生三三生萬物67893




喬家大院的第1代開山祖師叫喬貴發,開了一個小字號廣盛公。一開始生意不景氣,差一點倒閉。但他的合作伙伴都認為他人品不錯,處事公道,就相約三年後再來收欠款。結果三年後,他把生意發揚光大,改為復盛號。

在喬家的第2代出了5個舉人,在古代商人沒有社會地位,都希望自己的子孫能夠高中進士,光耀門楣。到了喬致庸這一代,他的大哥喬致廣希望他能夠高中進士,為家族爭光。


當時喬家最主要的生意是絲茶,因為當時正好趕上了南方有太平軍起義,北方有捻軍和回民叛亂,喬家的生意一蹶不振,喬致庸的大哥也病逝了。

喬致庸接手生意後,迅速把他們家的票號生意給做大了,並且拓寬了產業範圍,一舉成為晉商中的大佬,奠定了日後喬家在近代史上的地位。



喬家有家規禁止納妾,但喬致庸還是先後有六任老婆,後五任老婆都是續絃。像白鹿原中的白家老大一樣,老婆死的快,換的也只有勤快。

六任老婆為喬致庸生下了6個兒子,兒子們又為他生下了11個孫子。他也非常希望家業能夠在子孫後代中發揚光大,但年輕時沒有時間培養接班人。年老時卻發現,6個兒子中也難以找出一個可以繼承大任的。

喬致庸認為老大驕橫跋扈,老二個性暴烈,老三過於老實,老四性格內向,老五知書達理卻是一個書呆子,老六吸鴉片,逛窯子,身體太弱。更讓他感到沉痛的是,6個兒子中有5個兒子都死在了前邊,白髮人送黑髮人。

晚年的喬致庸先把生意交給了老大喬岱,老大時候又把生意交給老三喬景儼。然而真正讓喬致庸比較看重的是他的孫子喬映霞,他精明能幹,治家有方,有膽有識,品才俱佳。



喬映霞接過祖上的家業重任時,他已明顯覺察到清政府大廈將傾,於是他加入了同盟會,與當時的革命黨人和地方實力派關係都非常好,與東北的張學良也是莫逆之交。

但當時正是軍閥混戰的混亂時期,喬家產業雖然沒有敗落,但依然損失慘重。遊走在軍閥中間,自然要備受軍閥們的敲詐勒索。喬映霞痛定思痛,把喬家的大部分人都遷到了天津租界,確保一家老小的安全。

喬映霞的兒子喬鐵民是第6代人物中的傑出代表。他大學畢業時正好趕上中國解放,只好把家族的產業實行公私合營,把一家老小安排在北京居住,並協調他們的生活經費。

喬鐵民的女兒喬燕和是喬家第7代的代表人物。她是昆區劇院的著名演員,後來還擔任了電視劇喬家大院的顧問。喬家這一代一共出了兩個博士,三個碩士,12個大學生。他們家族定居會舉行聚會,在喬家大院懷念前輩。


新知傳習閣


喬致庸高壽之人,一生多子多孫。喬致庸生於清嘉慶年間,活到了1907年,活了89歲,是喬家中最長壽的人。喬家家規不允許娶妾,但他一生娶了6個妻子。當然作為帶頭人的他不能破了這個規矩,他的後6位妻子都是續絃的。而他的最後一個妻子兩人相差30多歲,可以做他的孫女了,不是他好色,而是兒女的主意,給他續絃,更加方便照顧他的起居。他一生6妻留下6子11孫,可謂多子多孫。

喬家大院得以完整保存,堪稱奇蹟。1938年日軍入侵山西后。喬家大院因為一面意大利的國旗得以倖免於難,而不像其它山西大戶大宅都被日本人破壞。但喬家人總覺得不安全,於是喬家人都搬離了大院,並且是一去不復還。後來,喬家大院一度成為縣政府的辦公地。1985年,當地政府在古宅的基礎上建成了祁縣民俗博物館。後來,喬家大院被國家旅遊局評定為AAAAA級旅遊景區。喬家大院得以完整保存,實在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


一抹陽光33473052


當然有後人,喬家現在已經傳到第9代傳人,喬家一門共有70多口,其中包括兩個博士,三個碩士,12個大學生。

把喬家的故事《喬家大院》搬上屏幕的正是喬家的第7代傳人喬燕和,1943年出生的她把喬家的經商和處世之道一下子傳遍了大江南北。



而喬燕和並沒有傳承喬家的衣缽從商,15歲入梨園,研習崑曲幾十年。

民間流傳“從政必看曾國藩,經商須學喬致庸。”

喬致庸是喬家第3代傳人,他的爺爺喬貴發是第1代,出生在清朝,做小生意,開始賠本,在同行的支持下,三年後翻本賺了點錢。

喬貴發一共有三個兒子,小兒子喬全美精明能幹繼承了喬家的家業。當時在喬全美與幾位兄長的幫助下,喬家成為了山西的首富。

喬致庸父母早逝,跟著兄嫂長大。喬家的日子已經見了起色了,讀書並光耀門楣是喬致庸初期目的,因為他們的上一代,已經出了好幾個舉人。



可是家庭突然遭遇變故,哥哥喬致廣死了。已經考取了秀才的喬治庸不得不放棄了學業,接管起了家族的事業。

喬致庸,人稱“亮財主”,執掌喬家起,喬家日益興盛,喬家下屬的“復字號”遍佈全國各地,到清末,有票號、錢莊、當鋪、糧店200多處,資產達數千萬兩白銀。

1900年,八國聯軍攻陷北京,慈禧、光緒倉皇出逃,只能向晉商借貸,喬家“大德通”太原分號的經理賈繼英無償向朝廷捐了30萬兩白銀。喬致庸聽後,不但沒有處罰他,反而提拔了他。

後來,慈禧太后躲過災難回到北京,為了還喬家的人情,將大量的政府稅收匯兌業務交由喬家來經營。籌備戶部銀行時,慈禧又授賈繼英官職,同時籌辦戶部銀行,賈繼英出任第一任行長。



喬燕和說,“祖爺爺治家極嚴,有六不準:不準吸毒,不準納妾,不準虐僕,不準賭博,不準冶遊(男女出外同遊),不準酗酒。“

喬致庸秉承著終生不納妾的家訓,但是他一生娶了6個妻子,都是前面的妻子病逝以後,後面的妻子作為填房進門的。他的最後一個妻子和他的孫子年齡相當,是兒女們做主進來照顧老人的。

喬治庸一共有6個兒子,雖然他很長壽,活到了89歲,但五個兒子卻先他赴黃泉,讓他嚐盡了老年喪子的痛苦。



清朝未年,喬家也日漸衰敗,1937年日軍侵佔包頭,喬家的生意慢慢的難做了。抗日戰爭結束後,已是大不如前。

長子他驕橫跋扈;次子個性暴烈;三子過於老實,不是經濟之才;四子樸實遲鈍,不善於說話;五子是個書呆子;六子體質瘦弱,難當大業。

上面是喬致庸對6個兒子的總結,我們分別來看一下。

長子:喬岱

喬岱是喬致庸的長子,善於交際。可以想象到喬岱威風凜凜,意氣風發,年輕氣盛,黑白通吃,蠻橫的想擠兌掉所有的同行,把生意做得更大更強的樣子。



但正是喬岱太張揚,不懂得收斂,與祖輩的家訓有點背道而馳,最後因壟斷生意,與同行發生衝突,被告發到清政府,理由是, “交結官府,欺行霸市,囤積居奇,干擾民生”。

後來,喬岱被捕入獄,判了死刑。

次子:喬景儀

老二喬景儀個性也不沉穩,雖然在自家鋪子裡做活,個性暴躁的他,也是什麼也不服氣,因事得罪了有權有勢的人,最後被人暗殺。

三子:喬景儼

喬景儼頗有乃父的風範,做事謹慎,為人善良,孝順。但是沒有魄力,在大哥喬岱去世後,不得已也接管過喬家的生意。



喬景儼富有愛心,捐款興校,看病吃藥拿不起錢的窮人,他免費給看病吃藥。 老父親去世5年後,喬景儼也去世了,是他給老父親送的終。

後面喬家的當家人是一位非常有能力的人一一喬映霞(喬岱長子) 而喬映霞的兒子喬鐵民是喬家第6代中的代表,喬鐵民的女兒喬燕和則是喬家第7代的代表。

四子: 喬景侃

樸實而遲鈍的老四喬景侃性格內斂,不愛說話。 喬景侃是因病去世的,當時還沒有成年。

五子: 喬景偁

老五喬景偁是個讀書人,喜歡讀書,常常手裡不離書,非常有才學,沒有經商。喬景偁也是在他父親之前病死的。

但是他的後人也非常愛讀書,出了好幾個博士。



六子: 喬景僖

六子喬景僖,作為最小的兒子是寵壞了的那種,身體不好,又違背祖訓,誤入歧途而吸食鴉片,二十出頭就死了。

在連失五個兒子的沉痛打擊下,喬致庸在89歲的時候也合上了眼睛。


歷史漫談君


喬致庸是清朝末期的商人,棄文從商,非常有商業頭腦,經營理念就是誠信二字,將岌岌可危的喬家復興,最後將“在中堂”擴建,也就是現在的喬家大院,喬致庸為人十分豪放,對待僕人和鄰居也是非常和睦,在山西的影響力也是巨大的。

喬致庸一生活了89歲,娶了6個妻子,分別是馬氏、高氏、楊氏、周氏、楊氏、楊氏,6個妻子給喬致庸生了6個兒子,6個兒子結婚成家又給喬致庸添了11個孫子,晚年的喬致庸已經是四世同堂,有人說喬家的祖訓家規不是不能納妾嗎?其實喬致庸的6個妻子全是在前任病逝之後再續絃的。

畢竟喬致庸活的比較久,據說最後一個妻子的年紀和自己的孫子差不多大,但是並不是他自己要娶的,而是子孫想要有個女子照顧他的生活起居,然而就這樣一個妻子還在喬致庸的前面去世了。

下面說說喬致庸的6個兒子。

喬岱、喬景儀、喬景儼、喬景侃、喬景偁、喬景僖;

大兒子喬岱,非常聰明能幹,比較擅長結交他人,受到父親的影響,人緣也非常好,尤其是和清朝的官員,這給喬致庸在商業上做出了重大貢獻。

喬致庸年邁之後,家中大事自己已經不再管理,於是交給了三兒子喬景儼,喬景儼為人比較善良,喜歡積德行善,但是自從接管喬家事業之後,並沒有對喬家做出過很大的攻陷,一直停步不前,但是也沒有下滑,給喬家帶來了更多的好名聲。

喬景儼去世之後,喬家的事業又由喬岱的大兒子喬映霞接管,喬映霞和爺爺喬致庸一樣,非常精明能幹,不僅治家有方,而且非常會經營家中事業,因為為人處世都非常公平,其他兄弟即使都各自自立門戶,但一直都是互相扶持。

事實證明,喬致庸的在選喬家管理人員的時候還是很有眼光的,當時三子喬景儼接管的時候喬致庸並不滿意,後來喬景儼去世之後,喬致庸認為大兒子喬岱雖然聰明,但是有些囂張跋扈;二兒子性格直爽,氣性大,沉不住氣;四兒子為人憨厚老實,比較遲鈍,不適合做商人;五兒子喜歡讀書,一心想在學業上有所成就;六兒子雖然是自己最疼愛的,但是卻體弱多病,綜合這些原因,喬致庸才決定將從孫子輩裡面選人來擔此重任,他一眼就看上了長子喬岱的兒子喬映霞,喬映霞也沒有辜負爺爺的期望,在他的管理下,喬家祖業達到了頂峰。

其實喬致庸還有個值得一提的後人,就是三兒子喬景儼的孫子喬倜,他是一名抗日戰士,不幸的是在抗日的過程中英勇犧牲,而喬致庸的其他後人記載也並不清楚,只知道喬家到喬倜這裡已經是第七代,有200多年的家族歷史,比如抗日戰爭時期的喬家後人已經是“映”字輩,此時也有60多名後人,但是這些後人都為了躲避戰火,各奔東西,有的在上海,有的在北京,更有的在雲南,也有一部分出國,留下的之後喬家大院。


貓眼觀史


喬家大院是清朝到民國晉商的代表,第一代創始人喬貴發是貧苦農民出身,第三代喬致庸時是最鼎盛時期,清末和民國時期衰敗,49年後喬家把僅剩的一點產業全部上交政府。

現在喬家的後代大約有上千人,分佈在世界各地,有教授、工商人士、藝術家、烈士英雄,當然也有敗家子。

喬家大院位於山西省祁縣喬家堡村,始建於1756年,313間房屋,建築面積4175平方米。

一個家族的興衰與一個國家的運勢緊密相關,即使出生在富貴之家,也要看各人的造化。

喬家的家規有:一不準吸毒,二不準納妾,三不準虐僕,四不準賭博,五不準冶遊,六不準酗酒。良好的家教讓喬家延續200餘年。

1,喬家大院前兩代

第一代喬貴發

清朝平定了準格爾汗國後,蒙古與內地連為一體,貿易開始繁榮,出現了大量商機。晉商就抓住了這個時機。

喬貴發是清朝乾隆年間山西祁縣一貧苦農民,與盟兄弟秦某於1736年(乾隆元年),到內蒙古薩拉齊廳老官營村的當鋪當夥計。

1755年(乾隆二十年)黃豆價格低,秦某大量買入黃豆,準備做豆腐,因後來黃豆漲價大賺一筆。後來他們相繼開了廣盛公、復盛公店號。

喬貴發有三子,喬全德、喬全義、喬全美

長子喬全德,堂名德星堂,生子喬致祥,後代較少。

次子喬全義,堂名寧守堂,生子喬致遠。喬致遠生二子,長子喬嶸,堂名保和堂,次子喬超五,堂名保元堂。喬超五是咸豐九年(1850)舉人。

三子喬全美,堂名在中堂,主要繼承了喬家的生意。喬全美生二子,長子喬致廣,早逝;次子喬致庸(1818一1907)。

復盛公開得越來越大,因秦家子弟敗家出賣股份,大部分股份都歸喬家,成為包頭最大商號,幾乎控制了包頭商業。

據說章子怡的姥姥喬毓玲就是喬致遠後代保元堂的後代

喬毓玲是喬毓琦(又名喬佩瑋)的三妹。

喬毓琦的兒子是喬劍丹、喬劍昂,喬劍丹曾在江蘇機床總公司機械分公司擔任經理。

文革期間,喬劍昂上山下鄉回到祁縣。1972年,生產大隊命令喬劍昂和幾個村民把喬致庸的墓拆了蓋車間。

2,第三代:喬致庸一代

後來,喬家主要經營絲茶生意,經過太平天國和捻軍的戰亂,復盛公幾乎倒閉。喬致庸接手,一方面恢復絲茶生意,一方面開始做票號,一口氣開了兩個票號大德通和大德豐。

因為清朝開埠、賠款、貿易增長等,需要大量的銀子匯兌,喬家在喬致庸手裡抓住了機遇。

據估計,喬致庸時期,喬家有數千萬兩資產,流動資金就達1千萬兩。

1905年,大清成立戶部銀行,屬於第一個國有銀行,開始擠壓喬家票號的生存空間。喬家開始走下坡路。

3,第四第五:喬致庸子孫兩代

第四代

喬致庸有六個兒子:長子喬岱、二兒子喬景儀、三兒子喬景儼、四兒子喬景侃、五兒子喬景偁和六兒子喬景僖。

喬致庸的哥哥喬致廣早逝無子,喬致庸將長子喬岱、次子喬景儀和四子喬景侃都過繼到了長兄的門下。

喬岱被嬌慣壞了,非常跋扈,被對手大盛魁告發,死因不明。

喬景儀也過於囂張,與蒙古貴族支持的大盛魁競爭胡麻油生意,年級輕輕就被刺客刺死。

喬景儼太過老實,不適合經商,主要幫助管理家務。

喬景侃因生病早亡。

喬景偁是個讀書人。

喬景僖是個敗家子,抽大煙而死。

喬致庸覺得兒子們都不是經商的料,死後把喬家產業託付給了孫子輩。

喬超五

第五代

保元堂的喬超五一門出了5個舉人,兒子有伯謙、佑謙、尚謙,喬超五、次子喬佑謙、三子喬尚謙、孫子喬晉櫰、外甥渠本翹都是舉人。光緒帝親筆給喬晉櫰的大門金字匾寫了“戎伯第”。

喬映霞

喬映霞是喬景儀之子,在民國時期負責經營喬家產業。

這時的喬家票號受到國有銀行和外國銀行的擠壓。

1924-1926年,馮玉祥倒戈吳佩孚,後被安置在西北地區,又因反奉戰爭兵敗,曾經向喬家徵用150萬兩銀子的財物,這些銀子都打了水漂。

1930年,中原大戰爆發,閻錫山大敗,發行的晉鈔迅速貶值,喬家堅持用新幣付給存戶,因而虧空數額巨大。

日本人來後徵收了大部分喬家產業。二戰之後,這些產業又作為偽產被國民政府徵收。

4,喬家大院第六七代

第六代

第六代喬鐵漢、喬鐵民,是喬映霞的兒子,主要幫助打理天津大德通銀號。

抗日戰爭爆發後,喬家業務中止,喬鐵漢、喬鐵民清理家產後,去上海租界。

1950年,喬鐵漢又去北京給喬家清盤。

喬鐵漢曾說:“我這一生就做了兩件事,就是幫喬家清了兩次盤。”

49年後,喬鐵民把包頭喬家產業轉給職工成為集體所有制,把房產低價出售給政府。

六世孫喬倜的名字刻在抗日航空英烈碑“中國烈士名單H”第42列,他是喬家第五代喬映庚的次子。喬映庚是個練武之人,練形意拳。

1937年,喬倜所在的第九大隊在南京參加了聞名中外的“814空戰”,中國空軍擊落了6架日本敵機。

喬倜在太原保衛戰忻口會戰中,喬倜與槍手麥振雄駕駛2707號(27中隊第7號飛機),與日軍敵機戰鬥中犧牲。

喬仕,喬倜的弟弟,49年後在大同礦務局工作,因為他哥哥喬倜曾經當過國民黨空軍,“文革”中受到批鬥,1969年自殺。2008年,喬倜被追認為烈士。(歷史如此殘酷)

第六代喬晉粱,保元堂喬伯謙之子,美國歐伯林大學碩士學位。曾任中華民國財政部顧問、秘書兼江蘇省印花煙稅局局長、中央造幣廠廠長等要職,晚年全家移居美國。

第七代

喬鐵漢有四個子女中,老大喬錚、老二喬惠、老三喬銳、老四喬銓,

喬俊,映霞堂弟映輝之子。南開大學經濟學系畢業,之後赴美國留學,獲哈佛大學經濟學碩士學位。曾任中央銀行天津分行副經理。

喬俠,字劍鋒,映霞堂弟映南之子,抽大煙而死。

喬佖,字稚威,映霞堂弟映輝子,在清華大學取得碩士學位,後在北京大學任教,後調上海華東師範學院當教授。

喬鐵民有三子二女:長女喬燕和,長子喬燕平,次女喬燕美,次子喬燕增,三子喬燕雄。

喬燕和

喬燕和15歲考入北方崑曲劇院高訓班,成為“崑曲大王”韓世昌入室弟子。喬燕和曾擔任電視劇《喬家大院》總顧問。

喬燕平,中加愛德現代牛業集團中國地區集團項目總監。

喬平生,喬氏家族第七代,曾任包頭百貨公司黨委副書記。

5,喬家大院第八九代

喬燕和介紹,家族中20個子女出了2個博士、3個碩士和12個大學生。

現在喬家後代分佈在美國、澳大利亞、、比利時、北京、太原、包頭、南京、臺灣等地。

本人是沂藍書院趙月光,主要研究宋史和近現代史,繼承章太炎學派唯識史觀學說。


沂藍書院趙月光


現在依然有喬家的後代,現在已經是第九代了。喬燕和女士是崑曲傳承人,說:“現在大多是公職人員,屬於工薪階層,普通而平凡,但還是很重視教育。家族中20個子女出了2個博士、3個碩士和12個大學生。大多數人都在北京,因為人太多,工作也忙,在商議家族事務時,只好各家派一個代表參加。每隔幾年,家族成員會一起去大院兒聚會,也是對前輩的一種懷念。”

  喬燕和說:“喬家的生意終結了,可喬家的精神卻一代代傳承了下來。我們這個家族70多口人,沒有一個‘作奸犯科’的,喬家的後人們也一直恪守著祖先留下的規矩,誠信忠義。”

  經濟學家梁小民曾做過統計,從明朝初年到民國初年的500多年間,4大晉商的年總收入甚至趕上了清政府一年的財政收入。喬致庸則是晉商中的佼佼者。

  喬致庸的六個兒子下場如何呢?喬致庸由於是哥哥撫養長大的,對哥哥感情深厚。因哥哥去世早,沒有子嗣,所以喬致庸把長子喬岱、次子喬景儀和四子喬景侃過繼給了哥哥。

  【長子喬岱】

  喬岱是喬致庸的長子,為人機靈,善於交際,但是仗著自己有點錢而妄自尊大、目中無人。因想要獨佔口外的生意,被同行記恨。

  對於喬岱的死有幾種說法,有人說他被同行殺死了。也有說他被通緝歸案,被判死刑。還有一種說法就是被父親囚禁在家。

  【次子喬景儀】

  喬景儀一直在自家的商號裡工作,由於年輕不懂事,性格暴躁,得罪了蒙古的一個貴族,被蒙古貴族暗殺。

  【三子喬景儼】

  喬景儼遺傳了他父親的為人之道,做事非常謹慎,為人善良,有長子的風度。但是由於缺乏膽量,所以終生都沒有外出經商,只是在家裡協助父親管理家務之事。喬景儼曾捐款辦理學校,窮苦人看病吃藥不收費。所以喬致庸晚年是由喬景儼當家的,喬景儼去世後換成老大喬岱的大兒子喬映霞當家。喬景儼是唯一個死在父親後面的人。不過在父親去世後五年他也離開了人世。

  【四子喬景侃】

  喬景侃性格內斂,少言寡語,跟哥哥們一起照料喬家生意,喬景侃是喬致庸所有兒子中死的最早的,據說是生病死的。 

  【五子喬景偁】

  喬景偁喜歡讀書,也是喬致庸兒子中最重視教育的人,也是最有才學的人。喬景偁非常注重孩子的教育,所以他的後代不少獲得了美國博士學位。喬景偁也是在他父親之前病死的。

  【幼子喬景僖】

  喬治非常喜歡最小的兒子喬景僖,但是兒子恃寵而嬌,不僅體弱多病還吸食鴉片,才20多歲就死了。看見自己最疼愛的兒子去世,喬致庸抑鬱成疾一病不起,1907年89歲的喬致庸去世。


揹包客愛出行


在山西省祁縣喬家堡村,有一個喬家大院,是一座很具代表性的傳統民居宅院。其第一代掌門人為喬貴發,他原本僅僅是一介貧民,後下海經商,從此發家致富,成為“晉商第一喬”。

喬貴發生有三子,也就是喬家大院的第二代,分別為喬全德、喬全義以及喬全美。其中三子喬全美繼承了喬家大院的家業,進一步開拓了喬家大業。而作為第三代的喬全美之二子——喬致廣與喬致庸,那更是了不得。

喬家大院的生意一經他們的手就變得越來越旺,可以說是達到了一個鼎峰,成為當時最大的商號。二代喬全美逝去後,由其長子喬致廣接手家業。而被庇護著的弟弟喬致庸則專心在家唸書,欲行科舉之道。

然而好景不長,太平天國運動以及反清農民起義的雙重打擊,讓喬家大院的事業跌入谷底。在倒閉破產的邊緣一蹶不振,因此備受打擊的喬致廣也病臥在床,最終逝去。此時,曾立志讀書走科舉之道的喬致庸也不得不下海學習經商,讓喬家大院東山再起。


喬致庸從來都沒有接觸過經商。但不得不說,他就是個經商奇才。他秉承著誠信經營的理念,堅守自己的原則,以信為本,以德經營。另外,他還制定出了喬家的家規:不得吸食毒品;不得納妾;不得虐待家僕;不得接觸賭博等等。

好的領導人以及好的領導理念政策使得喬家大院重振旗鼓、東山再起。並且到達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巔峰,經久不衰幾百年。鑑於“不得納妾”的家規,棄書從商的喬致庸借續絃的名義先後娶過六個妻子。而他的妻子總共為他生下了六個兒子,他們分別是長子喬岱、次子喬景儀、三子喬景儼、四子喬景侃、五子喬景偁和么子喬景僖。

1、長子——喬岱

由於喬致庸的哥哥喬致廣沒留下一兒半女的,所以喬致庸就決定將長子喬岱過繼給哥哥嫂子。雖然喬岱能力過人,交際社交也甚廣,是喬致庸生意上的好幫手。但是後期的喬岱因為嫂子的溺愛而變了樣兒。

▲前排右四

在進入商界後絲毫沒有父親的寬宏度量,反而變得財大氣粗、蠻橫霸道。如此一來,喬岱就與晉商大盛魁起了爭執,以喬岱暗中勾結、奇貨可居的理由送上了清廷。

2、次子——喬景儀

和長子喬岱一樣,喬景儀也被喬致庸過繼給了哥哥喬致廣。無奈,次子喬景儀也不爭氣,喬致庸曾評價二子個性暴烈,自然是不能成大器之人。後來喬景儀由於莽撞冒犯了當地的蒙古貴族,最終遭到了蒙古貴族的報復慘死。

3、三子——喬景儼

三子喬景儼也並非經營之才,他厚道老實。但由於蒙受父親的薰陶,處事謹慎,對於操盤家中內務是大材小用了。但是如果要他去經商,顯然他的膽識還是不足以拿得下的。喬景儼的一生沒有幹下什麼大事。


但其生性善良,熱衷於公益事業。每年夏季喬家堡村都會經歷乾旱,正當農民為爭奪河水來灌溉農田時,喬景儼帶頭籌資挖河道,這就是典型的花錢消災啊!喬景儼是唯一一個甘於一直服侍在父親左右的兒子,只是卻沒有捕獲父親的經商能力。

4、四子——喬景侃

四子喬景侃性格內斂、詞不達意,自然不能成為喬家大院的掌管人,其一生平淡無奇,剛成年便生病去世了。

5、五子——喬景偁

喬致庸評價其為“書呆子”,但其實也就是這個“書呆子”,是最像喬致庸本人的。因為喬景偁並沒有與其他兄弟一樣經商,而是埋頭苦讀書,並且頗有成就。也正因為如此,他是六兄弟中最為注重學習教育的人,其後代也是大部分獲得博士學位。但喬景偁從小就體弱多病,在喬致庸去世之前便因病去世了。

6、么子——喬景僖

一般家庭都會比較寵愛其小么,而喬致庸也不例外。但令人覺得可惜的是,喬景僖不僅像五哥喬景偁那樣自幼就體弱多病,而且還不幸染上了毒癮。由於時常吸食毒品便早早去世。最疼愛的么子的去世無疑給了喬致庸一個重重的打擊。這一打擊也加重了喬致庸的病情,從此臥病在床,最終去世。



喬家大院的興衰或許是與管理者的能力強弱有關。但我認為最大的原因就是時代背景,是時代的整個大環境促使了喬家大院的興與衰。而喬家大院現在已經成為了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承載了喬家幾百年的興衰歷程。其後代也分散於各地,但他們永遠也不會忘懷喬家大院的精神。

文|姜樂樂


史之策


說起喬家大院,最著名的當然是將喬家真正發展至巔峰在喬致庸了。不過喬致庸並非“創一代”,而是典型的富二代,喬家自喬貴白手起家創立復盛公商號以來,傳至喬致庸已經是第四代了。

不過,雖然出生富裕的晉商家庭,但喬致庸卻並非高枕無憂。他三歲喪母,七歲喪父,是哥哥喬致廣一手拉扯長大,喬家也一直有喬致廣當家。喬致庸則一心一意在家讀書,準備走科舉道路。

然而不幸再次降臨在喬家,由於太平天國運動和捻軍的動亂,喬家的生意一落千丈,甚至一度瀕臨倒閉,更不幸的是,受到打擊的喬致廣也因此一病不起,最終撒手人寰。為了撐起風雨飄搖的喬家,從無經商經歷的喬致庸棄書從商,開始成為家裡的頂樑柱。

在雖然沒有硝煙,卻如戰場一般殘酷的商場內,喬致庸表現了他非凡的才華,他沒有普通商人那般重利忘義,爾虞我詐,而是以儒治商,以信義為本,終於重振家業,並使得喬家達到了前所未有的巔峰。巔峰時期的喬家,家產數以千萬兩白銀,雖稱不上富可敵國,但絕對是中國最富裕的幾個商家之一。

1818年出生的喬致庸,先後娶了六任妻子,由於喬家有不許納妾的家規,因此,後五任妻子都是續絃。這六個妻子一共為喬致庸生了六個兒子,分別為長子喬岱、二兒子喬景儀、三兒子喬景儼、四兒子喬景侃、五兒子喬景偁和六兒子喬景僖。

不過,由於喬致庸的兄長喬致廣英年早逝,後繼無人,因此,喬致庸便將長子喬岱、次子喬景儀和四子喬景侃都過繼到了長兄的門下,不過喬致庸並沒有分家產。

長子喬岱被過繼到長兄門下後,由於嫂子過於溺愛,管教不嚴,因此進入商場後的喬岱不但絲毫沒有父親和氣生財的肚量,反而驕橫跋扈,得罪了無數人。有一次,因為做生意過於霸道,喬岱和晉商大盛魁發生了激烈的衝突,大盛魁直接將喬岱告上了清廷,狀告喬貸勾結官府、囤積居奇、欺行霸市。

這場公案的結果並沒有確切的史料,多種說法,莫衷一是。有的說大盛魁打贏了官司,喬岱怕被拘押,連夜逃回了祁縣,從此也不敢露面;有的人說喬岱被判為斬監候,還是喬家買通了慈禧太后身邊的紅人才免於一死,但他仍被押解回籍,並永不得干預商務事務;更有說法是喬岱被對手買通刺客暗殺。不管哪種傳聞,喬岱的結局都不算多好。

而喬致庸的第二個兒子喬景儀,也被過繼給了喬致廣。喬景儀曾通過捐輸獲得了清朝的二品候補道員,不過他並沒有上任,而是一直跟著大哥喬岱在商號裡工作。由於喬景儀年輕氣盛,性格暴戾,得罪了當地的蒙古貴族,最終被蒙古貴族派殺手殺害。

三子喬景儼是喬致庸六個兒子中唯一一個死在喬致庸之後的人。喬致庸對他的評價是“三子過於老實,亦非經營之才”。生於咸豐九年的喬景儼曾捐三品花翎,喬景儼擅長中醫,曾免費給窮苦人治病。他也是唯一一個一直服侍在喬致庸身邊的兒子。不過在喬致庸死後五年,喬景儼也因病去世。

四兒子喬景侃與哥哥不同,他性格比較內向,也不善言辭。像大部分商人家庭一樣,他捐了個四品秩,並曾在南方主持喬家商務。他也是喬家六子中最短命的一個,成年之後就因病去世,只留下一個兒子喬映輝。

六個兒子中最像喬致庸的其實是他的五子喬景偁,他沒有向幾位哥哥一樣從商,而是潛心讀書,並具有頗高的文學造詣。他也是比其他五個兄弟更注重學習和教育的人,在他的後代中,有多人在美國獲得博士學位。喬景偁也自幼體弱多病,在喬致庸之前便因病去世。

像所有的老人一樣,喬致庸最寵愛的兒子是他的么子喬景僖,不過,喬景僖不但體弱多病,還染上了大煙癮。因此,才20多歲的喬景僖就因為抽大煙英年早逝。喬景僖的去世給已經80多歲高齡的喬致庸帶來了極大的打擊,喬致庸也因此在極度悲傷之下一病不起。1907年,89歲高齡的喬致庸在祁縣老家去世。


鳶飛九天2018


富二代也並不是一事無成,但是大多數都不能繼承祖業,或者不能把自己的祖業發揚光大。可是山西的喬致庸就不同了,他是典型的富家子弟,創造了很多神話,而且是喬家的第四代傳人。

由喬致庸往上數,他的第四代老祖宗喬貴白是典型的山西富商,雖然傳到了第四代喬致庸的身上經過了許多波折,可是到了喬致庸這一代把喬家推向了巔峰時期,不能不說喬致庸有著先天的商業智慧和商業經營的天賦。


(聞名遐邇的喬家大院)

雖然有老祖宗的富裕晉商家庭為背景,但自喬致庸出生後,受到了良好的家庭薰陶下,並沒有因為富裕的祖業而坐吃山空,預測到了未來的路上可能發生的重重困難,使他不能高枕無憂。

縱觀喬致庸的成長過程也是跌宕起伏,他在三歲時就失去了母親,在七歲時又失去了父親,好在哥哥喬致廣有兄弟之情,親手把他拉扯成為一個優秀的商人。

此時喬致庸的哥哥喬志廣雖然是喬家大院兒的大掌櫃的,喬致庸並沒有摻合哥哥喬志廣經營祖業的商業活動,而是想脫離喬家大院兒這種由祖業開始經商的,爾虞我詐的商業圈子,專心細緻的工讀聖賢書準備走科考之路。

有錢並不是萬能的,天下動盪,任何人也主宰不了她的安靜,太平天國的運動和捻軍的動亂,是喬家的生意和喬家大院兒的商業活動遭受前所未有的打擊,不但生意一落千丈,甚至一度瀕臨倒閉。此時的喬家真是禍不單行,喬致庸的哥哥喬致廣因為家庭的商業潰敗,經受不住打擊的哥哥喬致廣一病不起,最終撒手人寰。

喬家大院的頂樑柱沒了,喬家又陷入戰亂之中,無奈的喬致庸放下了走科考之路的想法,雖然他毫無經商經驗,可是又不得不從哥哥喬致廣的手裡接過經商的接力棒,棄書從商。從此喬致庸成為風雨飄搖的喬家大掌櫃。
(喬致庸畫像)

商場如戰場,從此喬治勇走進了這個爾虞我詐的商業圈子。沒想到喬致庸有著極強商業才華,他的經商理念是以誠信為本,以儒治商那充滿智慧的經商理念是喬家大院逐漸從由於社會動盪造成的創傷中走出來,重振家業的喬致庸一路向好,終於使喬家達到了前所未有的富裕巔峰時期。

喬致庸以誠信為本的商業經營理念使喬家的財富原始積累誰說達不到富可敵國,但家產數以千萬兩白銀,絕對是中國最富裕的幾個商家大賈之一。

喬致庸的努力沒有付諸東流,但是自此改變了喬致庸這位商業大咖的生活軌跡,戴上了閃亮的商業鉅富頭銜兒。
(那時的喬家室內裝飾)

出生在動盪年代的喬致庸,雖然是一方商業大咖,但是嚴格遵守著喬家大院兒的家規,因為喬家有一個傳統的家法,那就是不允許接納小妾,可喬致庸卻有名正言順的六房妻子,有其中的五房妻子是明媒正娶的續絃,也就是說,喬致庸的前面妻子陸續死了以後,他又陸續娶了這五位。

喬致庸的這六位妻子,分別給喬致庸生下了六個兒子。由於哥哥喬志廣的過早離開人世,喬致庸便將自己的大兒子喬岱,二兒子喬景儀和第四個兒子喬景侃過繼給哥哥喬致廣的名下。

過繼給哥哥的這三個兒子,由於嫂子的疏於管教,進入商場後的大兒子喬岱不但絲毫沒有父親和氣生財的肚量,反而驕橫跋扈,得罪了商家或者江湖中人,又因為做生意過於霸道,喬岱和晉商大盛魁發生了激烈衝突,直接將喬岱告上了清廷,狀告喬貸勾結官府、囤積居奇、欺行霸市,最後鬧個下落不明更無過多記載。


(富甲天下的喬家大院)

而喬致庸的第二個兒子喬景儀,雖然也被過繼給了喬致廣,因為財大氣粗,喬景儀曾通過捐輸獲得了清朝的二品候補道員,過了一把朝廷官員的癮,不過還是因為喬景儀年輕氣盛,得罪了當地的蒙古人,最終被蒙古貴族派殺手弄了個身首異處而死。

在喬致庸的後代當中,只有他的第三個兒子繼承了喬致庸的衣缽,所以喬致庸對他的評價是“三子過於老實,亦非經營之才”。

喬致庸還有一個兒子,那就是喬景儼,他的這個兒子喬景儼有自己的特長,那就是擅長中醫,他的這個兒子面慈心軟,利用自己擅長中醫的特長經常免費為窮苦人看病,在當地有一個好名聲。不過這位喬景儼也是用錢捐了一個三品頂戴花翎作為身份。

也只有這個兒子最孝順,一直在喬致庸的身邊伺候到死。可是喬致庸的第四個兒子喬景侃最為淒涼,剛剛成年就去世,但是卻給他留下了一個後代。


六個兒子中最像喬致庸的其實是他的五子喬景偁,雖然最像,但是沒有走經商這條路,他自小對讀書發生了興趣,成年以後具有頗高的文學造詣,他與其他兄弟最大的不同是注重教育,著重培養後代的品德與休養,其後代中,有多人在美國獲得博士學位。

其實喬致庸最寵愛的兒子還是她的老兒子喬景僖,不過,喬致庸的這個老兒子喬景僖養成了一個不良的嗜好,那就是大煙癮,大家都知道,抽大煙必然短命,喬景僖也是如此,老兒子的英年早逝給已經八十多歲高齡的喬致庸帶來了重大創傷和極大的打擊,本就已是高齡的喬致庸也因此在極度悲傷之下一病不起,八十九歲的喬致庸回望著他燦爛的一生而離開了人世,可人們卻記住了這位商業奇才。

(圖片個別來自網絡)


請關注頭條號~日堯居k古史,相互分享鮮為人知的歷史故事。歡迎期盼網友們評論留言吐槽。


日堯居


喬致庸出生時,喬家還是比較富裕的。但是自己年幼卻父母雙亡,由哥哥撫養長大,長兄如父,所以對哥哥情深義重。但是後半生卻遭遇白髮人送黑髮人,六個兒子中五個兒子都比自己先離開人世,讓他痛苦萬分。

喬家靠經商脫貧

喬貴發(喬致庸的爺爺)出生於康熙年間一貧苦家庭,因為貧困背井離鄉走西口來到內蒙古一家當鋪,當起了夥計。十年後有點積蓄,並自己開了一家零星雜貨商鋪,通過自己的努力生意不斷蒸蒸日上。後來又賣豆腐、開客棧,開面店、經營糧食,開錢莊等。資產達到白銀一千萬兩以上。喬貴發一共有三個兒子,喬致庸是么子喬全美的次子,由於喬全美精明能幹繼承了喬家的家業。當時在喬全美與幾位兄長的幫助下,喬家成為了山西的首富。

喬致庸七歲喪父,年幼喪母,由哥哥撫養長大。喬致庸一心想走科舉之路,但是剛考中秀才,哥哥便去世了。這樣他成了家裡唯一的獨子,只能放棄學業掌管喬家生意,喬致庸後來成為了山西有名的商戶。

19世紀末,清朝逐漸走向衰敗,大量的白銀外流,喬致庸改變了以前不修建家宅的傳統,於1862年在家附近購置地皮,修建了龐大的宅院,就是著名的《喬家大院》。

喬家的衰敗是從清末政府設立戶部銀行開始的,喬家的票號業務被政府銀行搶走,存款大幅度減少,喬家不得不把票號改為錢莊。1937年日軍侵佔包頭,喬家當鋪、錢鋪。抗日戰爭結束後,雖然恢復了生意,但是已大不如前。

喬致庸的六個兒子下場如何呢?

喬致庸由於是哥哥撫養長大的,對哥哥感情深厚。因哥哥去世早,沒有子嗣,所以喬致庸把長子喬岱、次子喬景儀和四子喬景侃過繼給了哥哥。

【長子喬岱】

喬岱是喬致庸的長子,生於道光18年(1838年),為人機靈,善於交際,但是仗著自己有點錢而妄自尊大、目中無人。因想要獨佔口外的生意,被同行記恨。最後因壟斷經營與其他商人發生衝突,被人告發到清政府,說他:

“交結官府,欺行霸市,囤積居奇,干擾民生”還有一些其他的罪名

對於喬岱的死有幾種說法,有人說他被同行殺死了。也有說他被通緝歸案,被判死刑。還有一種說法就是被父親囚禁在家。

【次子喬景儀】

喬景儀一直在自家的商號裡工作,由於年輕不懂事,性格暴躁,得罪了蒙古的一個貴族,被蒙古貴族暗殺。

【三子喬景儼】

喬景儼遺傳了他父親的為人之道,做事非常謹慎,為人善良,有長子的風度。但是由於缺乏膽量,所以終生都沒有外出經商,只是在家裡協助父親管理家務之事。喬景儼曾捐款辦理學校,窮苦人看病吃藥不收費。所以喬致庸晚年是由喬景儼當家的,喬景儼去世後換成老大喬岱的大兒子喬映霞當家。喬景儼是唯一個死在父親後面的人。不過在父親去世後五年他也離開了人世。

【四子喬景侃】

喬景侃性格內斂,少言寡語,跟哥哥們一起照料喬家生意,喬景侃是喬致庸所有兒子中死的最早的,據說是生病死的。

【五子喬景偁】

喬景偁喜歡讀書,也是喬致庸兒子中最重視教育的人,也是最有才學的人。喬景偁非常注重孩子的教育,所以他的後代不少獲得了美國博士學位。喬景偁也是在他父親之前病死的。

【幼子喬景僖】

皇帝愛長子,百姓愛幼子,喬治非常喜歡最小的兒子喬景僖,但是兒子恃寵而嬌,不僅體弱多病還吸食鴉片,才20多歲就死了。看見自己最疼愛的兒子去世,喬致庸抑鬱成疾一病不起,1907年89歲的喬致庸去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