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3 韩国这30年都干了什么,使之现在成为第5大电影强国|系列一:过往

(本文涉及的所有电影,评论+转发,私信有资源哦~~)

韩国电影近年来异军突起,短短20年时间已经由默默无闻甚至一度处于崩溃边缘,一跃成为世界影坛上不可忽视的声音。

商业片学好莱坞的套路拍的有模有样,犯罪片数不胜数,独树一帜,腹黑阴暗的“复仇三部曲”;战争片《高地战》、《收件人不详》,今年的《铁雨》;灾难片《流感》、《摩天楼》、《铁线虫入侵》等;甚至连丧尸片《釜山行》也不输丧尸发源地美利坚。最近一部《昆池岩》更是吓尿了无数小伙伴。《我的野蛮女友》、《我爱你》、《非常主播》等等温馨爱情片更是传统强项。商业片逐渐驾轻就熟,基本覆盖了所有类型,没有明显短板。

以金基德大师为代表的文艺片作品也是逼格满满,值得玩味。

韩国这30年都干了什么,使之现在成为第5大电影强国|系列一:过往

套路也好,出格也罢,韩国电影都散发着自己独特的文化气息,高产的同时质量也有保障,而高度工业化的娱乐产业和造星流水线为电影产业提供了坚实基础,使之得以良性循环,持续发力。

韩国电影可以聊的有很多,分为系列文章和大家侃侃

本文是系列文章第一篇,先来讲讲韩国电影的过往。

笔者在懵懂的青葱岁月刚刚接触韩国电影的时候,很多人的印象中,韩国电影应该都和韩剧一个调调,欧巴车祸、绝症、失忆的狗血爱情肥皂剧,少有人去关注这个泡菜味道浓郁的国家会拍出什么好电影。

不得不承认,最初吸引小编去关注韩国电影,一部一部去发掘的,是电影中那些不可描述的镜头,还有对各种对时局的嘲讽。

躲在宿舍被窝里看完《黄海》只能瑟瑟发抖,这也能拍?这也能上映?

是的,韩国并没有某总局

自从80年代末,电影审查制度被废除后,韩国现在并没有某总局。

1961年,韩国对电影产业,除了提倡电影应该提高自身艺术水平,为民族艺术振兴作出贡献外,还增加了对电影的审查以及对电影公司在经济上的控制。经过数次对《电影法》的修订,对电影素材加以限制,把以符合当时意志的素材的国策电影选定为优秀电影。

所以说,一旦电影电视沦为纯粹的伊始型太宣传工具,所谓的艺术也就沦为八股。

事实确实是自从审查制度废除后,韩国电影就开启了辉煌之路。很多人也因此将中国电影的无力归结为审查制度,但是这个锅也不能只让制度背。时代背景、政策原因、文化因素都过复杂,有机会另开一坑单独聊。

一个产业蓬勃发展并且短时间内大有作为,一定和政策,国家层面的支持分不开。

其实,在进入90年代后,历届政府都给韩国电影加足了料,几次助推效果明显。

1997年,金大中竞选上台后不但结束了一段黑暗历史,还在1997年釜山电影节上公开承诺,在“给予支援,不干涉”的原则下,废除电影审查制度并积极开展电影振兴政策。

2000年电影振兴法第二次修订的时候,则完全删除了违背宪法精神的“保留电影上映等级”条款,新的电影分级制度正式建立。

按照年龄,共分为五个等级:

全民皆宜,>12,>15,>18,和限制放映

至此,自由的创作氛围真正重回到韩国电影人身边,韩国电影也将从此展开新的篇章。

你好,新世纪

除去过往的阴霾,时至2003年,“韩国力争发展为世界第五大电影强国”振兴计划启动,千禧年之后,韩国电影的票房口碑都得以快速提升。

2012年应该是韩国电影里程碑的一年,该年韩国韩国观影人次超亿创历史记录,韩片主导近六层本土市场,两部千万观影人次大片改写卖座历史,《圣殇》(Pieta)斩获威尼斯最佳影片金狮奖,第85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这标志着韩国电影产业与创作的全面复兴。

韩国这30年都干了什么,使之现在成为第5大电影强国|系列一:过往

《圣殇》(Pieta)海报

2013年《七号房的礼物》(Miracle in cell No.7)以中低成本制作进入韩国影视观影人次超千万的超级卖座片,本土电影垄断了年度票房十佳影片的9席,年度观影总人次进入2亿时代。(不要和中国比了,体量不一样,没啥可比性。)

韩国这30年都干了什么,使之现在成为第5大电影强国|系列一:过往

《7号房的礼物》(Miracle in cell No.7)海报

随着口碑与票房的利好影响,后来的韩国电影借势而上,佳作频现,票房口碑双丰收。

没有了审查的束缚,创作空间得到空前的释放,就像《老男孩》中挥舞着锤子的崔岷植一样:

韩国这30年都干了什么,使之现在成为第5大电影强国|系列一:过往

困兽深居已久,属于坏家伙们的全盛时代到来,潘多拉的盒子也一并被打开了......

韩国这30年都干了什么,使之现在成为第5大电影强国|系列一:过往

未完待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