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為什麼有時會產生果農荔枝賣不出去,消費者買不起的情況?

塞外的遊子


為什麼有時會產生果農荔枝賣不出去,消費者買不起的情況?



就服你題主這麼含蓄的提問題,直接說今年我國南方果農的荔枝價格不到一塊錢一斤,卻賣不出去,而北方超市、水果攤荔枝卻到了十幾塊錢一斤,消費者賣不起荔枝吃!這是為什麼呢?

前天遇到一位從南方販賣荔枝回來的客商,據他介紹:海南的“荔枝王”品種收購價為2元每斤,經過包裝,人工,加上運輸成本,高速費,每斤達到了12元,對外賣是14元每斤,一斤就掙2塊錢,看似乎很多,可荔枝消耗水分快,尤其北方這些天氣溫高,氣候乾燥,折稱更多!

從這個販賣荔枝的商販大概明白了為什麼南方荔枝賣不出去,北方荔枝買不起的原因了吧!“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這句唐詩描寫了新鮮的荔枝是不耐儲存的水果。從南方裝箱、用貨車日夜兼程運到北方的超市裡,荔枝不壓稱,一車裝千多斤,運輸費基本在一兩萬之間,勢必造成荔枝價格大幅度上漲!



對比一下南北幾個地方的荔枝供求價格。下面是南方果農銷售荔枝價格:

下面是北方部分批發市場荔枝批發價格:

“不比不知道,一比嚇一跳”!果農的荔枝均價值0.8元每斤,北方批發的荔枝均價位14元每斤,價格幾乎上漲了近20倍之多!如果再零賣到消費者手裡,至少每斤加四元錢,可想而知,一般收入家庭能買的起荔枝吃嗎?不寫了,都是淚!


三農一姐


這個問題是很多網名共同的疑問!特別是北方的朋友!吃著昂貴的荔枝,感嘆著南方的荔枝沒人要!

這其中的因素很多!

1,人工運費是筆很大的開銷!這其中的成本大多時候超過了荔枝本身的價值!因為現在的人都富裕了,賺不了那麼多錢一天,你是請不到人幫你做事情的!高速費,中介費,儲藏的,入場費!每個環節都要抽一筆!

2,荔枝的包裝跟儲藏特別麻煩!而且荔枝儲藏期特別短!自然採摘最多兩天就會變質!果園採摘的荔枝賣給收購商,收購商請人分類,挑選!打包裝,全部都要泡冰水降溫!還要裝車,上車!稍微儲藏不當都會血本無歸!賺錢並沒有你想的那麼容易!

3,時間差!從南方收荔枝,包裝,運輸!到北方入場,批發,銷售!最少要好幾天!而南方的荔枝價格時時都在變化,而北方朋友現在吃的荔枝卻是南方早幾天收荔枝價格!這其中的價格也是相差很多的!

所以有時候並不能怪中間商太黑!畢竟他們的風險也很大,他們也要養家餬口!其中種種因素太多!

我做水果生意10年了!經歷太多!有需要了解小生意的朋友,歡迎關注我!謝謝


水果不甜不要錢


個人認為:運輸、保鮮技術、銷售渠道及分銷方式、果農的售價預期,這些問題都會造成果農買不上價、消費者花高價還吃不上果的情況。1.運輸當然越快越好,從樹上摘下到消費者手上時間越短越好。現在順豐空運,京東在搞無人機5噸以下運輸,無人機直接在田裡分撿裝貨上機運走更快,目前運費都很貴,主要走網購銷售,較能保證果鮮度,但終端價格貴,我看到的網購價格比傳統超市價貴。其次,高鐵聯運,運輸肯定比空運便宜,一些長距離大城市超市還能覆蓋,但超市售出還需一定時間,到消費買單時果品鮮度體驗可能已不佳,而且超市最近價格也不便宜,遠遠高於果農收購價。2.荔枝、楊梅這些水果,自然保質期過短,需要一定保鮮技術,就是冷藏車、冷鏈物流,也需不菲的費用。畢竟運輸過程由於天氣狀況如下雨、氣溫過高、交通堵塞等都會造成延遲,保鮮技術可降低風險損失。3.荔枝、楊梅之類保質期極短水果,當然是網絡直銷最好,可最大限度縮短中途耗費時間到終端消費者,提供最佳體驗。但現在單件分散發往全國各地,運費高,果農沒有議價能力,造成終端零售價高,影響銷量。這點傳統銷售和超市的集中運輸運費反而比網購要低許多。4.果農對價格的要求和預期,對終端消費的價格和銷售量影響也很大。果農有一些提前的訂單,佔預產量的一定比例,而不是全等果熟了再找買家或等收購商上門很重要;要求合理的價格和穩定利潤,而不要企圖指望收穫季價格暴漲獲得暴利,也很重要。去年廣西的冰糖橙果農,希望果價如前年產量小時價格暴漲,屯貨居奇不肯出手,結果種植量大大豐收,到了過年時價格也沒漲上去,最後都砸在自己手裡。記得馬雲說過,現在科技的發展,需要重新審視市場經濟和計劃經濟。現在國內農業的市場經濟就是波動的週期經濟,大糧食是國家控制價格,小糧、肉食、蔬果基本都是波動週期經濟,暴漲暴跌,生產消費兩端都不得益。而以前國家的計劃經濟是短缺、僵硬、貧窮經濟。因科學發展,不遠將來可能實現高效、平穩、供給充足的計劃經濟。現在的西瓜視頻抖音推銷、網購、荷馬鮮生三公里半小時快送、網上團購、大數據預測這些技術,把這些技術組合起來,現在的荔枝好象就能緩解或解決很大的銷售瓶頸。當然這些技術不是在一家公司手裡。比如,你通過視頻發現了荔枝網上銷售,馬上發起周圍三公里團購,團購量越多終端價越便宜,達到一定數量荷馬鮮生系統馬上就可以從果農那裡進貨運來,然後不落地、不進店直接派送到終端消費者手裡。這是技術上已經可以做到的了。聽說阿里要建立一個企業版的抖音。總之,阿里做這件事已沒有技術難度。當然,一家壟斷中間通路也不好,希望京東、頭條、美團這幾家企業都來競爭。


芒果肉丸


果農賣不出去,主要有幾個方面原因:第一,果農之間的競爭大,品相不好的果無法賣出去;第二,主要是銷售渠道被幾個大的批發商掌控,普通果農無法直接接觸消費者;第三,果農獲得的荔枝的價格太低,果農不願意賤賣。


消費者買不起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到達消費者可以接觸到的荔枝消費渠道,商品的價格已經加了流通各個環節的利潤,特別是損壞這部分的成本太大,消費者看到的價格已經與生產基地的價格相差十幾倍。第二,消費者購買的渠道選擇的問題,說過超市的價格遠大於菜市場的價格,菜市場的價格又遠大於水果批發市場的價格,關鍵是從哪個渠道購買。


風口下的農村合夥人


種植技術,人工成本,運輸成本,保鮮成本,中間商,好吃的貴點有人買,不好吃在便宜也虧本還把自己名氣賣差了,最後導致種植的好的人供不應求,種植差的在便宜沒人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