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襄汾縣陶寺遺址,被稱為最早的“中國”,有著怎樣的歷史?

Emzie


經過近40年的考古發掘,在山西襄汾發現了巨型城址,內部有宮殿區、倉儲區,有手工業作坊區,有高等級貴族的墓葬區和祭祀區,有庶民居住區等,那就是距今約3900年至4300年的陶寺遺址,當時已具有完備的都城功能,已進入早期文明社會。



去年年底,山西陶寺遺址被正式列入第三批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立項名單,是中原地區龍山文化遺址中規模最大的一處之一。它的發現,把有文字記載的中國歷史,從夏提前到堯時期。提前了一千多年。最新考古資料表明,陶寺遺址就是帝堯都城所在,正是華夏文化的嫡系流傳,是最早的“中國”。



在陶寺發現了早於殷商的文字,規模宏大的城池、城牆,大批量的青銅禮器,階級差別明顯的墓葬,世界最早的天文臺,中國最古老的樂器,中原地區最早的龍圖騰等。凡此種種,從物質基礎到上層建築,構成了嚴密的國家組織形式。


太原晚報


 陶寺遺址位於山西省襄汾縣城東北崇山(俗名塔兒山)西麓陶寺村南,面積達300萬平方米。這一文化的分佈範圍,均在汾河與澮水流域,正是“夏墟”之地。遺址的年代經碳十四測定,約相當公元前2400—前1800年,經歷600餘年。與夏紀年相當符合(夏紀年應從公元前24—前18世紀)。也有的學者認為是陶唐氏(唐堯)文化遺存。

  遺址從1978年開始發掘,它包括居住址與墓葬兩部分。文化內涵十分豐富,具有顯明的自身特點,可命名為陶寺文化。

  在房址中,有地面起建、半地穴式與窯洞式三種。房址平面多作圓角方形,也有圓形。房內地面多為燒土面,也有石灰面。室內面積長寬一般在2—3米。內設灶坑,或有煙道的灶臺。顯然是供個體小家庭居住的。大型房址尚未發現,但已在早期灰坑中出土夯土碎塊和刻花白灰牆皮,說明曾有大型建築的存在。房址附近有圓形水井,深達約14米,近底部有框架式護壁木構。還有石灰窯址,燒製石灰,用作建築材料。

  在遺址中,發現有圓形袋狀、圓角方形袋狀和圓角方形筒狀坑。造型規整,坑壁、坑底光滑平整。有的在坑底抹一層草木灰或白灰面。坑內有石器、骨器、陶器和炭化糧食顆粒,顯然是儲物窖穴。另一種圓形或橢圓形大坑,平底或凹底,沿周壁一側常有上下坡道或設門道,當是儲物或供圈養家畜之用。

  陶寺龍山文化有兩大特色:一是出土絢麗的彩繪陶器。在陶壺、瓶、盆、盤、豆①的器壁上大都施以彩繪。或以黑陶衣為地,或以紅色為地,上施紅、白、黃彩。紋飾有龍紋、變體動物紋以及圓點、條帶紋。其中彩繪蟠龍陶盤,最具特徵。二是出土成批的彩繪木器。這些木器的胎骨都已朽沒。依其殘存的彩繪顏料層得以剔剝出原來的形狀。已知有案、幾、俎〔zǔ阻〕、匣、盤、鬥(勺)、豆、“倉形器”、鼓等多種器形。並運用榫卯和木板拼接技術,還能作弧線處理。木器上施彩繪塗料(漆)。以塗紅為地,以黃、白、藍、黑諸色繪出五彩圖案。其中木鼓系以樹幹挖空製成。圓形鼓腔外施彩繪,以鱷魚皮蒙鼓面。最大的一件,通高1.04米,上口徑43釐米,下口徑57釐米。即古文獻中稱之“鼉〔tuó馱〕鼓”。在墓內木鼓與石磬〔qìng慶〕(特磬)共存。特磬,長80—90釐米,石灰岩打製而成,作倨句型。這木鼓與特磬,是我國目前同類樂器中最早的珍品。

  陶器,以夾砂灰陶、泥質灰陶為主,也有夾砂或泥質褐陶,還有泥質黑陶。紋飾以繩紋、籃紋為主,還有方格紋、附加堆紋、弦紋、鏤孔、乳釘紋等。製法有手製、模製、輪制三種。炊器,以“釜灶”、斝〔jiǎ假〕、鬲〔lì立〕為主。早期多用“釜灶”,中期出現陶鬲,與“釜灶”並存,晚期盛行陶鬲,不見“釜灶”。還有鼎、甑〔zèng贈〕、缸、罐、壺、盆、盤等。晚期出現磨光黑陶簋〔guì鬼〕,別有特色。

  在製陶、制骨、制石等手工業部門都有明顯進步。出現了木工、彩繪、髹〔xiū休〕飾和玉石鑲嵌等新手工藝門類。在陶器中,出現陶色純正,叩之清脆有聲,厚度在三毫米以下的薄胎陶器。玉石器,磨製十分精美,能鑽出規整透孔,能用綠松石或很小蚌片鑲嵌成臂飾。這都標誌著陶寺龍山文化手工業發展的新高度。

  更值得注意的是,銅器與文字的出現。在一座墓中出土一件銅鈴形器。經化學分析,含銅量97.8%,系用複合範鑄造的紅銅器。證明當時已掌握冶金技術。在居住址中出土的一件陶扁壺器壁上,有毛筆硃書字樣,其結構與甲骨文同形字十分相似。說明當時文字已經產生。這是我國迄今發現最早的毛筆硃書文字。

  陶寺墓地,位於居住址東南,面積在30000平方米以上。發現墓葬千餘座,都是長方形土坑豎穴墓,死者基本上是仰身直肢單人葬。此外,僅見屈肢葬三例,俯身葬一例,少年死者一例。死者大都頭向東南,即朝著崇山(塔兒山)頂峰的方向。

  墓葬,可分為大、中、小三種。小型墓最多,中型墓次之,大型墓最少。

  大型墓九座,墓主均為男性。墓坑長方形,長三米,寬兩米左右。使用木棺,棺底鋪墊硃砂。隨葬物最多達200件。有彩繪陶器、彩繪蟠龍陶盤,彩繪木器,有彩繪(漆)木案、幾、俎、匣、盤、勺、豆、“倉形器”。玉石器有玉(石)、鉞、瑗、石斧、錛〔bēn奔〕、鏃、殳〔shū殊〕、“√”字型大廚刀。還有整豬骨架等。

  中型墓大致可分為兩種:一是墓主為男性,使用木棺,有的棺內鋪硃砂。隨葬有成組陶器(包括少量彩繪陶器),少量彩繪木器、玉石器(鉞、琮、瑗等)以及豬下頜骨數副或數十副。二是墓主為女性,用彩繪木棺,或有殮〔liàn練〕衾〔qīn親〕,施硃砂。對稱地分葬在大型墓左右兩側。隨葬彩繪陶瓶、玉石鑲嵌的頭飾和臂飾。豬下頜骨半至一副。

  小型墓,多無木質葬具。有的用簾箔卷屍。大多數無任何隨葬物。有的只隨葬骨笄〔jī基〕一二件。

  上述陶寺墓地的顯著差別,是部族(這時應已形成民族)內部貧富分化和等級差別最直接的反映。一個特權階級產生了,最初的階級壓迫出現了。加之,社會分工進一步多樣化與專業化,銅器的鑄造以及文字的應用。標誌著在華夏大地上已經放射出文明時代的燦爛光芒。


機會洞察家


陶寺遺址位於山西省襄汾縣陶寺村南,東西約2000米,南北約1500米,面積280萬平方米。是中原地區龍山文化遺址中規模最大的一處之一。

之所以有學者稱陶寺遺址為“最早的中國”,是因為在距今四千多年前的陶寺,已經形成早期國家的雛形,或者可以推測說,遠古時期,陶寺可能就是一個國家的都城。
陶寺遺址分為早中晚三個階段,考古學者在接近三百萬平方米的遺址面積中,相繼挖掘出宮殿遺址,墓葬區,祭司區,倉儲區,手工作坊區,觀象臺及規模龐大的城牆遺址。

並且,在陶寺遺址一個灰坑中,考古學家們發現了一個廢棄的陶器,上面居然還用毛筆寫了兩個象形文字。
有學者將這兩個字解讀為“文堯”,再結合史書上關於堯都平陽的記載,使學者們推測,這個規模巨大,且具備都城功能的遺址,很可能就是傳說中的堯都平陽。
而在陶寺遺址,考古學者發掘出的古觀象臺,更是將史書中記載的有關堯帝觀天象,測定推求曆法,制定四時成歲,為百姓頒授農耕時令,測定出了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提供有利的考古證據。

總之,在陶寺遺址,出土了早期國家都城應該具備的所有功能區和建築遺址,證明其在四千多年前,就承擔著國家都城的作用,而居住在這宮殿裡的人,就是管理這個國家的王,而他,或許就是傳說中的堯或者舜!


Mr種茶家


中華文明5000年終於有了“實錘”。

經過16年探源工程的不停探索和深入,浙江餘杭良渚、遼寧牛河梁、山西襄汾陶寺、陝西神木石峁……一項項重要考古發現讓我們日益清晰地看到史前文化中透露出的文明脈動的韻律,娓娓道來一段關於中華文明日益豐滿的起源故事。

山西陶寺古城,面積高達280多萬平方米之多,在浙江良渚和陝西石峁發現之前,他是史前最大規模的遺址。


當年他的發現,直接就否定了二里頭“夏都”的傳說,並在史學界以及考古學界掀起了軒然大波與辯論。

山西陶寺遺址,有完整的城牆,規模龐大,氣勢雄偉,叫人很難想象這是一座建在史前4500年至3900年前的巨大古城。

完整的宮殿建築,顯示出這裡曾經是一座“王者之都”。佈局整齊的街道,雄偉壯觀的中央大道,無不透露著這裡曾經輝煌的歷史與文化。

象徵權力的“玉鉞”等物品在這裡被發現,大量的玉器出現在這裡,說明這裡的統治階層享受過奢華的生活。

大量的銅器和青銅武器的發現,又表明這裡的青銅文化非常先近。

觀象臺的發現,又一次驚訝了人們。通過考古實際分析,用陶寺的觀象臺實際做測量,精確的分出了20個節氣,令人感到非常的驚奇。

山西陶寺遺址一經發現之後,人們馬上就把他和“堯、舜”這兩位上古時代的首領聯想到了一起,並稱這裡為“堯都”與“舜都”,所以把它稱作“最早的中國”,也是有一定的道理!


大唐神都


本來不想作答,不過看著幾隻蒼蠅急不可耐的出來搬弄是非,很有必要正下視聽。

先上最近社科院的發佈會



看下陶寺考古隊長何努怎麼說


再來看下國家權威媒體的觀點



最後,我們來認清某些搬弄是非之人的異樣嘴臉

相信每一個有民族自豪感和正義感的中國人不會出言詆譭華夏先人所留下的文明遺產,至於某些異類出於何種目的,終究是不可能得逞,他們的醜惡嘴臉勢必無所遁形,暴露於世人面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