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我不是药神》的专利药为何不能通过低价量大的方式收回成本?

行知漫步


电影《我不是药神》中,把药商塑造成单纯的反派奸商,不关心病人死活,只知道盈利,其实这点有待商讨。因为正版药的高成本确实不是一个商人所能决定。除了药厂流水线的生产成本,更需要前期的研制。

当然,我和大家一样愿意看到专利药厂家大发善心,给病人人一条活路。

单格列卫来说,研制就用了几十年,花了得有50亿美元,成就了5位美国科学院院士,5位Lasker临床医学研究奖得主(美国的诺贝尔奖)1位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奖得主,还催生了两项足以获得诺奖的重大发现。这样大体量的智力财力投入,才把慢粒白血病的5年生存率提高到了90%。

如果没有专利期期间的利益,可以想象几乎不会有财团去做这个费力的事情。

没有正版,仿制药也不会有了。

除了这些,专利药不仅贵,要进入中国,审核还非常慢。

2015年,当时的食药监总局就回应,已经积压了2.1万件需要审核的药物,每年还在以八千到一万件的速度递增。但是,负责审核的人员只有120人,每年最多审核四五千件,而改善的目标就是争取在2018年实现正常审核。

所以专利药的高价不仅是药赏的问题,还有某些管理方式的问题,祈求药商大发慈悲,不如完善药物制度,让更多病人看的起病。


艾斯娱乐


《我不是药神》的专利药为什么不能通过低价量大的方式来收回成本?因为生产专利药的瑞士公司是一家垄断企业,也因为专利保护权的年限是有限的。


先说垄断。何为垄断?通俗地说就是这样东西你只能在他这里买,其他地方买不到。就像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是寡头垄断一样,你要喝可乐只能去他们两家里的一家去买,你要喝可乐吗?偶尔当然是要喝的,这就使这两家公司有了一定的定价权,因为其他地方买不到。


而电影中的这家瑞士公司也是如此,专利垄断。除印度的仿制药之外,这药只能去瑞士的公司买,这就使得瑞士公司有了定价权。更不要说,格列宁对于慢粒白血病患者而言,是必需品,为了命,必须买,必须吃,药不能停,这药你只要有一分你就会花一分去买。


至于为什么不能用低价量大的方式销售药品呢?因为瑞士公司的专利保护权的年限是有限的,他必须要在这有限的年限内捞回成本并盈利。别小看这小小的一粒药,前期的研发耗资可能几十亿美金,如果他不售高价,等专利保护期一过,各国开始仿制,瑞士的企业就没钱赚了,也就支撑不起巨大的研发支出,以后也就没有新药可以吃了。虽然有点残酷,但现实确实如此,对于瑞士的药企也是想持续经营并且达到利益最大化的。



这是一个商业企业,不是慈善机构,它的定价在普通病人眼里是颇高,但是它有权利有能力这么做,普通人没有任何办法……好在,最后格列宁进了医保,让病患有了活下去的希望!


白一苍


从经济学角度看,这是一个“定价模式”的问题。瑞士诺华药厂用“利润最大化”的模式来定价,弄得价格奇高。而社会希望诺华用“合理利润”模式来定价。理解这个问题,需要几个概念:

1. 定价权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药厂可以爱定多高定多高,也可以弄很低,这是自由的。但是如果有竞争,药厂定高了就没有人买。影片中的救命药是独家生产的受知识产权保护,理论上就有了定价权,定高了病人也得去买。但是国家可以对这种行为进行调控,如要求药厂定低些,否则不让进医保目录(等于减少大批客户)。这就是靠国家削弱厂家的定价权。

2. 价格-收益曲线

药厂定价低,病人就会都来买。药厂可以定高一些,病人仍然会买,所以药厂肯定会提价。但是,药厂是不是到”再提价就有病人不买了”时,就停止呢?不是,比如提价100,有一个人不买,药厂损失1万元,但是1000个病人每人多赚100就是10万。所以,按“利润最大化”原理,药厂会一直提价,让越来越多的人买不起(同时还有很多人倾家荡产买)。直到再提价,放弃购买的人超过增收,药厂才不提价了。实践中的结果,越是有定价权的药,越是让人觉得贵得要命,只有极少数人负担无压力,绝大多数人不是痛苦地掏大钱,就是买不起吃不上药。这也是真实发生的情况,一个病友QQ群里上百人,只有2个做生意的吃得起。

3. 合理利润

所有药厂会说,我们开发药不只是生产这点成本,研发成本才是大头,所以我们定高价是没办法。如果定低价,收不回研发成本,就没有人去研发新药了,社会反而受损。这个原理听上去有道理,但是药厂绝对不会公开说,它是用“利润最大化”原理在挣钱。药厂资本家只会直接这么做,再用研发成本来混淆解释离谱的高价。符合社会公平的定价方式应该是“合理利润”,企业要挣钱不错,但不能利用病人的痛苦,将病人的钱榨光。应该将研发成本考虑进来,然后给药厂一个不错的利润,促进研发。这样得出的价格会是高价的,但不是天价。这样,仍然会有一部分人吃不起药,但会大大缓解社会的痛苦。

实践中,政府监管机构,应该抓住“利润最大化”与“合理利润”这两个概念,与药厂进行博弈。通过集中谈判,将药厂的“定价权”削弱。药厂面对一个个独立的病人,是无敌的。而面对政府,药厂就底气不足。在格列卫这个影片中的例子,中国政府就要求药厂降价了,通过“放入医保”的条件,瑞士诺华把价格降了一半。


风云学会陈经


我想来回答这个问题。药品原料成本相比售价微乎其微,贵的是研发成本和销售成本。

首先,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发病率约1-2/10万,也就是说全球约有50-100万病人,取最小值50万人,可以得到确诊并能负担十年药费的人按30%算,就是15万人。

再来算成本,格列卫的研发花费了四十年和数十亿美金,专利保护期是二十年(从发明并申报算起,实际2001年上市2013年到期约12年)。对于企业来说,盈利是其存在动力,有了盈利才有资金开发新药,前期股东才有回报,何况有很多新药花费了数十亿美金十到二十年却无疾而终。

最后来核算售价,按照格列卫可以卖300亿美金(一百亿覆盖成本与前期研发,一百亿后期投资开发新药资金,一百亿利润),平均到每个可以承担药费的病人头上每年就是两万美金,每瓶药就是1700美金,这也是格列卫在欧美市场的大概售价,国内加上关税代理商利润销售成本,开始售价是23500元一瓶。

单纯的让药厂降价是不可持续的经营行为,而医保和政府拨款是全民分摊承担,个人觉得应该医保、慈善基金救助、政府和药厂价格谈判等多管齐下,在保证病人用的起药的前提下维持药厂的可持续经营。

最后说一句,事实上格列卫十几年来全球总销售额已经超过了600亿美金,目前原厂价格也已经降下来了。


秋空霁海4


电影《我不是药神》有点误导观众,把药企形容成利润最大化的奸商,现实中瑞士诺华制药并没有起诉陆勇销售所谓“Jia药”,而是JC机关对陆勇进行起诉。

而说到药品的出厂定价,我觉得药企是根据自己的研发、临床试验,再到每个国家审核费用算出的合理成本,再根据该药品在市场上的竞品价格、每年新增病患人数(预估销量)来定价的,在药品有限的专利期内赚回自己的利润来维持后续药品(更新换代)的研发费用。

那我们来看看瑞士诺华制造生产的格列卫,作为人类第一款分子靶向抗癌药,瑞士诺华为此研发投入了50亿美元。据统计我囯每年新增5000名慢粒白血病人,不可能价格跟感冒药一样卖。

药企的“降价”策略是和慈善总会合作实行赠药政策,比如正版格列卫是买三赠九,每个月的花费几千块,而慈善赠药机构作为一个审核和发药机构定期检测病人的病情动向。而慈善赠药机制在我囯应该是免除中间销售环节和税收,这也算是在我囯市场变相的一种惠及病人的方法。现在在我囯诺华格列卫已经降价到一万出头,对于赠药和医保的病患负担更轻了。

诺华制药(Novartis)公布2017年第四季度及全年业绩。期内利润9.36亿美元,同比跌11%。季度净销售额123.22亿美元,同比跌2%。全年计利润66.98亿美元,同比跌5%。年度净销售额485.18亿美元,同比跌2%。格列卫为瑞士诺华带来了巨大的利润,2001年上市到2018年,格列卫的销售总额为526亿美元,但是销售额逐年降低,因为专利期一过出线了大量的仿制药。



诺华公司每年有近百亿美元的研发费用,而且现在的一款新药动不动就是五十亿、一百亿美元多年的陆续投入和研发。没有这些大型药企的巨额资金投入,就没有那么好的研发条件,就没有那么多的研发人员、医生、科学家、接受临床实验的病人合力做出一款新药,不可能有现在医学医药的突飞猛进。



▲以上为诺华制药即将上市新药,慢慢攻克一些疑难杂症和重大疾病。

人一旦检查出危及生命重大疾病,不管有没有医疗保险,都得蒙受一定的经济损失,这也是不可避免的,只是在各种方案找出合适自己经济状况的最佳选择。

我们感恩药企的研发新药让很多病人看到了曙光,也感激印度仿制药可以让很多吃不起正版药的有另一种选择,存在即是有合理的理由。而ZF在政策方面能够尽快审批新药、协调药品合理定价和纳入医bao才是根本。我们不希望药企薄利“多销”,而是希望病人越少越好,以后更可以直接治愈而不用长期吃药。


4m达


先回答题主:肯定不能,

1.药企的研发动力来自于哪?

肯定是“专”门创新研发下的“利”,重点在于一个利字,无利不起早

2.为什么会进行药品专利保护?

药品专利保护在众多专利保护中,并不特殊

a.对个人: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保护自己的科研成果

b.对社会:利于整个国家科研氛围,让想法,创新不断涌现

4.强制仿制药品的弊端

通俗来说,既然人人可仿制,都去仿制了,谁还有动力搞研发,

5.我国政策采取的措施

目前我国主要采取谈判议价的方式来针对药贵这一难题,其实是个明智之举

既没有伤害专利相关方的利益,也促进了产权社会高新技术的不断涌现

6.期待国家有更切实的方式来解决药价问题

7.题主的想法肯定是行不通的


药品那些事儿



最近《我不是药神》很火,不单单是影片本身的高质量,还有电影带来的高价药所引发的话题,让很多人有了共鸣。

至于为什么专利药那么贵,不便宜点卖?就像影片中格列宁正版要上万,吃的可以让你倾家荡产绝望等死。而印度的仿要只要几千,到最后只要500。要是你,贫穷又有疾病你选哪个?

但是药品,本身也是商品,一个有效的,能治愈特殊疾病的药物。从研发到成品,投入的人力物力也是难以计数的。既然是别人的劳动成果,它卖高价,虽说道德上有点说不过去,没照顾到弱势群体。但在法律上,它不偷不抢也是合理存在的。


所以,就像影片中最后结局说到这些特殊药物【高价药】加入了医保药中,这也算一个完美的解决方案吧。医保尽可能得保护了患者的利益,也让药物研发机构得到应有的回报。

总结。专利药卖的很贵,合理但没有人情味,但高价本身是可以存在的,只要在法律的允许范围里,它是合法的。卖高价或低价,只是商人为了自己的利益最大化所给出的抉择,并没有对错。我们关注的是,在未来的社会里,国家会制定更完善的医保,让贫困的普通人不因高价药而活不下去。


原墨说


1.药厂肯定要有合理利润,没有利润药厂必死,那还有人去研发新药,2.用药人群数量有限,在合理的人群要获得合理的利润,发病率在5.86/10万。3.药厂的研发费用,格列卫从开始到使用一共用了五十年,投入五十亿美金。4.国外大多数药厂并不是国家主导 所以他们需要大财团的支持,财团肯定要利润5.专利保护期限只有20年,20年一定要有合理利润。下面我们计算一下假如全球患者20万人使用,50亿/20年=2.5亿/年,每人平均付出1190美元/年的研发费用,约合人民币8500元,这还是不算工厂生产和公司利润。根据诺华药企投入研发与产值10%,每人每年使用8.5万,企业才能回本或者有力可图,这是在患者都用药的前提之下。


總洧幾個囻想害朕


一句话就能回答你,因为没有那么多人得病。照你这种思路,患病率得提高20倍才行。另外,不管你的药价定得多低,总会有人嫌高。这不是药厂需要考虑的问题,人家自己研发生产出来的药,价格定的高或者低,有自主权。如果很多人都感觉支付不起,那么就应该从医保或保险上入手解决。


龙惰修


因为电影中的白血病不是常见病啊……就算价格低买的起,卖给谁呢?格列卫只针对白血病中的某一亚型有效果。不是全部的白血病患者都适用。而且不止一家药厂有相关药物,不同的治疗方案罢了。常见病,感冒发烧药,确实就是低价量大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