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8 安于现状,就是不上进吗?

对这样一封求助者的来信,大家会怎么看?

“我是一个29岁的乡村男教师,没有结婚,我想找个同行业的女朋友,然后在老家修一栋还不错的房子或者在县城买套中等的房子,买个十多万的车。平时上班,周末有时间可以走走亲戚朋友,去近处的旅游区玩玩。或者几个朋友聚聚,吃吃饭,喝喝酒,唱唱歌,打打麻将(虽然这不准)!吃饭不用去高档的餐厅,吃着爽口就行;喝酒不用喝太高档的,尽兴就行;不常去吃牛排西餐,不常去咖啡厅和KTV。衣服不用买上千的,特殊情况可以适当奢侈一下,手机用两三千的,假期可以带着妻子(孩子)去远点的地方玩玩。我不想考其他事业单位,我就想教书,甚至考调进城也不太想,我就想这样平平凡凡的生活,我也很满足我的现状。可是这样的生活好吗?我的心态好吗?为什么有的朋友认为这是没有追求的表现?我迷茫了,是要按照我的想法继续走下去还是要努力考公务员或者其他单位?话有些多,只是想把我的问题说清楚点,希望看到的朋友们能给个建议,谢谢!”

我想,大家应该会对他的生活态度各有各的评判。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好”的标准,从来都是人制定的。而只要是人制定的标准,都会有自己的出发点,而这个出发点,往往就是个人的三观。

安于现状,就是不上进吗?

人与人之间观念上的差异有可能大到令人惊异,哪怕是从小一起长大的朋友,也有可能禀持着完全不同的生活观。

因此,当面对这样的差异,同时听着他人言之凿凿地对自己的观念贴上标签、进行批驳,人们可能会油然而生一股自我怀疑:难道我真的错了?难道我真的是个没追求的人?

安于现状,就是不上进吗?

实际上,有没有追求本来就是只能在自己标准范畴内成立的事。对于你而言,你怎么没追求呢?你的追求就是小富即安,老婆孩子热炕头。而你的那些“很有追求”、“很有上进心”的朋友们,也许在首富王健林的“一个亿小目标”里,也不得不沦为没追求。

安于现状,就是不上进吗?

因此,如果你认为这样的生活就是好的,而且你也愿意为自己一直过着这样的生活而承担相应的代价(比如和朋友们一起出去,你们越来越没共同语言,他们都去大城市发展了,只有你还待在镇上,你的孩子也会在这里受教育,度过童年,等等),那么你绝对可以践行你这种生活理念。

生活就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你愿意这么过,没人可以说三道四。

作者简介:曹怀宁,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咨询实践超千小时,主擅领域包括婚恋情感、人际交往、两性心理、人生规划、家庭关系等。自2011年开通新浪微博以来,粉丝六万多人,坚持定期回复私信,无私为近六千名求助者提供咨询,咨询解答超千万字。《婚姻与家庭》杂志特邀专家,多家媒体签约撰稿人。

微信公众号:心理咨询师曹怀宁(caohuaining)。

新浪微博、知乎、头条号:心理咨询师曹怀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