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3 讀史記:此2人並非名將,卻在秦滅六國的反間戰中居功至偉

今天,我們換個角度讀史記,來了解在秦滅六國的過程中,秦國所運用到的重要戰略之——金錢反間。

秦趙長平之戰,是史書記錄中最早關於金錢反間的戰爭。在這場生死存亡的戰役中,秦相范雎秘密“使人行千金於趙為反間,揚言“秦之所惡,獨畏馬服君子趙括將耳,廉頗易與,且矣。”昏庸不堪的趙王果然上了當,派去紙上談兵的“趙括代廉頗將以擊秦”。結果秦將白起一舉攻破趙軍,前後斬首趙軍俘虜四十萬人。趙國由此一蹶不振。

讀史記:此2人並非名將,卻在秦滅六國的反間戰中居功至偉

長平之戰掠影

秦始皇在全面發動滅六國戰爭之前,效仿先人,也做了兩手充分的準備。其一,不但組織了強大的軍事實力,其二,更是聽取了軍事家尉繚的建議,組織了一條看不見的戰線。也就是我們今天要了解的,金錢反間戰。

讀史記:此2人並非名將,卻在秦滅六國的反間戰中居功至偉

秦半兩

“以秦之強,諸侯悴如郡縣之君,臣但恐諸侯合縱,翕而出不意,此乃智伯、夫差、湣王之所以亡也。願大王毋愛財物,賂其豪臣,以亂其謀,不過亡三十萬金,則諸侯盡。”《史記·秦始皇本紀》

尉繚提出的這次反間戰是七大諸侯中投資反間戰資金最多的。其資金多達30萬金,是秦趙長平之戰“千金”反間費用的300倍。

尉繚與李斯精心籌備這場反間戰,很快招來了兩員大將,一名是頓弱,一名是姚賈

秦王聞知頓弱有點名氣希望見一面。可頓弱提出的條件是,臣向來“不拜”任何人,王能使臣不拜,即可矣。不,即不見。”儘管頓弱條件苛刻,但由於秦王求才心切,還是答應了頓弱“不拜”的條件。

兩人相見,頓弱開口便直言不諱地指責秦王遷母之過,“立為萬乘,無孝之名,以千里養,無孝之實。“秦王悖然而怒。”可頓弱仍然堅持認為:“山東戰國有六,威不掩于山東,而掩於母,臣竊為大王不取也。"這話講得妙極了。山東戰國有六,你不在六國國面前發威卻在你母親面前施威,我看這樣不好。秦王立馬平靜下來,語氣謙和地問:“你看並六國可行嗎?”頓弱分析道:“韓,天下之咽喉,魏,天下之胸腹。”你只要給臣“萬金而遊”,我保證“入其社稷之臣於秦”。這樣,“韓、魏從而天下可圖也。”秦王藉口“寡人之國貧,恐不能給也。”但在頓弱的進一步勸說下,“秦王日:“善。'乃資萬金,使東遊韓、魏,入其將相。北遊於燕、趙,而殺李牧…,”

《戰國策》

讀史記:此2人並非名將,卻在秦滅六國的反間戰中居功至偉

秦半兩

由此成功地阻止了齊、燕、趙、魏、韓的五國聯盟。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收穫。

姚賈也是一位反間戰高手。他來自於魏國,當四國結為聯盟,“將以攻秦,秦王召群臣賓客六十人而問焉,曰:四國為一,將以圖秦,寡人屈於內,而百姓靡於外,為之奈何?'群臣莫對。惟姚賈充滿自信地建議:“賈願出使四國,必絕其謀,而安其兵。乃資車百乘,金千金,衣以其衣,冠舞以其劍。”姚賈率領一支“車百乘”的間諜分隊,打入四國宮廷內部,收買內好,終於“絕其謀,止其兵,與之為交以報秦。”

讀史記:此2人並非名將,卻在秦滅六國的反間戰中居功至偉

秦始皇(劇照)

在滅六國的戰爭中,秦王王一手組織武力進攻,一手抓金錢反間戰。兩條戰線相互配合,相得益彰,可以說秦王將金錢反間戰的戰術發揮到了極致。

而正是由於頓弱、姚賈二人反間隊伍的出色工作,打亂了五國攻秦的戰略聯盟,分化化離間了敵國的君臣關係,有效地配合了前線戰爭,取得了一場又場的勝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