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3 读史记:此2人并非名将,却在秦灭六国的反间战中居功至伟

今天,我们换个角度读史记,来了解在秦灭六国的过程中,秦国所运用到的重要战略之——金钱反间。

秦赵长平之战,是史书记录中最早关于金钱反间的战争。在这场生死存亡的战役中,秦相范雎秘密“使人行千金于赵为反间,扬言“秦之所恶,独畏马服君子赵括将耳,廉颇易与,且矣。”昏庸不堪的赵王果然上了当,派去纸上谈兵的“赵括代廉颇将以击秦”。结果秦将白起一举攻破赵军,前后斩首赵军俘虏四十万人。赵国由此一蹶不振。

读史记:此2人并非名将,却在秦灭六国的反间战中居功至伟

长平之战掠影

秦始皇在全面发动灭六国战争之前,效仿先人,也做了两手充分的准备。其一,不但组织了强大的军事实力,其二,更是听取了军事家尉缭的建议,组织了一条看不见的战线。也就是我们今天要了解的,金钱反间战。

读史记:此2人并非名将,却在秦灭六国的反间战中居功至伟

秦半两

“以秦之强,诸侯悴如郡县之君,臣但恐诸侯合纵,翕而出不意,此乃智伯、夫差、湣王之所以亡也。愿大王毋爱财物,赂其豪臣,以乱其谋,不过亡三十万金,则诸侯尽。”《史记·秦始皇本纪》

尉缭提出的这次反间战是七大诸侯中投资反间战资金最多的。其资金多达30万金,是秦赵长平之战“千金”反间费用的300倍。

尉缭与李斯精心筹备这场反间战,很快招来了两员大将,一名是顿弱,一名是姚贾

秦王闻知顿弱有点名气希望见一面。可顿弱提出的条件是,臣向来“不拜”任何人,王能使臣不拜,即可矣。不,即不见。”尽管顿弱条件苛刻,但由于秦王求才心切,还是答应了顿弱“不拜”的条件。

两人相见,顿弱开口便直言不讳地指责秦王迁母之过,“立为万乘,无孝之名,以千里养,无孝之实。“秦王悖然而怒。”可顿弱仍然坚持认为:“山东战国有六,威不掩于山东,而掩于母,臣窃为大王不取也。"这话讲得妙极了。山东战国有六,你不在六国国面前发威却在你母亲面前施威,我看这样不好。秦王立马平静下来,语气谦和地问:“你看并六国可行吗?”顿弱分析道:“韩,天下之咽喉,魏,天下之胸腹。”你只要给臣“万金而游”,我保证“入其社稷之臣于秦”。这样,“韩、魏从而天下可图也。”秦王借口“寡人之国贫,恐不能给也。”但在顿弱的进一步劝说下,“秦王日:“善。'乃资万金,使东游韩、魏,入其将相。北游于燕、赵,而杀李牧…,”

《战国策》

读史记:此2人并非名将,却在秦灭六国的反间战中居功至伟

秦半两

由此成功地阻止了齐、燕、赵、魏、韩的五国联盟。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收获。

姚贾也是一位反间战高手。他来自于魏国,当四国结为联盟,“将以攻秦,秦王召群臣宾客六十人而问焉,曰:四国为一,将以图秦,寡人屈于内,而百姓靡于外,为之奈何?'群臣莫对。惟姚贾充满自信地建议:“贾愿出使四国,必绝其谋,而安其兵。乃资车百乘,金千金,衣以其衣,冠舞以其剑。”姚贾率领一支“车百乘”的间谍分队,打入四国宫廷内部,收买内好,终于“绝其谋,止其兵,与之为交以报秦。”

读史记:此2人并非名将,却在秦灭六国的反间战中居功至伟

秦始皇(剧照)

在灭六国的战争中,秦王王一手组织武力进攻,一手抓金钱反间战。两条战线相互配合,相得益彰,可以说秦王将金钱反间战的战术发挥到了极致。

而正是由于顿弱、姚贾二人反间队伍的出色工作,打乱了五国攻秦的战略联盟,分化化离间了敌国的君臣关系,有效地配合了前线战争,取得了一场又场的胜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