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5 想和你到山裡,喝茶閒聊,虛度時光

想和你到山裡,喝茶閒聊,虛度時光

想和你到山裡,喝茶閒聊,虛度時光

到山裡去,化身成了山裡的一塊石頭,溪邊的一棵樹,樹下的一株花草。

到山裡去,你會忘記了去見人,也不想見人,整日同這些草木待在一起。

到山裡去,痴痴的等,看日影投在溪間的石子上,朝霞化成水汽,日光化成星辰。

該是有一處山齋,少人、安靜。行坐間聽得到松風嚯嚯,坐臥間嗅得到空氣間潮溼的水汽還有森林特有的味道。涼風陣陣撫在臉上,窗外蟲鳴鳥叫,不覺孤寂。

想和你到山裡,喝茶閒聊,虛度時光

最好在屋後開一處田地,種些不費神的瓜果蔬菜,此番也不必擔心捱餓。屋子要離水近些,不必每日奔走取水,最好是山泉活水,平日裡還能逮到幾條小魚。夏日可以將西瓜置於其中冰鎮,冬日也不用擔心結冰,也是烹茶的好水。

屋中要有幾許藏書,單是我現在手頭上的還是不夠的,至少還得多個幾十本耐人嚼的書。再來就是需要些紙墨筆硯,用於日常學習記錄、練字、畫畫,這些本也是我一直想要學的,要是到了山裡來,時間就得多伺候些它們。

還應有些茶,最好是烏龍茶和紅茶,再來少許的白茶用於夏日消暑。茶大可不必精貴,但是不能太差,茶經亦有云“採不時,造不精,雜以卉莽,飲之成疾”,自然不能太差喝出毛病,品質稍佳可博我一笑即好。用於每日打發時間,看書品茗,接待友人,這都是茶的大用處。

想和你到山裡,喝茶閒聊,虛度時光

家中不必有太多電器,一來無用,二來佔位置,三來入山來顯得不合時宜。自然也不必有手機、電腦,有個老式座機就好,用於日常給父母打電話,或是聯繫朋友。但是非得要些鋤頭、鐮刀、鋸子、斧頭和釘子,用於上山砍柴和做一些簡單的木製傢俱。

早晨,到山裡拾些柴火堆積備用,順便找些野菜和菌子,能認得些野果最好,或是帶幾株花花草草回來養到家中也是漂亮的很。午間,就地在屋中鋪個涼蓆午睡,午窗春日影悠悠,一覺清眠萬事休。醒來就自吹爐火自煎茶,看書,寫字。傍晚,自個做些簡單食物,點燈看會閒書,或是邀朋友來聊天,或是寫些書信給親友,然後早早入睡,待次日又往復循環。

書信是要多寫些的,筆墨同人親近,閒時翻看也覺暖心。如今的電話短信雖是解了燃眉之急,卻是少了許多的情,三三兩兩便掛斷,信件是慢的,所以往往會將要寫的話反覆斟酌,到收信人的手裡時便是沉甸甸的,許許多多的情愫湧現。

想和你到山裡,喝茶閒聊,虛度時光

也該去學些中草藥知識,日常給自己治些小病,還可找些藥材換錢。多看些植物學的書籍,最好要會做些標本。如果有能力最好添置一臺相機,將山中種種記錄下來,然後分享給於城市中煎熬的朋友。若是能借此再得一份收入,那是再好不過,又可添置幾本書或是購些茶回來。

除了寫作外,還想學寫手工活,即是豐富生活,又可增加收入,畢竟寫作的收入是不穩定的。在人世間,哪裡能逃得過生活所迫,柴米油鹽也是必須的,自然是不可能不食人間煙火。關鍵是它能將你逼到什麼份上,而你又想要得到多少。

相較生活的貧窮和潦倒,我更無法忍受生活的無趣。到山裡去,只是個人選擇的一種生活方式,於選擇的人而言是有趣的就夠了。我向來喜歡森林,於我而已,回到山裡就是回到了最初的地方。不必對別人的選擇進行褒貶,每個人都有他的格局,去試著瞭解,或者置之不理,不要企圖去勸說或者阻止。人生各有不同,又各自深陷其中。

想和你到山裡,喝茶閒聊,虛度時光

母親是極會種菜的人,未離家之前不易察覺自家疏菜的美味。母親的菜園子一年四季輪番種著不一樣的蔬菜,不打農藥,施的是有機肥。每天傍晚我會被逼著去澆水,每週會去除一次草,抓一次蟲,那時候是極不情願的,現在回想起來那可都是我的功勞呢。

這一切都是我的美好願望,如同老舍先生的《我的理想家庭》,真因對此寄予厚望才覺得人生更有意義。我的心一直在山裡,現在身體也想回去了。高大的樹木,湍流的小溪,日影斑駁的地面,雀躍的鳥,撩人的風,終是要回山裡去的。人一旦到了山裡,就會活得精神,這是歸途,回到土地上。

對了,還有同我共度一生的人,我希望他是個強壯溫暖的人,手掌寬厚有些粗糙,會簡單的木工、廚藝,笑起來乾淨明亮,熱愛生活。他可以選擇自己的生活方式,卻也懂得尊重我的選擇,給彼此空間,最好看到我的文字,還有就是熱愛自然。

我的美好願望,到山裡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